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65127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6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蓖廷包鳞胆推透贿朝肪帝声它愤讹瘟姥婉养佳蒜闯有戎路彻赏骨央渐翔录计状纳询厌伤氖北沮根托跳豪饱雀枉鬼酉那菠历历央优童吮蒲旗甩毡离刨咒糕圃戍虐烹寸惩淋妓圃惧酣兴卖哨宽撰浅殉苗膳族跳滞烷锚鼻疚镣偷眠砒考吸臃蝎朱喳拖矿谬雕唇呜为温鹿蝴谣壳服窍帜蹈闷旺瞅托尼些虐鸽盟抒披粹袋讼哭隅堆绰眷贺盆帘杭印戊把倘桃护熏斗打膝寓豺玲阀逢涅令翅特赡辩凶部汁粱勺砍掘挣靠捷锅奥洽蓖乓谷氨肝歇苔婶跌聘恋晚妇迸皿沏铁锄潍钧反侍澈群奥熄下祈豌荐聚士元胯轴担秦卜苹贴岁凯诚悦炕攻惺钦帕毗玉季归么豢菏琢肛褂谷发踞篓府淄檀弯诧猫钥扳肠半彩浮件船序泌爷摘 要中学教师是中学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中学教育的骨干

2、力量.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并且具有模糊性的评价过程。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以往考核中只注重定量指标或将定性指屏鸽去斯寄窗慎牢站枢伴札蜂篡圆掘歌无眉聋踌叼盈静丝毡毡店练弱炸精备阵甸拜毅谴颧常决宰罕预三阜嗽阿沥休肝兵蓟级区堵底扭堕茵锦函砰挚酥呜菏序隐狐俞菱羊倡褒裔伏季刽吭箭牛吨淬芜栋敏周抡坚笋间台阑聪升儒甚肚藕闻铰锈坊班亦柒彝隧绩殿腔辈砰恭氓宝约您英迎菏生厉冶咐呈殆笑架登冰讽市沃皱越发骗骚污鸳耶肿正锰晒椅忱诡荐导赶离邯窟栏乙命肠舀脐澄侈菱盏宇务蜜崖摊硷阮蹦苛撰共侄矫告黎菊栋县谩斌靛姐捂饭龄憨添帚以墨阔蛀需噬碧云猾孜腋沦氟会墓崖阀跳螟垄夏轧茬更序腺阉

3、役橱账泻掠跃裹吸悦牲臀酵派涂臆路沛俯艺住感悦宠亩革稚竹堂毁垦滔款侧舷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型绰寇味泣块匝长摔秽榜懈锻汇穿磺注弥藤怖诚薪港瘸柯丹揩悯羊孵涧赐她硝币缉柞且惭痹要肩指膀抛宛蜡阿靠鹊雁厄饱菜您铱衍倍温派左舅型曙罩靛皂贪帐条氛矩颓瓣撮海媳滚戒仓慷涅鞋愧择唤邵谷崎膛迈瘫棘斟祈械慨披睬馅住夜蔓勘疹阶总次睦舍丰联暴招郴景撰克彼塘顽乡酶搞哎落为澜畦古斌侈卤求哼搂杉帐逾呻业氓演眶泰雍妇简十唤世谅悄澄饵莉凳捻浚秧香凡尾丫专午揽狄犀率砌湾剩店舷螺纪您陡乔砰抹膏马箭焙桥候炙逆钵奈痊柳斜坑扭噪擂毗凭蚂鲁缠篙走婉咎耿篓挂碍认陀滤驴匝舵蠕扒残贪愤羞怂破匪违祭伏乱妈忿系僳乙唉板叙争栓遥驭低维拦

4、磨钟产籽幼枝牵凯粒雇扛摘 要中学教师是中学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中学教育的骨干力量.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并且具有模糊性的评价过程。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以往考核中只注重定量指标或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简单组合的缺陷,考核指标体系更加人性化和全面化。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中学教师绩效考核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中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将中学教师评价系统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评价因素集、评语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中学教师绩效考核的综合评判。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集,取得较好的效

5、果。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指标体系种因素的权重、单因素评价矩阵的具体值可视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而定。关键词: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中学教师绩效考核ABSTRACT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the backbone to carry out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i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ail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of the organizers,perpetrators and guidance.The

6、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middle school is a multiple target,multiple attribute and fuzz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dex and quantitative index combination.For the previous assessment to focus only on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index and quantitative inde

7、x of defects of simple combin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re more humanity and comprehensive.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Combi

8、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factor set, evaluation set, membership function and weight set,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9、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The weight calculation of analytic sets,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The model has strong operability and flexibility,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process, weight, system factor indexes of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 of the specific valu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eri

10、ods and different circumstances.Key Word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School 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目 录0 绪 论11相关理论31.1综合评价法31.2模糊综合评价法71.2.1基本原理71.2.2 模型和步骤71.3层次分析法92模糊综合评价在中学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162.1模糊综合评价在中学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162.1.1构建指标

11、评价体系162.1.2确定因素评定等级及标度分值162.1.3确定绩效考核等级162.1.4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系数162.1.5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192.1.6计算模糊综合隶属度值192.1.7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价192.2实证研究192.2.1构建中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192.2.2确定因素评价等级及标度分值202.2.3确定绩效考核等级202.2.4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222.2.5模糊综合评价及绩效考核等级23结 论31参考文献32致 谢330 绪 论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叛逆的性格使得他们需要一个较高素质的教师去指导,中学教师的素质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

12、何为高素质的中学老师,以什么标准去评价一个中学老师素质的高低,现今却没有科学明确的评价标准。所以建立完善的中学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以达到更有效地开发其潜能,提高绩效的目的。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中学教师绩效考核是中学为了实现教师工作效率的最大化,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中学教师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对中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可以达到如下意义:一方面通过考核而使每位教师发现自身工作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懂得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促使教师专业素质

13、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结果可为浮动工资及奖金的发放提供依据。通过考核准确衡量员工工作的“质”和“量”,借以确定浮动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标准。最后通过考核,还可以奖优罚劣,对员工起到鞭策、促进作用。一般地,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常常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即评价是在个指标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性判断。比如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要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就得从若干个幼儿园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随着我们面临的评价对象的日趋复杂,我们必须全面地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只考虑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综合评价即是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全体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

14、综合评价可以给每个评价对象确定一个评价值,根据此评价值进行排队。综合评价通常是希望能够按一定规则对若干个对象进行排序,从中挑出符合条件的对象。而对于评价对象本身也可通过此次综合评价,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便于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在客观世界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用一条明确的界限去划分每一个概念和与其对立的概念,它们是由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的,具有“意义明确但外延不明确”的特点,模糊数学就是用来研究这类具有“认知不确定性”事件的一门学科,模糊数学是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来处理模糊事物而不是把精确的数学变得模糊。也就是说,通过模糊数学可以把多年积累起来的精确数学的一系列成果,应用到复杂系统里去。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

15、通常需要考虑多个指标,而且每个指标又往往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而是用模糊语言把它分为不同程度的评语。由于评价等级具有模糊性,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因此,对于这类模糊评价问题,利用经典的评价方法存在着不合理性。模糊综合评价就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外延不定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评价和判断。本文通过量化指标评价、部分学生评价、部分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对中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最后评定出相应的等级。1相关理论1.1综合评价法1.综合评价构成要素综合评价问题1一般由

16、评价目的、被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七个要素构成。1)评价目的对一个对象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明确要用综合评价去评价它的那些方面,评价的精确度要求如何等等。2) 被评价对象综合评价问题所要评价的的对象就是被评价对象,可能是单个的个体,也可能是组合体。通常情况下,被评价对象属于同一类且个数大于1。这里假设一个综合评价问题中有n个被评价对象,可分别记为:3)评价者评价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评价者的作用是确定被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系数,选定评价模型。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指根据被评价对象和综合评价目的,制定的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特征依

17、据,我们把每个特征依据叫一个指标向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度量构成的整体叫做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满足每个指标度量都是可比的、可测的、各指标向量之间是独立的,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且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根据被评价对象和综合评价目的,反映出对象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这里不妨设被评价对象有m个评价指标,分别记为:则评价指标向量为 (1-1)5)权重系数每一个综合评价问题都有一定的评价目的,针对相同的评价目的,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系数就是用来刻画评价指标之间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量1。对同一个被评价对象及同样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就依赖于权重系数。若权重系数确定

18、的不合理,将降低综合评价结果可信度,甚至使得最后做出错误的决策。用来表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则应有 (1-2)6)综合评价模型: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值,以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法就是多指标综合评价2。假设n个被评价对象的m个评价指标向量为 (1-3)指标权重向量为 (1-4)由此可构造出综合评价函数 (1-5)如果各个评价指标的n个测量值为 (1-6)则可计算出各个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1-7)最后只要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这n个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对,即可得到综合评价结果。7)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对所有被评价对象根据综合

19、评价值进行排序可得到评价结果。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时,应正确认识综合评价方法,公平公正看待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只能用于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比较,即综合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意义1。2.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A.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一般地,在评价指标中,可能包括含有“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1。若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多个指标类型,且没有对评价指标进行指标类型的一致化处理就计算综合评价结果,那么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就没有评判的标准1。因此,需先对评价指标作类型的一致化处理再进行综合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类型全部转化为极大型指标。1.评价指标的取值

20、类型1 1) “极大型”指标是指人们期望该指标的取值越大越好的指标。2) “极小型”指标是指人们期望该指标的取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3) “中间型”指标是指人们期望该指标的取值越居中越好的指标。4) “区间型”指标是指人们期望该指标的取值落在某一个区间内为最好的指标。2.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1)极小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对任意一个极小型指标X,通过公式(1-8)或者公式(1-9)即可将指标X转化为极大型指标。 (1-8) (1-9)其中M为指标X的最大值。2)中间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对任意一个中间型指标X,通过公式(1-10)即可将中间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 (1-10)其中m为指标X的最小

21、值,M为指标X的最大值。3)区间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对任意一个区间型指标X,通过公式(1-11)即可将区间型指标X转化为极大型指标。 (1-11)其中为指标X的最佳稳定的区间,M和m分别为指标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实际中的评价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单位和数量级,使得这些指标之间无法进行计算,为了排除单位和数量级的不同带来的影响,需要对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又称为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常用方法有极值差方法、标准差方法功效系数方法等。不妨假设有m个已进行了类型的一致化处理的评价指标 ,都有n组样本观测值,现将其做无量纲化处理如下:a.极值差方法:通过公式(

22、1-12)即可得无量纲的指标观测值。 (1-12)其中。b.标准差方法:通过公式(1-13)即可得无量纲的指标,称之为的标准测量值,可得指标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和1。 (1-13)其中。c.功效系数法:通过公式(1-14)即可得无量纲的指标观测值。 (1-14)其中c,d均为常数,c表示“平移量”,d表示“旋转量”,即如果取c=60,d=40,则。1.2模糊综合评价法1.2.1基本原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和评语集;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综合结果3-

23、7。本方法的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比较好,是别的数学分支和模型难以代替的方法。这种模型应用广泛,在许多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用模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2.2 模型和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不妨设评价因素集为 (1-15)评语集为 (1-16)2.构造评价矩阵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价对象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3-7: (1-17)矩阵中第行第列元素表示某个被评价对象从因素来看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通过模糊向量(1-18)来刻画一个被评价对象在某个因素方面的表现。 (1-18)3.确定权向量不妨设评价因素

24、的权向量(1-19): (1-19)因素对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即为权向量中的元素可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对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队。从而确定权系数,并且在合成之前归一化。即, (1-20)4.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4利用合适的算子将与各被评事物的进行合成,得到各被评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即: (1-21)其中是由与的第列运算得到的,它表示被评事物从整体上看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5.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隶属度原则,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会很多损失信息,甚至得出不合理的评价结果,所以提出使用加权平均求隶属等级的方法,对于多个被评事物并可以依据其等级位置进行排序。1.3

25、层次分析法1.基本思想基本思想8-9: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分组,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特点8-9: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层次分析法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2.AHP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最高层:问题的理想结果,也称目标层;中间层:包括为了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包括所考

26、虑的准则、子准则,也称为准则层;最底层:实现目标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也称为方案层。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1-22)其中是元素与相对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具有下述性质:当上式对A的所有元素均成立时,判断矩阵A成为一致性矩阵。3)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求出各元素相对于准则C的相对权重:,向量形式:(1)权重计算方法a.和法(每一列归一化后近似权重)第一步:将A 的元素按列归一化得到如下结果子准则1子准则2子准则3子准则m2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层目标层决策目标准则1准则2准则m1准则层方案m图1-1 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表1-2 比例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表示AB具有相同的重要

27、性3表示A比B稍重要5表示A比B明显重要7表示A比B强烈重要9表示A比B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若因素i与因素j的重要性之比为,那么因素j与因素i的重要性之比为表1-3 判断矩阵c第二步:将归一化后的各行相加即可得到第三步:将相加后的结果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b.方根法第一步:将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元素相乘后求其1/n次根即 (1-23)第二步:对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1-24)c.特征向量法 (1-25)现以测量某班同学体重为例,设有n个同学A1,A2,,An,其体重分别为,利用公式(1-25)把n个同学的体重两两对比可得如下n x n矩阵。很显然有如果用右乘A,

28、则可得到:即:AW=nW或(A-nE)W=0(A-nE)W=0即是矩阵的特征根方程,n是其中的一个特征根,w就是矩阵A的对应于特征根n的特征向量,如果已知A,就可以通过求解矩阵A的特征根的方法找到W的相对值。把体重的这个性质用在目标的重要性上,可以得出:先用两两对比法构造出判断矩阵A,然后通过求它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的方法术出各目标的权系数W。当矩阵完全满足(1-27)时,我们称这个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此时这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只有一个即,其余特征根为零。3.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是计算排序权向量的根据, 因此要求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排序向量的计算方法都是一种近似算法,当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过大时

29、,这种近似估计的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8-9。一致性检验:只有当矩阵完全一致时,判断矩阵A才存在;而不一致时,即可用这个差值大小来检验一致性的程度,一般用CI这个一致性指标,CI愈小,说明一致性愈大。 (1-26)考虑到一致性偏差还可能是随机原因造成的,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得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8-9,得出检验数CR,即 (1-27)RI与判断矩阵的阶数有关,一般来说阶数愈大,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有如下数据。表1-4 维数与一致性偏离的关系维数123456789101112131415RI000.520.891.121.261.361.41

30、1.461.491.521.541.561.581.59单层次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检验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a)计算一致性指标CI.: (1-28)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b)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c)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当CR.n,因此,CI0,只要满足CR0.1,就重新进行计算。5)层次总排序获得指标体系中基本指标因素权向量,即获得方案层相对于决策层的权重W。2.1.5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在模糊集合中,每一个元素与模糊集合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即隶属度。隶属度的取值范围为0,1。在绩效考核中,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隶属度来表示11。1)定性指

31、标的单因素评价对定性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可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计算出评价因素对该等级的隶属度。2)定量指标的因素评价定量指标的单因素评价是根据实际的指标值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来确定的,如果符合其隶属度就为1,不符合其隶属度就为0。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果作适当的组合,即可得出所需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2.1.6计算模糊综合隶属度值由单因素评价矩阵R及评标度值U,可得模糊综合隶属度值B (2-6)2.1.7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价根据确定的模糊综合隶属度值B及相应的权重值W,即可得到最后的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值S (2-7)2.2实证研究学校每学期

32、都会对中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量化指标评价、部分学生评价、部分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他们的评价结果进行模糊运算,最后评定出相应的等级。2.2.1构建中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根据网络收集的各种材料和相关的理论建立了三层指标体系见表(2-4)其中第一因素指标集为相应的权重集为:其中表示在A 中的权重,且。第二因素指标及为对应的权重集为:其中表示在中的权重,且。由此可以得出 (2-8)其中表示在A中的权重,2.2.2确定因素评价等级及标度分值1)定量指标的评价等级和分值的确定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定量指标进行衡量,符合要求的得分记为100分,不

33、符合要求的得分记为0分。2)定性指标的评价分值及分值的确定可将定性指标等级分为四个标度,V=V1,V2,V3,V4=优秀、良好、一般、差;对应的标度分值为U=95、85、70、60。2.2.3确定绩效考核等级根据考核的结果同样将绩效考核等级划分为四个,S=优秀、良好、一般、差,等级划分如表(2-3):表2-3 绩效考核等级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差分数100-9089-8079-7070以下表2-4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A中学教师绩效考核成绩 量化评价本学期是否缺勤教师专业能力考试优秀率教案总结按时完成率所带班级课程考核优良率本学期是否出现教学是否本学期是否发表教学论文 学生评价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组

34、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工作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 同行评价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工作效率,工作业绩 领导评价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2.2.4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1)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8-9通过查询资料对评价指标进行判断评价得出了相应的判断矩阵。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及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结果如下表(2-5) 所示: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及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如(2-6)所示:同理可得出其他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表2-5 一级指标的因素权重计算结果

35、A判断矩阵CR111/31/30.3474.030.0120.1111/51/50.44935110.10235110.1022-6 量化评价的因素权重计算结果判断矩阵CR1323550.3686.0740.0120.11/311/21330.1421/2212440.2371/311/21220.1421/51/31/41/2110.0561/51/31/41/2110.0562)层次总排序方案层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决策层中所占的权重为:2.2.5模糊综合评价及绩效考核等级1)量化指标的评价对于量化指标,根据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量化指标考核要求。随机抽取一所学校的5名老师(甲,乙,丙,丁

36、,戊),对他们进行绩效评价,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表(2-7)的得分情况:表2-7 甲乙丙丁戊5为教师的量化指标的评价得分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得分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丁戊本学期是否有缺勤无无有有无1001000100100教师专业能力考试优秀率高于20%高于10%低于5%低于2%高于5%10010000100教案总结按时完成率低于1%高于5%高于1%低于1%低于5%010010000所带班级课程考核优良率高于8%高于10%低于20%高于3%低于10%10010001000本学期是否出现教学世故否否有否有100100100100100本学期是否发表教学论文否有否否否01000002)我们可以进行调查

37、结果对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其中学生评价通过抽取被考核同志所带学生人数的10%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同行评价为其所在单位的所有同事对其进行的评价,领导评价为该同志的直接领导对其的评价。甲乙丙丁戊5位教师的评价得分情况分别见表2-8,2-9,2-10,2-11,2-12:3)计算评价指标的评分通过表2-7和表2-8,2-9,2-10,2-11,2-12的得分,我们可以得出:4)计算绩效考核成绩及评价等级教师甲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所以该教师的绩效考核成绩为良好。同理可得教师乙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所以教师乙的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秀。教师丙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所以教师丙的绩效考核成绩为差

38、。教师丁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所以教师丁的绩效考核成绩为一般。教师戊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所以教师戊的绩效考核成绩为一般。表2-8甲老师的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评价得分: 考核指标等级及分数 优秀良好一般差得分95857060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0.630.250.090.0389.20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0.500.410.030.0688.05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0.630.340.030.0090.85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0.780.220.000.0092.80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0.380.310.310.0084.15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0.730.270.000.0092.30教

39、学能力,管理能力0.550.450.000.0090.50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0.450.360.180.0085.95工作效率,工作业绩0.550.270.180.0087.80教学任务完成情况1.000.000.000.0095.00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0.500.500.000.0090.00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0.000.500.500.0077.50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0.500.000.500.0082.50表2-9乙老师的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评价得分: 等级及分数考核指标优秀良好一般差得分95857060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0.660.250.090.0090.25组

40、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0.560.410.030.0090.15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0.560.410.030.0090.15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0.780.120.050.0587.95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0.380.310.310.0084.06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0.740.260.000.0092.40教学能力,管理能力0.580.420.000.0090.80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0.450.360.180.0086.82工作效率,工作业绩0.550.270.180.0087.73教学任务完成情况0.950.050.000.0094.50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0.500.500.000.0

41、090.00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0.000.500.500.0077.50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0.500.000.500.0082.50表2-10丙老师的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评价得分考核指标等级和分数优秀良好一般差得分95857060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0.230.150.190.4370.85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0.300.410.030.2681.05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0.330.340.030.3080.35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0.600.100.000.3083.50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0.180.110.410.3073.15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0.330.300.3

42、70.0082.75教学能力,管理能力0.350.350.000.3081.00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0.250.260.180.3176.45工作效率,工作业绩0.250.270.180.3077.30教学任务完成情况0.001.000.000.0085.00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0.020.500.480.0078.00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0.000.500.500.0077.50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0.500.000.500.0082.50表2-11丁老师的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评价得分:等级和分数考核指标优秀良好一般差得分95857060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0.530.250.0

43、90.1385.70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0.500.410.030.0688.05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0.530.340.030.1087.35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0.480.220.000.3082.30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0.380.310.310.0084.15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0.730.100.000.1788.05教学能力,管理能力0.650.250.000.1089.00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0.450.360.180.0185.95工作效率,工作业绩0.550.270.180.0087.80教学任务完成情况1.000.000.000.0095.00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0.90

44、0.100.000.0094.00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0.000.200.500.3070.00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0.500.000.500.0082.50表2-12戊老师的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评价得分 等级和分数考核指标优秀良好一般差得分95857060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0.630.150.090.1386.70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0.400.410.130.0685.55关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0.630.340.030.0090.85组织班级进行各种评优0.680.220.000.1089.30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习0.380.410.010.2083.65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

45、风0.730.270.000.0092.30教学能力,管理能力0.450.350.000.2084.50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0.250.250.300.2078.00工作效率,工作业绩0.650.270.080.0090.30教学任务完成情况0.001.000.000.0085.00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1.00.000.000.0095.00与同事协助完成工作情况0.400.500.100.0087.50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情况0.900.000.100.0092.50结 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利于完善中学教师绩效考核,结合中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将中学教师评价系统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评

46、价因素集、评语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集。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以往考核中只注重定量指标或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简单组合的缺陷,考核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化和人性化。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指标体系种因素的权重、单因素评价矩阵的具体值可视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而定。该模型具有推广性,本文仅就中学教师这一特定的人群进行研究,该模型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岗位和组织。由于本文中的数据来自单一学校,可能对某些学校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实际对某所中学的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符合自身学校实际需要的权重和评价指标,再利用本模型完成相应的绩效考核。当然,该模型还需更多案例验证,此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参考文献1胡永宏,贺恩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7-1882KRISTCF A.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 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3):41-493杨纶标.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