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77404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版】初中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习题AB卷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26小石潭记01 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A篁竹(hung)清冽(li)幽邃(su)B为坻(ch) 为嵁(kn) 为屿(y)C参差(cnc) 佁然(y) 卷石底(qun)D俶尔(sh) 翕忽(x) 悄怆(qio)(解析:D.“”的读音为“ch”)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如鸣珮环使动用法,使鸣响(2)为坻为,动词,成为,变成;坻,水中高地(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相当于“来”(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的样子(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冷;邃,深远(6)隶而从者隶,跟随;从,跟从3区别下面加点词的意义。(1)乐心乐之(以为乐)似

2、与游者相乐(逗乐)(2)而足肤皲裂而不自知(表转折)乃记之而去(表承接)(3)以策之不以其道(按照)以其境过清(因为)(4)为为坻(成为,变成)全石以为底(作为)4按照下列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1)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翻译下面的句子。(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我隔着竹林,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儿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

3、,好像和游人一同嬉戏。6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一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8翻译下面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9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意在

4、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10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句子: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理由: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满情趣;也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1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与第二段一起描写潭中景物(水、石、树、鱼),第三段探寻潭水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幽静(清幽、幽深、幽邃、寂静、凄清、冷清、冷寂)的特点。12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03 拓展阅读(淮安中考)阅

5、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题目。【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

6、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姚鼐游媚笔泉记)【注释】霁:天放晴。漎:流水声。巂(gu):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7、鬣(li):马颈上的长毛。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ng)坞先生”指姚范。就:完成。卒:同“猝”,突然。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大石出潭中大石/出潭中1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水尤清洌(清澈寒冷)(2)乃记之而去(离开)(3)被而名之(命名)(4)要客九人饮于是(同“邀”,邀请)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

8、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翼乎临于溪右。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16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感受。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失意的孤凄之情。17【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乙文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

9、。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放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泮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荫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

10、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01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选择

11、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又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02 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擒贼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去。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

12、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参考译文】有一对姓周的夫妇,靠捕鱼谋生,每天在风浪里作业。一天,两个强盗互相说:“等到姓周的丈夫去了市场,只留下他的夫人时,我们可以抢他们的钱。”于是偷看着姓周的离开了。姓周的一离开后,两个强盗(就)拿着刀靠近船。周氏夫妇养了一条狗,看到了强盗,就狂叫着。周夫人听到了声音就出来了。两个强盗跳上船,拿出刀要胁迫她(把钱给他们),(其中一位)强盗被狗咬住,(所以)让强盗脱不了身。周夫人趁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把一个强盗推入河中。一个强盗被狗咬着,非常痛

13、。周夫人拿着刀想要砍向他,强盗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跪下来认罪,这时姓周的丈夫正巧回来了,看到这情况,就绑着这两个强盗去报官。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周既去(已经)B于是窥周去(偷偷观察、等候)C一贼为犬所啮(因为)D是时夫方归(正好)(解析:C.“为”的意思是“被”)4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1)伺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等到姓周的丈夫去了市场,只留下他的夫人时,我们可以抢他们的钱。(2)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周夫人拿着刀想要砍向他,强盗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跪下来认罪。5周氏擒贼大获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不用原文回答)(1)周夫人的智慧和勇敢,有胆识。(2)他们家

14、养的狗训练有素。(3)周夫人的丈夫回来得及时。03 名著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常现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他没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的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文段中的“他”指的是老舍(作家)笔下作品中的人物祥子。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人

15、类的进步实在太慢了”。04 语言运用8(天津中考)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项目年份入境游客(人次)外汇收入(美元)2013年265万26亿2014年296万30亿2015年326万33亿(1)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材料三。(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