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58739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形以载质法为桨” 由老人与海鸥设计嬗变再谈备课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把目标锁定在人文内涵的挖掘上,轻视语言本质的习得,轻视语文学习之法的传授,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缺失言语品味,习言目标混乱,学法无章可循等诸多的怪现状。本文提出语文有“三国”:“人文”为“形”,“言语”为“质”,“读悟”为“法”。提出教学备课应做到定位如上“三国”,并就人教实验教材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嬗变入手,从“走进形的国度、走进质的国度、走进法的国度”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对教师的教学备课提出了“形以载质法为桨”的备课建议。关键字:备课意识 嬗变 形 质 法【题记】人类之所以特立于众生之上,皆缘于“思考”

2、。“思”,思索;“考”,考虑。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会思索“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考虑“怎么做”。怪现状,叩问备课意识教学,作为一种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行为,应该做到审慎思考。正因为这样,教师的备课便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教师课前思考的力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然而,我们叩问自己,我们的思考足够了吗?我们思考到位了吗?我们很难作肯定的回答。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种种怪现状:一是目标缺失“年段化”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课堂中,教师无视年段目标,无视学生学情,生硬授教的现象。讲到说明文,必讲说明方法,三年级如是,四年级亦然,五年级依旧;讲到写人的文章,便离不开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真可以说是“咬定

3、青山不放松”。二是模式流于“程式化”讲到课堂教学模式,大量的课堂中不外乎“先解词清障,再品词析句,后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都已烂熟于心。“程式化”的教学带来的是学生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低下。三是教学旨归“模糊化”还有不少课堂,教师的教学“热闹非凡”,既有电影,又有讨论,还加上了表演,然而当问及为什么做这些?这节课想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等问题时,老师却瞠目结舌,不知如何作答。课堂教学旨归模糊,教育教学只走过场。这些怪现状因何而来?追根溯源,还在于我们的“备课意识”。要破解这一“魔咒”,我们还是要从叩问“教什么”、“为何教”、“如何教”入手。一堂课,省察目标嬗变上学期,我

4、与两位“同门师弟”同上人教版六上老人与海鸥一课,本学期4月9日,又参加了本课教学的辩课活动,经历了一个“艰苦卓绝”的教学嬗变,收获良多。一次次的备课,一次次的否决,在这一次次的“破”与“立”的过程中,这堂课的目标定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最是“情”关难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吴庆恒老人与一群红嘴鸥之间的动人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昆明翠湖畔偶遇了一群北方飞来越冬的红嘴鸥。从此,每一个冬季来临,老人都会如期“赴约”,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去喂鸥,风雨无阻。十多年后的一个冬日,老人静静离世,有人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畔,海鸥们竟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全文情意绵绵,动人心魄。我的教

5、学设计第一稿,成于07年3月。当初选定这一课,正是缘于那一份感动,也正是这原因,第一稿设计完全走在了“情感”路线上。教学目标基本流程1在理解语言,感受人文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2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语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描写手法,并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二、初读课文,理清框架课文为我们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个感人的片断。三、精读课文,感受震撼1.哪个场景、哪个句子,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定位、朗读“海鸥悲别”相关语段)2. 海鸥们何以如此激动,它们从老人的遗像中

6、看到了什么?引导品读文章第一部分,即113自然段,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感悟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中的情味,感受老人对海鸥慈父一般的爱。3师叙老人与海鸥之间曾经的美好,引导学生想象,回读海鸥悲别时的语段,读出情感。四、抒写追忆,激情薄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老人铜像的底座上刻写上一段话,自己会写上什么,并写下来。五、总结全文,提升思考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六、畅谈“收获”,回顾教学怀揣着一份感动,走进课堂,留下的却是残酷的否定。审视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我到底关注了哪些角度?我把教学重点完全落在了“情味”的揣摩体会上,除了“情感”,无外乎“描写”,再无其他

7、。更为要命的是,这些情意上的内容,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遍自主阅读后,完全可以感悟到,至于描写也并非六上年级的教学重点。整节课基于学生原有的基础,“原地打转”,学生鲜有提高。二、怎能得意忘“言”课堂上,我到底要给学生些什么?带着这一叩问,我再一次陷入了文本细读。读着这一单元的单元提示“揣摩作者是怎样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我陷入了沉思。写真实、写具体,离不开描写。07年第一稿中也把“语言现象”定格于“描写”。“描写”是不是六上年级的教学侧重点?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教学建议)“教学准备与设计”第1条就提出要“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

8、整册课文”,于是,我把课标与整套人教实验教材作了一番重读。通过梳理课标和人教实验教材发现,四五年级均已提出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五下年级更是以人物描写一组整个单元,系统提出和学习了人物描写的方法。那么本课到底有什么是异于四五年级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剖析,我发现本文的描写上很有特点。首先在“送餐”镜头的描写上采用了外貌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外貌描写很有特色,他抓住了人物的衣着与随身携带的物品来描写。这衣着、蓝面包和塑料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褪色”。作者为什么不写老人饱经风霜的面庞?为什么不写老人满头如霜般的头发?为什么不写老人干枯皴裂的双手?这些不也能体现出他不顾自己年老体衰关爱海

9、鸥吗?只有一个理由,作者定格了一个典型的特写,以这个特写来勾起读者对老人日常生活无尽的联想。精选典型素材,这便是六年级所特有的!其次,在“喂食”镜头的描写上,作者不单关注了对老人细腻动作的描写,而且对海鸥的表现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通过这两个角度的相互映衬,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表露无疑。关注细节展开,讲求映衬提升,这是六年级所特有的!再则,在“呼唤”镜头的描写上同样如此。学生一般都会关注到老人的语言,从老人语言中体会到他对海鸥的关心与喜爱。但是文章在写作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文章不单写老人的语言,也写“我”的语言,他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叙述的。“我”的语言很有特色,是两个问句。“我”想问什么?

10、这便是一个生发点。“我”的所有疑问,就因老人的一个举动而全然化解。这恰恰反衬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爱。通过“对话”布局,反衬升华情感,这是六年级所特有的可见,第一稿的失败,主要就在于文本内容体察的粗枝大叶。于是,我对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架构。教学目标基本流程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意思。2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了解精选典型细节、相互映衬刻画、细节侧面反衬等人物描写方法。3体会人鸥之间的情愫,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容的道理,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二、初读课文,理清框架课文为我们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个感人的片断。三、精读课文,感受震撼1定格文章第一部分“喂鸥”,自

11、读找出有关老人的描写,初步梳理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2分镜头交流描写方法之妙。(1)送餐:请学生谈感悟后,请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单单抓老人的衣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喂食:找找有关老人的动作描写。除了老人的描写,还写了什么?从“老人”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唤鸥:请学生分角色读读“我”和“老人”的对话。“我”的两次发问中让你读到“我”心里在想些什么?“老人”与“海鸥”的哪些细节让你恍然大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谈鸥”、“望鸥”镜头简单带过,不作细致分析。四、谈“收获”,回顾整节教学然而,一次次的试教,却还是以一次次的失败告终。学生们难以深入到文字背后体悟语言表

12、达之精妙,教学内容总是无法如期落实,而且课堂上的气氛更是阴云密布,令人窒息。为什么会这样?我再一次陷入了反思。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一块块“蛋糕”就在学生们的面前,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得不到?看来不仅要让孩子们看到“蛋糕”,还得给他们“勺子”、“叉子”,问题就出在教师的导学上。三、还须授之以“渔”学习,学习,少不了“学”与“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不单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语文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对文章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理清课堂上可以训练学生哪些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析,我发现老人与海鸥一文在结构上很清晰。它以一个个动态的镜头,串联成文。以文章第一部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五个

13、具体的镜头:送餐、喂食、唤鸥、谈鸥、望鸥。因此,我们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进行“概括”、“提炼”、“重组”的阅读方法。其次,本单元要求学生“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那么如何“揣摩”呢?我们又可以利用学生的概括文本与文章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通过对比来品味有特色的描写带来的独特意味。“对比法”往往能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学生的思维力度。通过这样的反复,定能使学生形成对比的意识,提高文章阅读能力的提高。第三,在文章具体片断的赏析上,我安排了扶放结合的阅读指导。以“喂食”一节为例,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语段,了解写了什么”和“紧扣词语,品

14、味有何感受”两个步骤进行了细致的品读。之后,又让学生运用这样的“两步读书法”,让学生尝试进行迁移学习。相信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于是第三稿应运而生:教学目标基本流程1通过联系上下文、化文为画、对比阅读等方法,理解“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梳理片断、快速读文说梗概、比较等方法,训练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3通过对比感悟,朗读体验,了解精选典型细节、相互映衬刻画、细节侧面反衬等人物描写方法。4在读悟中感受老人形象,体验人鸥之间的情愫,获得朗读方法的习得与文本语言的内化,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容的道理,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一、理框架,了解人鸥故事二、读“喂鸥”,感受人鸥情深定位

15、学习“喂鸥”部分。(一)一读,读到“画面”,了解曾经事1请学生快速朗读文章的1-13自然段,把各镜头联结成一段话,简单介绍。2出示教师概括的梗概范例,对比提升。(二)二读,读到“细节”,感怀和谐情1比较“梗概”与“文章”,思考课文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2定格“喂食”,感悟细节(1)自读,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2)与“梗概”比较,体会对老人动作描写的细腻,以及海鸥表现描写的映衬效果。(3)品读,说感受。3学法迁移,品读交流(1)概括学法:细读语段,了解写了什么 紧扣词语,品味有何感受(2)请生任选“老人喂鸥”中的一个镜头,来品味一下文章是怎样把细节写具体、写生动、写出情感来的。镜头:送餐学生交

16、流写了什么。如果我们来写老人,还会写老人的什么特点?比较自己的写法与文章的写法,抓住关键词谈感受,体会作者选材的精当,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其他镜头教学环节,此处不再赘述。三、叹“别离”,初感生死悲别四、谈“收获”,回顾整节教学经过反复尝试与修正,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设计最终定格。在辩课活动中,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有法可循,他们的思维也一直比较活跃,思考较有深度,取得了良好的反应。细回味,定位教学三国面对时下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怪现状,结合自己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设计的嬗变过程,我细细回味,对“有效备课,破除程式”有了些许看法。我以为,教师备课惟有定位教学“三国”,才能有效驾驭课堂,才能

17、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实效。一、走进“形”的国度,体“情”为线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人文内涵作为单元组元的依据,也正因为如此,老师们文本解读的第一直觉便会不由自主地定位在人文性的挖掘上。听过了无数节课,经历了无数次的感动,大量的老师在文本内容的情感性上做足了功夫。然而,沉下心来,我们细究教学实效,又有多少课是真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实效的?在老人与海鸥一文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次尝试都在教学尾声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谈收获的环节。让我们意外的是,不管课堂教学是何种形式,不管课堂教学是成是败,不管是城里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每一次的回答几乎一样,都是谈文本内容,谈自己受到了何等的感动。这足以表明文本

18、内涵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第一影响力,他们一接触文本便会不由自主地定格于此。同时这现象的背后也隐寓着我们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人文的弊端。文本情感内涵的挖掘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形”,只是语文学习的载体而已。更何况,学生对于情感的体悟随着多年来语文学习的积淀,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自能,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我们应该走进“形”的国度,让学生通过文本去体悟“情”,但是我们不能以“情”为终,为“形”所惑,而不能自拔。教学建议第一部分“教学准备与设计”第2条中指出: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由此我想,语文教学在体悟情感上到底该放多少份量,必须重新进行衡量。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经过多次尝试,反复调研,我

19、数易其稿,最终把“情”弱化,定位为一条粗放的线索,适时点拨,适时拎起。但是即便是如此弱化,学生还是悟得相当深入。由此可见,文本之“情”无非是文本体悟的一条线,让学生随着它的脚步走近语言;无非是课堂学习的一叶舟,重在载起对“言语本质”的品悟。二、走进“质”的国度,习“言”为要近年来,“语文味”一词盛行。“语文味”是基于当下语文教学中诸多非语文现象的充斥而提出的。关于“语文味”,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有生动的描述:“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其核心是语言。味儿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细究汪教授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学应定位于“语言”这一“质”的品鉴与习得。然而“语言

20、”的范围还是太广,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均隶属语言的范畴。那么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到底该抓什么呢?教学建议中一再提到“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可见,考虑文本特点和年段特点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备课之初首要的任务便是研究解读文本的言语特点。每一篇文章都会有其特色所在。而这特色的习得便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老人与海鸥一课的解读,我从布局、描写、修辞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才逐渐清晰了最终的教学。当然,文本所呈现的言语特点,并不需要都在课堂教学中做完全性的传递。我们还应该研究这些言语现象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序列性的布排,

21、我们应根据特定年段学生的语言积淀来确定教学的取舍。就像老人与海鸥一课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诸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我们并不必要再进行细致的区分与练习,因为这在五下年级早已做了相当深入的学习。我们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以拓展与深化而已。三、走进“法”的国度,促“学”为重有“形”有“质”,大部分老师的教学往往止于此,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叶老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还有专家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建议第二部分“教学组织与实施”第22条中也指出“提问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对理解性、感悟性提问的回答,要注重过程”。“不教”、“例子”、“怎么写”、“过程”,这一个个词汇都指向一点:教

22、学需要教给学生读悟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自能”学习。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有实效。因此,教师备“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读悟之法是学生在语文这一浩瀚的汪洋中得以远航的“桨”,没有这“桨”,航行便会无以推进,航行便会迷失方向。我们可以非常极端地说: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读悟之法的习得所占的比重该是最大的,它甚至可以超过一半的学习比例。正如我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嬗变过程中,正是由于对学生语文读悟之法的忽视,导致教学走了不少的弯路。这节课的语文读悟之法,除了我所安排的概括、比较、分步读解之外,还可以训练阅读批注、文本补白、联想表达、言语转换等。这些都可以因学生而异,因学段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我们应力求课堂上让学生在语文读悟之法上至少能“一课一得”。综上所述,教学备课,绝然不是简单的文本梳理那么简单,我们应该从文章外化的“形”、内在的“质”和学习实践的“法”上进行全方位地备课,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卓有成效。一句话备课直须“形以载质法为桨”,惟有如此,才能助力于学生!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