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53546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胜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武胜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22015)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教育部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函20121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313号)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现状和发展实际,制定本专项规划。一、县域概况武胜县地处四川东部,东、南接重庆市合川区,西接重庆市潼南县,北接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岳池县,属川东浅丘陵地形。嘉陵江流经县域117公里,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半;南渝高速和国道212线及兰渝铁路纵贯南北、广遂高速和省道304线横

2、贯东西。幅员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84.5万,辖31个乡镇(其中镇16个,乡15个)。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工作基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3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921元,增长16.5%。二、教育现状(一)基本情况 2012年末,全县共有国办各级各类学校102所(县城学校10所,镇域学校59所,乡域学校33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县城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县城1所),教师进修

3、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中29所(县城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辖村小4所),小学50所(县城4所,共辖村小39所),幼儿园4所。学生总数117166人,其中普高学生16287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0360人(初中学生30107人,小学学生50253人),学前幼儿班学生20519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数比2011年的84564人减少4204人,减幅为4.97%。(二)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县根据初中适当集中到大的场镇,小学适当集中到乡镇中心完小,村小服务半径为0.5-1.5公里,中心完小达1.8-2公里,乡镇初中达2.8-3.5公里的原则,逐步收缩了学校布局。其中,将9所中心完小改为

4、村小(有的设为基点校),10所初级中学和10所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村小进行了大规模收缩,由2001年全县263所村小收缩到目前52所村小,照顾了学生上学路程,改善了办学条件,增添了教学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主要问题一是县城学龄人口迅速增加,学校班额超标严重。据统计,武胜县民族小学平均每班81人,超标80%;武胜县城南小学平均每班79人,超标76%;武胜县沿口镇小学平均每班66人,超标47%,武胜县沿口初中平均每班71人,超标42%。二是乡镇学校数量多小分散,办学效益普遍偏低。乡镇初中在校学生不足300人的有 4所(鸣钟初中270人,秀观初中245人

5、,桥亭初中299人,高石初中204人);不足600人的有 9 所(城北初中455人,鼓匠初中349人,双星初中395人,龙庭初中365人,清平初中355人,新学初中441人,宝箴塞初中451人,西关初中325人,八一初中358人)。农村乡镇小学在校生不足300人的有9所(叶家山小学234人,狮子岩小学259人,白坪小学96人,大碑小学155人,江陵小学228人,茶盘小学178人,工农小学171人,普建小学156人,民建小学128人)由于办学点多量小,十分分散,影响办学效益。三是全县办学条件明显薄弱,房屋设备投入不足。县城中小学校舍不足,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被挤占用于教室来缓解学生就读压

6、力。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设施落后、设备缺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县域师资队伍配备失衡,学科教师配套艰难。近几年来,由于实行教师考调制度,使得基层骨干教师调离村小和乡村小学,往乡镇、县城学校集中,导致村小和边远学校师资力量弱化,数量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学科配套。三、预测入学近五年学龄人口平均每年递减7.6%,目前学龄儿童大约在75008000人左右,即:19年级每个年级学生在75008000人左右。至2015年,02岁17418人,35岁21772人,611岁42611人,1214岁25526人,1517岁22762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龄人口将逐步向城镇流动,城区学生将进一步增多,乡镇学

7、校规模也将进一步萎缩。四、布局规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学校为目标,科学规划全县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原则。根据全县人口变化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纳入全县城乡总体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2循序渐进原则。先建后并,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逐年推进。当前,优先考虑县城中小学校新建和扩建的规划

8、和建设。3资源节约原则。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避免大拆大建,尽可能在现有学校基础上扩建、改建,节约教育资源。4标准化建设原则。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的学校,均按照标准化学校标准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5均衡发展原则。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水平,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三)调整目标1大班额化解。到2015年全县设中心完小42所(其中县城5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47所(其中县城4所),村级教学点51个。城镇小学、乡镇中心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村小学班额不少于20人(个别边远村小、村教学点除外)。2办学条件达标。到202

9、0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新建学校严格按照四川省农村普通中小学办学标准进行建设,逐年对不符合条件的学校按标准进行改建。3学校布局合理。初中向大的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具有较大辐射功能的行政村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4教师队伍精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够用、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专任教师队伍。5教育质量提升。全县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努力,使城区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四)实

10、施步骤2013年撤并2所,恢复0所,新建0所;2014年撤并4所,恢复2所,新建1所;2015年撤并1所,恢复8所,新建5所。(见武胜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明细表)五、撤并方案(一)村小布局调整坚持“就近入学”原则(村小校点学生上学单程行走不超过2公里或单程行走时间1小时以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村小和教学点,利用撤销后的闲置村小校舍发展村级幼儿教育。为避免因上学路程太远造成小学生失学、辍学,保留服务范围大、边远、偏僻的基点校或教学点,继续开办低、中段班级。同时,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原则,鼓励民办教育投资教学点。到2015年,保留村小(含基点校)51所,除边远

11、村小、村教学点外,平均每所基点校学生人数达60人以上。(二)小学布局调整 按照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目标,加快改善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稳定个别乡镇第二完小或利用撤销部分初中后的校舍办完全小学。完小调整为42所,每所小学学生人数达500人以上。县城小学布局则根据城区发展趋势,控制现有小学规模。沿口镇小学、民族小学、城南小学、嘉陵小学、待建的城东学校严格控制班额,逐步让非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因城区人口增加而增加的生源,则采取新建学校的办法解决。 (三)初中布局调整以乡(镇)为单位规划建设农村初中。以大场镇为重点,创造条件实行寄宿制,积极创建一

12、批跨乡(镇)招生的农村示范初中,扩大其招生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合并薄弱初中(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与相邻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调整后,全县保留乡镇单设初中32所,每所12个教学班,600人以上,班额控制在40人一50人内。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15所,每所12个教学班,学生500人以上。县城内沿口初中计划办60个班,学生3000人左右;城南初中计划办30个班,学生人数1500人左右;城东学校计划办36个班,学生人数1680人左右。外国语实验学校计划办36个班,学生人数1680人左右。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教育、

13、财政、住建、国土、发改、人社、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育局,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标语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最大限度的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强化工作保障。把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建设专项资金。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拨划,国土、住建、财政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先、优惠划拨(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布局中,要合理预留教育用地,使学校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用好中央、省中小学危房改造的资金、农村税费改革中的转移支付和政府土地收益的比例资金,侧重用于扶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点扶持力度。 - 8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