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78859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世纪信息传播专业英语系列教材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平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 平装: 286页 · 正文语种: 中文, 英语 · 开本: 16 · ISBN: 9787301158524 · 条形码: 9787301158524 ·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8 x 18.2 x 1.6 cm ; 558 g · ASIN: B002YK4SS4 内容简介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术语及用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英语

2、文献资料以及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全书包括专业英语基础篇与应用篇两部分,其中基础篇由20个单元组成,涵盖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分支和实践领域,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学习资源、远程教育、教学评价等内容,都是精选国外的经典文献。每个单元由知识目标、专业词汇、24篇课文、新单词、课文注释、其中一篇课文的参考翻译及练习这七个部分组成。同时为了方便教学,应用篇系统地介绍了科技论文的结构、写作与投稿等问题,归纳了中国学生撰写英文科技论文中常见的错误,最后总结了常用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与规范,并给出了一些实际的范例。教育技术学

3、专业英语可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文献研究、双语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使用。 Part 1 The Outlin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art 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art 3 Media,Technology and Learning Part 4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Part 5 Developing Learning Resources Part 6 Network Education Pa

4、rt 7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应用文写作之二简历和求职信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平装) 焦建利 (编者), 叶力汉 (编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6月1日) · 丛书名: 教育技术学专业系列教材 · 平装: 261页 · 正文语种: 英语, 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040164718 · 条形码: 9787040164718 ·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8.6 x 1.2

5、cm ; 382 g · ASIN: B0042P71ZQ 内容简介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意见编写,选材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历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等内容,反映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书共7单元22章85篇短文。每章选译一篇短文翻译。在每章结尾,列出了生词、短语和词组、专业术语、注释、教学活动与拓展性学习建议以及参考文献,以方便教学使用。本教材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专业英语和教育技术学基础双语课程的教材,同时也

6、可供传播学、教育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育技术学工作者参考。 内容简介本教材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意见编写,选材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历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等内容,反映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书共7单元22章85篇短文。每章选译一篇短文翻译。在每章结尾,列出了生词、短语和词组、专业术语、注释、教学活动与拓展性学习建议以及参考文献,以方便教学使用。本教材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专业英语和教育技术学基础双语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供传播学、教育

7、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育技术学工作者参考。 目录第一单元 教育技术学概述第一章 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历史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的现在与未来第二单元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第四章 学习理论第五章 传播理论第六章 教学理论第七章 系统理论第三单元 媒体与学习第八章 媒体简史第九章 媒体新技术第十章 媒体与学习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设计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模型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自动化第五单元 信息技术与教育第十四章 信息与传播技术概述第十五章 信息技术课程第十六章 运用ICT促进教学第六单元 远程教育第十七章 远程教育的定义与历史第十八章 远程教育理论第十九章 远

8、程教育平台第二十章 远程教育研究成功案例第七单元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第二十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第二十二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报告样例附录 教育技术学资源目录: 第一单元 教育技术学概述 12Unit One An Overview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12第一章 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 14Chapter One The 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s 14Section A The Early Definitions 14Section B The AECTs Definitions in 1994 15Section C Assum

9、ptions behind the AECTs Definition in 2005 17Section D The Future of Definition 18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历史 23Chapter Two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23Section A Pre-1920 23Section B 1920s-1940s 23Section C 1950s-1970s 25Section D 1980s-Present 26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的现在与未来 31Chapter Thre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

10、y: Present and Future 31Section A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end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31Section B The Diverse Statu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32Section C The Professionalizing the Field 32Section D The Training of the Professionals 33Section E Choosing Our Future 33第二单元 教育技术学

11、理论基础 39Unit Tw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9第一章 学习理论 41Chapter One Learning Theories 41Section A Why Theories of Learning? 41Section B The Behaviorist Orientation to Learning 42Section C Cogni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43Section D Constructivism 44Section E Four re

12、search orientations to learning 46第二章 传播理论 51Chapter Two Communication Theories 51Section A Defining Communication 51Section B What Is Communication Theory? 52Section C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 Basic Linear Model 53Section D Models Of Communication 54第三章 学习与教学理论 62Chapter Three Learning and Teach

13、ing Theories 62Section A Gagnés Theory of Instruction 62Section B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63Section C Programmed instruction 65Section D 500 Word Summary of John Dewey's Experience & Education 66第四章 系统理论 72Chapter Four Systematic Theory 72Section A Systems theory 72Sec

14、tion B Systems theory : the Basics 72第三单元 媒体与学习 78Unit Three Media and Learning 78第一章 媒体简史 80Chapter One Media History 80Section A Seven Milestones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 80Section B Timeline of Media Development 82第二章 媒体新技术 88Chapter Two New Technology 88Section A Multimedia Techno

15、logy 88Section B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89Section C Virtual Reality 90Section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91Section E Jini Technology 92Section F Bluetooth 93第三章 媒体与学习 98Chapter Three Media and Learning 98Section A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98Section B Media Research 99Section C The Great Med

16、ia Dabte 99Section D Th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henomenon 101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106Unit Four Instructional Design 106第一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设计 108Chapter One Instructional Design &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108Section A: Whats Instructional Design? 108Section B: Basic Principles of ID 110Section C: Instructi

17、onal System Design 111Section D: Characteristics of ID 112第二章 教学设计模型 118Chapter Two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118Section A ID Models and their basic Features 118Section B A Taxonomy of ID Models 119Section C An Introduction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120Section D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18、 Instructional Design 125第三章 教学设计自动化 131Chapter Three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131Section A Purpose of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ools 131Section B Whats AIDs? 131Section C Types of AID Tools 132第五单元 信息技术与教育 141Unit Fiv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ducation 141第一章 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概述 14

19、3Chapter One The Overview of ICT 143Section A The Information Age 143Section B Four Goals for Technology in Schools 144Section C The Effect Of ICT In Education 144Section D What is Information Literacy? 145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 150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of ICT Curriculum 150Section A Aims of ICT in Education

20、 150Section B How to Teach ICT 151Section C How to Design ICT 151Section D An Evaluation Tool of ICT 152第三章 运用ICT促进教学 155Chapter three The Study and Practice to Facilitate Learning with ICT 155Section A The Cycles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155Section B The market power of E-learning 155Section C The

21、 Critical Attributes of Webquest 156Section D The Benefits of Blending Learning 157第六单元 远程教育 161Unit Six Distance Education 161第一章 远程教育的定义与历史 163Chapter one Definitions and History 163Section A: Defini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ECT. 163Section B: History of Distance Education 164S

22、ection C:What is Distance Education? 165Section D:Open learning 165第二章 远程教育理论 170Chapter Two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170Section A: The Industrial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70Section B: European Theory of Independent Study 170Section C: The Need for Theory 171Section D: A Synthesis of Exist

23、ing Theories 172第三章 远程教育平台 176Chapter Three The Platforms Of Distance Education 176Section A: WebCT 176Section B: Leadership in e-Learning 176Section C: LearningSpace R5: Smoothing the rough edges 178第四章 远程教育研究成功案例 182Chapter Four Institute And Successful Cas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182Section A: Th

24、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UHK) 182Section B: The Open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183Section C: What is 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 184Section D: An Overview of USQ 185第七单元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189Unit Seven Research Methodologies 189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 191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Instructional Tec

25、hnology Research 191Section A Scientific Methods 191Section B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2Section C Two Research Paradigms 192Section D Quantitative Research 194Section E Qualitative Research 195Section F Action Research 196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报告样例 202Chapter 2 202A Research Report of Research on Edu

26、cational Technology 202附录 教育技术学资源 219Appendix Resources for Research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219附录A: 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词汇 220Glossarie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20附录C: 国外教育技术学协会、学会 240Association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40附录 D: 教育技术学刊物与杂志 250Journal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0附录E: 国外大学著名教育技术学系科 258Doctoral Programs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258附录 F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职业道德 261AECT Code of Ethics 261  购买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