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71545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K电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59 页摘要近年来,在房地产建设和轨道交通的建设中,电梯以便捷、快速、安全的特性被人们越来越接受,从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国家,电梯产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电梯行业充满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方法的选择问题。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就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思考分析我国电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明确我国电梯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正确的战略实施方法,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综合运用分析、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挖掘电梯行业所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发现行业发展的未来趋

2、势和走向,深入研究K公司现阶段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结合调研显示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建立公司需要的战略模型,提出适合K公司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K公司的发展战略实施策略:以产业的战略整合为中心,实施专业化发展的品牌建设战略,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以提高各项能力为战略着力点。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K公司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未来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维护保养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对产品创新管理和掌控能力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对企业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变革,本文的研究或许会对K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关键词

3、 电梯行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实施策略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rong drive in the real estate construction and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elevator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ur country in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production quanti

4、ty, the growth rate are the first in the world. China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untry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populous countries in the elevator, Elevator output rapidly at an annual rate of nearly 20%.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vator industry, Chinas elevator industry is full of new op

5、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with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industry practitioners, we must stand on the strategic height analysis on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as elevator industry, a clear strateg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elevator industry and the correct strategy and

6、 implement metho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study.The papers main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experts and scholars, integrated use of analysis, statistics, comparis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ology, 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

7、lems of elevator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rther study of K company fac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 data analysis, set up the companys strategy model by the SWOT analysis met

8、ho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K company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design, as With industry strategic integration as the center,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brand construction,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people-oriented talent,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trategi

9、c focu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we foun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K company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utur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not only the product competition, maintain the competition,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

10、he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 and the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essenc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K company. Keywords eleva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SWOT analysis; strategy目

11、录第1章 绪论.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5 1.2 研究内容和方案.6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7第2章 企业发展概述.9 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9 2.2 技术发展现状.12 2.2.1 生产工艺.12 2.2.2 技术研发.12 2.2.3 生产标准.13 2.2.4 使用性能.15 2.3存在问题分析.16第3章 发展环境分析.17 3.1 外部环境分析.17 3.1.1 宏观环境分析.17 3.1.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1 3.1.3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28 3.2 内部环境分析.34 3.3 SWOT分析.36 3.3.1 机会.36 3.3.2 威胁.37 3.3

12、.3 优势.37 3.3.4 劣势.37第4章 战略定位与选择.40 4.1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分析.40 4.2 公司发展愿景和使命分析.40 4.2.1 愿景分析.41 4.2.2 使命分析.41 4.3 主要战略选择.41第5章 战略实施策略分析.43 5.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43 5.2 注重人才建设,保证企业持续创新.43 5.3 整合企业资源,拓展企业规模.44 5.4 强化品牌建设,依靠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45 5.5 完善企业管理,依靠管理提升出效益.46 5.6 控制资金风险,规避行业周期变化.46 5.7 关注企业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47结论.4

13、9致谢.51参考文献.52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电梯产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发展起来的产业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相继有多家电梯厂崭露头角,例如天津、苏州和上海的部分电梯制造企业。时至今日,三菱、日立、奥的斯、通力等世界品牌已经成为我国主导的外资品牌,从客户的使用反馈意见分析,例如三菱,日立、通力等知名品牌的安全性,可靠性,故障率均远远优于其他品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国产民营品牌电梯开始进入市场,在边合作边学习边摸索中与外资品牌进行着博弈,发展至今,出现了康力、江南嘉捷、申龙等品质比较一流的自主品牌。伴随着我国电梯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梯已经形成了固定

14、的产业竞争格局,这其中的外资品牌成为行业的主导,国产品牌的电梯也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和壮大。随着自主电梯品牌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成长,相关产品已经在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自主电梯品牌企业由于发展较晚,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企业管理方面都落后于外资品牌,特别在高速和高层电梯领域更是具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在高端电梯领域还依然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和销售国家,2011年我国共生产电梯将近50万台,已经占据了全球电梯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年销售产值也超过了900亿元,相应的,我国也成为全球电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最近几年,我国的电梯行业已经呈现快速增长阶段,产业的利润率

15、和产值均有了较大的进步。据统计,2012年电梯市场需求超出预期,增量不减,增幅回落。2012年全年共生产了52.9万台电梯,与2011年45.7万台相比,同比增长了15.8%,与2011年的增幅24%相比,增幅回落了10%。我国的电梯产业发展虽快,产业的总量虽大,但是人均电梯使用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也不到,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我国的电梯产业还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预计未来3年内我国的电梯总保有量会超过800万台的数量。随着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电梯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将呈现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电梯配件产业的企业和规模不断地增长,许多电梯配件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达到世界

16、领先水平,尤其中低速以及十米以下电梯领域,相关的配套产品已经被自主品牌所垄断,只有一些高速以及超高速电梯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仍然被少数跨国企业所垄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国家,电梯产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快速发展。中国电梯行业整体水平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全球大部分的电梯品牌和产品,相关电梯产品的生产总量也已经达到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如今,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也逐渐成为电梯产业的趋势。目前我国电梯行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方法的选择问题。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就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思考分析我国电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明

17、确我国电梯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法,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以K电梯企业(以下简称K公司)为研究对象,将结合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K公司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对K公司的研究能就电梯行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1.2 研究内容和方案本文以K公司主要研究对象,K公司拥有一家工厂及40多家分公司,员工逾2000名,销量跻身行业前列。作为通力全球大家庭的一员,K公司将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实施更高效的管理,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建立更完善的服务网络。多年来,赢得了首都体育馆、长春轻轨、无锡国际机场、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沈阳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地标项目和经典工程,销

18、量稳居行业前列,已成长为中国市场最主要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之一。本文的主要研究是在MBA所学的战略管理基础上,综合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研究、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挖掘电梯行业所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发现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深入研究K公司现阶段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商业环境,结合调研显示的数据进行比较,运用SWOT分析法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K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和研究实现K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本论文的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章:绪论,初步地提出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的内容和

19、主要方案,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分析和了解了公司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章:行业环境分析,通过调研、统计等分析方法对电梯行业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电梯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运用SOWT战略研究模型进行分析。第四章:战略设计和选择,分析公司的战略定位,结合对行业优秀企业的分析对相关战略进行选择。第五章: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实施本文所讨论和研究的各项战略,结合对上文所提出的战略定位和选择,提出实现企业战略的实施路径和主要策略。第六章:总结和展望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的撰写综合

20、运用了各种研究手法,包括统计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并结合了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总结了K公司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K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探讨了相关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统计分析法:本文的研究将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积累大量的研究数据,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行业现状等内容以图表等形式进行表现。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企业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针对典型的企业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剖析和研究,促进相关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本文选K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等研究分析和研究,找到企业发展的困境

21、和问题所在,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系统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是本文研究过程使用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研究方法,是企业发展战略、营销战略等综合性战略规划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的研究是发展战略的研究,需要从K公司的整体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选择,将其有机地整合进行系统地分析。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K公司内部环境分析电梯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分析K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K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设计分析K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总结与展望总结问题图1-1 技术路线图第2章 企业发展概

22、述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2005年,享誉世界并具有百年历史、全球三大品牌之一的芬兰通力集团,与国内电梯行业最大的本土品牌企业之一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达成合资协议,翻开了芬兰通力集团参与中国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新一页。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最年轻的县级区南浔的重点制造企业之一,K公司一直都以“安全生产、和谐生活”为宗旨,成为行业主要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之一。2011年12月1日,K公司完成了制度改革,通过股权交割,通力集团在K公司的股权从40%上升为80%,成为K公司的控股方,注册资金从原来的1亿零 1元增至2亿零1元。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作为K公司的中方股东持有20%的股份

23、,K公司继续独立运行。通力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电梯生产和制造企业,在全球排名第三。目前,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八百个生产和销售机构;巨人电梯集团从成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产品创新方面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K公司的成立将结合两家企业的发展优势,使客户在享受世界知名电梯企业超群的产品技术的同时获得更多本土的管理和销售服务,也是电梯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知名合作案例。 K公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湖州南浔,毗邻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交通非常便利,目前公司工厂占地面积近130,000平方米,员工逾2000名,拥有最具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生产条件、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客

24、服中心,同时在全国各地拥有40多家分公司。自成立以来,K公司的订单数量和营业额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至2008年,每年订单数量和营业金额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至2012年底,订单数量更是突破2万台大关,营业额达到32.5亿元。K公司历年销售数据,如图2-1所示。 图2-1 K公司电梯历年销售数据 K公司通过引进通力集团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整合了巨人集团在国内的服务网络和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依托通力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结合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使K公司的的产品和服务都处于领先的状态。通力集团的产品不仅在节能、环保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也是电梯美学的倡导者, K公

25、司相关产品均源于通力的高品质产品,充分秉承了通力集团的精湛技术,产品设计承袭欧洲严谨的特点,外观展现出典雅的斯堪的那维亚风格, 源自通力的控制技术、驱动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和服务技术无不张扬安全、科技、人性的至高境界。以世界一流制造装备和现代化的厂房构成的生产条件,一丝不苟地执行通力的管理模式,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我们秉承“尽心尽职,提供顾客和我们自己都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方针,产品质量从设计到制造、从安装到维保均严格受控。K公司还通过了ISO14001、ISO9001等国际质量认证以及欧盟的CE认证,并且获得了行业中最高级别的制造、安装、维修等多项A级资质。 K公司的产品由自动扶梯、乘客电

26、梯、观光电梯、载货电梯等多个门类和系列组成。通力集团的产品技术始终处于领先状态,其发明的无机房电梯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和技术水平。K公司将通力电梯的技术进行了充分地运用和改进,在现有的产品线中进行充分战略布局。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为所有的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体验,从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方面都进行全方位的运营。在通力集团控股后的一年里,K公司得到了通力集团在全球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协助,企业管理和作业流程不断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公司在研发、销售、制造、安装、维保以及员工的福利、职业技能等多个领域有了显著提升。2005年K公司的销量还进不了行业的排行榜,而今已跃

27、升至全国第8位。格林传媒ELEVATOR基于企业成长力、品牌影响力、盈利能力以及销售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评,发布了“2013年中国市场电梯制造商20强排行榜”,如图2-2所示,K公司位列前十强。图2-2 2013年中国市场电梯制造商20强排行榜2.2 技术发展现状K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的电梯公司芬兰通力电梯集团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合资企业。K公司的电梯产品技术均源自通力,通过引进通力领先于世界的电梯技术和品牌,使顾客享受到世界一流品牌电梯的技术和服务,同时结合成本优势使电梯性价比达到最优化的程度。2.2.1 生产工艺 (1)作为血统纯正的K公司电梯产品,产品的设计工艺和生产水平均与通力集团的品质要求相一

28、致,产品设计承袭欧洲严谨的特点,外观展现出典雅的斯堪的那维亚风格,源自通力的控制技术、驱动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和服务技术无不张扬安全、科技、人性的至高境界。(2)目前K公司具备世界一流制造装备,国内最现代化的厂房构成的生产条件,一丝不苟地执行通力的管理模式,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我们秉承“尽心尽职,提供顾客和我们自己都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方针,产品质量从设计到制造、从安装到维保均严格受控。(3) K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中要求最为严格的生产、安装、设计、维修的相关资质。(4)“大批量定制的产品配置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电梯行业中的应用”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最先进的水平。2.2.2 技术研发 (1)采用

29、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技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技术是通力依据节能环保理念率先研发成功的核心技术,它改变了世界电梯技术标准,代表了电梯未来的发展方向。节能、省空间、降低建筑建造成本和电梯运行成本是该核心技术领先于世界的最大特点。 节能:K公司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具有极为显著的节能功效。其能耗仅为传统产品的60。洁净:K公司无齿轮曳引机无需用油,减少了火灾隐患,彻底免除了油污的困扰。静音:低摩擦、低速同步电机减少了机械磨损和振动,彻底消除了齿轮及电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噪音。可靠: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无齿轮曳引机只有低速运动部件,保证电体系统的长时间可靠运行。紧凑:交流无齿轮曳引机重量接近传统曳引机的一半,紧

30、凑的结构减少了电梯所需的空间。舒适:VVVF变频驱动确保没有峰值电流,使电梯运行平稳、乘坐更舒适。安全:自发电式能耗制动,有效防止溜车危险。灵活:重量轻、体积小的交流无齿轮曳引机,使无机房或小机房电梯的布置成为可能,在节省建筑成本的同时,提供设计师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2)采用通力专利MMS全电脑模块化智能型控制系统相关的产品均采用具有超高集成控制水平的微机网络控制模块,使电梯的性能更加可靠,使用更加便捷,数据传输更加快捷和准确,能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稳定性,使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定位更加精确和及时,实现了电梯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还能保持轿厢的舒适感和到达精确度。同时可以控制多大八台电梯的智

31、能群控网络系统,通过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以及交通运行智能分析,有效地提高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性,保证乘客等待时间的最小化。同时友好的控制操作界面也保证了电梯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3)驱动系统采用意大利原装进口全数字化VVVF矢量动态控制技术公司的产品均采用数字矢量动态控制技术,保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载重量和时间的变化,达到人体最舒适的运行速度,保证电梯在平稳的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实现节能环保。先进的数字化变频控制系统,对于电梯运行中每个细节的控制都能保证在最低的相应时间,有效避免了不同运行状态下电梯所产生的震动,独特的物理降噪技术和手段可以控制噪音的产生,使乘客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使用。独

32、特的运行曲线图形发生器,可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自动产生最佳运行曲线。(4)采用芬兰原装进口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轿厢位移绝对值记忆技术的应用,确保轿厢在平层停留和开关门的时候保证停靠稳定,实现电梯的安全应用,精确地开关门定位系统使得每次的停靠都能实现相对的零误差,使乘客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出电梯。全新的井道位置控制数据分析代替了原有的数据系统,使得调试和安装更为便捷。2.2.3 生产标准产品制造标准、安装标准、技术规范及欧盟安全认证:源自欧洲第一大电梯公司的电梯产品,符合现行所有国家电梯制造标准、安装标准和技术规范及EN91欧洲标准,并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欧盟产品安全认证。电梯零部件来自通力全球采购

33、系统:作为芬兰通力电梯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K公司的电梯产品设计承袭欧洲严谨的特点,关键零部件配置和采购经通力全球采购系统认可,从采购和部件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符合通力电梯最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保证了整机质量的最高品质。按照欧盟安全认证和通力全球采购系统认证程序的严格要求,电梯所采用的电气配件,均需经过“CE”认证,且关键部件均应独立通过“电磁兼容性”认证。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要求:K公司电梯公司通过国际著名认证公司法国BVQI的ISO9001认证,本投标文件中附有: 法国BVQI ISO9001国际认证证书产品生产环境符合ISO14001的要求:K公司电梯公司通过国际著名认证

34、公司法国BVQI的ISO14001认证本投标文件中附有: 法国BVQI ISO14001国际认证证书。K公司引进通力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质量管理,整合了巨人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成熟运作经验,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在质量上他集合了二者的全部优点,公司注重全面质量管理(营销过程的合同质量、制造过程的工艺质量、技术过程的设计质量、工程上的安装质量),真正做到从设计到制造、从安装到维保,环环受控,从而保证整个电梯的高品质。K公司一直以来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追求产品、服务的高质量。K公司的电梯有限公司已通过多项技术认证,并获得了较高的产品安装、生产、维修等的资质,公司按照国际先进标准ISO90

35、01:2000的要求和规范运作,做到100%出厂灵动试验。通过持续的内部质量控制和管理评审,公司产品质量有了飞跃式的突破。根据9000认证的原则,我们在平时注重进行质量控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一经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保证持续改进。通力电梯以节能、环保、高效、经济、可靠著称,K公司也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这也是社会赋予环境保护的责任,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的形象,环境保护亦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K公司引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积极推行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共同进步的管理理念,从事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企业活动。K公司的质

36、量管理不仅仅只局限于公司内部,而且还直接延伸到各销售、维保网点。公司制订了完善的网点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的工程和服务管理制度,使各网点在电梯安装、维保过程中做到:最短时间内通过技术监督局验收;服务质量达到规范要求;顾客满意。K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为所有的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体验,从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方面都进行全方位的运营。严格遵循客户为先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流程,在不少的产品中提供终生的维保服务,定期走访客户,了解市场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长期化的诊断和服务。在达到顾客满意的同时,K公司为每一位用户、每一台电(扶)梯建立了档案,广泛收集服务信息,便于服务,K公

37、司做到:(1)定期实施维护、预防性维修,全国免费热线电话提供24小时值班、急修服务。(2)对客户投诉,答复时间不超过2小时,处理时间不超过客户要求。2.2.4 使用性能在正常情况下, K公司的电梯产品关键部件使用寿命均在15年以上,用户几乎终生不用更换这些部件,运行维护的成本减到了最低。电梯产品的设计时已加入电梯运行成本的综合考虑,所需之零部件均具备接近“免维护”之特点,以期使用户运行成本之降低。秉承通力在电梯领域的节能环保之声誉,K公司的电梯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节能比率。K公司的电梯产品具备故障自诊断技术,其数据库技术的成熟运用,为电梯日常维护、故障维修提供可靠参考数据,维护效率大为提高,维修成

38、本大为下降。投标设备除具有GB7588国标规定的安全保护装置外,控制系统和变频装置通过德国TUV安全认证和CE认证,具有强大的软件保护功能。采用微机控制和带自学习功能的矢量控制变频器,实现了无触点控制,简化了井道信息系统,保证了电梯的高精度、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超平稳的乘坐舒适感:在矢量闭环控制下,获得了理想的速度曲线,让乘客极其舒适;CAD/CAM设计制作快速,准确。整机采用严格的启动制动控制标准,六万次使用的故障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并且保证每次故障的维修和恢复时间不高于半小时;控制柜的可靠性测试需要达到严格的标准,一般而言在运行和控制的六万次中,控制柜故障的次数不得高于一次,由于控制柜本身所

39、引起的故障或者由于控制柜在运行过程中发出错误的指令而引起的电梯设备非正常工作的状态都应该被认为是故障次数;在对于整机运行的可靠性检测一项中,80以上或20以下而行工作量的上下行运行概率不得高于四分之一。2.3存在问题分析K公司在控股股东通力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K公司后续发展不得不面对以下几个问题:1、国家对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电梯行业面临不确定性。2、公司规模不足,与龙头企业存差距与同行业其他的大型企业相比,譬如三菱、日立、奥的斯等龙头企业,尚难以形成规模竞争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K公司电梯的销售量为25000左右,与行业前三位60

40、000-70000台的销量有很大差距;与控股股东通力电梯40000台的销量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本土品牌企业发展迅猛,对K公司行业地位形成冲击。以康力电梯、江南嘉捷、博林特等为代表的国内本土电梯企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先后成功上市,对K公司行业地位构成威胁。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K公司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由合资公司转为外资控股,面临企业文化融合问题。3、专业性人员的总量不足考察公司现有的员工,技术型岗位的人员不足,公司的非技术型岗位人员占据了80%以上,这在数量上很难满足业务的需求,而且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够重视,公司后备技术力量不足将严重约束公司的发展,更不能使公司在多个

41、方面进行创新研究。4、公司管理体系还需要优化公司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这可以应对一般的生产运营,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已经慢慢不适应,例如,工作效率底下,产品创新力不够强,管理层工作的懈怠。这些都需要对管理层结构进行调整,科学的建立起管理体系。第3章 发展环境分析3.1 外部环境分析3.1.1 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分析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一种较为平稳的发展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和战略定位,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将影响未来3-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当前中国

42、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在经济体制方面,中央的主要精神就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让市场成为资源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确定以企业投资为主题的市场格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土地市场;鼓励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协同发展。这些政策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就是改革创新,主要的改革方向之一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市场的因素,减少政府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干预,把改革创新的精神充分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进行宏观调控,要充分尊重市场的影响。其次是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积极实施和较为稳健的货币金融政策,完善财税

43、体制改革,保持货币及社会资产的稳步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政府减少对货币的直接干预,通过整体的改革思路来影响货币政策。第三是扩大有效需求的比例,加强消费性基础建设和投资的比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的程度。第四是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粮食安全的定位出发,促进整体区域的改革和创新,打造重点领域的经济改革热点。第五是更加重视和方法经济领域的风险,针对过去不足的产能风险等实施产业升级和创新,运用法律和制度的手段来保障经济市场的安全和稳定。电梯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房地产行业大力发展,以及机电

44、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战略地位的提升,电梯产业的发展更受到了多方关注,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政府宏观政策层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为电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国产电梯品牌成功崛起的良好保障。早在2008年,国家公布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规定了政府在采购时,需要优先考虑国内自主创新的产品,这在政策上对于国产品牌的销路得到了保障,事实上这样的政策的确是使很多国产企业受益颇多;在2009年,国家也发布了一些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强调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

45、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使民族电梯品牌有了飞速发展。2、经济环境分析未来3-5年内,中国的宏观经济还在呈现一种稳中有进的发展格局,从经济增长程度上来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国际不确定因素的累积,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是改革红利以的释放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相关统计单位的研究表明,截止到2013年底,包括广义货币,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已经处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稳定发展,经济还在持续处于增长趋势。2014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预计还在处于7%左右的增长幅度,工业将处于9%以上的增长。 内部投资也将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46、将逐步控制产能过剩的产业,控制部分房地产持续投资意愿下降的区域,税收制度的改革也将对于服务业呈现一种积极地利好。政策导向也会积极支持基础建设,一方面国家会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进行积极地资产重组,保证处于政策扶植的产业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支持民间资本向城镇化建设、环保产业等政府扶植的朝阳产业进军。居民的消费意愿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信息产业、社区服务等方面呈现一个较好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快,电梯作为特种设备之一,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近几年来一些基础设施大力建设下,我们国家的电梯发展很快。电梯协会有统计表明,到2012年我

47、国的电梯产量为50多万台,比上一年增长了近20%,到当年的年底电梯总量已经超过了220万台。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12年,有相当规模的电梯企业将近400家;电梯行业营销额达到近1000个亿,同比增长22%,产品的利润也超过100亿,同比增长23%。我国是生产性的大国,国外的很多知名电梯品牌均有中国制造的工厂,电梯的生产除了国内自销以外,也逐步远销海外。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梯行业进出口总额为40392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进口额为189633.55万美元,同比增长17.6%;出口总额为214288.15万美元,同比增长28.6%;实现贸易顺差24654.60万美

48、元,同比增长39.4%。从电梯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电梯产业结构已经比较完善、技术也有相当的提升、与国外的品牌竞争实力正在增强。我国电梯的产业结构分布比较集中,多以电梯零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的组装为主,工厂大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以江浙沪和岭南地区的工厂数量居多。其中光江浙沪一带的年产量就占到了全国产量的近六成。从电梯生产制造来看,在2012年我国的电梯生产总量接近50万台,预计我国的电梯行业会在接下来的10年内持续保持增长,预计每年会有接近10万台的增长。3、社会环境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电梯消费国。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

49、,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电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城市化程度不一、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我国的电梯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一种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无论从电梯的生产数量还是消费数量都出现偏差。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四川、河南、湖南等地的电梯密度却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将呈现出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电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机场、人形道路等,和城市化建设的趋势密切相关。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 2013年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已经超过50%,较改革开放前提高了30%以上,年均增长达到1%,未来的10年内还将处于0.81%的增长幅

50、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0%,每年有超过2500万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镇化建设将会带动电梯的持续发展。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电梯产量约49万台,同比增长21%。其中,发运国内市场约有42万台,同比增长19%,出口电梯超过7万台,增长超过20%,但是我国电梯的人均占有量任然只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仅是发达国家的1/101/20。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虽然电梯的生产总量占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电梯需求量却还是不够。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行政方向上大力发展城镇化,使得原本没有高楼大厦的农村也开始使用电梯,需求量比原来大大增加,市场也开始变大。我国成为全球电梯保有量最

51、大的国家。在中国,有超过100 万台的电梯服务于写字间、公寓、商场等各种场所。快速和节能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上。住宅电梯、公共交通自动扶梯和商用载客电梯将继续成为未来电梯市场三大热点产品,且住宅电梯需求量将居高不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采购市场将成为新的突破。而各地纷纷加强在机场、地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些项目对于电梯的有着极大的需求量。4、技术环境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绿色化、低能耗、智能化、网络化、蓝牙技术的电梯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电梯联动控制技术更加智能。电梯联动群控技术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的软硬件支持,如基于专家系统的群控技术、基

52、于模糊控制的群控技术、基于复杂计算的云系统控制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电梯群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保证控制目标的多样化、复杂化发展。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电梯的智能群控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向。 (2)超高速电梯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随着未来建筑高层化的不断发展和地标建筑的不断兴建,超高层电梯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曳引式超高速高层电梯将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还将运用大容量的电机、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同步稳定控制、减震技术等都将有质的发展。采用直线技术的直流电机控制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的超高层高速电梯将会变得便捷和舒适。 (3)蓝牙技术在电梯上广泛应用。蓝牙

53、技术是未来无限通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实现不同的电子设备在一定的平台内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递和交换,并可以组建局域网络。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和促进电梯的高精度控制,更好地解决不同控制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小区电梯的整体智能化控制。 (4)绿色节能电梯的不断推广。电梯节能技术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更稳定、更节能和环保的电梯将在未来有更大的需求,甚至在未来还将研制和运用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绿色能源。(5)电梯网络化和信息化。电梯的应用将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运用网络技术将不同的电梯进行同步的控制,并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监控和维护,包括电梯广告、维护、保养等的应用。3.1.2 未来电梯行业发展趋势

54、分析1、从中长期看,电梯配比处于提升阶段电梯作为我们平时都有消费体验的产品,建筑物现在的电梯配比不断提升,原先一栋办公楼两部电梯,现在变为四部、六部、八部甚至更多,原先一栋居民住宅一梯四户,现在一梯两户甚至一梯一户。变化的背后是人们对便捷性要求提升,导致电梯配比提升。通过2001-2012年的数据发现,无论是以电梯销量和房地产新开工测算电梯配比,还是以电梯销量和同期的房地产竣工测算电梯配比,结果都是上升趋势,与日常直观感受一致,如图3-1,图3-2,图3-3所示。图3-1 开工面积滞后电梯配置比例数据来源:iFinD,中国电梯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图3-2 竣工面积电梯配置比例数据来源:iF

55、inD,中国电梯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图3-3 新开工面积电梯配置比例数据来源:iFinD,中国电梯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通过另一组数据的分析同样可以发现,2007-2012年我国电梯销量分别为21.6、53万台,据埃德克咨询数据的统计,全球同期电梯销量则分别为45.3、85万台,国内电梯产销量占全球比例已从2007年的48%上升到2012年的62%,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电梯销量第一大国,如图3-4所示。图3-4 2007-2012年国内电梯销量占全球比例变化数据来源:埃德克咨询2007年我国电梯保有量为102万台,2012年为250万台,全球同期电梯保有量则分别为870和1085万

56、台,国内五年内电梯保有量占全球比重从10%上升到23%以上,我国已成为电梯保有量第一大国,如图3-5所示。图3-5 2007-2012国内电梯保有量占全球比例变化数据来源:埃德克咨询根据经验数据,不考虑经济适用房对电梯的需求,普通住宅对直梯需求所占比重约为62%左右,其他依次为写字楼、机场、轨道交通、酒店、商场等公共建筑。从目前直梯与扶梯约9:1的结构比例来推算,电梯下游约有60%的需求来自于商业住宅。市场普遍认为,电梯下游地产占比高,受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大,如图3-6所示。图3-6 国内电梯下游需求中商业住宅占比数据来源:埃德克咨询根据2012年我国电梯保有量250万估算,人均保有量达到18.

57、7台/万人,虽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6台/万人,但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人均保有量仅为日本的1/3,德国的1/4。这意味着我国电梯保有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的高基数并不会成为我国电梯成长的瓶颈,如表3-1所示。表3-1 电梯人均保有量对比2、新型城镇化多角度拉动电梯需求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新一届政府执政的核心方针政策。过去十年多,受益城镇化和房地产繁荣,从2001年开始国内电梯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自2000年到2012年的12年间,由3.75万台迅速增长到53万台,年均CAGR高达24.7%。 2012年虽然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电梯行业仍以18%的高速增长,而并不像市场所预期那样的没有成长性,如图3-7所示。图3-7 2001-2012年国内电梯销量数据来源:埃德克咨询因此,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从民用住宅、商业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拉动电梯需求。(1)民用住宅拉动电梯需求新型城镇化首先推动民用住宅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