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55245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4.A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O3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 姓 名: 学 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0年 5 月 20 日21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前言2一材料和方法21 试验材料22 测定指标及方法22.1 特性测定22.2 酶的测定43 试剂与仪器设备73.1试剂73.2 仪器74 数据差异性分析8二结果与分析81 O3对采后李果实品质的影响81.1 O3对李果实硬度的影响91.2 O3处理对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影响91.3 O3处理对李果实总糖的影响91.4 O3处理对李果实TA

2、的影响101.5 O3处理对李果实褐变度的影响111.6 O3处理对李果实花青素的影响112 O3对李果实膜脂氧化、抗氧化酶及PPO活性的影响122.1 O3对李果实MDA含量的影响132.2 O3对李果实POD活性的影响132.3 O3对李果实PPO活性的影响142.4 O3对李果实SOD活性的影响152.5 O3对李果实PAL活性的影响16三结论与讨论161. O3处理与李果实品质的关系172. 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膜脂氧化的影响173. 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74. 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PPO活性的影响185. 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18致谢19

3、参考文献20O3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安哥诺和黑宝石李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和观察不同O3条件下李果实贮藏不同时间的特性变化,明确出最佳O3处理条件,获得最佳间歇时间,提高李果实耐贮性。O3可抑制呼吸强度,减少氧分消耗;降解消除乙烯等有害气体,形成霉菌等微生物抑制剂;抑制杀灭病菌,防止腐烂生霉。结果表明:O3-10d是比较适宜的O3处理条件。明显降低了黑宝石李果实的腐烂,减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 能有效抑制SOD活性的下降,PAL活性作为李果实的抗性指标,果实的活性也能在贮藏末期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抗逆性,增长了果实的存储周期,能够达到抑制

4、果实PPO活性增加的效果,减缓果实衰老进程。关键词:李,O3,贮藏,SOD,PPO Effect of ozone on quality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 of plum fruit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geleno and Black Gem plum fruit for research materials,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plum fruit O3 fruit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5、 of different time changes, clearly the best O3 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best interval time and increasing plum fruit storability. O3 inhibit respiration, reducing Oxygen consumption; degradation to eliminate harmful gases such as ethylene, the formation of mold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inhibitor;

6、inhibition to kill bacteria and prevent mildew ro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3-10d is the best O3 treatment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friar plum fruit rot, reduce fruit firmness and titratable acid content decreased, can inhibit the SOD activity decreased, PAL activity as indicators of r

7、esistance of fruits, fruit of the activity can also be maintained at relatively high end store level, showing a high level of resistance, an increase of the storage period of fruit, to achieve inhibition of PPO activity of fruit effect and slow down the senescence process.Keywords: plum,O3,Storage,S

8、OD,PPO 李是温带果树中适应性较强的一种,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成熟于高温季节且皮薄汁多,在常温下生理代谢旺盛,极易腐烂变质而造成经济损失,故在常温下不耐贮藏1。O3是一种在常温下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可抑制呼吸强度,减少氧分消耗;降解消除乙烯等有害气体,形成霉菌等微生物抑制剂;抑制杀灭病菌,防止腐烂生霉。但O3处理对李果实采后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安哥诺和黑宝石李为研究材料,在课题组2008年的研究基础上2-6,进一步探讨O3的间歇处理时间对李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一、 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黑宝石李于2009年8月10日购

9、买于南京三叉河果蔬批发市场;安哥诺李于2009年9月22日采自北京平谷区,当天空运回江苏省农科院果蔬保鲜与加工实验室。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大小均匀的果实,01.5预冷24h后装入气调保鲜箱,密封保存,利用O3发生器产生臭氧,每15 d取样一次,每处理取10个果实用于各项品质指标的测定。2 测定指标及方法2.1特性测定2.1.1硬度 每次测定10个果实,用刀片在果实最大横径处切去对应两侧1cm2的果皮后,在去皮处用硬度计分别测定果实硬度,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取平均值。2.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 采用糖量计测定,每次测定10个果实,在果实最大横径处取样测定,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取平均

10、值。2.1.3 总糖 采用蒽酮比色法2.1.4 可滴定酸(TA) NaOH滴定法测定,参考李锡香等(1994)2.1.5 褐变度取果肉10g,加入12ml无水乙醇,匀浆后3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420nm下的OD值。2.1.6 总酚取果肉5g,加入10ml无水乙醇和15ml10%三氯乙酸研浆后静置30min,再取清夜离心3000rpm5min,取上清液0.2ml于试管加入0.8ml10%三氯乙酸和5ml的lin-酚混匀,30水浴10min,加入0.5ml的lin混匀,30水浴30min后测量500nm下的吸光度。2.1.7 果胶取样5g(不需要研磨)置于150ml的三角瓶中,加

11、入50ml无水乙醇,沸水浴30min,除去糖分及其他物质,用滤纸过滤,弃去滤液,沉淀放入原三角瓶中,加入40ml水,水浴5030min,以此溶解可溶性果胶,过滤,用少量水洗涤滤纸和沉淀,滤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为可溶性果胶夜。沉淀放入原三角瓶中,加100ml 0.5M浓硫酸在沸水浴上加热1h以水解原果胶,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为原果胶测定液。吸取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液各0.1ml加入到0.9ml蒸馏水中,沿壁加浓硫酸6ml,混匀后沸水浴20min,冷却,各加入0.5ml 0.15%咔唑乙醇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2h后测530nm处吸光值。2.1.8 花青素提取液为乙

12、腈乙酸=964取样10g加入提取液20ml后匀浆于30静置1h,取上清液13000rpm离心10min,取离心液1ml加入PH4.5的0.4M醋酸钠缓冲液2ml后摇匀,于525nm处测吸光值。2.2 酶的测定2.2.1丙二醛含量(MDA)的测定提取液的制备:取10g去皮果肉,加0.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于20mL 0.2mol/L磷酸缓冲液(pH=6.4)中冰浴研磨,4冰冻离心机1.3104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定酶活性。MDA含量的测定:参照李合生等7的方法,略有改进。取1.0mL粗酶提取液加入3.0mL0.5%的硫代巴比妥酸(TBA,用20%的三氯乙酸配成)溶液中,混匀后

13、在沸水浴中煮沸20min,迅速用自来水冷却并在1104g离心机中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分别测定光密度值,并按下式计算MDA含量:MDA含量(molg-1)= 6.45(A532-A600)-0.56A450 *V*A/Wa式中A:反应液总量(4mL); V:提取液总量(mL); a:测定用提取液体积(mL);W:样品鲜重(g)。2.2.2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参考汤章城8的方法,有改进。粗酶液的提取同2.2.1。酶活性的测定:将0.1mol/L的邻苯二酚溶液在30保温,取该溶液3mL,迅速加入粗酶提取液0.2mL,保证反应温度为30,加酶

14、液后5s开始扫描,记录20s内398nm处吸光值变化,以OD398变化0.01表示一个酶活性单位(),每处理重复3次。酶的比活0.01OD398g-1min-1= (OD*D)/(0.01*FW*t)式中FW:样品鲜重(g); t:反应时间(min); D:稀释倍数。2.2.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粗酶液的提取同2.2.1。酶活性的测定:按照Putter(1974)的方法,略有修改:将0.1mL粗酶提取液加入2mL 0.05mol/L愈创木酚(用0.2mol/L pH=6.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中,在30水浴中平衡5min,然后加1mL 0.2%H2O2(用0.2mol/L pH=6.

15、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混匀,1min后扫描1min内470nm处吸光值变化,以每分钟OD470变化0.01表示一个酶活性单位(),每处理重复3次。酶活性(g-1min-1)= (OD470* Vt)/(W* Vt *0.01*t)式中W:样品鲜重(g); t:反应时间(min); Vt:提取酶液总体积(mL);Vs: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2.2.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粗酶液的提取: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9,称取果肉10g,加入20mL0.05mol/L(pH=7.8,含1%PVPP)的磷酸缓冲液,冰浴研磨,于4下8500rpm离心20min,分离出的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6、酶活性测定:取质地相同,透明度好的试管若干,一支对照组,一支空白组,分别加入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1.5ml,0.13mol/L Met、750mol/L NBT、100mol/L EDTA-Na2、20mol/L核黄素各0.3mL和0.5mL的蒸馏水,对照和空白均以1mL 0.05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粗酶液,混匀后将一只对照管置于暗处,其他各管置于4000lx光源下反应20min(30,要求各管受光情况一致,温度高则时间缩短,反之延长。)。反应结束后,用黑纸遮光终止反应。以遮光的空白组调零,测定560nm处各管的吸光度,公式如下:SOD活性= (A0-

17、As)*Vt/(A0*0.18*FW*V1)式中Ao:对照管ABS; As:样品管ABS; FW:样品质量(g); Vt:提取液总体积20mL; Vl:反应液体积1mL。 SOD的总活性以每克鲜重酶单位()来表示,以1min内OD560减少0.1个单位为一个酶活单位。2.2.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酶液的提取:分别称取果肉5.0g,加10mL 含5mM/L巯基乙醇的0.05M pH8.8硼酸盐缓冲液和少许聚乙烯吡咯烷酮(0.5g除去酚类物质毒害,防止醌颜色干扰),在冰浴中研磨充分,离心前在-20冰箱预冷2min,然后在高速冷冻离心机上离心4下20min(20000r/min),取

18、上清夜置于4冰箱中保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酶活性的测定:在小试管中依次加入0.1M pH8.8硼酸盐缓冲液1mL,0.02M的L-苯丙氨酸1mL,酶液1mL,对照即将酶液改为蒸馏水1mL,蒸馏水0.5ml,30下水浴60min,加6M的Hcl 1.0ml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沉淀),测定290nm波长下测OD值,以每小时在290nm处吸光度变化0.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校正管用蒸馏水代替酶液。酶活单位=OD值*Vt/(0.01*V1*t*FW)。2.2.6 纤维素酶参考魏文毅和曾秀丽的方法,有改进。酶液的提取:取10个果实,均匀取样10g,加入20ml酶提取液(6%NaCL

19、,内含0.6%EDTA,1%PVPP)进行研磨,1.13103g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酶液。DNS比色法:取酶液0.2ml,40预热3min,加入0.5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l,对照为pH 4.0 柠檬酸缓冲液,40恒温反应30min后加入0.8ml 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DNS),沸水浴5min,冷却后取0.1ml加入到2.4ml水中混匀,540nm下测分光。以每分钟每克鲜样40分解羧甲基纤维素钠产生1ug葡萄糖为一个纤维素酶活性单位(U),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准确称取经105烘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250m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50ml,配成0.1%标准葡

20、萄糖溶液。分别吸取上述各溶液2.0、4.0、6.0、8.0、10.0ml,分别定容至50ml.再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2.5ml于试管中,各加2.5mlDNS于试管,煮沸5min(另做1管对照,取2.5ml蒸馏水,加2.5mlDNS(用来终止反应)同样煮沸5min)冷却后在540nm下测定。记录各管的OD值,以OD值为纵坐标,对应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含糖的mg数为横坐标绘制曲线。2.2.7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液的提取同2.2.6。DNS比色法:取酶液1ml,37预热3min,加0.5% 、pH 4.0果胶溶液2.0ml,对照为pH 4.0醋酸缓冲液,37恒温反应30min后加入1.5mlDNS,

21、沸水浴5min,用水定容至10ml,540nm下测分光。已D-(+)半乳糖醛酸作标准曲线,以每分钟每克鲜样37分解果胶产生1ug的游离半乳糖醛酸为一个果胶酶活性单位(U)。重复三次取平均D-(+)半乳糖醛酸作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配置D-(+)半乳糖醛酸溶液(0.1mg/ml)为标准样按下表在各试管中加样。组分0123456标准样(ml)00.20.40.60.811.2蒸馏水(ml)54.84.64.44.243.8DNS(ml)5555555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却后取0.1ml加入到3.9ml水中混匀,540nm下测分光,用0号管调零,以OD540nm横坐标,半乳糖醛酸量为纵坐标绘制标

22、准曲线。2.2.8果胶酯酶(PE)酶液的提取2.2.6NaOH滴定法:取酶液0.2ml,37预热3min,加0.5%果胶1ml,对照为PH4.0醋酸缓冲液,37恒温反应30min,加入0.8mlDNS,沸水浴5min,冷却后取0.1ml加入到3.9ml水中混匀。540nm下测定分光。3 试剂与仪器设备3.1试剂所采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3.2 仪器1)UV11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DKB-1915型低温恒温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3)HH-4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4)GZX-250BS-光照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23、5)Sigma 3K15高速冷冻离心机(Made in Germany)6)IKA T18basic高速分散机(Made in Germany) 7)LW-011臭氧发生器(南京绿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4 数据差异性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ANOVA进行邓肯氏多重差异分析(P0.05)。二、 结果与分析1、 O3对采后李果实品质的影响1.1 O3对李果实硬度的影响图1A为O3处理后贮藏期间安哥诺李硬度的变化情况。贮藏0至20d内,O3-0d,O3-10d和O3-20d处果实硬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且高于对照组,20d至40d内O3-10d处理的果实硬度发生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6

24、0d处O3-10d和O3-20d处理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0d至100d内果实硬度都明显下降,100d至120d内O3-0d处理的果实硬度显著增加,可能与果实发生不可逆硬化有关,O3-10d和O3-20d处理果实的硬度变化较平缓。可见,O3-10d处理有利于缓解果实的衰老进程。图1B为O3处理后贮藏期间黑宝石李硬度的变化情况。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贮藏0到105d内各处理和对照果实的硬度均明显下降,105至105+3d内果实的硬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处理处果实硬度和对照组硬度差异都不显著。 图1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硬度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1.2 O3处理对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

25、C的影响可溶性固形物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主要由糖、酸等物质组成,其含量高低可作为评价李品质及保鲜效果的指标。图2A为不同O3处理对安哥诺李SSC的影响。在整个贮藏过程中,SSC一直处于波动性变化状态。贮藏020d内,各处理和对照果实的SSC均增加,20d处各处理的果实SSC差异性均不显著。20至40d内,O3-0d和O3-20d处理果实的SSC显著增长,而此时,O3-10d处理和CK果实的SSC出现下降,且O3-10d处理下降幅度较大。贮藏40至80d内,O3-0d处理果实的SSC先下降后升高,O3-10d,O3-20d处理和对照果实的SSC则均下降

26、。贮藏80至120d内O3-0d处理果实SSC平缓上升,变化不显著。其他处理果实SSC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至贮藏120d时,O3-0d处理果实的SSC显著高于O3-10d,O3-20d和ck处理的果实SSC。图2B为不同O3处理对黑宝石李SSC的影响。与安哥诺李比较,黑宝石李果实的SSC变化波动要少,大致上表现为下降。0至15d内各处理和对照组果实的SSC均增长,O3-10d和O3-20d差异性不显著但是较O3-0d和对照组差异性显著。15至60d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60d各处理的SSC均出现了最高值。60至105+3d内O3-10d处理表现为下降,O3-0d和ck处理果实的SSC变化不显著,

27、60至105d内O3-20d处理果实的SSC表现为下降,105至105+3d内表现为升高。105d处各处理果实的SSC为ckO3-0dO3-10dO3-20d,且O3-0d,O3-10d,O3-20d之间的差异性显著。ABSSC(%)SSC(%)贮藏天数(d)贮藏天数(d)图2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SSC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1.3 O3处理对李果实总糖的影响图3是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由图3A可看出,各处理总糖含量均有高峰出现,但出现的时间和峰值存在差异,除O3-10d处理在贮藏60d时达到峰值外其它处理均在20d达到峰值,O3-0d和O3-20d的峰值均高于ck的峰值

28、,之后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至100到120d各处理果实的总糖显著增加,在120d处总糖含量依次为O3-10dO3-0dckO3-20d,且差异性显著。由图3B可看出,贮藏0至15d时各处理果实的总糖均显著增加,15至30d内ck,O3-0d,O3-10d处理果实的总糖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O3-20d处理表现为下降趋势。30至45d内各处理的果实总糖均显著下降,其中ck下降最为显著,与果实后熟作用有关。45至105d内各处理果实的总糖变化波动较大,总体表现为ck总糖较小。在105d处各处理的果实总糖为ckO3-0dO3-20dO3-10d,且差异性显著。图3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总糖的影响,A-

29、安哥诺,B-黑宝石1.4 O3处理对李果实TA的影响李果实采后体内的酸作为呼吸底物会被大量消耗。图4 A为安哥诺李O3处理后贮藏条件下TA含量的变化情况,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O3处理和对照果实的T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0至 20d内O3-0d和O3-10d处理果实的TA增长到最大值,20至80d内O3-10d处理果实的T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TA,在80d处各处理果实的TA为O3-10dO3-20dO3-0dck。80至120d内O3-0d,O3-20d和ck处理果实的TA表现为下降趋势,O3-10d处理果实的TA先显著下降后缓慢升高。在120d处各处理果实的TA为ckO3-10dO3-0dO3

30、-20d,O3-10d和O3-0d处理果实的TA差异不显著。由图4B可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O3处理和对照果实的T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且各组处理间变化各不相关,下降的速率在不同贮藏时期也不同,总体来说后期下降都较为平缓,0-15d内各处理果实的TA含量均快速下降。贮藏15d时各处理果实的TA含量依次为O3-20dO3-10dckO3-0d,各TA含量差异性显著。15-30d内O3-0d处理果实的TA呈增长趋势,30-105d内各处理果实的TA均呈下降趋势,后期下降缓慢,在105d处各处理的TA含量依次为O3-0dO3-10dO3-20dCK,O3-0d和O3-10d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与O3

31、-20d和ck差异性显著。 图4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总酸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1.5 O3处理对李果实褐变度的影响图5是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褐变度的影响,由图5A可看出,0-40d内各处理果实的褐变度呈现增长趋势,且O3-10d和O3-20d处理果实的褐变度增长较为显著,40d处各处理褐变度依次为O3-10dO3-20dckO3-0d,且差异性较为显著。60-80d内各处理果实的褐变度显著下降,80-100d内各处理果实的褐变度又显著增长,在100-120d内O3-20d,O3-0d,O3-10d处理的果实褐变度均发生缓慢增长,对照组褐变度显著下降,在120d处各处理褐变度依次为O3

32、-20dO3-0dO3-10dck,O3-0d和O3-10d褐变度差异性不显著。由图5B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果实的差异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0-30d内各处理果实的褐变度缓慢降低,在30d处各处理褐变度O3-10d显著小于其余各值,之后开始缓慢增长,增长趋势各不相同。105d处各处理褐变度依次为O3-0dO3-20dO3-10dck,且差异性显著。 图5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褐变度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1.6 O3处理对李果实花青素的影响图6是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花青素的影响,由图6A可看出,0-20d内各处理果实花青素均显著增长,而对照组变化较为显著,60-80d内O3-0d

33、和O3-20d果实花青素呈现增长趋势,O3-10d和ck处理果实花青素呈现下降趋势,在处理100d处O3-0d,O3-10d,O3-20d处理果实的花青素呈现峰行变化,出现最低峰值,差异性不显著,120d处各处理果实的花青素依次为O3-0dckO3-10dO3-20d,O3-10d和ck差异性不显著。 由图6B可看出,总体花青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的变化趋势各部相同,总体来看O3-20d处理果实的花青素较其他处理偏高。 图6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花青素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2、 O3对李果实膜脂氧化、抗氧化酶及PPO活性的影响果实中清除自由基的体系较复杂,其中某一种酶或某一物质的变化

34、并不能代表机体总保护能力的变化。MDA的积累受3个因素的影响:O2浓度、不饱和脂肪酸(底物)含量和组织总的清除自由基能力10。陈清西等11指出,清除自由基是保护酶系统的主要功能,因此该酶系统与MDA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但各种保护酶活性与MDA含量的相关度又不相同。SOD活性与MDA含量相关度最大,且呈负相关。POD活性与之呈一定的正相关,CAT活性与之相关较不明显。而MDA积累的速率可表示组织中总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大小。MDA积累越多,表明组织的保护能力越弱。有关研究表明SOD、CAT、POD等抗氧化酶12-14的活性与植物抗性和衰老有关。SOD能在植物衰老过程中清除组织中的活性氧,维持活性氧代

35、谢的平衡,保护膜结构,因而能延缓衰老;果实衰老时SOD活性下降与MDA含量增加,意味着体内清除活性氧能力的下降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强。CAT催化分解组织中高浓度的H2O2,从而使H2O2控制在较低水平,降低H2O2产生OH对机体造成的危害。POD催化组织中低浓度的H2O2氧化其它底物,用以清除过氧化物和H2O2。果实衰老时POD活性下降,也会导致POD清除过氧化物毒害能力的下降,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与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表明,苹果、荔枝果实的衰老与活性氧的伤害有关,POD活性变化可作为果实衰老的一个标志15。只有SOD、CAT、POD三者活性协调一致,才能使自由基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延缓果实

36、衰老,所以将上述3种酶统称为保护酶系统16。2.1 O3对李果实MDA含量的影响由图7 A可看出,整个贮藏期内安哥诺李果实的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间有一个含量高峰,而对照处理的高峰出现得最早,比其它处理早20至60d,说明对照处理容易较早出现组织衰老、保护能力变弱的现象。在贮藏60至80d期间,处理和对照果实的MDA含量均下降,O3-0d处理果实的MDA含量最高,可能是果实在长期的低温胁迫条件下导致果实出现后熟代谢障碍而致,O3处理可减轻低温胁迫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120d处O3-20d处理果实的MDA含量较低。图7 B 可看出,O3-0d处理果实的MAD含量峰值出现较其他处理晚1

37、5d,90-105d内各处理果实的MDA均出现显著降低,对照果实的MDA含量出现增加,且在105d处各处理果实的MDA依次为ckO3-0dO3-10dO3-20d。在回温期间各处理果实的MDA均增加,说明O3处理能抑制果实衰老。图7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MDA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2.2 O3对李果实POD活性的影响POD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保护酶,一定程度的环境胁迫,会使POD活性升高以减轻或清除胁迫因素17。因此POD活性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果实成熟衰老的情况。由图8A可知,安哥诺李在整个贮藏期,O3-0d处理李果实的POD活性仅在贮藏60d时出现了一次高峰,而其他处理的酶活

38、性则有两次高峰。至贮藏20d,除O3-20d处理的果实POD活性为降低,其余处理的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CK处理上升的最少。在贮藏60d时,各处理均出现了第一个POD活性的高峰。在贮藏的60至80d期间,各处理均呈不同的下降趋势。在贮藏80至100d期间,O3-10d,O3-20d,ck果实的POD活性又增长并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其后又保持回落至贮藏结束;贮藏的80至100d,O3-0d处理的酶活性保持平缓的上升,其他处理的POD活性则显著增长,形成第二次活性高峰18。在整个贮藏期间,各处理的果实POD活性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至贮藏120d时,各处理果实的POD活性依次为O3

39、-0dO3-20dckO3-10d。总体看来,整个贮藏过程中O3-0d处理果实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第二次POD活性增长高峰出现较CK处理出现得晚,表明该处理对果实的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由图B 可看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贮藏15d时,ck处理果实POD活性与其他处理相比有极明显的差异(P0.01),且各组活性均显著上升。在贮藏60d处各处理果实的POD活性出现最低谷,且ckO3-0dO3-10dO3-20d。O3-10d处理果实的POD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出现了两次高峰。吴彩娥等报道,植物体中存在两种POD机制:一种在遇逆境或衰老初期即表达,表现为保护效应,能增

40、加果实的耐藏性;另一种是在逆境后期或衰老后期被启动,表现为伤害效应。因此可以初步断定,O3-10d处理的第一次POD活性高峰为保护效应,是果实后熟的标志,第二次则为伤害效应,是果实开始衰老的标志。而O3-10d处理的果实POD活性在贮藏的后期又缓慢上升,说明该处理抑制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快速衰老。在整个贮藏期间,O3-0d与O3-20d处理的果实P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与对照组类同。图8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POD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2.3 O3对李果实PPO活性的影响PPO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含铜金属酶类19,其通常被认为是引起果蔬产品采后褐变的重要酶。由9 A可看出,安哥诺李贮藏前20d

41、,各处理果实PPO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大。在贮藏40d时O3-0d处理果实的PPO活性高于其它处理,但方差分析表明其与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贮藏20至40d内,除O3-0d处理的PPO活性有显著的上升,其他各处理的果实PPO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贮藏的40至60d内,除O3-0d处理外,各处理果实PPO活性均出现上升。贮藏100至120d内,除O3-20d其余处理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各处理果实的PPO活性依次为O3-20dckO3-0dO3-10d。图9 B可看出,整个贮藏的前中期,各处理果实PPO活性除O3-0d处理出现一次高峰,其余出现两次活性高峰值。在贮藏的30-45d内O3-0

42、d处理果实的PPO活性显著下降,其他处理果实的活性上升并出现高峰。45-105d内各处理果实的活性总体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回温期间果实的活性出现显著升高,在105d时各处理活性依次为O3-10dO3-20dO3-0dck。 图9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PPO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2.4 O3对李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图10是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SOD活性的影响,由图11A可看出,40-60d内各处理果实的SOD活性均下降,说明其对果实自由基清除的能力在减弱;贮藏60d时,O3-0d,ck,O3-10d处理果实的SOD活性菌下降至最低谷,而在之后的贮藏过程中,果实的SOD活性总体升高,这

43、可能与集体后熟诱导相关;贮藏20-100d内O3-20d处理果实的SOD活性变化比较平缓,课件这期间果实仍对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说明前期果实SOD活性反应的是果实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而后期其活性的增加是受机体衰老诱导的结果。可见,O3处理均可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在贮藏120d时,O3-0d、O3-10d和O3-20d处理果实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O3-10d果实的SOD活性则最低,各处理间差异明显。 图10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SOD的影响,A-安哥诺,B-黑宝石2.5 O3对李果实PAL活性的影响图11是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PAL活性的影响,由图11A可看出,贮藏过程中的安哥诺李果实P

44、AL活性基本呈倒L形变化的趋势。在贮藏0-20d内各处理果实的PAL活性均显著升高,之后呈现平稳变化。20-40d内O3-0d,O3-10d,O3-20d处理果实的PAL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对照组显著升高后急剧下降,出现一个最高峰值。在120d处各处理果实的PAL活性依次为O3-10dckO3-02dO3-0d。 图11 O3处理对采后李果实PAL的影响,A-安哥诺三、结论与讨论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其外观品质、内部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风味品质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均会下降,只是不同品质特征下降的程度不同,不同贮藏条件品质特征下降的速度不同。李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总体呈下

45、降趋势,可见,贮藏期间李果实的营养成分同样是以消耗和分解为主,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1、O3处理与李果实品质的关系O3处理可有效抑制果实品质下降,试验表明,O3处理延缓了安哥诺李果实可滴定酸的消耗过程,较好的保持了果实硬度,减少和防止了一些生理病害的发生,从而维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O3处理亦明显降低了黑宝石李果实的腐烂,减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然而O3处理对黑宝石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不同的李品种对O3处理的反应不同,关于适合黑宝石的O3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优化。不同O3处理贮藏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糖含量与采后相比略有升高而后又降低,可能

46、是采收时李果实成熟度较低,由于果实内水解酶的活化,使淀粉大分子化合物降解为糖,致使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贮藏后期糖作为呼吸基质被大量消耗,从而使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膜脂氧化的影响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内安哥诺李果实的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间有一个含量高峰,而对照处理的高峰出现得最早,比其它处理早20至60d,说明对照处理容易较早出现组织衰老、保护能力变弱的现象。在贮藏60至80d期间,处理和对照果实的MDA含量均下降,O3-0d处理果实的MDA含量最高,可能是果实在长期的低温胁迫条件下导致果实出现后熟代谢障碍而致,O3处理可减轻

47、低温胁迫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120d处O3-20d处理果实的MDA含量较低。3、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本试验结果看,保护酶系统中的三种酶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很好地起到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保护酶活性高峰的出现可以作为判断果实采后成熟或衰老的标志。试验所用两个品种的李果实采后初期的SOD活性比较高,而POD活性较低,这与徐晓静等的报道一致20。随着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自由基的产生,MDA开始积累,同时也开始消耗SOD,诱导POD产生,此时起清除自由基作用主要是SOD,即SOD在此阶段是以消耗为主的,故活性下降,而POD则主要是被诱导产生,活性呈上升趋势。O3处理对保护酶有间接和

48、直接的影响。首先,O3处理能直接降低各种酶的活性;其次,O3处理状态下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放慢,产生的自由基少,故消耗和诱导的保护酶也少。从本试验结果看,保护酶SOD活性高低可作为果实抗衰老能力的指标。整个黑宝石李的贮藏过程中,O3-20d处理果实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O3-0d和O3-10d处理果实的SOD活性则较对照高。且该酶活性在两种李果实的贮藏后期呈下降趋势,说明O3处理贮藏能有效抑制SOD活性的下降,减缓果实衰老进程21-23。PAL活性作为李果实的抗性指标,在适宜的O3处理贮藏下,安哥诺李的O3-10d处理果实的PAL活性在贮藏60至120d内仍能保持高于对照,而黑宝石李的O3-0

49、d、O3-10d和O3-20d处理果实的活性也能在贮藏末期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抗逆性,增长了果实的存储周期。4、O3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PPO活性的影响O3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李果实贮藏后期PPO活性的升高,进而达到减轻果实酶促褐变的发生,但O3处理下黑宝石李果实的褐变差异并不完全是由PPO酶促反应造成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黑宝石李贮藏0至15d内,各处理贮藏果实PPO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可见,通过O3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贮藏后期PPO活性的升高,进而达到减轻果实酶促褐变的发生。方差分析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各O3处理与对照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即O3处理对黑宝石李果实PPO活性的影响不

50、明显24。贮藏并回温后,O3-0d、O3-10d、O3-20d处理PPO活性变化较大。而对于安哥诺李的试验说明,O3-10d处理在贮藏前期能够达到抑制果实PPO活性增加的效果;在中期其抑制效果又有所减弱,但酶活性仍低于对照处理;在贮藏后期,其PPO活性高于对照组,并渐渐下降至对照处理之下。O3-20d处理在整个贮藏期间的果实PPO活性与对照组没有差异,可见这种处理对抑制安哥诺李PPO活性的效果不明显。O3-0d处理的PPO活性在贮藏的前中期迅速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后期又逐渐降低至一般水平。O3-0d处理为前期PPO活性增幅最大,又是酶活性降低最明显的处理,其不稳定性非试验所需的最佳效果

51、。5、不同O3处理对李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O3处理延长果实贮藏期的主要原理是:O3是一种在常温下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可抑制呼吸强度,减少氧分消耗25;降解消除乙烯等有害气体,形成霉菌等微生物抑制剂;抑制杀灭病菌,防止腐烂生霉。从两种李果实的试验各项指标可以得出,O3-10d是比较适宜的O3处理条件。致谢转眼间,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想这几个月的写作历程,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导师 对此次论文写作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数据的处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导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尤其是她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深

52、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 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 对我实验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她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感谢果蔬保鲜课题组的老师在我实验完成过程中提供的各项帮助。感谢大学四年中教授我宝贵专业知识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全力支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阳世斌,张百超.李果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J.中国果品研究,1994,3:27-28.2liDong,Lurie Susan,Zh

53、ou Hong-weiEffect of l-methylcyclopropene on ripening of Caninoapricots and Royal Zee plums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2,24(2):135-1453张银志,孙秀兰,刘兴华,等低温胁迫和变温处理对李子生理代谢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24(2):134-138.4 Abdi N, Meglasson W B,Holford P,et alResponses of climacteric and suppressed-climacteric plums

54、to treatment with propylene and l-methylcyclopropene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8,14(1):29-395 宽,潘 明药剂处理对江安李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452456.6 章程.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科学出版社,1999:317-318.7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0-261.8 浪涛,王三根.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

5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68.9 李柏林,梅慧生.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9,15(1):6-12.10 陈清西,李松刚,陈泳,等.芙蓉李低温贮藏过程保护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5,5(4):64-69.11 关军锋,束杯瑞.苹果果实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园艺学报,1996, 23(4): 326 328.12 关军锋,束杯瑞,黄天栋.苹果果实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4(1):50-53.13 关军锋.采后雪梨衰老与过氧化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17(1):6-9.14 胡文玉,等译.植物衰老过程

56、和调控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0.15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 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19.16 苏冬梅,谷文众,陈灿,等CaCl2 处理对奈李低温贮藏期生理生化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2):47-49,95.17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等.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J.中国果蔬,2002,6:23-24.18 黄明,彭世清.植物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6(2):65-70.19 徐晓静,张培正桃、李果实耐贮性与呼吸、乙烯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J果树科学,1994,l1(1):38-40.20 Gorny J

57、 R,Kader A ALow oxygen and elevated carbon dioxide atmospheres inhibits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preclimacteric and climacteric apple fruitJJ Amer Soc Hort Sci,1997,122:542546.21 Kearney Agricultural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9240 South Riverbend Avenue, Parlier, CA 93648, USA Departme

58、nt of Plant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One Shields Avenue, Davis, CA 95616, USA Received 10 April 2007; accepted 11 September 2007.22 茅林春,张上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桃果实成熟和絮败中的作用J.园艺学报2001, 28(2):107-111.23 生吉萍,申琳,罗云波. 果实成熟衰老相关酶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00, 3:7-9.24 V. Usenik et al. / Food Chemistry 114 (2009) 529534.25 Bonghi C,Ramina A,Rupert BPeach fruit ripening and quality in relation to picking time and hypoxic and high CO2 short-term postharvest treatments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9,16:2132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