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63165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文)(说 明 书)题 目: 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 姓 名: 马厅瑞 编 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5月27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文) 任 务 书姓名 马厅瑞 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2014 年 9 月 29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4 年 9 月 29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 20 日设计(论文)题目: 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 导 教 师 徐从清 系(部)主 任 年 月 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机械 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

2、业,学生 马厅瑞 于 年 月 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设计题目: 专题(论文)题目: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 人,出席 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 , , ,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 页共 页学生姓名: 马厅瑞 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级 07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评 阅 人: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成 绩: 系(科)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3、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普通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减速器被喻为机器的“调度师”。本文从减速器的分析入手,详细对其设计理念和实效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减速器的设计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各零件的设计准则和满足的使用极限。并在检验过程中进行了工程力学的分析使其满足使用条件。合理的传动方案应满足工作机的工作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便于加工、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以保证工作机的工作质量和可靠性。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设计时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要求使其尽可能的达到最佳设计方案。关键词:减速器、一级传动轴、二级传动轴、联轴器、齿

4、轮润滑、箱体、传动比。27 第27页Summary In this thesis, the design of general secondary methods and procedures reducer, speed reducer has been hailed as the machines Operation Division. This analysis from the reducer, a detailed application of its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Reducer design

5、process i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design criteria and the use to meet the limit. Test conducted in the course of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o satisfy the conditions of use. Reasonable transmission scheme should meet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

6、e, has a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easy maintenance, etc., to ensure work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work machine.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is difficult, the design should be balanced to ensure that key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be

7、st possible design. Keywords: reducer, a transmission shaft, two shafts, couplings, gear lubrication, box, transmission ratio目 录摘要1Summary 2第1章选择电动机5第2章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6第3章V带的设计81、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82、 小带轮结构设计93、 大带轮结构设计.10第4章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21、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22、 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133、 大齿轮结构设计.14第5章轴的设计与校核.151、 输入轴的设计.152、 输

8、出轴的设计17第6章键的强度校核201、 输出轴齿轮用键联接校核.202、 输出轴联轴器用键联接校核20第7章减速器的润滑21第8章减速器壳体尺寸设计22第9章减速器附件设计24致谢26参考书目.27课程设计任务书班 级:07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七班姓 名:蔡宝学 号:90703426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减速器原始数据:驱动卷筒上的圆周力驱动卷筒的直径运输带的速度使用期限3.23802.56工作情况:平稳,两班制(连续16小时),每月工作20天 传动装置简图第1章 选择电动机1.1电动机是常用的原动机电动机是常用的原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便和维护容易等优点。电动机的选择主要

9、包括选择其类型和结构形式、容量(功率)和转速、确定具体型号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取Y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计算工作机所需PwPw=(FV)/1000=(3.2X2.5)/1000X0.95=8.42Kw(工作机效率=0.940.96 取 =0.95) P手册93、 电机所需的输出功率P0P0=Pw/(带X齿)=8.42/(0.950X0.97)=9.14Kw带0.940.97 P书163齿=0.940.99 P书2024、 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PmPm=(11.3)P0=1.2X9.14=11Kw5、 选择电动机型号由P手册140 表4-2(摘自2

10、13k22007-88)根据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其型号为 Y160L-6其额定功率Pm=11Kw 转速n=970r/min 电流I=24.6A电动机外形尺寸 5853X80X405电动机伸出端直径 42mm电动机伸出端安装长度 110mm第2章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电动机确定后,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工作装置的转速就可以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1、 各轴功率P输入=Pm带=11X0.95=10.45KwP输出=P入齿=10.45X0.97=10.14Kw2、 各轴转速及传动比n出=i总=n额/n出=970/125.7=7.72i总=i带X i齿=7.72分配传动比:取i带=2.41 则i齿

11、=3.2 P机7表7-1知单机传动中 V带传动比i=24 圆柱齿轮传动比i=35n输入=n额定/i=970/2.41=402.5r/min(1) 各轴转矩T输入=9550Nm9550102.8NmT输出=9550Nm9550240.6 Nm(2) 各轴功率P输入=Pm带=11X0.95=10.45KwP输出=P输入带齿=10.04X0.99X0.98=9.74Kw3、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列表如下:参数电动机输入轴输出轴滚筒轴转速r/min970402.5125.7功率P/Kw1110.4510.04转矩T/n.mm247944770382传动比i2.413.2效率0.950.97第3章V带的设

12、计由P手册295表11-3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由下序号计算项目符号单位计算公式和参数选定及说明1设计功率PdKwPd=KAP额=1.4X11=15.4Kw KA-工作因数P书176表8-7由所给参数确定KA=1.42选定整型根据Pd和n1由P书176图8-8选取n1小带轮转速选定带为B型3传动比iI=n1/i2=Dd2/Dd1=970/402.5=2.414小带轮基准直径Dd1mm由P书171表8-4取B型125200取Dd1=1805验算带速Vm/sv=/60000=3.14*180*970/60000=9.146大带轮基准直径Dd2mmDd 2=4257初定中心距A0mm423.5121

13、08所需的基准长度Ld0mmL=2569查表得L=28009实际中心距Amm874100010小带轮包角A1A1=12011V带根数Z512单根V带预紧力F0N28913作用在带轮上的压力FQNFQ =2850FQmin=4276f5m15e200.4g12.57.5 3.1小带轮的结构设计已知电动机为Y160L-6其轴伸出直径d=42mm 故小带轮轴孔直径应取d0=42mm 伸出轴 E=110mm 榖长应小于1101、 由P旧25表3-2计算三角带轮的结构设计 由表13-3知带轮轮缘尺寸d1=(1.82)d=2X42=84L=(1.82)d=2X42=84da=dd+2f=180+2X5=1

14、90B=(z-1)e+2f=(5-1)X20+2X12.5=1052、 因小带轮直径Dd1=180根据P书23选择其结构形式为实心轮其结构草图及尺寸如下图3.2大带轮的结构设计已知大带轮直径Dd2=425mm 输入轴直径d1=421、 由P书25表3-12计算V带轮结构尺寸d1=(1.82)d=2X42=84L=(1.52)d=2X42=84De=D+2f=425+2X5=435D0=De-2(m+)=435-2X(15+7.5)=390Dk=(D0+d1)/2=(390+84)/2=237S=14(由型号B确定)S11.5S=1.5X14=21S20.5S=0.5X14=72、因大带轮直径D

15、d2=425据P书25选择其结构型式为孔板轮其结构尺寸及草图如下: 第4章 齿轮传动部分设计已知小齿轮传递功率P1=10.45Kw 转速n1=402.5r/min 传动比i齿=3.21、 选择材料及精度等级普通减速器无特殊要求故采用软齿面传动 由P书220表9-4选大、小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 小齿轮调质处理硬度为270HBS 大齿轮正火处理 硬度为210HBS 取齿轮传动精度等级为8级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公式按式6-8 = =39190N.mm,由表6-10,软齿面齿轮,非对称安装,取齿宽系数=0.6。由表6-7得使用系数=1.25。由图6-6a试取动载系数=1.08。由图6-8,

16、按齿轮在两轴承中间非对称布置,取=1.08。由表6-8,按齿面未硬化,直齿轮,8级精度,/b100N/mm =1.1。所以K=1.251.081.081.1=1.6初步确定节点区域系数=2.5,重合系数=0.9,由表6-9确定弹性系数 =1。由式6-14齿面接触许用应力= 由图6-22查取齿轮材料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800Mpa,=560Mpa。小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60=60243.6552508=1.4619;大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60=6077.652508=4.656;由表6-11求得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1.15,=1.19,齿轮疲劳接触强度安全。3、取Z1=25、29、33

17、三种方案则Z2=iZ1=80、93、106列表计算方案Z1Z2M=2a/(Z1+Z2)取标准模数实际中心距实际传动比传动比误差125804.065262.53.210.7%229933.4942443.210.7%3331063.0642783.210.3%由表可见方案1、3实际中心距增加过多,所以取2为佳计算传动的主要尺寸分度圆直径d1=mz1=4*29=116mm d2=mz2=4*93=372mm中心距 a=m(z1+z2)/2=4*(29+93)/2=244mm齿宽 b=aA=0.4*244=97.6mm 取b1=103mm b2=98mm3、 计算齿轮圆周速度Vv=/60000=3.

18、14*402.5*116/60000=2。44由书本差得选取齿轮传动精度等级,且V=5m/s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按式6-11 =由图6-18得,小齿轮齿形系数=2.18,大齿轮齿形系数=2.1,小齿轮应力修正系数=1.8,大齿轮应力修正系数=1.89。由图6-20得重合度系数=0.75。按式6-14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按图6-24i,g查取齿轮材料弯曲疲劳极限应力=300Mpa,=240Mpa。由表6-13计算弯曲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 =0.925,=0.947由图6-25查取尺寸系数,=1,由式6-14取=2弯曲疲劳强度安全系数由表6-12得=1.25同理的 =363.45Mp

19、a 比较,和的大小的到,所以应该按大齿轮校核齿轮弯曲疲劳强度=226.01Mpa=363.45Mpa,弯曲疲劳强度足够传动齿轮结构及草图如下:第5章设计与校核()输入轴的设计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45号钢 正火处理 查书P330表12-2得【-1】=55Mpa2、已知输入轴上的功率P1=10.45Kw 转速n1=402.5r/min 转矩T1=247944N.mm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d 书P337查表12-5取A=1075、 初定轴的直径及跨度 旧书P225a、 因带轮结构要求,按表3-4取轴径d1=30mm 轴承处轴径d3、d7=35b、 由表6-14取小齿轮端面至减速器内壁距离

20、a=13mmc、 取轴承端面至减速器内壁距离L2=8mmd、 小齿轮宽度103mme、 选择轴承P157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36311型 d=55mm D=120mm B=29mmf、 L=B/2+L2+a+103=6+15+B/2=29+8+103+6+15=174mmg、 带轮对称线至轴承指点的距离L1=B/2+L3+L4+L5/2由表6-14取L4=15mm 带轮与轴配合长度L5=42*2=84取L5=80mm轴承盖及联接螺栓头的高度L3=+c1+c2+(35)+b+H-L2-B=8+26+21+3+10+9-15-29=33所以L1=29/2+33+15+80/2=102.5mm6、

21、按弯扭合成进行轴的强度校核(1) 绘制轴的计算简图(2)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作用力圆周力Ft1=(2xT)/d1=(2x247944)/116=4275N径向力Fr1=Fttan=4275xtan20=1556N求支座反力:水平面H:RAH=RBH=1/2xFt1=1/2x4275=2137.5NQ=2850NRAV=(QL3-Fr1L2)/L=(2850x102.5-1556x86)/172=934NRBV=Q+Fr1+RAV=2850+1556+943=5344N(3)计算弯矩并做弯矩图MCH=RAHxL1=2137.5x86=183825 N.mmMCV=RAVxL1=934x86=803

22、24 N.mmMBV=QxL3=2850x102.5=292125 N.mm合成弯矩MC=200MB=MBV T=247.944(4)计算当量弯矩轴的材料为45号钢 HB =220 P旧书6-1 查得b=650N/mm2P书表12-2 -1=60N/mm2 =0.6 P339由公式6-1Mdc=277n.mMdb=327.8n.mMde=386n.m(5)B= Mdb/w=327839/0.1x503=19.7B=60N/mm2E=Mde/w=386000/0.1x423=52.1N/mm2-1=60N/mm2(二)输出轴的设计1、选择轴的材料 按P旧书表6-1选取45号钢 调质处理 HB=2

23、302、初定轴径 由表P6-2查 A=110由公式7-3得d=1103、选择联轴器手册P205 有弹性柱销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型号HL4 Tn=1250N.m n=4000r/min L1=84mm4、选择轴承 手册P205 深沟球轴承6213型 d=65 D=120 B=235、确定轴直径及跨度(与输入轴大致相同)查表及计算过程略结构尺寸草图如下图:7、 按弯矩合成进行轴的强度校核(1) 绘制轴的计算简图(2)计算作用在轴上的作用力 圆周力 Ft2=(2xT出)/d2=(2x770382)/372=4142N径向力Fr2= Ft2tan=4142xtan20=1346N H水平面RAH=RBH=

24、1/2x Ft2=4142/2=2071NV垂直面RAV=(Fr2xL1)/L=(1346x89)/180=666N RBV= Fr2-RAV=680N(3)做弯矩图并计算 MCV=RAHxL1=2071x89=184319N.mm垂直面弯矩Mc=193.918n.m(4)计算当量弯矩 轴心的材料为45号钢 HB=220Mpa 查旧书P6-1得b=650N/mm2 书P339表12-2-1=60N/mm2 =0.6(5)校核轴的强度c=Mdc/w=482900/(0.1x503)=36.98N.mm21b=60N/mm2e=Mde/w=402200/(0.1X503)=36.98 N.mm2-

25、1b=60N/mm2第6章 键强度校核(一) 输出轴齿轮用键联接的校核低速轴与齿轮的链接 选用选用普通圆并没有平键由P书155 表8-2查得A 型 b=20 h=12 取键长L=95 由表8-7计算得键的工作长度L=95-20=75键用45号钢被接零件齿轮是铸钢P=100120N/mm2 =90N/mm2齿轮与轴键联接的比压P=(2xT2)/(dxkxL)=(2x770382)/(73x6x75)=47P剪切强度条件=(2xT2)/(dxbxL)=(2x770382)/(73x20x80)=13.2N.mm2(二) 输出轴联轴器用键联接的校核低速轴与齿轮的联接选用普通圆头平键由P旧表8-2查得

26、A型b=16 h=10 取键长L=70 键工作长度L=70-16=54工作高度 K=10/2=5键的材料为45号钢 被联接零件采用钢质联轴器,由表8-8查P=100120N.mm2 =90N/mm2低速轴与联轴器键联接的比压P=(2xT2)/(dxkxL)=(2x770382)/(50x5x54)=114N/mm2剪切强度条件=(2 x T2)/(d x b x L)=(2 x770382)/(50x16x54)=35.7 N/mm2第7章 减速器的润滑1、齿轮的圆周速度V为V=(xd1xn1)/(60x1000)=(3.14x116x402.5)/(60x1000)=2.44m/s因齿轮的圆

27、周速度V2x105 宜采用润滑油润滑润滑油的粘度Eso. 可根据Dn值和轴承工作温度进行选择2、密封减速器需要密封的部位很多,有轴伸出处、轴承室内侧、箱体接合面和轴承盖,窥视孔和放油孔的接合面等处。1) 轴伸出处的密封起作用是使滚动轴承与箱外隔绝,防止润滑油漏出以及箱体外杂质、水及灰尘等侵入轴承室,避免轴承急剧磨损和腐蚀。选用毡圈式密封,毡圈式密封结构简单、价廉、安装方便、但对轴颈接触的磨损较严重,因而工耗大,毡圈寿命短。2)轴承内侧的密封该密封处选用挡油环密封,其作用用于油润滑轴承,防止过多的油、杂质进入轴承室以内以及啮合处的热油冲入轴承内。挡油环与轴承座孔之间应留有不大的间隙,以便让一定量

28、的油能溅入轴承室进行润滑。3) 盖与箱座接合面密封 在接合面上涂上密封胶。3、公差的设计: 对于联轴器的公差配合,轴承轴的公差配合选用,键的公差配合选用。第8章 减速器箱体尺寸计算箱体是减速器的一个重要零件,它用于支持和固定减速器中的各种零件,并保证传动件的齿合精度,使箱体内有良好的润滑和密封。箱体的形状较为复杂,其重量约占减速器的一半,所以箱体结构对减速器的工作性能、加工工艺、材料消耗、重量及成本等有很大的影响。箱体结构与受力均较复杂,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所以,箱体各部分尺寸一般按经验设计公式在减速器装配草图的设计和绘制过程中确定。箱体选用HT-200,根据工作条件的要求,箱座壁厚 一级

29、齿轮减速器底座壁厚 =0.025a+18 =0.025 x 244+1=7 取101 箱盖壁厚 1=0.88 =10x0.8=8b 箱座上部凸缘厚度 b=1.5 b=1.5x10=15b1 箱盖凸缘厚度 b1=1.51 b1=1.51x8=12P 箱座下部凸缘厚度 P=2.35 P=2.35x10=23.5m 箱底加强筋厚度 m=0.85 m=0.85x10=8.5d地脚螺栓直径 由表9-3得 d=20d1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d1=0.75d d1=0.75x20=15d2 箱座与箱盖联接螺栓直径 d2(0.50.6) d d2=0.6x20=12d3 轴承盖固定螺栓直径 由表9-19 d3

30、=8mmc1 箱体外壁至螺栓d 由表9-4 d=20 c1=30d1=15 c1=26 d2=12 c1=22K 箱座上部及下部凸缘宽度 由表9-4 c2=26 c1+c2=56 c2=21 c1+c2=47 c2=18 c1+c2=40R 小齿轮中心至箱盖内壁 由作图决定R1 R2 凸缘圆角半径 见表9-5 9-6 R8R0 凸起支撑面圆弧半径 R8=c2=21L1 箱座与箱盖联接螺栓中心距L2 螺栓孔的钻孔深度 表9-3 (L1=L2)L3 内螺纹攻丝深度 见表9-30 (L3=H)L4 箱座与地基结合面宽度 L4=c1+c2+L4=26+21+9=56e 轴承镗孔边至螺栓d1中心距 e(

31、1 1.2)d1 e=1.2x15=18h 轴承盖螺栓分布圆直径 D1=D+2.5xd3 D1=15dp 吊环螺栓直径 dp=0.8 d dp=0.8x20=16a 齿顶圆与箱体内壁间的最小间隙 Amin=1.2 Amin=1.2x10=12n 地脚螺栓数目 h=(L+B)/(200-30)=4 第9章 附件的设计(1)窥视孔盖和窥视孔为了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润滑、接触班点、齿侧间隙及向箱内注油等,在箱盖顶部设置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区的位置并且有足够大的窥视孔,箱体上窥视孔处应凸出一块,以便加式出与孔盖的接触面。本设计中取,孔盖用的螺钉紧固。(2)排油孔、放油油塞、通气器、油标为了换油及清洗箱体时

32、排出油污,在箱座底部设有排油孔,并在其附近做出一小凹坑,以便攻丝及油污的汇集和排放,平时排油孔用油塞及封油垫封住。本设计中取螺塞 ,油圈2214 。为沟通箱内外的气流,应在箱盖顶部或窥视空板上安装通气器,可以使箱内的热胀气体自由的溢出,数据查手册.为了检查减速器内的油面高度,应在箱体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设置油标。本次设计采用杆式油标M12。(3)吊耳和吊钩为拆卸及搬运减速器,应在箱盖上铸出吊耳环,并在箱座上铸出吊钩,吊钩和吊耳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4)定位销定位销的公称直径可取,并圆整为标准值。定位销的总长度应稍大于箱体联接凸缘的总厚度,以利装拆,故取。减速器箱体结构及尺寸草

33、图致 谢首先向在我大学三年内的学习生活和毕业论文写作完成过程中给予我指导、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经过两个多月搞毕业论文以来,系统的将这两年来学的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及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知识复习了一遍。从而弥补了以往学习的欠缺和漏洞,又增添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给自己冲冲电。理论的知识掌握地牢固了,实习阶段的实践操作技能又熟悉地过了一遍。可以说这三年来每个阶段都是相互独立的,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每个阶段又是相互关联的,是一环扣一环的,尤其是搞毕业论文,它把你每个阶段的所学的都检验一下,也是对没学扎实的同学的一个机会,是很重要的机会。因为我们好多同学即将进入工作岗位,为能胜任工作需要也奠定了基础。并且对刚刚结束的实习提供了复查和复习的空间余地。在这里特别感谢这三年来对我谆谆教导的班主任闫老师,也是我的专业课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虽说自学可以成材,但如果没闫老师的点石,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步履维艰,修行也要师傅领进门才行。最后,祝所有数控组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清华大学 吴宗泽,北京科技大学 罗圣国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罗圣国,李平林等主编。机械课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周元康等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课本杨可桢 程光蕴 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