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60781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学习中心: 红旗大学 专 业: 会 计 姓 名: 1 连 1 学 号: 14702115 指导教师: 1 冰 2016年03月16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明确标注;有关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且为本人在论文中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本人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某上市公司财务

2、作假与公司治理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论文作者:_1连1_(签字)_2015_年_12_月_31_日指导教师已阅:_1冰_(签字)_2015_年_12_月_31_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年级层次专业姓名题目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 2014 级 专升本会计

3、学 专业 学生 1连1 设计(论文)题目: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一、设计(论述)内容1.何谓财务作假,其表现形式有哪些2.公司治理的概念3.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如何4.实例说明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二、基本要求1. 论文观点要明确,逻辑要清晰,要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要突出。2. 论文结构要合理,内容要充实,层次要清晰,论述要充分;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搜集资料,尝试创新。3. 概念要准确,数据可靠,结论正确,文笔流畅,表达准确,论文字数在1.2万字左右,参考文献要在7篇以上。4. 独立完成,严格按照学校对论文的格式要求,遵守进度安排写作,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1.财务作假与

4、公司治理的关系如何2.实例说明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四、主要技术指标1.实例说明财务作假的数据2.对公司财务作假数据进行相应指标分析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下达任务日期: 2015 年 12 月 31 日要求完成日期: 2016 年 03 月10 日答辩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1冰开 题 报 告题 目: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报告人:1连1 15 年 12 月 30 日一、文献综述 刘建明,陈和平,郑国洪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对策2010年4月第7期。财务舞弊产生的错误信息可能严重误导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和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了市场的

5、运行机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最新财务舞弊现象和主要形式的剖析,从法律制度和环境入手,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对策。一、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形式(一)通过权益性交易确认损益权益性交易不能确认损益。据不完全统计,。因此,通过权益性交易确认损益的问题如不予以解决,促进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无从谈起。(二)借壳上市相关会计处理问题(三)破产重整的债务重组收益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对策本世纪初,美国在其资本市场系列财务舞弊丑闻发生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财务舞弊法律责任的措施,尤其是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的发布,极大地提高

6、了财务舞弊的法律责任。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分析,本文从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主体的法律责任为主入手,考虑可能参与财务舞弊的利益相关方的法律责任,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对策。(一)加强法律监管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应赏罚分明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参与者,执法部门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二)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财务舞弊成本一是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三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三)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追索机制民事责任是由法院判决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具有民事性质的责任,主要由注册会计师停止侵害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并赔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四)引入公众监督

7、、制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制度要有效制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行政监督效率难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挥公众财务专家、网络或者舆论监督作用,建立起一种能够激发公众参与监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积极性的法律制度。 财务造假的动因与对策探究(汪柏珩,2010)则强调会计人员主观上的一些因素也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动因之一。文章指出主观上,一方面有的会计人员丧失独立性,没有遵守职业操守,业务素质和水平较低。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影响公正性,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通常也是企业或单位经营管理层的成员之一,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放弃

8、,而得到这一切的前提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企业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志和任务,不论对错,否则就会被降职,乃至被辞退。从而就有一部分会计人员或者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又或者是“唯上是从”,丧失独立性,没有遵守职业操守,没有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肆意伪造事实、篡改财务数据,公然欺骗公众、舆论和政府部门。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造假问题研究(王艳梅,2011)一文还指出造假的低成本助长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目前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较小。此外,国家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惩治会计造假的规定处罚过轻,违法的低成本也

9、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汪建新,2009)和浅析杜绝会计造假(马秀丽,2009)都认为加强内外部的监管,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管人员行为是治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一些有效途径。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王清炜,2010)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刘红英,2011)则认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更是解决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关键。文章认为应该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梁树富,方园,吴懿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实证研究J.现

10、代商业,2010,(2):241-242. 从国外看,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许多知名公司相继传出会计丑闻,让世界震惊。在一系列丑闻中,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破产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破产了,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世界通讯公司也破产了。在国内,从1993年到2006年,共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罚。令人震惊的舞弊案件如银广夏、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等,舞弊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中国股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窗体底端 王茜.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西南大学,2010.1-52.笔者拟通过从我国目前公司财

11、务报表粉饰手段的现状研究入手,讨论探寻出切实有效的审计措施,为后续的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提供一点借鉴。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首先以国外经典的公司财务舞弊理论为切入点,对舞弊的成因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并为后文做好理论铺垫。接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介绍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其后,笔者将从新的视角把企业所有业务高度抽象与浓缩成四类,即广义购进业务、广义销售业务、货币收付以及会计资料生成环节,这将更好的利于笔者分类研究财务报表的粉饰手段和审计策略,这似乎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 在实证部分,本文设计了一个舞弊公司利润预测模型,选择11个盈利能力指标并从国泰安金融经济数据库选取了20

12、05年2007年因财务舞弊被揭发的32家上市公司作为舞弊样本。接着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将与Y(营业利润)拟合度不高、显著性不强的外生变量逐一剔除,最后通过怀特检验和自相关检验,得出了与Y拟合度最高的三个变量,即X5(管理费用)、X7(投资收益)、X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在模型验证阶段,本文选取了2009年被证监会公布的在2008年度违规进行财务舞弊的5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以便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如何。通过验证,得出5家公司有4家的营业利润的误差落在了规定的区间范围内,尽管与证监会公布的采样舞弊个数有细微出入,但说明了该模型的对公司财务舞弊有比较理想的预测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

13、还不能作为直接审计证据来使用,所以审计人员还得通过各种审计策略以及实质性审计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 最后,在熟悉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法,以及通过舞弊公司利润预测模型的检验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进行了审计策略的研究。同样也从广义购进及会计资料生成、广义销售及会计资料生成、货币支付及会计资料生成和其他方面入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策路进行了探讨,以便找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以提高对财务舞弊的甄别能力。 鉴于对以上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审计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职业怀疑态度,要有刨根问底的专业精神,严格执行“有弊推定”的原则,对待周围的情况要仔细、客观地评估,并充分搜集

14、相关证据。对于任何潜在的负面指标、迹象或消极信号,具备应有的职业谨慎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公司财务报表重大不实表达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对客户周围的情形,要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对于看似无关的问题或线索,要锲而不舍。除此之外,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要“内查”“外调”并重,充分利用职权积极地向有关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询证,对行业内的整个情况做出大致的评估,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性质、生产、经营、财务、风险及交易情况能有一个更充分、客观、深入地了解,而不仅仅把注意力局限在审计技术层面上。总之,为了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证社会

15、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揭露上市公司重大的财务舞弊是审计人员不可推劫的社会责任。 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河南大学,2010.1-60.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以本世纪初的美国更甚。上个世纪末期,我国的会计造假丑闻频繁上演,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夏,猴王,黎明股份等不胜枚举;本世纪初,美国的安然、施乐、世通、默克制药等巨头公司的财务丑闻更是举世震惊。这些财务丑闻的一连串发生,使得如何面对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一度成了全球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其被关注程度达到有史以来最高。 200

16、7年爆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让全世界为之心惊胆战,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使得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酷考验有所收敛,但是世界各国仍然把这次经济危机作为他们最为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重点和难题。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看似已不再如之前那么受到关注,但综观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无论会计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存在,依然普遍,甚至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其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也会日益扩大和加深。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遵循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必须秉持“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采取“标本兼治”的治理方针,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就是说

17、,在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加强法律监管,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划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中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也指出,舞弊意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 故意行为。第二章第六条 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第三章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错误主

18、要包括:(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三)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舞弊主要包括:(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前进的方向。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监管。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通过会计造假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已成为当今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一些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应该设置账簿的没有设置,已

19、经设置账簿的账目混乱,反应不出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的情况尤其突出。 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诸多市场信息中的核心内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清晰、准确、及时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对未来的盈利预期,据此投资者才能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价,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将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社会公众依赖失真的会计信息做出的判断,也很难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政府管理部门依靠基层统计数据提出政策,当源泉都是错误的时候,则提出的本意是好的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会计是管理的工具,为管理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当这个依据失去可靠性时,决策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

20、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惩治会计造假,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而,有必要通过对会计造假现象和原因的分析,探讨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和措施,以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三、研究方案(框架)1.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期刊、著作等,进行阅读分析,研究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相关背景,会计准则,大体情况。2. 财务造假1 弄清楚界定财务作假的具体标准有哪些。2 其作假原因有哪些3 作假后的危害有哪些4 作假的手法有哪些,可举例出真实案例3. 公司治理对策(举例出实际案例)4. 结论最后与我的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互相探讨来最终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4、 进度计划预计用18周完成毕业论文,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2周

21、:选题、定题;查阅中英文资料;第3周:确定选题,继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列出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第4周:进行开题报告;根据答辩委员会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第5-6周:充实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初稿;第7周:修改论文初稿;第8周: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写出毕业论文中期总结;第9-10周:完成并提交论文第二稿;第11周:修改论文第二稿;第12周:完成并提交论文第三稿;第13-14周:修改论文细节,进一步完善论文,定稿;第15周:完成相关论文答辩提纲,做好答辩准备;第16-18周:论文答辩;装订论文。五、指导教师意见 资料丰富,计划合理。 通过开题报告,可以进行中期报告、论文写作。指导教师:

22、 1冰 2016年 2 月 24 日中 期 报 告题目:某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与公司治理报告人:1连1 一、进展情况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了论文主题、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并且认真学习了毕业论文手册,明确了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在本学期前五周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对论文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搜集工作,草拟了写作大纲通,过与指导老师的邮件交流调整了写作方向,拓宽了写作思路,明确了写作重点。全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 绪论。第二部分 财务作假。第三部分 x公司案例公司治理。第四部分 公司治理。第五部分结语。目前已完成论文的初稿。 二、指导教师意见 通过中期报告,可以继续进行论文写作。指导

23、教师:1冰 2016年 3 月 10 日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 2016年3月17日二、完成质量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够体现专业基本训练内容;能够按时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及毕业设计,做到独立完成,基本可以达到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三、存在问题 缺乏对研究问题自己的独到见解。四、结论 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可以结题。指导教师: 1冰2016年3 月 17 日中 文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假账案被接连曝光引起了公众的震惊。从我国的“琼民源”到“银广夏”等事件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案充分说明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已不是偶然或个别的现象它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一大痼

24、疾。财务造假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创且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缓解直至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案例的分析引用和有关权威部门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客观滋生条件及防范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假账案被接连曝光,从1996-1998年我国的“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三大案件,到2011年“内蒙古公司瑞金矿业”,2012年”万福生科”,2014年“南纺股份”,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案充分说明了上市公司的财务作假行为已不是偶然或个别的现象,它已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首

25、先,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危害,使投资者的维权之路走的很艰难而又艰辛;财务作假还会造成诚信的缺失及其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如果上市公司在监督下都在作假,更不用说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都对它们失去了信任,使得真正想对企业上市的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的危害是十分巨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入探讨导致财务作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作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以便缓解直至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案例的分析,引用和有关权威部门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作假行为的客观滋生条件及防范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杜绝上市公司财务作假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作假

26、 公司治理英 文 摘 要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fraud case was after exposure, from 1996 to 1998, Joan MinYuan red light industry in China dongfang boiler three cases, the Inner Mongolia ruijin mining company in 2011, 2012 fu-sheng wan, NaFang shares in

27、 2014, a series of listed company fraud case fully illustrates the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is not accidental or individual phenomenon,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macro economy and market economy. First of all, the medium and small investors rights and

28、 interests are jeopardized, make investors rights protection of the road is very difficult and hard; Financial fraud also can cause the lack of integrity and its investors mistrust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f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false, not to mention, unlisted companies, in

29、vestors have lost trust in them, that would really like to listed companies would be difficult to finance, to the enterprise is very big to the harm of society. So must carry on the system research, discusses the real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looking for the governance of financial fraud counterme

30、asures, establish normal and orderly accounting work order is imminent, in order to ease until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in recent years, reference data and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from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in China breed

31、ing objective condition and protection management, etc, in order to prevent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Key words: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Corporate governance目 录1.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财务作假22.2.财务作假的特征分析22.2.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22.2.2以会计数据作为作假的客体22.2.3作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32.2.4连续的行为32.3.上市

32、公司财务作假的动因分析32.3.1利益驱动是财务报告作假产生的根源32.3.2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财务信息供需主体没有形成42.3.3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助长作假行为的添加剂52.3.4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为作假提供可乘之机52.4.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62.4.1.虚构收入62.4.2.提前确认收入62.4.3推迟确认收入62.4.4转移费用72.4.5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72.4.6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72.4.7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82.4.8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82.4.9潜亏挂账82.4.10资产重组创造利润93、X公司财务作假具体案例103.1X

33、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103.2X公司财务作假问题113.3对X公司财务作假的分析方法123.4减少X公司财务作假的建议134、公司治理针对财务作假的措施154.1加强员工的诚信教育154.2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154.3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154. 4加强会计理论研究164.5公司内部治理164.6公司外部治理164.7企业法人和管理者是财务最有利的监督者174.8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17结论181.绪论1.1 研究背景自世界上首家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出现以来,上市公司财务作假问题就如影随形。21世纪初期,发生了“安然公司破产案”,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在200

34、1年11月,曝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又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破产,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同样,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作假也是屡闻不鲜,先是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步入21世纪,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作假案和内蒙古公司瑞金矿业作假案,20

35、12年的万福生科案件,2014年的南纺股份按键,中国证券市场屡有财务丑闻曝光,这些财务作假事件引起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财务舞弊对市场参与者在财务信息上的信心是一个严重威胁。财务舞弊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公共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1.2 研究意义事实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这就使得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显得十分的有必要和有意义。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诱因,从而为我国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

36、行为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财务作假2.1.相关概念 财务作假,是指在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作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作假行为包含作假的主体、作假的动机、作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 在实务中,要保证真实性,杜绝财务作假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要求各类经济信息的产生、传递、输送和加工使用,必须以实际发

37、生的经济业务及其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和结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具体地说:会计确认环节,要求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得掩饰。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必须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凭证、根据凭证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程序应是对经济活动的客观、完全、系统和规范的反映。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为实现真实性的目标,首先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事,按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统一的口径编制出会计报表,得出有关财务指标数据。2.2.财务作假的特征分析2.2.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

38、体的集体舞弊 尽管公司财务作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作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作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作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2.2.2以会计数据作为作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作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变

39、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2.2.3作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作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作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作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2.2.4连续的行为 财务作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作假行为,既然作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帐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2.3.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动因分析2.3.1利益驱动是财务报告作假产生的根源尽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但财务报告作假

40、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由于受利益驱动而采用一系列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作假, 如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经济事项, 虚增经营业绩等屡见不鲜, 随心所欲地任意调节会计事项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目的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在证券市场这个重要舞台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就想方设法地提高公司业绩。二是上市公司内部业绩评价制度作为内部管理重要环节, 是评价各个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标准。没有业绩评价标准, 就没有争优创先, 奖勤罚懒, 激励和约束机制就得不到实现,而这种业绩评价制度的缺陷正好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土壤, 会

41、计数据通常是上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奖金就会减少, 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 所以, 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告作假提供了动机。像科龙电器案例:高管顾雏军财务作假,就具有手段隐秘、危害巨犬、监守自盗、难以发现的特点。科龙公司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等。1992年12月注册成立,1996年7月公司45958万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1999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原董事长顾雏军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又拥有一家全资公司即顺德市

42、“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科龙的主权基本上都掌握在顾雏军手上,从他掌握公司60%的主权上就能看出来,他出于私利,利用手中控制权肆意占用或转移公司财产和利润,渐渐对科龙进行掏空。他利用科龙完成对天1格林柯尔出资,使之符合公司法的出资规定;混淆格林柯尔一科龙概念,骗取、侵占本应由江西科龙获取的廉价土地使用权相关利益;非法开设账户转移科龙资金;以广告费名义挪用科龙电器资金。利用关联交易诈骗上市公司子公司财产。2.3.2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财务信息供需主体没有形成公司治理因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组成的相互制衡的

43、组织结构。而目前的情况是, 经理层行使经营权, 直接指挥并控制会计部门的核算与财务报告的编制, 掌握了充分的内部信息; 股东控制权以股权为基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 大股东凭借优势股权可以直接从公司内部获得较为详细可靠的信息, 而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 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说是个局外人, 只能从间接渠道获得信息,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完全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两种后果: 一是投资者如果仅以财务指标来判断投资对象, 那么最终选择的投资对象很可能是与期望相违背的造假者, 因为作假的财务报告比真实披露的财务报告更具“竞争优势”; 二是由于财务报告作

44、假, 通过市场传递的上市公司信息就会失真, 那么投资者通过市场评价机制来制约被投资上市公司就会失效, 因而被投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成功”融资后就可能肆无忌惮地从事高风险的活动。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 所以财务报告作假的实质是人为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以获取超额收益。从财务信息的供给方来看, 经理层和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 他们是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者而不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 当财务信息因为监督契约的履行而获得协调利益分配功能时, 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修正, 以不公平地占有契约方的利益, 从而引发财务报告作假的风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 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没有按

45、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做, 董事会和经理层高度重叠, “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 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 但由于“一股独大”使监事会形同虚设, 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 没有真正实现设立监事会的初衷。2.3.3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助长作假行为的添加剂目前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在会计市场上委托者、受托者和被审计者的博弈中, 会计师事务所是弱势群体, 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 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这不但使公司内控失效, 也使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 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 因此

46、, 会计市场上出现了委托者出钱委托中介机构审计自己财务报告的怪现象, 其审计结果必然是委托人意志的体现,想怎么体现,存在虚假行为那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扭曲的聘任制度,往往助长了“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的心态, 不仅危及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独立性, 而且无法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履行股东和社会公众的责任。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眼前利益,不能很好履行职责,有的违背职业道德,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不揭露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为造假者服务。相关规定。科龙电器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审计,2002、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

47、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可以看出,德勤的审计行为不够独立、客观、公正,未能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违背了注册会计师法。2.3.4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为作假提供可乘之机有关法规规定不够严密, 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作假有空可钻, 如已颁布的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规定了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揭示的会计信息内容,但对于其中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留有空白, 有关法律法规贯彻不彻底, 有法不依, 无法可依, 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执法不力的现象较为

48、严重, 同时我国的证监会监管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 监管体系尚未理顺, 政出多门, 制度和政策不统一、不协调, 使得公司在披露时无所适从, 给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作假提供条件。证监会、银行、财政部、税务局等多个部门都参与证券市场的政策制定, 难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形成了政出多门的局面, 也为政策与制度的协调带来了困难; 有关法律法规缺位, 影响了对会计信息等相关财务信息质量的审查, 使财务会计的透明度不高, 会计信息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法律制裁乏力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首先,我国法律对于政府监管者的约束力不强。科龙电器案那个时代,法律漏洞百出,这就给顾雏军这样的人提供了肆意侵害科龙中小股东的机会

49、。2.4.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2.4.1.虚构收入 这是最严重的财务作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

50、,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2.4.2.提前确认收入 这种情况如: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编制假的验工计价单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2.4.3推迟确认收入 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

51、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但说来说去还是“不按实际走”。 2.4.4转移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2.4.5费用资本化、递

52、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而递延费用则非常之多,如广告费、职工卖断身份款费等。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现行会计政策,在完工投入使用前的新建工厂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贷款利息均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非当期损益。通过此方法可调增利润。还有如费用不及时报帐列支而虚挂往来,按正常程序,发生的加工费、差旅费等费用应由职工先借出,在支付并取得发票后再报账冲往来计费用。在年末若职工借款较大应关注是否存在该等情况。 2.4.6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53、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复杂性,决定了同样一项资产有不确定性的价值,因为资产减值实际上是掺杂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此次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与旧四项准备相比,资产减值计量难度更大,甚至大大超过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及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除非寻求专业的不动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师帮助外,否则根本无法得出恰当的资产减值标准,从而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正确性。这就更

54、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让我一次亏个够。 2.4.7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例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非经常性损益虽然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质,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机会,特别应关注的是,有些非经常性损益本身就是虚列的。 2.4.8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操作手法有

55、: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或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多计应收帐款: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列;或应收帐款少提备抵坏帐,导致应收帐款净变现价值虚增;多计固定资产:例如少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漏列负债:例如漏列对外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 2.4.9潜亏挂账 当前上市公司账面资产很多为不良资产,为了挤出水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但很多上市公司减值准备根本未提足,当初改组上市时,基于包装的需要,虚增了一块资产,可能挂在应收款项上,也可能虚增存货、固定资产、无

56、形资产等,一些投资项目根本就是虚的或为不良资产,但也挂在账上。上市以后,因原主业不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就急剧减值,但上市公司也不计提减值准备,另外,上市后继续包装,造成多项资产尤其是应收款项虚增。这些账面不良资产带来的潜亏金额往往很大 2.4.10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便是资产重组。然而,近年来的资产重组老是使人联想到做假帐。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便在于资产重组。 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目前仍然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法之一,虽然因“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差价不能计入利润”新规定而受限制,但上市公司仍可以

57、通过非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方式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3、X公司财务作假具体案例3.1X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下面举一个上市公司作假案例,然后谈一下我对其治理的建议。和许多上市公司一样,上市之前的X公司资产优良。其广泛涉足海洋捕捞、海洋开发与养殖、农业开发与种植、渔船修理、特许经营等诸多领域。噩梦从X公司上市之日开始。在募集到3.42亿元之后半年时间不到,X 公司 2011年中期业绩预警,理由是受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多项业务损失重大。2012年初,公司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被证监会召见进京接受谈话。虽然公司自称纯属正常询问,但有关X公司包装上市已在坊间传开。投资者心中也开始产生打了问号。表3-1

58、X 公司 2009 年以来披露的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 万元项 目 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 月 6月主营业务收入9092102256619110472330413778595净利润48018316898768931296510536总资产275506503176259 75248 1003289280357578净资产14736467224838749264500563664525939每股收益(元)0.0420.010.0970.050.050.75 0.61净资产收益率(%) 3.260.39 3.49 1.78 1.7935.3840.6

5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522155694017344 115818108 213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0.30.320.230.020.07 1.040.01 从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见附表,X公司仅在2010年创下了0.32元的最好业绩,当年每股收益为0.151元, 净资产收益率为5.01,均为上市以来的最高值。但2012年,当地税局要求X公司补缴2010年和2011年的税款和罚款343.37万元。追溯调整后,X公司当年每股收益降至仅0.01元,净资产收益率为 0.39。而在随后的4年半时间里,X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几乎全为负数,即便在X公司账面业绩

60、最好的2011 年( 净利润为1689万元)也是如此。从净利润来看,X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还较稳定,但从2014年报亏1.29亿元、2015年半年报报亏1.05亿元可以看出,X 公司上市后存在虚增利润的嫌疑。截止2014年末,X公司资金链已基本断裂,总部18个银行账户中,没有一个账户所存资金超过1万元。同时,该公司债务负担十分沉重,账面银行借款总额为1.9亿元,其中,短期银行借款1.36亿元,借款逾期金额2440万元。X公司2015年半年报披露,由于资金短缺、担保诉讼和资产冻结致使主营业务停顿,报告期内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公司支柱业务海洋捕捞报告期内只实现458万元收

61、入,同比下降了79.63;而巨额对外担保引发的或有负债及担保损失难以估计。总之,X公司的经营运作已极不正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巨大。3.2X公司财务作假问题 X公司上市近6年来没有能够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为了免除 ST或退市危机,公司甚至虚构利润,违规披露不实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其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从形式上看,X 公司虽然依法建立了股份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班子都在正常运作,公司2012年以后还设立了2名独立董事,3年独立董事达到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上述公司治理主体之间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相互制衡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问题。公司自改制上市以来,公司董事长兼任控股公司董事长,同时还兼任下属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集各项权力于一身,给公司大股东财务作假提供了便利。司带有典型的国有企业家长制风格,经营决策及管理事务长期由董事长个人说了算,内部基本没有不同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