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62992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熊家湾煤矿探放水计划(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金沙县熊家湾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2014年2月18日33目 录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1第一节 矿井主要地层、地层构造情况3第二节 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6第三节 矿井各煤层与含水层、隔水层关系8第四节 矿井地表水体情况9第五节 矿井周边煤矿及老窑情况10第六节 矿井各煤层开采情况10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情况13第三章 矿井水文地质补勘情况14第四章 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情况15第五章 矿井井下探放水原则及水害分析17第一节 探放水原则17第二节 探放水方法17第三节 水害预测分析18二、 老硐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18三、 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19四、 构造对矿井充

2、水的影响19五、 大气降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19第六章 矿井2014年度作业计划23第七章 矿井探放水工程计划25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25表五 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28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29第三节 矿井探放水设备配备31第八章 附图32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概况贵州省金沙县熊家湾煤业有限公司(熊家湾煤矿)已取得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证号520000000027986,有效期2020年10月,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证号:C5200002011111120120940,有效期2020年10月,熊家湾煤矿自2008年7月经批准

3、开始开工建设,2009年我矿对原设计进行了变更,贵州能源局以黔能源煤炭20081433号文关于对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变更的安全专篇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黔煤安监字200924号文关于对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技改)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于2009年11月24日经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炭管理局毕地煤生字(2009)169号文件批复本矿进入联合试运转。二、矿区水文地质概况井田边界均为人为边界。矿井北边边界为长约1530m为人为边界。边界走向由杨柳湾东部山脚关岩坪以东,边界线近垂直于地层走向切过全矿区大部分出露地层,界内外地下水相互补给,为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矿井西边边

4、界为长约1560m,边界杨柳湾东部山脚老鹰岩附近;西边边界线经过处均为龙潭组煤系地层隔水层,该边界视为矿区的隔水边界。矿井南部、南西部边界为长约2070m,边界走向由老鹰岩青沟。边界线斜穿过全矿区大部分出露地层,界内外地下水相互补给,为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矿井东边边界为长约2700m。边界走向由青沟杨柳湾东部山脚。边界线经过处均大部分为夜郎组玉龙山段灰岩含水地层,界内外地下水相互补给,为矿区重要的含水层补给边界。本矿区地下水与界外地下水相互联通,地下水由北西向南东流动,北西部接受补给,向南东径流并排出矿区,因此该矿区为地下水补给及径流区。三、编制依据1、省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黔府

5、发200732号)2、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毕府通20143号)3、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当前煤矿生产管理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毕府办发电201416号)4、毕节市工能委“关于加强煤矿采掘接替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毕市工能通2013111号)5、金沙县安监局县工能局关于对全县严格按突出矿井管理进一步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通知(金安监201364号)6、金沙县安监局、金沙县工能局关于印发金沙县煤矿企业严格执行“一采两掘”规定的通知(金安监201365号)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二0一三年八月编制的贵州省金沙县熊家湾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第一节 矿井

6、主要地层、地层构造情况1、井田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 、玉龙山段(T1y2) 、沙堡湾段(T1y1)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上统龙潭组(P3l) 、中统茅口组第 (P2m) ;现将各地层从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粘土层,主要岩性为灰黄粘土、耕土,夹不均匀碎石团块,结构松散。厚1.006.92米,平均厚2.89米,主要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紫红色页岩、泥岩,出露于矿井南东部及东部外围。厚30米。(3)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浅灰色中厚层细晶灰岩,夹少量页岩。上部含

7、较多泥质条带,具缝合线构造及平行层理;下部灰岩与灰色页岩互层。出露于矿井北东和南东部,厚110m(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深灰色、黄灰色页岩,具水平层理。出露于矿井中部,厚4.92-9.06m。平均厚7.19m。(5)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亮晶灰岩,上部含少量燧石团块、结核及方解石脉,偶见缝合线构造;下部含大量方解石脉及燧石团块,具有平行层理。出露于矿井中部,厚51.90-56.86m,平均厚54.49m。(6)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细粒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粘土岩及煤等组成。

8、富产蕨类植物化石及腕足类动物化石。厚99.28117.71米,平均厚109.64米。出露于矿井北西部,该组为矿井的含煤地层,是本次工作的主要对象,其岩性组合接触关系。(7)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细晶灰岩,含少量泥质条带,少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缝合线构造较发育,局部含燧石结核。厚度100m。2、地质构造特征井田位于安底背斜南东翼中北部,安底背斜轴向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宽310km,呈长条状,相对狭窄,不够开阔,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地层倾角1020左右,南东翼地层倾角612左右,平均约8。区内未发现次一级的褶曲,为一单斜构造。井田断裂构造不发育,在井田内未见断裂构造。构造复

9、杂程度因地层倾角较缓且倾角值变化较小,定为简单类型。三、(1)可采煤层为C8、C9、C11、C15号四层,分述如下:C8号煤层:C8煤层位于P3l上部,上距C7(煤线)底界3.69-5.98m,平均4.67m,下距C9(煤层)5.916.60m,平均6.38m。煤层厚度1.071.60m,平均厚1.29m ,标准差为0.18,变化系数为13.95%,呈层状产出,全区可采,该煤层有7个工程揭露,煤层沿走向、倾斜方向、深部、浅部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属全区稳定主要可采的薄煤层。顶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个别孔为黑色炭质页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厚3.695.98m,平均厚4.67m;底

10、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灰岩,炭质泥岩含少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厚5.916.60m,平均厚6.38m。C9号煤层:C9煤层位于P3l上部,上距C8(煤层)底界5.916.60m,平均6.38m,下距C10(煤线)1.772.89m,平均2.08m。煤层厚度1.582.09m,平均厚1.83m,标准差为0.15,变化系数为8.29%,呈层状产出,全区可采,该煤层有7个工程揭露,煤层沿走向、倾斜方向、深部、浅部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属全区稳定主要可采的中厚煤层。顶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灰岩,炭质泥岩含硫铁矿,厚5.916.60m,平均厚6.38m;底板为黑色炭质

11、泥岩,炭质泥岩含少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厚1.772.89m,平均厚2.08m。C11号煤层:C11煤层位于P3l中下部,上距C10(煤线)底界21.07-24.92m,平均23.65m,下距C12(煤线)8.4710.57m,平均8.01m。煤层厚度0.821.03m,平均厚0.89m,标准差为0.07,变化系数为7.85%,呈层状产出,全区可采,该煤层有8个工程揭露,煤层沿走向、倾斜方向、深部、浅部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属全区稳定主要可采的薄煤层。顶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深灰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灰色中厚层泥灰岩,炭质泥岩含少量结核状硫铁矿。厚21.07-24.92m,平均厚23.6

12、5m;底板为灰色中厚层粉砂岩夹少量灰色中厚层泥灰岩、粉砂质页岩、炭质泥岩,炭质泥岩含少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厚8.4710.57m,平均厚8.01m。C15号煤层:C15位于P3l下部,上距C14(煤线)底界3.05-9.40m,平均7.62m,下距茅口组(P2m)3.357.08m,平均5.55m。煤层厚度0.832.60m,平均厚1.33m,标准差为0.58,变化系数为43.61%,呈层状产出,全区可采,该煤层有8个工程揭露,煤层沿走向、倾斜方向、深部、浅部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属全区稳定主要可采的中厚煤层。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黑色炭质泥岩,厚3.059.40m,平

13、均厚7.62m;底板为浅灰、灰白色泥岩,含大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含大量植物化石。厚3.357.08m,平均厚5.55m。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平均厚度(m)夹矸层数复杂程度可采程度煤层倾角稳定性煤层顶底板煤层间距(m)C81.071.601.290-1简单至复杂全区6128稳定顶板: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5.916.606.38底板: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灰岩C91.582.091.830简单全区6128稳定顶板: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底板:泥岩24.07-27.9226.65C110.821.030.890-1简单至复杂全区6128稳定顶板: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14、泥灰岩,含少量结核状硫铁矿。底板:粉砂岩夹少量灰泥灰岩、粉砂质页岩、炭质泥岩29.45-38.6632.25C150.832.601.330-1复杂全区6128稳定顶板: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黑色炭质泥岩底板:泥岩,含大量星散状、结核状硫铁矿第二节 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一、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矿井主要含、隔水层分别为第四系(Q),下三叠统夜郎组(T1y)的九级滩段(T1y3)、玉龙山段(T1y2),沙堡湾段(T1y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Q)弱含水层分布在井田西部的河沟两旁及地势低洼处,岩性

15、为坡积及残积的棕色、黄色等粘土、砂砾、碎石等。含孔隙水,地表泉水出露稀少,含水性弱。2、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弱含水层出露于玉龙山灰岩之上,分布于井田区外的东南部,厚一般200m左右,岩性以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泥质灰岩薄层,浅部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见少量裂隙泉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易于干涸。一般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含水性弱,视为相对隔水层。3、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中等含水层区内广泛出露,多为峰丛状中山地貌,各种形态的岩溶景观较为发育,岩溶洼地、岩溶漏斗等常见;厚度大于98.96m。岩性以中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含水性较强,由于底部有80m左右为泥灰岩,故为中等含水层。4、夜郎组沙堡

16、湾段(T1y1)弱含水层出露于玉龙山灰岩与上二迭统长兴组地层之间,厚7.339.23m;平均8.19m,岩性以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为主,浅部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见少量裂隙泉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易于干涸。深部岩性致密,据钻孔揭露,未出现漏水现象;一般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含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由于地层较薄,区内出露较差;调查时未发现泉水点。5、长兴组(P3c)强含水层该层直接覆于龙潭煤组地层之上,地表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的西北部及其外围,地表多形成陡崖及落水函,厚45.36-48.45m,平均46.66m。岩性以厚层状石灰岩及遂石灰岩为主。地表多见溶洞溶槽地貌,深部据钻孔揭露,岩溶、裂隙发育,岩

17、芯较破碎,漏水孔3个,漏水几率为60%,水位标高在790810m之间,和花滩河的河床相接近。据202孔抽P3(c+l)段水资料:渗透系数K=0.357(m/d),单位涌水量为0.016(l/s)。6、龙潭煤组(P3 l)弱含水层区内煤系地层出露于井田的西部及北部外围,厚105.96110.95m,平均为109.14m,岩性由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石灰岩、泥岩、煤层、铝土岩等组成,由于易风化剥蚀,地表常为斜坡地貌,有利于地表水排泄,但在冲沟附近补给条件较好;浅部含少量风化裂隙水、层间溶隙水及老窑积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雨季流量差异悬殊,该层由于含水岩层较薄,且多夹于细粒碎屑岩中,含水性较弱,属

18、弱含水层。深部据钻孔揭露,仅有1个钻孔出现漏水,几率为25%。7、茅口组石灰岩(P2m)强含水层由石灰岩、燧石灰岩、硅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地表岩溶发育,地下岩溶管道发育,属强含水层。该层出露于矿区南部边界外,厚度大于200m。属强含水层。第三节 矿井各煤层与含水层、隔水层关系一、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一)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P3l)矿山开采过程中,将大面积揭露P3l层,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井,而成为矿井充水的直接因素。虽然易于疏干、富水性较弱,但对矿山开采影响较大。(二)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P2m)下伏于含煤岩系,可采煤层C15底界至茅口组顶界厚度仅有3.35-7.08米左右的相对隔水岩

19、组,具隔水性。矿区C15可采煤层大部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经综合分析认为,该层地下水富水性强,产生底板突水对煤层开采影响的可能性大。这将是以后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充水水源。(三)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P2m)茅口组(P2m)下伏于含煤岩系,可采煤层C14底界至茅口组顶界厚度仅有13米左右的相对隔水岩组,具隔水性。矿井C14可采煤层有大部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经综合分析认为,该层地下水富水性强,产生底板突水对煤层开采影响的可能性大。这将是以后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充水水源。第四节 矿井地表水体情况一、地形地貌井田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属剥蚀型山地地貌。区内总体地势井田四周较高,中部较低。最高点为井田东

20、部的鸡爪山附近,海拔标高999.2m;最低点在井田东部的两叉河附近,标高793m,最大相对高差199.2m,一般相对高差5070m。井田内山脉走向整体呈北东南西向。井田范围内及周边无学校及文物保护等建筑物,详见井上下对照图。二、矿山地表水区内冲沟发育,切割较深。矿井内有3条溪沟穿过矿井,3条溪沟最终汇聚于矿井东面边界附近,在矿井东面沟谷地段流出。流出矿井及附近的最低点标高为793米。矿井北东和南西的溪沟为季节性溪沟,洪水流量约50L/s,枯季时基本断流;矿井中部的溪沟为长流溪沟,洪水流量约120L/s,枯季时流量70L/s。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

21、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动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矿井中部溪沟虽然从主井口附近经过,但是根据民访该区在主井口附近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832米,主井口标高为840米,距离历史上最高洪水位有8米的垂直高度,且主井口以下地势平缓开阔,井口不容易被该小溪沟淹没。第五节 矿井周边煤矿及老窑情况一、相邻矿井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井南西部为老鹰岩煤矿,其部分区域已划归熊家湾煤矿,老鹰岩煤矿为民办小矿井,05年前已对M9和M12煤层进行开采,M9开采深度约400m,M12煤层零星开采,其开采深度为200m,并在本矿井南西部形成规模较大的采空区,现井口已封闭,对其采空区的地质、水文、工程

22、的现状调查已不可能。二、老窑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沿煤层露头附近分布部分老硐,长度部分大于50m,在近地表形成一定规模的老硐,老硐中存在一定的积水,通过采空区、节理裂隙等汇入采煤坑道,形成矿坑涌水,对煤层开采造成较大影响。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目前采煤系统已形成,主采C9煤层,1901、1902和1903采面基本回采完毕,目前正在回采1904采面,1905采面预计2013年底回采完毕。形成采空区面积约0.156km2。另本矿井南西部为老鹰岩煤矿,其部分区域已划归熊家湾煤矿,老鹰岩煤矿为民办小矿井,05年前已对C8、C9煤层进行开采,开采深度约400m,C8、C9煤层在本矿井南西部形成规模较大的

23、采空区,采空区积水量大,部分老采空区与现矿区并未贯通,因此采空区积水对煤矿开采带来了隐患,在今后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对老采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第六节 矿井各煤层开采情况矿井可采煤层为9、12号煤层,除了浅部东西翼为9号煤层采空区外,其余均未开采。浅部东西翼的9号煤层采空区为老窑采空区,其位于熊家湾煤矿区东西翼,最低开采标高+725m,主要开采煤层9号煤层, 12号煤层未开采,其开采面积为2.35 km2,积水量为3984 m3。第七节 矿井实测最大、最小涌水量情况一、实测矿井涌水量矿井在2013年度实测矿井涌水量情况如下:矿井一般正

24、常涌水量为46.010m3/h,雨季138.110m3/h。二、矿井涌水量预测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计矿井的涌水量。目前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46.010m3/h,最大涌出量为138.11m3/h,单位面积富水系数为46.010/119450=0. 000038,矿井采终时:正常涌水量=采空面积单位面积富水系数=2865400. 000038=1.09(m3/h)预测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46.010m3/h,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的3倍,即138.110m3/h。三、矿井涌水量的确定通过上述计算,确定矿井正常生产时预计的正常涌水量为46.010m3/h,最大涌水量为138.110m3/h。第八节

25、 矿井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井田内地表水不发育,仅有3条溪沟穿过矿井,井田北东和南西的溪沟为季节性溪沟,洪水期流量约50L/s,枯水季节时基本断流;井田中部溪沟为长流溪沟,洪水期流量约120L/s,枯水季节时流量70L/s。3条溪沟最终汇聚于井田东部边界的两叉河并流出井田。流出井田最低点标高为+793米(当地最低浸蚀基准面)。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情况矿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并沿岩层裂隙向下渗透形成裂隙型潜水,一般具一定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而老窑积水则是主要的矿坑透水因素。根据贵州省金沙县熊家湾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贵州省金沙县熊家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井田属于基岩裂隙直

26、接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区内的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区内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不同可分为岩溶水、裂隙水和孔隙水,其埋藏形式为潜水。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含水量大;裂隙水分布于碎屑岩地区,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含水量小;孔隙水分布于第四系地层中,大气降水渗入第四系岩土孔隙、裂隙或空洞中而形成,含水量小。地下水的补给源泉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及溶蚀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运移于岩石裂隙、溶隙及岩溶管道之中,径流至低洼处以泉的形式排泄。地下水自分水岭分别向南东和北西向迳流排泄。风氧化带一般氧化深度倾向深2732m,平均深度30m。设计以30m

27、圈定该煤矿可采煤层风化带界限值,30m下深度为可采原生煤层。第三章 矿井水文地质补勘情况 1、通过该矿区内矿井充水因素、充水途径及矿坑涌水量等综合分析,矿区范围内存在的水害类型主要为:、大气降水充水;、采空区透水造成的矿坑充水;、溪沟补给渗漏造成的充水;、上覆含水层岩层充水;、茅口灰岩岩溶水造成的底板突水。2、经计算第一采区标高+793m一般正常涌水量为46.0m3/h,雨季为138.1m3/h;3、矿界范围内,共分为1个水患危险性大区、1个水患危险性中等区。水患危险性大区危害程度大,水患危险性中等区危害程度中等。4、该矿山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简单、单位涌水量较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中等、防治

28、水工作难度为较易进行。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属于中等水文地质类型。第四章 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情况 一、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在2014年度元月调整了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详见如下:领导组组长:王启团:矿长(负责防治水全面工作)副 组 长:卢天龙 :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技术体系工作) 成 员: 宰加启 :生产矿长(负责防治水安全和生产协调工作) 姜 涛:安全矿长(负责防治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张成华:库管员(负责防治水材料设备的购置检查工作) 穆成超:机电矿长(负责防治水机电使用和维护工作) 胡 强:安全科长(负责防治水日常检查与管理工作) 安

29、 峰:财务科长(负责防治水资金落实) 陈应铁:调度主任(防治水工作组织实施) 钱道虎:技术科长(负责技术方案措施)防治水工作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部,办公室主任由钱道虎担任。二、防治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1)矿长:是矿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水工程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当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立即组织指挥救援。(2)总工程师:在矿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我矿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加强我矿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加大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投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30、。(3)生产副矿长:负责我矿井下防治水工程按设计进行施工管理。安排采掘工程计划时必须考虑探放水的影响因素。(4)安全副矿长:负责我矿防治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防治水安全监管负责人。(5)机电副矿长:负责安排我矿排水系统维护、设备安装工作。(6)财务总监:负责防治水工程的资金落实。第五章 矿井井下探放水原则及水害分析 第一节 探放水原则矿井探放水原则是:“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第二节 探放水方法一、探放水规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采掘工作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区或相邻煤矿。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导水陷落柱。3

31、、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7、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8、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9、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二、探放水方法根据我矿的防治水的技术水平和防治水设备设施配备情况,我矿采用钻探的方法进行探放水。全年计划主要是回采巷道掘进施工,掘进工作面采用直径75mm在迎头施工超前探放水钻孔80m,预留30m保护煤柱,掘进50m。回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顺层瓦斯抽放钻孔作为采煤工作探放水钻孔,具体参数见

32、设计图。第三节 水害预测分析一、充水因素分析(一)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P3l)矿山开采过程中,将大面积揭露P3l层,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井,而成为矿井充水的直接因素。虽然易于疏干、富水性较弱,但对矿山开采影响较大。(二)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P2m)下伏于含煤岩系,可采煤层C15底界至茅口组顶界厚度仅有3.35-7.08米左右的相对隔水岩组,具隔水性。矿区C15可采煤层大部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经综合分析认为,该层地下水富水性强,产生底板突水对煤层开采影响的可能性大。这将是以后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充水水源。二、 老硐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沿煤层露头附近分布部分老硐,长度部分大于50m,在近地表形

33、成一定规模的老硐,老硐中存在一定的积水,通过采空区、节理裂隙等汇入采煤坑道,形成矿坑涌水,对煤层开采造成较大影响。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目前采煤系统已形成,主采C9煤层,1901、1902和1903采面基本回采完毕,目前正在回采1904采面,1905采面预计2013年底回采完毕。形成采空区面积约0.156km2。另本矿井南西部为老鹰岩煤矿,其部分区域已划归熊家湾煤矿,老鹰岩煤矿为民办小矿井,05年前已对C8、C9煤层进行开采,开采深度约400m,C8、C9煤层在本矿井南西部形成规模较大的采空区,采空区积水量大,部分老采空区与现矿区并未贯通,因此采空区积水对煤矿开采带来了隐患,在今后煤矿开采过程

34、中,应注意对老采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三、 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调查区内及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有3条溪沟,3条溪沟最终汇聚于矿井东面边界附近,在矿井东面沟谷地段流出。流出矿井及附近的最低点标高为793米。矿井北东和南西的溪沟为季节性溪沟,洪水流量约50L/s,枯季时基本断流;矿井中部的溪沟为长流溪沟,洪水流量约120L/s,枯季时流量70L/s。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动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间接充水水源。矿井中部溪沟虽然从主井口附近经过,但是根据民访该区在

35、主井口附近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832米,主井口标高为840米,距离历史上最高洪水位有8米的垂直高度,且主井口以下地势平缓开阔,井口不容易被该小溪沟淹没。四、 构造对矿井充水的影响根据矿山提供的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熊家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2010年10月编制), 矿区断裂不发育,总体上地质构造简单。在煤巷中局部见一些小的断裂,长数米,断距0.21m,这些小断裂对煤层连续性破坏性小,局部出现渗水现象。基本不会造成上覆地层或下伏地层与矿床的水力联系,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五、 大气降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大气降水是矿区内各含水岩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故为矿床充水的间接充水

36、因素。与矿床充水有关各含水岩组地下水接受补给后,可通过采空塌陷带、导水裂隙带进入矿坑,对矿床进行充水,特别是本矿区开采已经造成地面坍陷等现象,更应该注意防范。矿床充水量会随着大气降雨的变化而变化,丰水季节时,水量增大,枯季则减少,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矿床充水因素主要有含水层地下水、地表水、老窑及采空区和大气降水。二、矿井水害分析1、矿井水害分析根据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在矿井范围内可采煤层浅部有小窑采空区,由于这些小窑已废弃多年,井巷已垮塌,无法调查其准确积水量,该矿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在接近这些区域前,必须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

37、探放水措施,杜绝误穿老巷、老塘发生透水事故。矿井有一定的水害威胁。井下开采必须随时观测井下涌水情况,加强井下排水设施、设备维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空区和老巷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留足防水煤柱。矿井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的情况,掌握本矿采空区范围和积水情况。将矿界以外至少100m范围内邻矿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平面图上。3、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本矿井开采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水防治预防的重点应是采空区积水、雨季渗水。1)在靠近上部采空区、断层附近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掘进巷道时,应先

38、探后掘,防止突水,并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机。2)在雨季之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要采取措施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沟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3)本矿在井下设集中排水仓,并配备排水设备,保证井下涌水能顺利抽排至地表。4)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防止巷道在掘进过程中误穿采空区。该矿必须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放水措施,杜绝透水事故发生,保证安全。5)矿区范围内不存在封闭不良或质量可疑、有突水可能的钻孔。6)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主要采空区积水,直接

39、充水层含水性较弱,达产时布置1个采区1个工作面生产,因此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突水淹井的可能性不大,暂不设置井下防水闸门等防水设施。待今后收集齐相关水文资料后另行设计。三、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或注浆堵水(疏放或注浆很不经济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多采煤炭,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用采后充填,疏水降压、改造含水层(充填岩溶裂隙)等方法,消除突水威胁,创造少留煤柱的条件。3、留设防水煤(岩)柱必须与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的物理

40、力学特性、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还要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方式等人为因素相适应。4、一个井田或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防水煤(岩)柱应该在它的总体开采设计中确定。即开采方式和井巷布局必须与各种煤柱的留设相适应,否则会给以后煤柱的留设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留设。5、在多煤层块段,各煤层的防水煤(岩)柱必须统一考虑确定,以免某一煤层的开采破坏另一煤层的煤(岩)柱,致使整个防水煤(岩)柱失效。6、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留设煤(岩)柱的条件时,所留设的煤(岩)柱必须满足各留设煤(岩)柱的条件。7、对防水煤(岩)柱的维护要特别严格,因为煤(岩)柱任何一处被破坏,必将造成整个煤(岩)柱

41、无效。防水煤(岩)柱一经留设即不得破坏,巷道必须穿过煤柱时,必须采取加固巷道、修建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措施,保护煤(岩)柱的完整性。8、留设防水煤(岩)柱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本地区取得。邻区或外地的数据只能参考,如果需要采用,应适当加大安全系数。9、防水岩柱中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粘土质隔水层或裂隙不发育、含水层极弱的岩层,否则防水岩柱将无隔水作用。第六章 矿井2014年度作业计划 一、矿井2014年度掘进接续作业计划2014年度综合掘进进尺2120m,全煤巷。掘进工程计划安排两个掘进队,4个掘进头,两个掘进头掘进,两个头治理瓦斯,交替作业,以主掘进为主,交替工作面为辅的方式。掘进工程为:1900运输巷、

42、1900回风巷、1900切眼、1905运输巷、1905回风巷、1905切眼、1906回风巷、1906运输巷。表二 熊家湾煤矿2014年度掘进计划表 队 别工作面名称煤层煤岩别断面(m2)工程量(m)工作面接替全年计划(m)毛净123456789101112一队1900回风巷C9煤6.26.16120601201900切眼C9煤3.83.812065551201905回风巷C9煤6.26.16350501001001003501905切眼C9煤3.63.61201201201906回风巷C9煤7.26.1639060110110110390二队1900运输巷C9煤7.26.16606060190

43、5运输巷C9煤7.26.16450501001001001004501906运输巷C9煤7.26.1651060110110110120510全年计划(m)2010二、矿井2014年度采面接续作业计划表2014度矿井计划总产量为191988吨。回采产量为177090吨,工程煤量14898吨。2014年度采面接续顺序:1905回采工作面1900回采工作面,1905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为314m,倾斜长160m,煤层厚度1.3m,可采储量为97968吨;1900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为300m,倾斜长120m,可采储量为91800吨。表三 熊家湾煤矿2014年度采面接续表工作面名称残余走向长(m)工作面

44、(m)回采率(%)回采面积()储量(万t)劳动定员组织全年年底乘余长度采高1234567891011121905采煤工作面3141601.396502405.1850.781.21.31.20.625.101900采煤工作面3001201798360009.2901.51.21.31.61.61.08.21合计第七章 矿井探放水工程计划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一、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概述1、探水起点的确定(1)积水线:积水边界线(采空区范围)即为积水线。(2)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探水线具体划定见

45、下述“严格划定探水线”。(3)警戒线: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在上山掘进时指倾斜距离)即为警戒线。2、钻孔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的确定由于探水钻孔为多用钻孔,其与瓦斯抽放钻孔共用,即其既为探水钻孔,也为抽放钻孔。根据矿井瓦斯抽采计划中的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掘进工作面探放水钻孔的钻孔参数设计如下:(1)钻孔施工深度为80m,其中超前距30m,允许掘进距离为50m(2)帮距: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取20m。(3)顶底控范围:根据9号煤层赋存条件,顶眼控制范围为距离巷道顶板20m,左右帮控制20m,底眼控制范围为距离巷道底板6m。(4)钻孔数目及布置钻孔呈扇形布置在巷道前方,布置

46、5个孔。平面3个孔,顶底板各一个孔。探放水钻孔参数如下表所示.表四 探放水钻孔参数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道夹角()倾角()中眼7580.000上帮眼7582.8286.0下帮眼7582.6-205.5顶眼7580.4021.0底眼7580.001.0 图1掘进工作面探水钻孔布置图二、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详见下表。表五 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队别工作面名称年度进尺量(m)每循环钻孔工程量 每月钻孔工程量(m)钻孔数量工程量个m123456789101112小计一队1900回风巷4505400685325.2800 18

47、10.21900切眼81254001561.21561.2 1905回风巷231054004201124.2365.21321.11608.2252.3113.51527.810147746.31905切眼120054001114.6 1114.61906回风巷261254001158.61232.4856.71178586.5501.35513.5二队1900运输巷46054008151198.2486.98751542345.611611113.21254.38791.2 1905运输巷23005400182.31150.11086.9378.51538.4346.31205.41632.

48、27520.11906运输巷265054001026.51253.51268386.41191.418561121.18102.9 合计42160说明:此表是根据本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的每月进度进行排序,未安排有探放水工程的月份是安排参加采面安装和施工其他工程。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一、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概述1、钻孔布置由于探水钻孔为多用钻孔,其与瓦斯抽放钻孔共用,即其既为探水钻孔,也为抽放钻孔。由于矿井瓦斯抽采计划中的采面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为:钻孔布置在采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内按3m孔距施工,上向、和下向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平行顺层钻孔,每个钻孔最短深度80m。从切眼巷起,在两

49、巷(即采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每隔3m垂直向9号煤层打瓦斯抽放钻孔(探水钻孔),主要用以超前探明前方是否存在隐伏构造、裂隙以防导水。2、钻孔参数钻孔长度最短80m,钻孔角度与层倾角一致,即811孔打设过程中,应适时调整钻机高度,尽量将钻孔布置在煤层中。 图2采煤工作面探水钻孔(抽放钻孔)布置图二、2014年度采煤面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2014年度采煤面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详见下表。表六 2014年度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序号工作面名称巷道名称年回采长度(m)采面长度(m)钻孔工程量(m)123456789101112小计11900采面1900运输巷30012070651301301301306

50、551900回风巷3001206565130130130130650小计13513026026026026021905采面1905运输巷4201301401401401401401408401905回风巷420130140140140140140140840小计28028028028028028016803合计1351302602602602602802802802802802804665说明:2014年采煤工作面探水计划是补充,瓦斯抽放孔先行。第三节 矿井探放水设备配备1、探水探水钻1、钻机型号ZYJ500/180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2台工作,2台备用。ZYJ500/180型探水钻机最大钻孔深度200m,开孔直径65113mm,终孔直径75mm,钻孔角度范围90,额定转矩500Nm,钻进速度大于150mm/min,钻进推力15/20KN,电动机电压660/380V,电动机功率11KW。2、探水钻杆选用孔直径50mm的圆形钻杆,钻杆长度为1.0m。3、排水系统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矿井回采工作面高于水仓标高,水经过水沟进入水仓,由主水泵直接排出地面。第八章 附图 1、矿井水文地质图 1:5000 2、矿井井下水害预测图 1:2000 3、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1:2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