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70453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原因(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近五年的利率变动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第一组:存款准备金率 年份调整前(单位%)调整后(单位%)调整幅度(单位%)2006-7-57.580.52006-8-1588.50.52006-11-158.590.52007-1-1599.50.52007-2-259.5100.52007-4-161010.50.52007-5-1510.5110.52007-6-51111.50.52007-8-1511.5120.52007-9-251212.50.52007-10-2512.5130.52007-11-261313.50.52007-12-2513.514.512008-1

2、-2514.5150.52008-3-251515.50.52008-4-2515.5160.52008-5-201616.50.52008-6-716.517.512008-10-1517.517-0.52008-12-51716-12008-12-251615.5-0.52010-1-1815.5160.52010-2-251616.50.52010-5-1016.5170.5 第二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时间调整前(单位%)调整后(单位%)调整幅度(单位%)20062.252.520.272007-3-182.522.790.272007-5-192.793.060.272007-7-2

3、13.063.330.272007-8-223.333.60.272007-9-153.63.870.272007-12-213.874.140.272008-10-94.143.87-0.272008-10-303.873.6-0.272008-11-273.62.52-1.082008-12-232.522.25-0.27第三组:贷款基准利率时间调整前(单位%)调整后(单位%)调整幅度(单位%)20065.856.120.272007-7-206.126.390.272007-8-226.396.570.182007-9-156.576.840.272007-12-216.847.020.

4、182008-9-167.026.75-0.272008-10-96.756.48-0.272008-11-276.486.21-0.272008-12-236.215.94-0.27 2009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保持不变。 中央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9月13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都是呈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的下半年这些利率都是下降。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会下降,还有

5、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2006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6月份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33.9% (2)货币信贷增长偏快: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顺差扩大: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

6、27.2%,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0%,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全年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达到1774.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4.7亿美元。 (4)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仍然较多,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也较高,今年5月份M2增速超过19%,前5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9亿元。 虽然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另外,贸易顺差的扩大,导致市场中人民币的供应不断加大,使得经济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此,人民银行主要

7、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收回过多流动性,从资金的供给方进行调节。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以减少投资(i=e-dr),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货币乘数,以此减少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防止价格的虚增,防止物价指数的虚涨。从而减少投资及社会支出减少。 200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07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9(如下图所示),创年内月度新高。前11月份累计同比上涨4.6。不少百姓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特别是近期肉、蛋、菜价格的

8、连续上涨,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通货膨胀不断走高,宏观经济过热。因此,人民银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缓解物价上涨给人民带来的困扰,同时缓解流动性过剩。 我们可以从这个图上看出,2008年1到3月CPI成上升的趋势,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为此我们需要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的稳定。再加上央行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回笼压力(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越来越高,央行逐步减少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为此不得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

9、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当前重要任务,相应政策灵活调整正是题中之意。我国将面临着市场资金紧张,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另外,全球降息,这也使得中国也得降低利率。因此,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五次下调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帮助企业减轻负担,防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而对于此次降息,连平认为主要是考虑近期市场资金紧张,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此次降息将会减少企业尤其是急需大量资金企业的融资成本。对银行业来说,单方面降低贷款利率的确会缩小银行业利差,但对银行业究竟带来多大的影响还要从实际执行利率的情况来看。“如果市场贷款需求依然很旺

10、盛,信贷仍然供不应求,实际执行利率可能依然居高不下。”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贷款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郭田勇认为,当前工业品出厂价格()屡创新高,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下调贷款利率,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也有利于防止经济下滑。 如下图所示,我国的GDP增长速度来看,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热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我国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太高,出现很大的经济泡沫。为此要上调贷款利率,增加房地产投资商的成本,减少他们的投资行为。另外严重的通货膨胀(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致使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减少通货膨胀的幅度。近年来各个季度GDP同比增速一览(单位:%)一季度

11、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2006年10.411.510.610.42007年11.111.911.511.22008年10.610.19.06.82009年6.17.98.910.72010年11.910.3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了解到利率是由市场中货币的供给和货币的需求来决定的,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来决定利率变动的方向。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主要是为了改变市场中货币的流通数量。 从这五年来看,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利率的因素有: (1)投资增长过快 (2)流动性过剩 (3)CPI上涨较快 (4)通货膨胀 (5)贸易顺差等。 反之,国家则会下调这些利率。提纲:2006年2010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2010年的经济形势的分析;总结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参考文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