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70517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报告编号:DJ-007报告正文:共 9页陕西省XX市XX大桥桥梁结构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陕西省XX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2011年7月。目录一 项目概况1二 地质概况1三 检测目的及依据1四 现场检测2五 检测结果5六 检测结论5七 试验安全控制 61、 工程概况2、 地质概况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该桥场地地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素填土:褐灰、褐黄色,稍湿,松散-稍密,厚度2.13.50m;2种植土:褐灰色,湿,松散,含植根须,系水土表层,厚度0.50m;3亚粘土:褐黄色、褐灰色,稍湿,可塑,两岸均有分布,层厚0.005.40m;4中粗砂:灰黑色,湿,稍密,摇震反映中等,低韧性,层厚0.00

2、1.40m;5卵石:灰白、褐黄等杂色,稍湿,密中等,厚度0.702.90m;6泥质板岩:青灰-褐灰色,变余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成薄层状。3、 检测目的及依据3.1检测目的(1) 通过测定桥梁接哦股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检验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为交(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2) 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评估实际结构的动力性能;(3) 通过荷载试验建立桥梁初始技术档案。3.2检测依据本次检查、检测及荷载试验工作依据或参照以下规范和资料进行:(1)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2)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

3、002.1-2005)(3) 铁路桥梁制造规范TB10212-2009(4)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铁路桥涵养护规范4、 现场检测4.1桥梁现状调查与检测桥梁现状调查与检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桥跨结构桥面线形;二是结构外观主要缺陷和病害调查。4.1.1桥梁外观检查试验前后对桥梁进行必要的外观检查,检查的要点如下:(1) 检查箱梁外表面和内表面混凝土是否存在蜂窝、麻面、空洞、破损、露筋等现象;(2) 检查箱梁外部的结构关键部位是否存在结构性裂缝,若存在结构性裂缝需要测量裂缝的宽度和长度。4.1.2桥面线形测量桥面线形主要通过测量主梁桥面两侧控制

4、点的高程获得。主梁控制测点高程的测量,主要是利用桥梁施工时的高程控制网,选择最佳观测时段用电子水准仪直接进行测量,如果高程控制点破坏,可以设置参考高程控制点,通过全桥的相对高程来实现桥面几何线形的测量。4.2静载试验4.2.1测试项目根据该桥主要试验目的,对大桩号方向(祝塘镇方向)右侧桥进行以下静载试验测试项目:(1) 4#墩与5#墩间边跨跨中附近截面的最大正弯矩效应和最大竖向挠度效应,分对称和偏载两种加载工况;(2) 5#墩与6#墩间主跨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弯矩效应和竖向挠度效应,分对称和偏载两种加载工况;4.2.2.检测流程在试桩顶放置千斤顶安装主横梁将车缓慢开往测试地点安装压力传递系统和位移

5、变形观测系统加压、观测至满足终止加载条件卸载、观测卸载至零后观测残余沉降量拆除设备4.2.3.检测设备(见表4) 现场检测设备一览表 表4仪器设备编号其他材料液压千斤顶(1000kN)10525基准梁高压油管两根位移传感器200912003825其他零配件及工具钢横梁位移数显仪TO-5垫块若干油泵标准压力表100321864.2.4.测点布置箱梁各截面的混凝土表面应力采用稳定性好、精度高并适合于野外环境的振弦式应变计进行测量,主要测试控制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受力性能。腹板的应变测点距离上翼缘和底板各5cm,在腹板高度内均布,各测点应变传感器布置示意图。4.2.5.试验车辆布置根据控制截面的弯距

6、纵向影响面进行最不利布载,各试验工况的试验车辆布置方案如下,车辆按编号分级加载。试验加载分4 级,参与各级加载的试验车辆编号为:第一级布置1#;第二级布置1#+2#;第三级布置1#+2#+3#;第四级布置1#+2#+3#+4#。加载位置如图7 所示。试验加载的载位布置图(单位:cm)4.2.6. 荷载试验效率本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该预制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状态,属基本荷载试验。参考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荷载试验方法建议,取静力荷载试验的效率系数为:1.050.8。式中:静力试验荷载效率系数; SS试验荷载作用下检验项目计算效应值;设计控制荷载作用下检验项目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规范采用的冲击

7、系数(=0.243)。本试验的荷载效率系数见表4.3。表4.3 荷载效率系数控制截面检测项目设计荷载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跨中截面弯矩()656.1641.897.8应力(MPa)4.5494.45097.8注:表中设计荷载已经考虑了汽车冲击系数的影响。4.2.7 试验准备本次检测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来测量应变值,在选片时,选用箔式应变片。为了能够测出该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我们采用45的应变花 箔式应变片 45的应变花 4.2.7.1 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外观检查 阻值检查 初步定位 测点检查 打磨 清洗 准确定位 上胶 挤压 加压 粘贴 端子 应变片的防护 自然干燥 人工固化 外观检查 阻值

8、检查 引出线绝缘 导线焊接 4.2.8 试验实施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远离实验桥垮排列。(2)正式加载前,四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试验加载采用分四级偏置程序进行。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 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数,间隔10 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认为结构变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5、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5.1挠度测试分析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挠度

9、测试结果见表。分级荷载作用下该板各测点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见图。挠度测试结果(单位:mm)加载工况测点编号对称加载理论值校验系数偏载加载实测值平均值实测值平均值工况11-4.2 -4.2 -5.90.71 -3.4 -4.2 2-4.2 -4.9 工况31-9.8 -10.1 -13.80.73 -8.7 -9.6 2-10.3 -10.4 5.2应力数据分析 截面测点应力数据表(单位:MPa)加载工况测点位置对称加载应力偏载加载应力理论应力工况1:1-1截面正弯矩加载内侧腹板1-0.16-0.17-0.2120.280.280.7230.700.831.66底板41.051.061.725

10、0.921.081.7261.051.101.72外侧腹板70.731.131.6680.260.610.729-0.15-0.16-0.21截面内侧腹板应力图6、试验结果评定表检测内容测试部位总变形值Stot残余变形值Sp弹性变形值Se理论计算值Sstat挠度(mm)1 号梁跨中10.129.439.4319.700.4790.0682 号梁跨中8.417.197.1917.560.4090.113应变()1 号梁跨中底缘1191041041890.5500.1262 号梁跨中底缘10791911690.5380.1507、静载小结(1)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挠度实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

11、,挠度校验系数小于1.0,且最大实测挠度远小于L/600,结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2)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测试截面的关键测点应力值均小于理论值,应力校验系数小于1.0,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3)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箱梁测试截面腹板测点应力分布趋势和理论计算一致,基本沿高度呈线性关系,说明箱梁截面应力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线弹性状态;(4)在试验加载前后,未发现结构混凝土构件有明显新增裂缝,结构抗裂性满足要求;(5)位移测试控制截面量测的相对残余变形均满足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总第3.19.2条规定10.2,表明卸载之后结构的变形能够及时恢复,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8、试

12、验安全控制为了保证荷载试验的加载安全,对该板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每级加载均测量结构的应变和位移。静载试验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止加载:(1)控制测点应力值已达到或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的控制应力值时;(2)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3)加载过程中新裂缝大量出现,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时;(4)加载时沿跨长方向的实测挠度曲线分布规律与计算值相差过大或实测挠度超过计算值过多时;(5)施加试验荷载过程中,板发生异常响声时;(6)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板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对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和主要结构部位进行检查后,认为结构处于正常状况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