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60746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第31卷第2期2010年5月中国戏曲学院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ChineseTheatreArtsV01.31.No.2May,2010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刘淑丽摘要:牡丹亭在戏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者们对其情节结构却有着或褒或贬的不同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牡丹亭的情节结构:以意即创作意图来组织故事情节,以点线式结构来展开戏剧冲突;采用梦与魂游的方式让作品真幻相生;双线交织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更深刻的时代主题;作者很注重情节的埋伏照应,整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关键词:牡丹亭情节结构真幻相生双线交织牡丹亭诞生后,家传户诵,盛名之下非议

2、四起.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于其音律,文辞,其次是结构.众多改编者将原作五十五出缩长为短.臧晋叔改本牡丹亭为三十六出,冯梦龙改本风流梦三十七出,徐日曦改本还魂记四十三出.应该说牡丹亭的结构确有可商榷之处,如臧氏评本日第十六出有石姑道觋折,全用一篇千字文,尤可厌,并删.汤显祖的剧作更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而且作者有晚明文人逞才使气之风,个别场次欠佳.但牡丹亭结构总体看来是很出色的.祁彪佳指出:作南传奇者,构局为难,曲白次之.李渔也说: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对于戏剧作品来说,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汤显祖虽没有这样说,但才情自负之余结构肯定也是他考虑的重点之一,很难想象一盘散沙样的剧作会受到人们狂热地喜

3、爱.文人删并牡丹亭,从精简场次更适合舞台演出的角度看这样的修改是可行的,但是从反映生活,主题,人物形象的深度与广度来看却逊了一筹.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至少有这样几方面鲜明的特点:首先,作者用一个一以贯之的意来组织故事情节.戏剧创作是一个整体,剧作家在创作之初先有了意,即创作意图,然后围绕着这个意去设计情节,人物,对布局作出统盘考虑.正如许之衡作曲法分析传奇结构的特点:传奇出数既多,则未下笔之先,布置全局,悲欢离合,宜将情节大略拟定,这其实也是作家的创作法则,在下笔之先早已在心中布局好了.而在做总体布局时始终围绕着意来建构情节结构.牡丹亭一剧的创作意图体现在题词当中: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汤显祖要用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的爱情故事反映以情反理的主题.这一点前人早有评论,如清代洪异曾这样评价牡丹亭:肯綮在死生之际,记中惊梦,寻梦,诊祟,写真,悼殇五折,自生而之死;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洪舁看出了作者用来结构作品的意,即死生之际,先描写自生而之死,再描写自死而之生,这是剧情发展的一条中轴线.有了意以后,剧本采用以人物活动的时间来组织戏剧冲突的点线式结构,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从头至尾进行叙述.王骥德已提出结构章法的问题,编剧必先分段数

5、,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汤显祖对剧作的结构是费过苦心的.吴梅提出传奇结构要谨严:填词之道,如行文然,必须规矩局度,整齐不紊,则一部大文,始终洁净,读之者虽觉山重水复,而冈峦起伏,自有回顾纤徐之致.数十出中,一出不能删,一出不可加,关目虽多,线索自晰,斯为美也.牡丹亭的结构虽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刘淑丽,文学博士,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曲史及元明清文学.?75?戏曲艺术2010年5月没有达到一出不可增一出不可减的地步,但总体上的纤徐之致却是应该

6、给予肯定的.而且该剧在情节安排和布局上,注意统观全局,强调前因后果,既有事件的来龙去脉,又着力描写冲突的重点.在具体写作中,作者按开端承接转折收煞的思路将一个离奇的爱情故事写得迭宕起伏.剧作共五十五出,按上述思路分为四部分:(一)第18出为开端.这一部分交待了剧中人物及关系,也提出了全剧的矛盾.第一出标目由副末开场介绍了剧情大意.第二出言怀男主人公岭南秀才柳梦梅出场,说半月之前做了一梦,梅树下一美人,说遇到她方有姻缘之份,发迹之期.这里出现了一个小悬念,这个梦与剧情发展有什么关联?美人是谁?与柳梦梅将来能否相遇?第三出训女杜丽娘一家出场.父亲杜宝是南安太守,母亲甄氏,丽娘是独生女.这一出向读者

7、传达了一个信息:杜家家教甚严,对女儿管束极严格.为了让女儿知书知礼将来出嫁后父母面上有光,决定给她请一个老成的先生教书.第四出腐叹失馆儒生陈最良,去杜府应征教书先生.此戏剧动作使得陈最良一线向中心人物丽娘移动.第五出延师陈最良做了丽娘的老师,杜宝令习诗经.陈最良这条动作线确定与主线联结起来.第六出怅眺柳梦梅的朋友韩子才劝他外出于谒,又告之钦差识宝中郎苗舜宾要去香山奥多宝寺中鉴宝,约好前去.外出干谒是个必不可少的情节,只有柳梦梅外出打秋风,离开岭南,才有可能与身在南安府的女主人公相遇.第七出闺塾陈最良讲解诗经?关雎.春香告诉丽娘府中有个花明柳绿的大花园,师父走后,丽娘问春香花园有何景致.这又抛出

8、了一个悬念,小姐知道了花园的存在,会不会采取行动前去游园?有了游园的动作才有了惊梦,有了惊梦才有了死死生生的爱情故事.如果说惊梦是一个枢纽事件的话,导向游园惊梦的就是闺塾.闺塾一出,为小姐游园惊梦做铺垫.这出戏展示了女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烦忧,让观众产生一种预期,这个女主人公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戏剧动作来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戏剧冲突(情理冲突)初现端倪.第八出劝农杜宝下乡劝农.此出戏的作用,一来是说明杜宝是个清官,二来是为小姐游园创造机会.如果杜宝在家,以他严厉的要求,温淑的丽娘是不可能迈出闺门去游园的.因杜宝外出,又由春香口中得知花园的消息,那游园惊梦才万事俱?76?备,只欠东风.开端部分,我们可以

9、隐约感到戏剧冲突的潜流.杜丽娘所能接触到的人物,父母,丫鬟,老师.他们对杜丽娘是疼爱的,表面看起来没有矛盾.但她在官衙中生活了三年,居然不知道家中还有一个后花园.白昼午睡也要招来父亲的责怪.陈最良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花园.严父,慈母,迂师,加上稚气未脱的春香,杜丽娘的家庭环境令她体会不到一丝自由的空气.这柔顺的姑娘身上,好象也有那么一丝反抗的迹象:师父依注解经引起她的不满,还出口询问花园事宜.这一部分除了交待人物关系外,还点明男女主人公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动作:一个外出干谒,一个要去游园.(二)第920出是承接.这一部分是矛盾的进展与激化,连接开端部分与转折部分,由惊梦一事引

10、出女主人公伤情病倒至病逝.第九出肃苑春香对陈最良说因讲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姐动了情肠,决定去游园.这一举动引发了一个戏剧高潮动作即惊梦.第十出惊梦写丽娘游园,被园中景致唤起春情.回房后感慨自己青春虚掷,做梦与一青年书生温存.但美梦被母亲到来惊醒.戏剧冲突渐趋明朗:情感欲望的活跃要求与现实环境的封闭,冷酷令丽娘痛苦,但女主人公反抗的力量也渐趋明显.这出戏是自生而之死的序幕.第十一出慈戒因见情思无聊,丽娘独眠香阁,老夫人责骂春香引小姐去花园.可见理的一方戒备很严格.第十二出寻梦丽娘独自去花园重温旧梦,但失望而归.她看到梅树而心生死后葬于树下的念头,我们感受到一丝死亡的信息.接下来她发出这般花花

11、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的呼喊.戏剧冲突在此已然明了.这出戏是自生而之死一线的正式开端.第十三出诀谒柳梦梅对老园公郭驼说要外出干谒,男主人一线有可能向丽娘一线靠拢.第十四出写真此出一方面表现丽娘对青春的留恋,一方对为拾画作了铺垫,为男女两条活动线索真正合一作了准备.第十六出诘病春香将小姐的病因告诉夫人,老爷却认为是触污了柳精,请陈最良诊脉.第十七出道觋石道姑出场,介绍了自己奇特的生平.杜府来人请她去为杜小姐祈禳.第十八出诊祟陈最良为丽娘诊脉,道姑为丽第31卷第2期刘淑丽: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娘禳解.陈最良推算说要捱过中秋才能好.此出显

12、示丽娘情况堪忧.第二十出闹殇丽娘死前叮嘱春香将春容放入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期待有一天能被有情人捡到.她曾问:春香,咱可有回生之日否?这句话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丽娘会不会等到意中人?会不会回生?这些悬念在剧情发展至小收煞的时候给后面剧情的发展带来了几许光明.因金人人侵,杜宝奉旨镇守淮扬,即日起程.吴吴山三妇合评本日:要腐儒葬女于宦邸花园,此事甚难,恰有北往之诏以玉成之,真丽娘之幸也.因来不及送女儿回乡安葬,建梅花庵观,命石道姑和陈最良看守.这一来为杜柳二人相逢制造了机会:二来杜宝与金人入侵一线联系起来.惊梦,寻梦集中展开戏剧冲突,情以其喷薄的状态显示了对理压制的不满.杜丽娘中秋之死是小收煞.(

13、三)第2135出是转折,这一部分是情节的转折,矛盾的转化,作者着力要渲染的内容,是杜丽娘对情的执着追求,自死之生.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却符合艺术的真实.第二十一出谒遇钦差苗舜宾寺中祭宝,柳梦梅求见,得其资助上京路费.这出戏点出了苗舜宾与柳梦梅的关系,为后文科考迟到受照顾做张本,也为男主人一线向女主人一线移动起了推动作用.第二十二出旅寄柳梦梅路过南安病倒,被陈最良搭救,让他住进梅花观养病.男女两线相交终于要成为现实了.第二十三出冥判丽娘在阴间向判官表明自己因梦慕色而亡.判官放丽娘出枉死城中,并让花神保护她的肉身,此出丽娘迈出了自死而之生的第一步.第二十四出拾画柳梦梅游园拾到了丽娘的春容,误

14、当成观音像供养.男女相遇由春容牵线.第二十五出忆女丽娘死了三年,杜母与春香在其生辰之日祭奠.第二十六出玩真柳梦梅瞻礼观音像,认出是人间女子,对画膜拜.第二十七出魂游丽娘魂游杜府,昕到有人在叫俺的姐姐呵!俺的美人呵!心中惊疑.丽娘现身梅花观,与男主人公见面呼之欲出.二十八出幽媾柳梦梅在屋内拈香拜画,丽娘鬼魂敲门,柳梦梅以为是邻女,二人完其前梦.至此,男女两条线索真正重合了.第二十九出旁疑石道姑因听到柳梦梅屋内有女人声息,怀疑游方小道姑在与柳梦梅说话.这里透露出柳杜二人幽会消息泄露,马上会起波折.第三十出欢挠柳,杜幽会,石道姑与小道姑来查看,丽娘藏到画后.这段情节很让柳梦梅疑惑,分明一个影儿,只这

15、轴美女图在此.古画成精了么?真相马上就要大白于天下了.第三十二出冥誓丽娘让柳生盟誓娶自己为妻,然后说出真相,嘱其发掘坟墓让自己回生.此出戏一来显出柳生爱丽娘之真心,纵使是鬼也不怕;二来让发坟之事令人信服,理由是柳生如此爱丽娘,一定会按其叮嘱及早让其回生.戏剧冲突指向另一个高潮回生.第三十三出秘议柳梦梅找石道姑商议并准备让丽娘回生的事情.这一出石道姑对柳梦梅说:大明律:开棺见尸,不分首从皆斩哩.只怕事发之时怎处?预设了悬念,我们已经可以料到事情肯定会暴露,那样柳梦梅该怎么办?会不会受到处罚?矛盾冲突的对象悄悄地发生了转移,丽娘所承担的以情反理的任务大部分完成了,下面冲突的核心由丽娘转移到了柳梦梅

16、身上.第三十四出调药因丽娘回生需要安魂汤,石道姑向陈最良买药,为回生做准备.第三十五出回生石道姑与其侄癞头鼋,柳梦梅挖开坟墓,救活小姐.至此,主要情节线索发展完成.这里有几个点,一个是冥府,进一步刻画杜丽娘对情的执着,并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凸显现实的冰冷.一个是梅花庵,柳梦梅拾画,叫画,丽娘现身与之幽媾,主人公情欲的需求得到满足.接下来,大转折出现,柳梦梅开棺,丽娘复活,二人结成夫妻.这开启了后来陈最良去杜宝处告状,杜宝移镇,夫妻俩夜走临安,柳梦梅去找岳父,杜母返杭与女儿相认等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四)第3655出是收煞,这部分是矛盾的解决,各种戏剧线索都汇集到一处,最后戏剧动作终结.转折部分主

17、要刻划男女主人公的痴情与执着,从婚走出开始,矛盾转为杜,柳与杜父,皇帝等封建势力的斗争.第三十六出婚走陈最良约柳梦梅明日去给小姐上坟,众人害怕事发,石道姑劝小姐曲成亲事,夤夜去临安.主副两条线索自此开始向一处汇集.第三十七出骇变陈最良以为小姐坟被劫,要赶往淮扬告知杜老先生.陈最良一线也向中心靠拢.第三十九出如杭杜,柳到了杭州,柳梦梅去赴考.明清传奇大团圆的套路之一就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柳梦梅高中状元是杜,柳二人的愿望,?77?戏曲艺术2010年5月也是杜宝最终同意女儿嫁柳的一个原因.第四十出仆侦郭驼离家到南安府寻找柳梦梅,听癞头鼋说了柳梦梅的经历,决定去临安寻主人.第四十一出耽试柳梦梅赶考失

18、期,因认识考官苗舜宾被收考.因淮扬危急,朝廷命杜宝前去迎敌,暂停科举放榜.这为后文柳梦梅前去寻找丈人被抓埋下伏笔.第四十四出急难因放榜之期尚远,丽娘求柳梦梅去淮扬打听爹娘消息.柳梦梅与杜宝两人的矛盾冲突即将产生.第四十八出遇母杜夫人与春香来到杭州,与丽娘相遇相认.第四十九出淮泊柳梦梅来了淮城,天晚投宿.第五十出闹宴杜宝退贼,举行太平宴,令人将前来认亲的柳梦梅拿下,递解到临安.杜宝钦取回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戏剧线索一步步收拢.第五十一出榜下陈最良因封为黄门奏事官,柳梦梅中状元.第五十二出索元军校们找不到状元,碰到老驼,一起去寻找.第五十三出硬拷杜宝认定他是劫坟贼,命人吊打.老驼听到柳梦梅叫冤

19、,带人入门找到柳梦梅.苗舜宾带登科录救下柳梦梅.第五十四出闻喜军校向丽娘报喜,虽然柳生中了状元,但因杜父不认,皇帝令三人驾前勘对.第五十五出圆驾这一段又是一个高潮,杜宝与女儿,女婿之间的矛盾激化.虽然是大团圆的结局,但一波三折.杜宝先认为女儿是花妖狐媚假托而成.杜夫人来到,杜宝不信夫人还活着,也说是妖鬼捏造的.后来皇帝通过照胆镜确定丽娘有影子是人非鬼.皇帝又责问丽娘自媒自婚,丽娘坦言受了柳梦梅再活之恩.杜宝与夫人相认,但仍不认丽娘.圣旨命父子夫妻相认,归第成亲,杜宝与柳梦梅均不相认.杜宝让女儿离开柳梦梅,丽娘不肯,见女儿哭倒,杜宝心软.最后圣旨颁下,柳生不依,韩子才再次传旨,勉强团圆.最后的收

20、煞部分,剧中人向一处运动.柳梦梅高中,杜宝不认女,皇帝召众人来,在金銮殿上,各种戏剧冲突集中到一起,柳梦梅与杜宝之间的翁婿矛盾,杜丽娘与杜宝之间的父女矛盾,陈最良与柳梦梅的矛盾等一一交锋,直至解决.戏曲剧本的结尾叫收煞,是剧情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最能体现作品的思想倾向,也很难写好.臧晋叔评论元人杂剧说虽马致远,乔梦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矣.牡丹亭是个大团圆结局,但却与众不同.一般剧作到结尾时是欢天喜地,顺理成章地团圆,但这出戏的团圆却经历了许多波折.78?其次,汤显祖有一句名言: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作者采用了梦与魂游的方式让作品真幻相生.(1)作者用梦的方式将两个相隔遥远的陌生男女联系

21、在一起,以此让两条线索汇合到一起.言怀出柳梦梅出场,说自己做了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这个梦简略交待后就此搁下.按时间推算,这个梦应在丽娘死了以后做的.所以杜,柳二人的梦,是有先后的,或许丽娘死后精魂所感,或者神灵暗助都有可能.在结构安排上,却将后梦提前.惊梦,寻梦两出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的梦,这个梦与柳梦梅的梦有太多相符合之处:花园,梅树,年轻男女,事关姻缘.惊梦是全剧的主脑,全剧的许多矛盾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丽娘的生死之爱都与这个梦有关,她的性格成长也是在死生之间得以充分展示.但作者又不肯将两个人的梦明

22、明白白地说清楚,在写作时虚虚实实,令人不时心生疑惑.如柳梦梅捡到丽娘的春容以为是观音像,直到冥誓出他才认出丽娘就是画像中的人,可见他并未将之认作梦中的美人.幽媾出丽娘对柳生唱:秀才啊,你也曾随蝶梦迷花下.柳生想了想说:是当初曾梦来.这梦真真假假,柳生不曾提,丽娘何由知道他曾做过一梦?三十九出如杭柳梦梅闲来问丽娘何时见的自己,丽娘笑日:偶和你后花园曾梦来,擎一朵柳丝儿要俺把诗篇赛.奴正题咏间,便和你牡丹亭上去了.生笑介可好哩?旦笑介咳,正好中间,落花惊醒.此后神情不定,一病奄奄.柳梦梅的梦看来是没有这一段的春梦的,他只梦向娇姿折梅萼.(圆驾)杜,柳因一梦结缘,这一惊梦事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男方为

23、此改名,女方为此病死.梦将两个人联系起来,梦改变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2)梦境,幽冥(阴司)与现实形成真幻三种情境的对比.王骥德有一段评论: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明珠,浣纱,红拂,玉合,以实而用实者也;还魂,二梦,以虚而用实者也.以实而用实也易,以虚而用实也难.许建中在分析真幻相生式作品结构时指出牡丹亭是折叠式结构09,颇有道理.剧中杜丽娘人经历了现实,梦境,阴司三种情境.第31卷第2期刘淑丽: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第十出惊梦中丽娘经历了梦境.梦境美满幽香不可言,芍药栏前,湖山石边,因春梦无边而美好.第二十三出冥判中杜丽娘经历了阴司.幽冥的恐怖在冥判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遇母出石道姑问丽娘

24、人间与黄泉景致区别,丽娘答日:虽则是荒村店江声月色,但说着坟窝里前生今世,则这破门帘乱撒星光内,煞强似洞天黑地.阴司虽然黑不见天日可由于判官有人情味,幽冥显得比人间还令人感到温暖.再说现实世界.就戏剧冲突而言,牡丹亭描述的矛盾是一个朦胧的个性解放与封建压制之间的斗争.女主人公没有与任何人形成面对面的冲突,除了在最后与父亲相认时违抗了父亲让她离开柳梦梅的意志.父亲,母亲和老师,皇帝虽然代表着封建思想意识与势力,但并未和她发生正面冲突.作家将整个社会环境当成是丽娘的对立面来刻划.现实中,家庭令人窒息,严父慈母给了她充足的物质生活.但正如寻梦出丽娘向春香抱怨:你说为人在世,怎生叫做吃饭?在富贵如牢笼

25、的家中,睡起无滋味,茶饭怎生咽?诘病一出杜宝说了自己请先生的初衷:我请陈斋长教书,要他拘束身心.你为母亲的,倒纵他闲游.他们对女儿的爱就是让她做个封建淑女,出嫁后为父母带来荣耀.当丽娘病倒,母亲对父亲说:看甚脉息.若早有了人家,敢没这病.杜宝却认为:咳,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他们不注重女儿的精神生活,不了解女儿的精神需求.杜丽娘有心事也难言.她游园时感到的只是美丽景色中涌动的寂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寻梦时感到的是寻梦不着的凄凉冷落,中秋夜剪西风泪雨梧桐.残生今夜雨中休.丽娘回生后,柳梦梅想与丽娘成亲,但

26、丽娘不肯,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回生后杜丽娘的斗争性没有改变,但现实的社会要求也在她身上复活了.她的反抗有些无奈的色彩.从丽娘伤春病死到死而复生,最后团圆,经历了四年之久.她从现实进人梦境,回到现实,又去了幽冥,复归现实.在空间方面,表现出地点的流动性.出与出之间地点不同,同一出中地点也可变动.如魂游中,她的鬼魂走遍了地府,花园,梅花庵的殿堂等地方.时空的流动性使剧作真幻莫测.第三,双线交织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更深刻的时代主题.牡丹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杜丽娘由生到死,又由死复生的爱情主线;一条是李全骚乱,杜宝平叛抗金,南征北战,最后升任宰相的社会矛

27、盾副线.作者通过两条线索表现了更广阔的社会,更深刻的主题,歌颂至情,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反对异族侵略.作品中有整整九出与爱情动作线不相交叉的动作线.第十五出虏谍,第十九出牝贼,第三十一出缮备,第三十八出淮警,第四十二出移镇,第四十三出御淮,第四十五出寇间,第四十六出折寇,第四十七出围释.副线备受指责,有人说这支动作线对杜柳爱情的主线来说,是破坏了整体结构的,使结构变得松散.许多改本都将副线删除,如冯梦龙删去了金主(删掉虏谍一折),他认为:李全非戏,借作线索.又添金主,不更赘乎?去之良是.这样一来的确至情的这条线索更清晰,符合减头绪的要求,但副线的加入有这样一些不可取代的优点:(1)有助于人物形象

28、的刻划.这几出戏既刻划了杜宝忠于国事的清官形象,也体现了他的无能.杜宝贿赂李全娘娘平乱事,暗中讽刺明代主政大臣对外政策的可笑(张居正支持边将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总的来说,作者对杜宝在政事上还是持称赞的态度,为国事殚精竭力,顾不得妻儿.但这样的一个正面的官员,却成为害死女儿的凶手之一,在女儿回生后,又固执地坚守理的立场不肯认女儿,女婿,更让人清楚地认识到情,理冲突的复杂与激烈.(2)有助于剧情的顺利发展.例如虏谍出为杜宝移镇做了埋伏,而杜宝移镇又为建梅花庵,柳梦梅因病住进梅花庵与女主人公相会开路.移镇为下文夫人与小姐相会制造了机会.(3)有助于调剂舞台气氛,冷热场穿插.李全一线,有的改本全删去

29、了,但在舞台演出中,这几场戏热闹非凡,在缓慢的爱情进程中插人激烈的打斗或者搞笑的语言,可以调剂舞台气氛,文场与武场相得益彰.作为与高雅的诗词相对而言的通俗艺术,戏曲要热闹要吸引入,正如王骥德所说:大略曲冷不闹场处,得净丑穿插一科,可博人哄堂,亦是戏曲眼目.中国戏曲十分重视冷热场子的调济.最后,作者很注重情节的埋伏照应,整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不必举主要人物的例子,只看剧中两个小人物苗舜宾与韩子才就可以明白作者精于照应之用心.?79?戏曲艺术2010年5月怅眺出韩子才向柳梦梅提起钦差识宝大臣苗舜宾;谒遇出柳梦梅外出打秋风,他向苗舜宾作自我介绍,得到他的资助,才有了耽试中柳梦梅虽然迟到仍然被试官兼

30、看卷官苗舜宾告收遗才;榜下出由苗舜宾交待柳梦梅试卷在附件进呈,不想皇帝定了状元;硬拷出在杜平章府中救了被吊打的状元柳梦梅.可以说苗舜宾是柳梦梅的贵人,救星,对男主人公这一支动作线起了推动作用.言怀出柳梦梅提到自己有朋友韩子才,怅眺出韩子才劝柳梦梅干谒王侯以寻出路,才有了诀谒出柳梦梅决定外出打秋风;至圆驾中,韩子才冠带捧诏宣读敕赐团圆的圣旨,点明韩,柳别后,韩子才到京考中鸿胪之职故有此时相会.难怪吴吴山三妇合评本日:结出韩生关目不漏.另如石道姑,癞头鼋,春香,郭驼在剧中都有其照应的作用.其他如三妇评本牡丹亭批语:药店为还魂伏案(四折腐叹),花神为冥判折伏案(十折惊梦),中秋为悼殇伏案(十八折诊祟

31、),春容殉葬为考打伏案(二十折悼殇)这种处处照应也体现了李渔所提出的密针线,有了前面的铺垫,才不致让后面的情节发展合理而不显得突兀.正如青木正儿评论牡丹亭所说至若结构,针线绵密,事件展开,绝无不自然处.?80?这里只详细谈了牡丹亭的情节结构,而其排场结构,音乐结构同样体现了作者的精心布置.牡丹亭的结构与其曲辞一样出色,共同造就了其在戏曲史上的地位.注释: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02页.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lO页.许之衡:作曲法,1912年铅印本24页.洪之则:牡丹亭跋,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1252页.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23,154,141页.吴梅:顾曲麈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53页.臧晋叔:元曲选序,元曲选(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3页.汤显祖:复甘义麓,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367页.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217页.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241242页.(责任编辑曲谨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