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53263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标题】李白咏月诗略论 【关键词】李白?咏月诗?内在意蕴?审美特征?意义及影响 月亮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样极为美好的艺术品,而中华民族更是一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她那妩媚的笑厣,柔美的清光,朦胧的倩影,圆缺不定的外观,永恒的存在,不知引起了多少中国人的联翩遐想,勾起了多少中国的爱恨情仇。在中国,不但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而且歌咏月亮也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早在诗经的时代,人们便吟出了“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等写月诗句;而后楚辞中也有“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即明”东君)?、“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等诗句的出现。汉魏时,更有“新裂

2、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帏床”?等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到了唐宋时代,月亮更是成了文人墨客诸多情感的载体,月亮早已被他们拟人化,情感化、诗化了,举凡思乡怀亲,盛衰兴废,悲欢离合、人生理想、哲理思辩等众多情怀在咏月诗中都有尽情的抒发,产生了一大批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为中国诗歌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葩。在唐宋诗人中,最擅长写咏月诗的当属李白,堪称写月圣手,他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寻常的特别热爱之情。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他将一生的才情寄托于山水月色,写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在他留存下的近千首诗中,咏及月

3、亮的就有三百余首,其数量之多在历代诗人中绝无仅有,而他在月亮世界中创造的那种瑰丽多姿,韵味飘逸的艺术境界更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写咏月诗的当属李白,他将一生的才情寄托于山水月色,写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他一生创作的与月有关的诗多达300余首,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本文拟以李白咏月诗作为观照对象,对李白咏月诗中亮意象丰富深刻的内在意蕴、审美特征和李白咏月诗的典范意义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月意象的意义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情感

4、。“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怨二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春怨),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使诗作更生动活泼,也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李白自身的感受1.时光流逝?及时行乐广阔苍茫间,悠悠月光下,人在行路中,时光悄悄流。在每一个孤寂的夜晚,李白面对茫茫的大地,人之渺小、生命苦短,所有的人世感慨,望着空灵的月,一一抒发。时

5、间不复还的悲愁,人生飘渺的茫然,潇洒的李白常饮酒对月,诗中透露丝丝无奈,却又接受这亘古不变的流逝,于是李白选择及时行乐坦然面对,缕缕感怀在诗中涌现。这种感受在把酒问月中写的最为深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此诗完整描写李白的心境过度,月的高远、月的出没、月的神话,种种对月的不同看法,字字句句流露李白对时间流逝的感触。首句一发问,即是李白面对广大苍穹,感慨人如沧海

6、之一粟,由月矗立在天空之谜,月的高远朦胧烘托惆怅。月亮代表长流的时空,月虽难以与人亲近相随,但终究是相隔遥远,对于“掌握未来”透露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接着写月的外貌改变,象征起伏不定的人生,月在变,未来不也是在变动吗?最后李白籍由跨越时空的月抒发千古尽是如此。人事全非,仅有月依旧,处处由月表达生命的有限喟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里李白的心更为狂放,实际是狂放掩悲愁,字里行间充满凄凉消极之感。冷清的夜晚,心醉的李白独自承受孤寂

7、,与月为友,即使月“不解饮”,但或许只有想象月与影子相伴才能增添几许热闹,由月渲染出浓厚的失意情愁,并消极的认为到“行乐须及春”。李白因月感到时光流逝,却也借月安慰自己。王德春先生在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一文中提到:“虽然月是无情物,但他那如水的清光是一种最好的清凉剂,诗人邀月对饮,实在是因为月光比酒更能抚慰他那饱经忧患的心灵,还给他人的真性情”?将进酒中也有类似的心境表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得意实因失意,月引发李白对人生思索,显现李白及时行了的认同。2.抱负志向李白一生中的理想,就是活跃于政治舞台,一展抱负,但却是崎岖艰难的道路,诗中的月反映着李白的意气风发揽月的雄心壮志

8、象征梦想实现与豪放胸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失意无奈、悲愤、痛心、惆怅。月亮诉说出李白太多太多的情怀!太远太高的梦想。“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俱怀安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此诗一开头就道出仕途?,心中烦忧的苦闷精神,这是现实;在大醉之后,李白的豪情壮志再度兴发“揽月之情”正代表他一生追求的梦想,豪迈气概溢于言表,这是理想。理想与现实相远,李白以月托情,月的遥不可及象征李白高洁的心志,远大的抱负,月远在青天遥迢也暗喻梦想未果的悲凄!登太白峰则是更强烈的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诗中的月不仅是李白想要从

9、政的怀抱,还牵系着内心光明的理想世界,是一个远离尘世的理想,但末两句却反映不舍人世羁绊,两相矛盾,两番情愁,李白借月渲染黯淡现实与光明理想的复杂心境。玉壶吟写于李白被放出朝的时候,壮志难申的情怀,昔日光景的怀念,娓娓诉出。“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夹杂着李白潇洒狂放与悲烈惆怅。太白将其抱负未果的壮志难酬寄予月亮,月亮倾诉他的多样情愁,“舞秋月”是一种凄凉意境的呈现,秋的萧瑟映着月光沁入李白的心,月的形象似乎已升华,深深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融。陈吕洪先生于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中描述得十分完整:“李白笔下的月常常既是月亮本身,又是主体感受中被变形为某种感情的材料,既以他的客观自然

10、品行为物境,又失去他的自在状态,融入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形成融合性意境。”李白因落寞无奈而愤懑写下此诗,诗境依旧浑然天成。?3.心灵沉静苦闷忧愁空对月,心静澄明月色清。李白明了对现实的苦病呻吟乃是枉然,在心中另有一汩慰藉的清流,用沉静的心灵望月吟咏,这类的作品,由月酝酿的情境转为恬淡、洒脱,描绘出一幅幅灵动静谧的景致,象征李白的娴静心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写出多种风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正是李白抒解愁绪的最佳写照,“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此诗的月与太白之心紧紧牵系,秋月悬挂夜空是一种冷清寂寞的意境,似乎是李白空虚的心灵,露珠滴秋月,明写景,实写心,暗指李白的心掀起淡淡波动,因月亮

11、在旷远的高空露出宁静的美感,使李白的悲愁渐渐退去,月下沉吟便是胸中愁绪的解放,让诗人流连往返。诗境由景入情,由月的空灵形象转入深沉的思索,李白心境的转变,与月的形象息息相关,又此可见。?月滤静了李白内心的喧嚣吵杂,带给他心灵的慰藉,此番情怀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里更为显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美好向往,从“好月”二字即可看出。雁的飞离代表愁心的消逝,是顷刻飞逝的快速;好月衔来代表内心沉静的开始,是安谧祥和的的存在;月色悬于星空乃是远离世俗的高洁象征,月的出现使李白找到超然物外的解脱。喻世华先生在月下的沉吟论李白诗歌的月意象这样描述:“月亮的宁静安谧的神韵和玲珑晶莹的光彩

12、,象征了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及超群拔俗,潇洒飘逸的士大夫风范,这也正是李白追求的一种境界。?在月光下,李白心灵沉静也会以闲情自得的态度表示。“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佘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前两句欲一飞冲天的大志,在句中暗自否决了,诗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明月下的单纯永恒,“佘月色”是一种自然之景以安慰心灵的体现,可见洞庭月色之美好,让李白小心翼翼的赊月,却也表示这份月之闲事来得不易的,清明的月光满溢于太白眼中,衬托安然自足的潇洒胸襟。月引发了李白思索人生哲学,从中创造怡然自得的处事态度。(二)李白对人事感触1.思妇闺怨李白看到夫妻分隔两地的愁

13、苦,为苦苦等候的妇女写出一首首悲歌,每到夜晚孤独寂寞便排山倒海的袭来,倍感亲切,而月触动了内心的想念,该是团圆却分离,李白以第三人称的观点写下思妇的忧闷,月既为景亦表情。大概是因为月亮基本的象征意蕴是女性,太白也不由自主描写妇女的情愁。玉阶怨里正有一思妇遥望秋月未归的丈夫,“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此诗完全从人物的行仪倾诉思念之苦,而无须作心境的独白,即一目了然,以月作结,仿佛一股悲愁回环往复的缭绕!月一向有团圆的象征,秋天于万物为凋零的时节,中秋对人是团聚的时刻,前者可衬托月矗立于夜空的苍茫,投射于人心即是孤单;后者诗人虽未点出月圆之日,但乃是同一季节,望月极易引

14、发思念之“忧”情。此外,从水晶帘里望月又是另一番情感表现,水漾晶莹的帘子由每一串迷蒙串起,思妇与月似乎隔了一层屏障,虚渺的距离象征相见之期不定,望断长空的怨情由秋月渐渐晕染唐诗鉴赏?上册作了以下的赏析:“玲珑二字于此诗中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亲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李白这首绝句用字精练,依然情意深挚。?子夜吴歌秋歌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开头,借景入情仍诉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如此。秋季正在缝制战袍,每一位妇女皆夙兴夜寐的赶工,由“一片月”可想象此情景,月光明亮,得以捣衣,妇人缝制针线思念于战服,不正好照亮思妇内心深沉的孤寂?尝试掩盖的悲痛

15、在月光?,明显地放映一家一户的离愁伤景,月光的明亮反衬思妇的黯然。关山月的叹息则是一种壮阔的表现,与前诗不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夜色,叹息未应闲”?开头二句描写了整个边塞的辽阔凄凉,这首诗从战士的思乡写出思妇的愁苦,明月引发士兵怀念故乡的情绪,而家中的妻子想必也是一样吧?李白以月作为思念的媒介,身处异处仅有月是唯一相同的,士卒与思妇的怀想做了心灵的交流。而边塞广阔的月夜使感触更为深沉,雄浑的闺怨诗有别于细腻情愁的表现。吕华明先生探讨太白之月意象写着:“李白借诗中人物巧妙地完成月意象中的情感跨越,把女子闺阁思夫的那份感情以月度之,而在这

16、千里的跨越情感里,使那本来无心的月,也不禁暗暗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2、好友遭困?所谓患难见真情,太白对朋友的情深意重,可由一些诗中了解,了解李白重视挚友的神情,感叹好友遭困的伤痛。而月的高远得以遥寄慰藉,月的永恒意味着至死不渝的情谊。李白对人事的感触,在此,不只抒发胸臆中的苦闷,更写出与朋友的心灵交流,惜别之情,他们之间的互动,在文学长流里,始终是一汩深情的激流。?李白听闻好友遭贬谪,便写下关切诗句寄予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鹃鸟“不如归去”的飘零声中夹杂着王昌龄贬官的讯息,仅有悲伤之情以对,李白对王昌龄的安慰,惺惺相惜,乘着明月传送,月在星空下永远存在,代表李白希望这份情谊随时陪伴昌龄,即使两人不能相见,每每望月,昌龄必会倍感温馨,明月紧紧维系他们真挚的友谊!愁心与明月,一个是感同身受的悲痛,一个是真诚慰藉的释怀,无形转为有形,情景倾注情感,月亮的转化成了整首诗情感的转折。吕华明先生于太白之月意象写道:“他(李白)无法与之饯行,只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