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77285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FT E00*Q/FT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 E00* 2008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IQ/FT E00*IQ/FT E00*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分发日期:2008年06月*日2008 06 * 实施2008 06 * 发布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本公司采购、 生产和检验等工作的需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汽车用电子油门踏板进行相应规范。本标准自 2008 年 06 月 * 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 本标准主

2、要起草人:黄建军、杜大逵等。本标准于 2008 年 6 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负责解释。IQ/FT E00* 2008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及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汽车装用的电子油门踏板总成(以下简称电子油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3、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38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咼温试验方法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 和导则: 振动(正弦)GB/T 2423.17电工电子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17619机动

4、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423.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GB/T 2423.2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GB/T 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 17626.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Q/FT B102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定义3.1. 油门驾驶员指令发动机转速/扭矩所使用的物理设备。电子油门总成 : 是一种模拟传统机械踏板工作并给发动机ECU提供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其功能 : 将驾驶者的加速意图直接转变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发送至发动机管理系统后即可迅速、

5、准确地实现驾驶者的意图。3.2. 油门踏板传感器 (APS) 物理设备上用于将油门踏板或操纵杆位置转换为电信号的位置传感器部分。3.3. APS 信号电压 油门踏板传感器输出的、随油门踏板或操纵杆机械位置变化的电压。3.4. APS1 采用单个物理组件中集成多个独立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总成的油门位置传感器1 。3.5. APS2 采用单个物理组件中集成多个独立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总成的油门位置传感器2 。3.6. 最小油门电压踏板处于完全松开、闭合位置时的油门踏板传感器输出电压。3.7. 最大油门电压 踏板处于完全踩下、开启位置时的油门踏板传感器输出电压。 。3.8. 电信号电气元件产生、从其它源

6、转换的信号。3.9. 双模拟油门踏板传感器采用两个与油门设备位置相关的独立模拟输出信号的油门踏板传感器3.10. 电子油门踏板传感器接口油门踏板传感器和发动机 ECM 油门踏板传感器输入电路的电气特性。对于汽车和一些工业应用, 油门踏板传感器提供了向发动机控制系统通信驾驶员转速/ 扭矩请求的机构。3.11. 电子油门踏板行程 : 电子有那马踏板初始位置与最大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值。4 技术要求4.1 通用规定4.1.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4.1.2 工作环境条件4.1.2.1 常态工作环境条件在下述大气环境条件下,应保证具有额定数值:相对湿度18

7、C 28 C45% 75%86kPa 116kPa4.1.2.2 温度范围允许工作温度:-40 C+85 C允许贮存温度:-40 C+95 C4.1.2.3许用相对湿度:0%95%4.124大气压强:86kpa 116kpa;4.2外形和基本性能参数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3Q/FT E00* 2008#Q/FT E00* 20084.2.1 电气性能要求:4.2.2.1 工作电压U :工作电流I :负载电阻:4.2.2.2 电信号电信号曲线满足图(5.0 0.5V DC 20mA符合所用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要求1)或图(2)的示意。#Q/FT E00* 20

8、08#Q/FT E00* 20085电压(V)VI +VIVI-W-V2V2-V2IV2V20 M智踏板位負暈大值4Q/FT E00* 2008#Q/FT E00* 2008图1 传感器输出信号特性注:具体参数应见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传感器供电电压百分比电压值应按任一点的信号电压值对应的数值乘以5以后,再经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的积。#Q/FT E00* 2008输出特性曲线5Q/FT E00* 2008#Q/FT E00* 2008图2带开关量的传感器输出信号特性注:具体参数与开关量数量应见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4.223线性度土 5%Vspan(实际测量信号电压

9、值)Vspan对于信号1为V1,对于信号2为V2;4.2.2.4 双输出传感器同步度Vsig仁(Vsig2 X 2) 2%Vref(电子油门理论工作电压),Vref=5V4.2.2.5 迟滞1(电压信号响应) 7N4.3 过电压性能传感器应能连续承受5min、土 15VDC的电源电压,供电恢复正常后,传感器输出应符合图1或图2要求。4.4 电器开路性能4.4.1地线端开路当传感器地线端开路时,对于APS1,在100ms内Vsig 91% Vref;对于 APS2在100ms内Vsig 50% Vref。当地线恢复正常后,传感器应该在100ms内恢复正常工作。传感器输出应符合图1或图2要求。6Q

10、/FT EOO* 20084.4.2 电源端开路当传感器电源端开路时,对于APS1在100ms内Vsig 15% Vref;对于 APS2在100ms内Vsig 7%Vref。当电源恢复正常后,传感器应该在100ms内恢复正常工作。传感器输出应符合图 1 或图 2 要求。4.5 电器短路性能4.5.1 信号输出端短路到接地端当传感器信号端短路到接地端时,对于APS1,在100ms内Vsig 15% Vref ;对于APS2在100ms内Vsig 91% Vref ;对于APS2在100ms内Vsig 50% Vref。当信号恢复后,传感器应该在100ms内恢复正常工作。传感器输出应符合图 1

11、或图 2 要求。4.5.3 电源端短路到接地端当传感器电源端短路到接地端时,对于APS1,在100ms内Vsig 15% Vref ;对于 APS2在100ms内Vsig 7%Vref。当信号恢复后,传感器应该在100ms内恢复正常工作要求。传感器输出应符合图 1 或图 2 要求。4.6 静电放电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的试验等级为4 级,采用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方式,试验后产品信号输出应符合 4.2.2 基本性能要求。4.7 电磁抗扰性能 电磁抗扰性能包括自由场法、大电流注入法和带状线法。在试验过程中产品信号输出应符合4.2.2 基本性能要求。4.8 气候环境适应性 样品在承受各项气候环境试验

12、后,应无任何电气故障,壳体、插接件等不应有严重变形,测 试结束后,样件应符合 4.2.2 基本性能要求4.9 绝缘耐压试验产品各互不相连的导电零件之间及导电零件对机壳之间应能耐受50Hz, 550V正弦波形电压历时 1min 的试验,绝缘不被击穿。样品在承受耐盐雾试验后,应无任何电气故障,壳体、插接件等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测试前后,样件应符合422基本性能要求。4.11产品防护性能产品的防尘防水试验标准为IP66进行试验。接插件部分要与匹配接插件及线束对接。试验后产品应符合422基本性能要求。4.12产品耐工业溶剂性能采用整车经常使用溶剂中的 3种以上。经淹没、滴干重复4次后,在空气中干燥至少

13、 40分钟, 再在85 C下放置6小时,重复该过程 4次,(总共淹没16次)。试验后产品应符合 422基 本技术要求。4.13产品耐振动性能进行该试验时,将被试验的产品安装到振动试验台上,如同在汽车上的方式,并置于怠速、不工作的条件下。按照下表规定的扫频振动试验的严酷度等级进行试验:频率Hz振幅mm加速度m/s2扫频速率Oct/min每一方向试验时间h10251.21825 500301000注1:表中的振幅和加速度适用于Z”方向,对于 X”和Y”方向其振幅和加速度值可以除以2。注2:振动试验时的 Z”方向规定为与汽车的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试验后零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试验后产品应符合

14、422基本性能要求。4.14产品机械强度性能产品在经受各项机械性能试验后,机械性能应无问题,踏板中心变形在6mm以内。4.15机械环境适应性产品在经受各项机械环境试验后,样品都能正常使用,应符合4.2.2基本性能要求。4.16线束、接插件性能(带线束的产品)接插件型号、各接插件脚的定义和导线截面积,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制作。在样件的线束、接插件经受各项性能试验后,应无松脱、损坏现象。机械接口的连接应符合应用文件或者图纸要求的拧紧力矩要求;4.17踏板反弹性能9Q/FT E00* 2008产品在不通电状态下,模拟实车安装方式。以踏板从初始位置压到满负荷位置,然后突然松 开踏板为

15、一个循环,循环次数 5000 次后,所有电气参数应符合 4.2.2 基本性能要求,试验期 间不应有机械故障出现。4.18 产品耐久性能产品在通电状态下,模拟实车安装方式。以踏板从初始(怠速)位置T满负荷位置T初始(怠速)位置为一个循环; 按照 100 次 /min 的速率;连续循环次数: 非接触式 :1000 万;接触式 :200 万,试验后产品电气应符合 4.2.2 基本性能要求,不应出现踏板卡死、不回位、踏不到底等 机械故障。4.19 踏板抗抖动性能产品在通电状态下,模拟实车安装方式,以踏板从初始(怠速)位置T旋转角度12为一个循环;速率:10Hz;连续循环次数:8000万次试验后产品应满

16、足 4.2.2 基本性能要求, 不应出现踏板范卡、 不回位、 踏不到底等机械故障。 4.20指定返回怠速时间:T8C以上时为1S;-18 C-40 C不超过3S;4.21 力和转角的要求应符合应用文件、图纸要求或双方协商。5 试验方法5.1 通用试验条件5.1.1 试验用文件 试验用文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5.1.2 试验环境试验均在 4.1.2 条规定的常态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5.1.3 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土 2C5.1.4 试验电压试验电压: 5V 2%V5.1.5 试验用仪表试验时所用电压表、电流表应不低于 0.5 级(电流表精度等级) 。5.1.6 试验用设备 试验用直流

17、电源用波纹系数不大于0.1%的整流稳压电源。一般测试时信号负载应为:10KQ , C=4.7卩F (除图纸要求以外);5.2 外形和性能参数检测5.2.1 产品外形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测,外观和标志用肉眼观察法检查。5.2.2 电气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按照专用检测台的检测方法。5.3 过电压试验 传感器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产品做为负载正常接线,输入电源电压15VDC 、5min 后,重新按反接方式通以 -15VDC 、5min 的电压。待通电结束后,恢复正常供电,产品的传感器输出应符合 4.3 的要求。5.4 电器开路试验5.4.1 地线端开路 产品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 产品按照正常接线, 对

18、传感器的信号 1、信号 2 的地线端分别进 行断路 1min 后,再对信号 1、信号 2 的地线恢复正常连接状态,同时,同步检测信号1、信号 2 在断路和恢复后 100ms 内的信号电压。 其信号电压范围及输出特性应符合 4.4.1 的要求。5.4.2 电源端开路 产品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 产品按照正常接线, 对传感器的信号 1、信号 2 的电源端分别进 行断路 1min 后,再对信号 1、信号 2 的电源端恢复正常连接状态,同时,同步检测信号1、信号 2 在电源开路和恢复后 100ms 内的信号电压。其信号电压范围及输出特性应符合 4.4.2 的要求。5.5 电器短路性能试验5.5.1 信

19、号输出端短路到接地端 产品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 产品按照正常接线, 对传感器的信号 1、信号 2 的信号输出端短 路到接地端 1min 后,再对信号 1、信号 2 的信号输出端恢复正常连接状态,同时,同步检测 信号1、信号2在短路和恢复正常后100ms内的信号电压。其信号电压范围及输出特性应符合4.5.1 的要求。5.5.2 信号输出端短路到电源端产品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 产品按照正常接线, 对传感器的信号 1、信号 2 的信号输出端短 路到电源端 1min 后,再对信号 1、信号 2 的信号输出端恢复正常连接状态,同时,同步检测 信号1、信号2在短路和恢复正常后100ms内的信号电压。其

20、信号电压范围及输出特性应符合4.5.2 的要求。5.5.3 电源端短路到接地端产品模拟实车安装方式固定, 产品按照正常接线, 对传感器的信号 1、信号 2 的电源端短路到11Q/FT E00* 2008接地端1min后,再对信号1、信号2的电源端恢复正常连接状态,同时,同步检测信号1、信号2在短路和恢复正常后 100ms内的信号电压。其信号电压范围及输出特性应符合4.5.2的要求5.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照GB17626-1998中的试验等级4进行试验,采用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方式,试验后产 品信号输出应符合 4.6的要求。5.7 电磁抗扰性能试验按照GB17619-1998的设备和试验方法

21、,对应以下几项参数:自由场法:24V/m;大电流注入法:48mA 150mm带状线法:48V/m。在试验过程中对产品信 号输出进行测量,数据应符合4.7的要求。5.8 环境试验5.8.1耐低温试验试验装置应符合 GB/T2423.1的要求,传感器不工作,-40 C环境中放置8h,产品恢复常温后 进行检测,应符合4.8的要求。5.8.2耐咼温试验试验装置应符合 GB/T2423.2的要求,传感器不工作,+95C环境中放置8h,产品恢复常温后进行检测,应符合 4.8的要求。5.8.3温度变化试验试验装置应符合 GB/T2423.22的要求,产品在工作状态下接受试验,按照下图进行试验,温 度转换时间

22、20s30s,试验结束后进行检测,应符合 4.8的要求。5.8.4温湿循环试验试验装置应符合 GB/T2423.34的要求,样件在-10 C+65C之间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每个循环24h ,每个周期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低温段、高温段都要工作。试验结束后进行检测,应符合4.8的要求。5.9 绝缘耐压试验按QC/T 413标准的4.8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应符合4.9的要求5.10盐雾试验试验装置应符合 GB/T2423.17的要求,踏板总成安装在一个安装盘上,放入环境箱中,总成在垂直状态,连接传感器到合适的电路,向零件连续喷雾(5%氯化钠,95%蒸馏

23、水)96h,工 作温度设定为:+35 C 3C。试验后,把样件放在清水下小心冲洗,除去表面的盐渍,立即晾干,样件至少稳定2 小时以上。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通电状态,测试前后都能正常使用。应符合 4.10 的要求。5.11 防护试验产品的防尘防水试验按照 GB4942.2 中的 IP66 进行试验。接插件部分要与匹配接插件及线束 对接。试验后产品应符合 4.11 的要求。5.12 耐工业溶剂试验产品在不工作的条件下进行试验,采用玻璃清洗剂、室内清洁剂、50%防冻液、变速箱机油、柴油、发动机机油溶剂中的 3 种以上。样件淹没在下列任意一种溶剂中 5 分钟,拿出零件滴 干至少5分钟,重复4次,在空气中

24、干燥至少 40分钟,再在85C下放置6小时,重复该过 程 4 次,(总共淹没 16 次)。试验后观察传感器内部及外部零件的化学腐蚀及物理损坏情况,并把传感器在合适的容积中 清洗,再使用下一种溶剂试验。试验后产品应符合 4.12 的要求。5.13 振动测试按 GB/T 2423.10 的规定进行,将被试验的产品安装到振动试验台上,如同在汽车上的方式, 并置于怠速、 不工作的条件下, 按照 4.13 的条件进行试验。 试验完成后应符合 4.13 的要求。5.14 机械强度试验 将被试验的产品安装到专用支架上面,按如下几项条件增加负荷 (1) 作用于踏板平面中心点沿垂直方向施以 1112N( 2)

25、作用于踏板下边缘沿垂直方向施以 334N(3) 作用于踏板侧边中部沿水平方向施以 334N 检测在每种负荷条件下踏板中心的变形量。 在三种负荷全部试验完成后, 对产品的机械性能、 踏板动作灵活性进行检验,检验数据应符合 4.14 的要求。5.15 机械冲击试验样件将从 3 个垂直面的各个平面上 1 米处降落到一处平坦的水泥地上,测试前后样品都能正 常使用。试验完成后应符合 4.15 的要求5.16 线束接插件试验 将带有线束的样件按照以下四项进行测试,并且记录测试结果。( 1) 接插强度试验每根线能够承受70N的拉力作用30s。试验后线束不能有松脱和损伤现象。2)插入力试验把线束接到零件上,向

26、插入方向施加 157 2N 的力 1 分钟。接插件不能有损坏现象。 (3)接插件扭矩试验线束接到零件上,在接插件的 4 个侧面分别施加 39.2N 的力,垂直于接插方向,施加力作用 在接插件四个平面地角上,各施加 1 分钟的力,试验后线束不能有松脱现象。(4)接插件耐久试验 把接插件所有端子接上,插拔接插件11 次,每次插拔的时间一定不超过 4s 。试验后接插件不能有损坏现象。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应符合 4.16 的要求5.17 踏板反弹试验 在样件不通电状态下,模拟实际装车状态,安装在反弹性能试验台上。从初始位置压到满负 荷位置,然后突然松开踏板为一个循环,循环次数5000 次,每 50 次

27、测量怠速输出,检测是否有机械故障,实验完成后检测电气参数,应符合4.17 的要求。5.18 产品耐久性试验 模拟在汽车上的安装状态,将样件安装在反弹性能试验台上,接上相应的接插件并接通额定 电压和负载。 按 4.18 的条件进行试验, 在试验完成后进行检验, 产品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应 符合 4.18 的要求。5.19 踏板抖动试验 模拟在汽车上的安装状态,将样件安装在抖动试验台上,接上相应的接插件并接通额定电压 和负载。 按 4.19 的条件进行试验, 在试验完成后进行检验, 产品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应符合4.19 的要求。6 检验规则检验分为分供方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型式检验和本公司进货检

28、验。6.1 出厂检验6.1.1 每件电子油门应由分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 5.14 、 4.2 全部。6.2 定期检验6.2.1 定期检验为每季度进行一次。6.2.2 定期检验采用分批抽验的方式,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样品中以500件为抽样基数随机抽取 5 件, 定期检验的项目为 5.14 、4.2 全部。6.2.3 判定6.2.3.1 若一件一项不合格,允许对该项加倍抽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判定为不合格。6.2.3.2 若同时有两项不合格(二件同一项不合格为二项) ,则该批判定为不合格。6.2.3.3 定期检验不合格应停产整顿

29、,直至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6.3 型式试验6.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产品停产后,恢复生产时;b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c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发生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d )定期检验与型式试验差别较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f)出现批量质量问题时。632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且相邻两次型式检验的间隔时间应为(1113)个月。6.3.3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以 500件为一批,随机抽取 10 件,型式检 验项目为第 3 章全部项目。6.3.4 判定6.3.4.1 若一件一项不合格,允许

30、对该项加倍抽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型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6.3.4.2 若同时有两项不合格(二件同一项不合格为二项) ,则型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6.3.4.3 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停产整顿,直至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6.5 进货检验6.5.1 每季度第一个月分供方供货时,应提交其上一季度有效的定期检验报告。6.5.2 进货检验采用分批抽验的方法, 进货的电子油门以每 500 件为一批,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 件,进货检验项目为踏板力及 3.2 全部6.5.3 判定6.5.3.1 若一件一项不合格,允许对该项加倍抽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判定为不合格。6.5.5.2 若同时有两项不合格(

31、二件同一项不合格为二项) ,则该批判定为不合格。6.5.5.3 进货检验不合格不应入库、装车、使用。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每件电子油门应在不影响外观和功能的部位,按Q/FT B102或双方协议的规定标示永久性可追溯标识。7.2 包装7.2.1 每件电子油门应装入一个包装盒内,包装盒内应有分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员盖章的产品合格 证。7.2.2 当采用大包装箱包装时,包装箱内应有隔离措施,防止电子油门相互碰撞。包装箱外应标明:a )产品型号和名称;b )数量;c )外形尺寸(mr):长、宽、高;d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e )出厂日期:年、月;f )箱外表应有防雨、防潮、允许堆放层数等标记。7.3 运输7.3.1 运输时应有防雨、防雪、防水措施。7.3.2 装卸时不应抛掷。7.3.3 当采用非包装箱运输时,应用安放支架安放电子油门。7.4 贮存储存和保管符合 QC/T238的有关规定。贮存期为 5年,贮存期满后报废。8质量保证15个月内且行驶里程不超过30 000 km,确因在遵守整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在装车之日起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分供方应负责给予修理或更换。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