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44828606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一、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施工养护、试验条件、气候因素的变化,均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由于强度是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其他性能可从强度得到间接反映,故以强度为例分析波动的因素。(一)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原材料的质量波动主要有:砂细度模数和级配的波动;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的波动;超逊径含量的波动;骨料含泥量的波动;骨料含水量的波动;水泥强度(不同批或不同厂家的实际强度可能不同)的波动;外加剂质量的波动(如液体材料的含固量、减水剂的减水率等)等等。所有这些质量波动,均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在现场施工或预拌工厂生产混凝

2、土时,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加以严格控制,及时检测并加以调整,尽可能减少原材料质量波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二)施工养护引起的混凝土质量波动混凝土的质量波动与施工养护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混凝土搅拌时间长短;计量时未根据砂石含水量变动及时调整配合比;运输时间过长引起分层、析水;振捣时间过长或不足;浇水养护时间,或者未能根据气温和湿度变化及时调整保温保湿措施等等。(三)试验条件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质量波动试验条件的变化主要指取样代表性,成型质量(特别是不同人员操作时),试件的养护条件变化,试验机自身误差以及试验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等等。二、混凝土质量(强度)波动的规律在正常的原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下,混凝土

3、的强度有时偏高,有时偏低,但总是在配制强度的附近波动,质量控制越严,施工管理水平越高,则波动的幅度越小;反之,则波动的幅度越大。通过大量的数理统计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的质量波动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正态分布曲线见图4-19。图4-19 正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的特点:1曲线形态呈钟型,在对称轴的两侧曲线上各有一个拐点。拐点至对称轴的距离等于1个标准差 。2曲线以平均强度为对称轴两边对称。即小于平均强度和大于平均强度出现的概率相等。平均强度值附近的概率(峰值)最高。离对称轴越远,出现的概率越小。3曲线与横座标之间围成的面积为总概率,即100%。4曲线越窄、越高,相应的标准差值(拐点离对称距离)也越

4、小,表明强度越集中于平均强度附近,混凝土匀质性好,质量波动小,施工管理水平高。若曲线宽且矮,相应的标准差越大,说明强度离散大、匀质性差、施工管理水平差。因此从概率分布曲线可以比较直观地分析混凝土质量波动的情况。三、混凝土强度的匀质性评定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通常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评定,主要评定参数有:(一)强度平均值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4-17)式中,N为该批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总组数;为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理论上,平均强度与该批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相等,它只反映该批混凝土强度的总平均值,而不能反映混凝土强度的波动情况。例如平均强度20MPa,可以由15 MPa、20 MPa、2

5、5MPa求得,也可以由18 MPa、20 MPa、22MPa求得,虽然平均值相等,但它们的均匀性显然后者优于前者。(二)标准差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4-18)由正态分布曲线可知,标准差在数值上等于拐点至对称轴的距离。其值越小,反映混凝土质量波动越小,均匀性越好。对平均强度相同的混凝土而言,标准差 能确切反映混凝土质量的均匀性,但当平均强度不等时,并不确切。例如平均强度分别为20MPa和50MPa的混凝土,当 均等于5MPa时,对前者来说波动已很大,而对后者来说波动并不算大。因此,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单用标准差值尚难以评判其匀质性,宜采用变异系数加以评定。(三)变异系数Cv变异系数

6、Cv根据下式计算: (4-19)变异系数亦即为标准差与平均强度的比值,实际上反映相对于平均强度而言的变异程度。其值越小,说明混凝土质量越均匀,波动越小。如上例中,前者的Cv5/200.25;后者的Cv5/500.1。显而易见,后者质量均匀性好,施工管理水平高。根据GBJ10787中规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在统计同期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设计等级的百分率来评定。并将混凝土生产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划分为“优良”、“一般”及“差”三个等级。见表4-20。 表4-20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生产质量水平优良一般差评定指标强度等级生产单位C20C20C20C20C20C20

7、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3.03.54.05.04.05.0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3.54.04.55.54.55.5强度等于或高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P()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构件厂及集中搅拌的施工现场958585(四)强度保证率(P%)根据数理统计的概念,强度保证率指混凝土强度总体中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概率,亦即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等级的组数占总组数的百分率。可根据正态分布的概率函数计算求得: (4-20)式中: P强度保证率;t概率度,或称为保证率系数,根据下式计算: (4-21)式中: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根据t值,可计算强度保证率P。由于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可根

8、据表4-21直接查取P值。表4-21 不同t值的强度保证率P值t0.000.500.800.841.001.041.201.281.401.501.60P(%)50.069.278.880.084.185.188.590.091.993.594.5t1.6451.701.751.811.881.962.002.052.332.503.00P(%)95.095.596.096.597.097.597.798.099.099.499.87(五)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从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混凝土的平均强度与设计强度等级相等,强度保证率系数t=0,此时保证率为50%,亦即只有50%的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

9、等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以提高保证率。这里指的配制强度实际上等于混凝土的平均强度。根据我国JGJ552000的规定,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必须达到95%以上,此时对应的保证率系数t=1.645,由下式得: (4-22)式中: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当生产单位或施工单位具有统计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控制取值,但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25时,不应小于2.5MPa;当强度等级C30时,不应小于3.0 MPa;当无统计资料和经验时,可参考下表4-22取值。表4-22 标准差的取值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C20C50C50(MPa)4.05.06.0四、混凝土强度检验

10、评定标准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4-23) (4-2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 (4-2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 (4-26)式中: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N/mm2);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N/mm2);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N/mm2)。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式确定: (4-27)式中:前一检验期内

11、第i验收批混凝土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前一检验期内验收批总批数。2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规定时,或在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强度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4-28) (4-29)式中: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当的计算值小于0.06时,取=0.06;合格判定系数。按下表取值。表4-23 合格判定系数试件组数10141524251.71.651.600.90.853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验收批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4-30) (4-31)4当对混凝土的试件强度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构件中钻取芯样或其他非破损检验方法,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作为是否应进行处理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