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63169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生物 第5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李仕才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013卷T62.基因的分离定律()2017卷T32,2017卷T6,2016卷T6,2016卷T322016卷T32,2015卷T32,2015卷T32,2015卷T62014卷T5,2013卷T31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017卷T6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第87页)识记基础梳理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1)优点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再套袋。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

2、亲本) F1(子一代) 高茎 F2(子二代)性状:高茎矮茎 比例: 3 1P具有相对性状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3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1)遗传图解及解释(2)验证测交实验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选材F1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预期结果Dddd1Dd(高茎)1dd(矮茎)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30高34矮114基因的分离定律(1)研究的对象:等位基因。(2)等位基因的存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发生的时间: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4)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教材边角知识必修

3、2P7技能训练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提示】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 ,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1判断正误(1)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提示】开花前应除去母本的雄蕊。(2)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提示】雌蕊、雄蕊发育成熟才能进行杂交实验。(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提示】根据表现型不能判断

4、显性性状的个体是否为纯合子。(6)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7)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提示】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8)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提示】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2据图思考 A B C(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_,发生时间是_。(2)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3)适用范围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提示(1)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同源染色体分离(3)真核有

5、性细胞核一一理解深化探究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遗传学实验材料,除豌豆外,通常还有玉米、果蝇等,那么玉米、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什么优点呢?【提示】(1)玉米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有:雌雄同株异花,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2)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有: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易饲养;果蝇染色体数目少,便于遗传分析;产生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2请图解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提示】3测交法可用于检测F1基因型的关键原因是什么?【提示】孟德尔用隐性纯合子对F1进行测交实验,隐性纯

6、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检测F1的基因型。4完成下列有关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作用的探讨(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杂交、自交。(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测交和自交,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受粉的植物用自交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个体不会消失。(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自交。(4)推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的方法是测交。(5)判断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方法是正交与反交。(6)验

7、证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常用方法有测交和自交。5分别以豌豆和玉米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各自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分别表现出什么性状?【提示】前者全为隐性;后者显、隐性个体均有。6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甲番茄结红果,乙番茄结黄果。将甲(RR)的花粉授于乙(rr)的雌蕊柱头上,母本植株结出什么颜色的果实?这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否矛盾?【提示】母本植株结出黄果。乙植株(rr)接受甲植株(RR)花粉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为Rr,由该胚发育成的新植株所结果实为红果,但就乙植株所结果实的颜色而言,由于该果实的果皮来自母本的子房壁,属于母本的一部分

8、,与父本传来的花粉无关,故果皮的基因型为rr,表现为黄果。这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不矛盾。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2018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和的操作同时进行B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A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故A错误。2(2018青州质检)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

9、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 袋处理等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 高茎()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融合遗传又支持孟 德尔的遗传方式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C由于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去雄、套袋应该在花蕾期进行,如果雄蕊成熟了,就已经产生的自交,干扰结果,A正确;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B正确;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不否定融合遗传也不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而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否定了融合遗传并且支持孟德尔的

10、遗传方式,C错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演绎推理,证明等位基因在F1形成配子时分开并进入了不同配子,从而得出分离定律,所以“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D正确。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考向2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验证3(2018潍坊市期中联考)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B杂合子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C杂合子自交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21D杂合子产生两种配子数目之比为11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杂合子产生两种雌配子数目之比为11,两种雄配子数目之比也为11。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11、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导学号:67110043】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

12、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018潍坊期末统考)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常染色体,也可以是性染色体,

13、A错误;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在配子形成之后,是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B错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即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C正确;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是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D错误。考向3考查对遗传学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5(2018东城区期末)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的现象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

14、状分离,A正确;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B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6(2018江西南昌三中第二次月考)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 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表明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故A正确;杂合子的自交

15、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有纯合子,故B错误;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无法判断高茎和矮茎的显隐关系,故C错误;杂合子的测交后代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故D错误。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应用的重点题型(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题型1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技法掌握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1)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

16、2)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4假设法判断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另一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技法运用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 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 为显性C选择多对有角牛

17、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 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 所产的3头牛全 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的3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2(2018唐山市一模)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_,为什么?_。(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

18、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为显性。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若实验二后代_,则绿色为显性;若实验二后代_,则黄色为显性。解析(1)正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或者是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2)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的黄瓜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判断绿色是显性性状。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是纯合子,可能是显性性状(AA,用A表示显性基因,

19、a表示隐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性状(aa),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如果绿色果皮是显性性状,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都是绿色果皮,也就是AA(绿色)aa(黄色)Aa(绿色)。如果黄色是显性性状,则绿色(aa)与黄色果皮(A_)植株杂交,则杂交后代会出现黄色果皮(Aa)。答案(1)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2)绿色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 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10匹枣红马和4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雄性黑马是杂合子黑色是隐性性状雄性黑马是纯合子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和B和C和D和B由

20、题意可知,雌性枣红马是纯种,若其是显性性状,与黑色雄马杂交,则其子代全为枣红马,与题意不符,所以枣红色是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错误,正确;如果黑马是纯合子,其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与题意不符,所以黑色雄马是杂合子,正确,错误。故B项正确。题型 2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技法掌握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结果分析2自交法待测个体子代结果分析3花粉鉴定法待测个体花粉结果分析4单倍体育种法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结果分析技法运用3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

21、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D根据题中提示“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且乙瓶中的灰身为显性纯合子(BB),乙瓶中的黑身为隐性纯合子(bb),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若甲是亲代,不会出现乙瓶中的子代,因为甲若是BB,乙瓶中不可能有黑身个体,若甲是Bb,则乙瓶中应有Bb的个体,所以,不可能是甲为亲代,乙为子代;若乙是亲代,

22、即BBbb,甲为子代,则为Bb,表现为灰身,D正确。4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基因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 杂合子C根据题意可知,高茎豌豆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确定一株植物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自花传粉,即自交,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矮茎),则原亲本是杂合子,反之,则为纯合子,所以C正确。题型 3 亲代

23、与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互推导技法掌握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2)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出进一步判断。(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

24、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都是杂合子BbBb3B_1bb显性隐性11测交类型Bbbb1Bb1bb只有显性性状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BBBB或BBBb或BBbb只有隐性性状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bbbb技法运用5(2018德州模拟)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量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B组顶生腋生全为腋生说明腋生为显性性状,

25、顶生为隐性性状,则甲为隐性纯合子,丁是显性纯合子。组和组子代表现型约为11说明乙和丙是杂合子。6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甲:P黑斑蛇黄斑蛇F1黑斑蛇、黄斑蛇乙:P黑斑蛇黑斑蛇F1黑斑蛇、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D乙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D乙组P:黑斑蛇黑斑蛇的后代出现了黄斑蛇,说明黑斑对黄斑为显性,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A、B正确;设黑斑基因为A,则黄斑基因为a,则甲组F1和P中黑斑蛇基因型都为Aa,C正确;乙组P中

26、黑斑蛇基因型为Aa,F1中黑斑蛇基因型为AA或Aa,D错误。题型4 遗传概率计算技法掌握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1)概率100%。(2)根据分离比计算:如Aa 1aa 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AA、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2根据配子概率计算(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2)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3)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的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技法运用7某夫妇均患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27、控制),他们所生的一个女儿正常,预计他们生育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A.B.C. D.C设用A、a表示相关基因。由题干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患病正常31,所以预计他们生育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8(2018石家庄二模)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B.C. D.D根据系谱图,5号为患病女孩,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用A、a表示相关基因,则6号个体为AA或Aa,7号个体为Aa,由于8号个体是正常个体,其为AA的概率是,为Aa的概率是,因此,8号个体杂合子的概率是(

28、)()。9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 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是()A31 B32C51D71CAa的玉米自由交配F1为1AA2Aaaa,F1产生的卵细胞为Aa11,由于aa花粉败育,F1产生的精子为Aa21,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产生的F2为2AA3Aa1aa,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假设F1的高茎豌豆产生的含d的花粉一半败育,其他条件不变,F1自交,F2的分离比是()A11 B31C41D51DF1的高茎豌

29、豆产生的含d的花粉一半败育,则D精子d精子21,D卵细胞d卵细胞11,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F2的基因型为DDDddd231,F2的分离比为51。题型 5 不同条件下连续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技法掌握1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所占比例分析图解(1)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Fn杂合子Dd纯合子DDdd显性纯合子(DD)隐性纯合子(dd)显性性状个体(DDDd)隐性性状个体(dd)比例1(2)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曲线图图中曲线表示纯合子(DD和dd)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当n,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深化拓展】杂合子连续自交

30、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在连续自交过程中,若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Fn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自由(随机)交配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推算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AA、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需算出群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再用棋盘格法进行计算:合并后,基因型为AA、Aa、aa,表现型为A_、aa。【易错点拨】(1)正确区分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

31、AAAA、AaAa、AAAa、AaAA。(2)正确认识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以Aa为亲本为例)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是指亲代个体自由交配后,将子代中隐性个体(aa)淘汰,其余显性个体再自由交配。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并淘汰隐性个体后,Fn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技法运用10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A121B441C321D931C杂合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黄果番茄,F1中红果番茄中为RR,为Rr。RRRR,RrRR,Rr,rr。则后代RR

32、、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321。1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A在该群体中AA,Aa,则配子A,a,则子代中AA,Aa,aa(死亡)。该子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11。12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在下列情况下:组全部让其自交;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两组的植株上aa

33、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 B1/6、1/9 C1/6、5/12D3/8、1/6B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组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42/31/6;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的基因型间的杂交,两种配子及比例是2/3A、1/3a,aa所占的比例为1/31/31/9,B正确。题型 6 不同交配方式的判断及应用技法掌握含义作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植物的自花(或同

34、株异花)授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技法运用13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 【导学号:67110044】A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B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C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本题考查对测交实验

35、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对测交实验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难度中等。用测交实验来检测F1是不是纯合子,是将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正确。14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自交和测交均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A错误;自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不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

36、性状的显隐性,B错误;自交子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可用于淘汰隐性个体,提高显性基因的频率,即可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C正确;自交和测交均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对应学生用书第93页)1(2017全国卷)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D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A对:身

37、高是由基因和环境条件(例如营养条件)共同决定的,故身高不同的两个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B对: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了叶绿素,无光时不能合成叶绿素。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对:O型血个体相应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子,故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体现了基因决定性状。D错: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性状分离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与环境无关。2(2017海南高考)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

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C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隐性,A错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在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的,故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栗色为显性,B错误;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为31或13,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否则不等,C正确;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栗色有可能为显性纯合子,D错

39、误。3(2013全国卷)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A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所需满足的条件,逐项进行解答。用于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或先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则可以用自交或者测交的方法来验证,A项符合题意。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项不符合题意。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40、,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项不符合题意。如果不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D项不符合题意。4(2014全国卷)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2和4必须是纯合子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BA项,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与该病

41、有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根据遗传学原理,2、3、4、5的基因型均为Aa,与2和4是否纯合无关;B项,若1和1纯合,则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1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4,而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若4为纯合子,则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1/21/3,故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31/41/48;C项,若2和3是杂合子,则无论1和4同时是AA或同时是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D项,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与5无关,若第代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与题意不符。5(2017全国卷节选)公

42、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解析(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通过列表可知NnNn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1/4NN(有角)、2/4Nn(雄性有角、雌性无角)、1/4nn(无角)。答案有角无角13有角无角31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

43、合子也有杂合子。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五)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对应学生用书第94页)1不完全显性、复等位基因、从性遗传等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

44、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3)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

45、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3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例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温度表现型基因型25 (正常温度)35 VV、V

46、v长翅残翅vv残翅(2018云南一模)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长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_。(2)基因型为HLHS中的雄兔的表现型是_。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_,为什么?_。(3)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_。解析(1)由于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是伴性遗传。(2)由题意知HL控制

47、长毛,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因此基因型为HLHS中的雄兔的表现型是长毛;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因此长毛雌兔的基因型是HLHL,长毛雌兔所生的后代都含有HL基因,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的基因型是HSHL。(3)HLHSHSHLHLHLHLHSHSHS121,雄兔中HLHL、HLHS是长毛,HSHS是短毛,雌兔中HLHL是长毛,HLHS、HSHS是短毛,因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11。答案(1)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长毛HSHL长毛雌兔的基因型是HLHL,所生的后代都含有HL基因(3)11(2018太原一模)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

48、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 378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 396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性,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定律。(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4)若种群中黑色皮毛小鼠个体占25%,则黑色皮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第二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黑鼠,说明黄色皮毛是显性性状,小鼠皮毛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

49、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二组亲本黄鼠都是杂合子(Aa),后代理论上黄鼠黑鼠应该为31,而实际上是21,且后代总数减少了1/4,说明黄鼠中纯合子(AA)致死。(3)黄鼠纯合子致死,故黄鼠只能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4)若种群中黑色皮毛小鼠个体aa占25%,则黄鼠Aa占75%,所以a的频率25%1/275%62.5%。答案(1)显1分离(2)显性纯合致死(3)不能(4)62.5%(或5/8)对点练习1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

50、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B由题意分析可知,红色应是AA,粉红色是Aa,白色是aa。F2中粉红色与红色的比例为21,因此自交时,1/3AA自交子代为1/3AA,2/3Aa自交子代1/6AA、2/6Aa、1/6aa,整体下来为3/6AA、2/6Aa、1/6aa,对应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321,答案为B。2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

51、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D非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因此可能为秃顶,A项正确;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可能为秃顶,B项正确;非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Bb,若为男孩则表现为秃顶,若为女孩则正常,因此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C项正确;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或B

52、b,二者婚配,所生女孩有可能秃顶,D项错误。3(2018东城区期末)某种家鼠中,当用短尾鼠与正常尾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对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显性B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均为纯合子C该种家鼠中的显性杂合子有致死现象D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B两只短尾鼠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隐性,A错误;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是隐性个体,所以均为纯合子,B正确;该种家鼠中的显性纯合子有致死现象,C错误;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

53、律,D错误。4(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二倍体喷瓜有雄性(G)、两性(g)、雌性(g)三种性别,三个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g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B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存在雄株C雄株与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授粉,子代纯合子比例50%C依题意可知:雌性(g)植株和两性(g)植株均不能产生基因型为G的卵细胞,因此没有基因型为GG的受精卵,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A项正确;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gg,其自交后代中不存在含有G基因的个体,即不存在雄株,B项正确;雄株的基因型为Gg、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二者杂交

54、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50%,C项错误;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gg,若群体内随机传粉,gg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gg自交和gggg杂交,其后代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相等,因此子代纯合子比例50%,D项正确。5果蝇的黑体(v)与灰体(V)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1)应选取_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2)用_喂养子代果蝇。(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基因型:若子代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_;_。解析(1)检测某动物的基因

55、型,常用测交法,即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果蝇(vv)与待测雄果蝇交配。(2)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子代果蝇。(3)若子代全为灰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即VVvvVv;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即vvvvvv;若子代既有灰体,也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即VvvvVv、vv。答案(1)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2)不含添加剂的食物(3)全为灰体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若子代既有灰体,又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Vv6(2018青岛一模)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对脱氧核苷酸。已知控制有叶舌、无叶舌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_的结果,该个体为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34株、无叶舌幼苗112株,这一结果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编号亲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