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70497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专题十 交通 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微专题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知识精析】一、交通运输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2)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3)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

2、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具体表现详细内容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5)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6)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7)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区域城市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方面会促进区域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区进一步

3、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本身会推动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二、交通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交通与人口交通对人口的影响交通条件影响人口的分布: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反之较小交通条件影响人口迁移:交通越发达,越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人口与交通人口对交通的影响人口分布影响交通区位: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人口密度影响交通密度:一般而言,人口密度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大,交通网络越密集;反之越稀疏人口迁移影响交通运输:人口迁移量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高,交通压力越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影响交通影响城市区位:交通条件是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4、交通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交通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工业区往往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商业区往往布局在城市中心处,交通最为便捷交通影响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城市对交通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的现象城市规划建设会影响城市道路分布【素养提升】一、选择题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12题。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2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2017南昌联考)下图为某大城市规划的五条地

5、铁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该城市商业活动最集中的是()A甲B乙C丙 D丁4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主要向()A东北部 B东南部C西南部 D西北部5长途汽车站与地铁端点站靠近将方便乘客转乘,地铁线两端附近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A地铁1号线 B地铁2号线C地铁4号线 D地铁5号线 (2016石家庄模拟)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2015年8月埃及新苏伊士运河(包括新开凿的35 km河道以及原有的37 km河道的拓宽和加深)正式开通,标志着苏伊士运河首次允许船舶双向通行。作为埃及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的重要部分,新苏伊士运河还将带动运河沿线区域的发展。右图示意新苏伊士运河位置。据此完成

6、67题。6新苏伊士运河的修建()A缩短了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航行距离B促进了非洲和欧洲之间贸易快速增长C减少了往来船只通过运河的行驶时间D扩大了通行船舶在运河内停泊的空间7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适宜发展的产业有()石油化学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粮食种植业水产养殖业A BC D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在大城市,高铁站

7、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9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10由图中信息知,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甲城B乙城C丙城 D丁城8.D高铁站主要位于大中城市,且小城市有商业区但不会形成CBD(中心商务区),故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故B项错误。大城市的CBD应位于交通通达度高的市中心,故C项错误。在特大城市,为减轻过境运输对城市的影响,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同时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

8、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在郊区形成卫星城,故D项正确。9.C高铁是联系城际之间的交通,根据图中高铁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可知城市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但不是实际距离缩短,高铁建设对城市内部时间距离没有影响,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内部交通没有因高铁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拥堵。选项C正确。10.B 根据图中计划中的城际轨道的布局和城市等级,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铁布局逐步完善,城市等级高的乙、丁城市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而丁城市的交通通达度相对乙要弱一些,甲城和丙城的城市等级相对较低,没有可能成为核心城市,所以,最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乙城市。选项B正确。 11(2017邢台模拟)在

9、下图中阴影地区建设铁路时需要修建的桥梁比较多,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铁路沿线的动植物B保护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C减轻地形、地质对交通的不利影响D为铁路两侧居民提供通道11.C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区域为云贵高原,该区域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质灾害多发,所以建铁路时需要修建的桥梁比较多,主要是减轻地形、地质的不利影响。(2017兰州模拟)如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13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A高速公路 B市中心C运河 D机场12.B图中传统工业区的空间形态表现为

10、条带状,从其布局来看,主要沿运河分布,说明传统工业区形成过程中主要考虑交通运输对传统工业区分布的影响。13.A 从图中新工业区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附近,说明新兴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便捷的高速交通对新兴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2016海口模拟)阿图岛是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中最西端的一个岛屿。曾经是美军的空军基地,现已废弃。下图为阿图岛简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14美国早期在阿图岛布局空军基地的因素是()A地理位置 B地形条件C气候条件 D矿产资源15该机场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崎岖,地壳不稳 B经济落后,运量较小C人口稀少,资源短缺 D环境恶劣,雨雾天多二、综合题 16读图文

11、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5年10月16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企业签署了雅加达万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下图为雅万高铁规划线路图。(1)说出雅万高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2)简述雅万高铁项目建设对雅加达市的影响。(3)简述雅加达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优势条件。【答案】(1)高温多雨的天气;气候湿热,易发热带病(或蚊蝇滋生、野兽出没等);沿途地形复杂(或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或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沿线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沿海平原多洪涝等。(2)提高了城市交通通达度,扩大城市服务范围,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城市规模。(3)沿海地形平坦开

12、阔,便于港区的建设和布局;水域开阔,风浪小,停泊和航行条件优越;依托雅加达市,经济实力强;交通便利,联系范围广,腹地广阔。17(2016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17.【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

13、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

14、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

15、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19.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

16、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答案】M市为主要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0.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

17、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20.【解析】第(1)题,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逐渐完善。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