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50904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50TTL100串口型无线模块用户手册V17(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E50-TTL-100无线串口 用户手册V1.7 超低功耗、超强穿透 无线串口模块(148 - 173.5MHz) E50-TTL-100 用户手册 V1.7使用该模块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1. 模块简介三2. 名词约定三3. 模块使用注意四4. 引脚详解四4.1. 引脚定义四4.2. 供电要求(重要)五4.3. 模块复位五4.4. AUX详解六5. 工作模式七5.1. 模式切换七5.2. 一般模式(模式0)八5.3. 唤醒模式(模式1)八5.4. 省电模式(模式2)九5.5. 休眠及设置模式(模式3)九6. 工作参数设置九6.1. 工作参数设置十6.2. 工作参数读取十二6.3. 指定发射模

2、式十二6.4. 广播发送与数据监听十三6.5. 版本号读取十三6.6. 复位指令十三6.7. 电压读取十三7. 快速测试与设置十三7.1. 配套USB-TTL(型号E15-USB-T2)十三7.2. 驱动安装十四7.3. 模块通信测试十七7.4. 参数设置跳线选择十八8. 模块操作流程图十八9. 模块电气参数十九10. 无线组网应用二十10.1. 点对点传输二十10.2. 星形网络架构二十一10.3. 其他组网传输二十三11. 常见问题二十三12. 结语二十五第 页 共 页1. 模块简介E50-TTL-100是一款100mW的无线传输模块,工作在148-173.5MHz频段,使用串口进行数据收

3、发,降低了无线应用的门槛。它具有功率密度集中,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尤其是其穿透绕射能力,大大强于其他频段。模块具有软件FEC前向纠错算法,其编码效率较高,纠错能力强,在突发干扰的情况下,能主动纠正被干扰的数据包,大大提高可靠性和传输距离。在没有FEC的情况下,这种数据包只能被丢弃。模块具有数据加密和压缩功能。模块在空中传输的数据,具有随机性,通过严密的加解密算法,使得数据截获失去意义。而数据压缩功能有概率减小传输时间,减小受干扰的概率,提高可靠性和传输效率。模块可以工作在1.9 - 3.6V,满足电池供电需求,可以定制3.0 - 6.0V版本。模块具有四种工作模式,并可以在运行时自

4、由切换,在省电模式下,消耗电流仅仅几十uA,非常适合超低功耗应用。典型应用:模块特点: 无线抄表 2000米传输距离 无线传感 8种波特率 智能家居 -119dBm接收灵敏度 工业遥控、遥测 超低接收功耗(最低30uA) 智能楼宇、智能建筑 4种工作模式 高压线监测 休眠电流仅1.7uA 环境工程 空中唤醒功能 高速公路 频率148 - 173.5M,256个信道 小型气象站 双256Bytes环形缓冲器 自动化数据采集 多种功率等级(最大100mW) 消费电子 高效的加密算法、纠错功能 智能机器人 内置看门狗,永不死机 路灯控制 软件FEC纠错,数据压缩 其他无线传输应用 支持电压读取功能2

5、. 模块使用注意l 高频模拟器件具有静电敏感特性,请尽可能避免人体接触模块上的电子元件。我司生产过程全部按照较高的防静电标准执行。l 焊接时,电烙铁需要良好接地,烙铁温度不能高于350,且持续接触时间不能超过3秒,批量生产时需要求生产人员佩戴已接地的有线静电手环。l 电源品质对模块性能影响较大,请保证模块供电电源具有较小纹波,务必避免电源频繁大幅度抖动。l 模块地线使用单点接地方式,推荐使用0欧电阻,或者电感,与其他部分电路参考地分开。l 务必保证天线外露,最好垂直向上。当模块安装于机壳内部时,可使用优质的天线延长线,将天线延伸至机壳外部。天线切不可安装于金属壳内部,将导致传输距离极大削弱,甚

6、至将无线信号完全屏蔽。l 同一产品内部若存在其他频段无线设备,由于谐波干扰的可能性,请尽可能加大与本模块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尽可能使用金属材料将二者分开。l 若本模块所在之电路板附近存在晶振,请尽可能加大与晶振之间的直线距离,晶振尽可能采用带金属壳封装的石英晶体,晶振布线应该采用“铺地”的方式进行包裹。l 供电及通信电平,不得超出本文所描述之范围,否则,将导致永久性损坏。3. 模块简介3.1. 引脚定义 引脚序号引脚名称引脚方向引脚用途1M0输入(极弱上拉)和M1配合,决定模块的4种工作模式,不可悬空2M1输入(极弱上拉)和M0配合,决定模块的4种工作模式,不可悬空3RXD输入TTL串口输入,连

7、接到外部TXD输出引脚。可配置为漏极开路或上拉输入,详见参数设置4TXD输出TTL串口输出,连接到外部RXD输入引脚。可配置为漏极开路或推挽输出,详见参数设置5AUX输出用于指示模块工作状态,用户唤醒外部MCU,上电自检初始化期间输出低电平,可配置为漏极开路输出,或推挽输出,详见参数设置6VCC模块电源正参考,电压范围:2.0V - 3.6VDC7GND模块地线3.2. 供电要求(重要)模块供电电压为1.9V - 3.6V 直流,要求电源的电流供给能力不小于200MA。模块发射时,由于电流突变,可能会导致电源产生较大纹波。此时,用户的外部电路必须要有纹波抑制能力。用户可以使用型滤波器,即:电容

8、+电感的方式,但是要防止自激。电源问题在使用低静态电流、低压差的LDO时,需要尤其注意,因为常见的LDO纹波抑制比较差。而使用普通线性稳压器,或静态电流较大的稳压器,或DCDC直流转换器的时,情况会乐观得多。此处特地提出电源问题,希望用户能引起足够重视。 良好的电源品质是无线模块稳定工作的前提,并有效提升模块传输距离、接收灵敏度以及使用寿命。在使用LDO时,可以使用电解电容或钽电容,来替换瓷片电容,从而加大等效电阻,达到抑制自激的目的。3.3. 天线要求(重要)目前,国内市场的天线品质参差不齐,我司经过专业仪器测试,市面90%的天线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为天线谐振点偏移太大,导致中心频点的驻波比

9、较大,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辐射到空中的电磁波减少,从而影响发射距离和接收灵敏度,无法发挥模块的优秀性能。请注意:请务必选择优质天线,让天线厂家提供测试报告或自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试。我司天线供应商经过多方位选择而来,可以较大程度发挥模块性能。3.4. 模块复位模块上电后,AUX将立即输出低电平,并进行硬件自检,以及按照用户参数进行工作方式设置。在此过程中,AUX保持低电平,完毕后AUX输出高电平,并按照M1、M0组合而成的工作模式开始正常工作。所以,用户需要等待AUX上升沿,作为模块工作起点。3.5. AUX详解AUX用于无线发射指示和串口输出指示。它指示模块是否有数据尚未通过无线发射出去,

10、或已经收到无线数据,是否尚未通过串口全部发出。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满足任意1个条件,AUX输出低电平:1、 用户通过串口向模块发起的数据,尚未完全写入到无线芯片。2、 无线模块收到的无线数据,尚未全部通过串口发出给用户。3、 模块正在复位过程中,尚未自检完毕,或尚未初始化完毕。在以下条件都满足时,AUX输出低电平:用户数据已经全部写入到无线芯片,并已经启动发射,而且,模块目前没有收到无线数据,不需要向用户输出串口数据。l 功能1:串口发射指示(可用于唤醒休眠中的外部MCU)l 功能2:无线发射指示n 缓冲区空:内部256字节缓冲区的数据,都被写入到无线芯片。当AUX=1时用户连续发起小于256

11、字节的数据,都不会溢出。n 缓冲区不为空:内部256字节缓冲区的数据,尚未全部写入到无线芯片并开启发射,此时模块有可能在等待用户数据结束超时,或正在进行无线分包发射。n 注意:AUX为高,并不代表模块全部串口数据均通过无线发射完毕,也可能最后一包数据正在发射中。l 功能3:模块正在配置过程中(仅在复位和退出休眠模式的时候)注意事项:1、 上述功能1和功能2,输出低电平优先,即:满足任何一个输出低电平条件,AUX就输出低电平。当所有低电平条件均不满足时,AUX输出高电平。2、 当AUX输出低电平时,表示模块繁忙,此时不会进行工作模式检测。当模块AUX输出高电平后1ms内,将完成模式切换工作。3、

12、 所以,用户切换到新的工作模式后,至少需要在AUX上升沿后2ms,模块才会真正进入该模式。4、 用户从SLEEP模式进入到正常工作模式,或在复位过程,模块会重新设置用户参数,配置过程中,AUX输出低电平。4. 工作模式以下表格为M1、M0输入状态和对应模式的简介。模式(0-3)M1M0模式介绍备注0 一般模式00串口打开,无线打开,透明传输接收方必须模式0、11 唤醒模式01串口打开,无线打开,和模式0唯一区别:数据包发射前,增加唤醒信号,这样才能唤醒工作在模式2的接收方接收方可以模式0、1、22 省电模式10串口接收关闭,无线处于空中唤醒模式,收到数据后,打开串口发出。1、 发射方必须模式1

13、2、 该模式不能发射3 休眠模式11模块进入休眠,可以接收参数设置命令详见工作参数设置4.1. 模式切换用户可以将M1、M0进行高低电平组合,确定模块工作模式。建议2个GPIO来控制进行模式切换,运行时可以任意切换。当改变M1、M0后:若模块空闲,1ms后,即可按照新的模式开始工作。若模块有串口数据尚未通过无线发射完毕,则发射完毕后,才能进入新的工作模式。若模块仍有数据没有通过串口发出,则需要发完后,才能进入新的工作模式。 所以:模式切换只能在AUX输出1的时候有效,否则会延迟切换。例如:在模式0或模式1下,用户连续输入大量数据,并同时进行模式切换,此时的切换操作是无效的。模块会将所有用户数据

14、处理完毕后,才进行新的模式检测。所以,一般建议为:检测AUX引脚输出状态,等待AUX输出高电平后等待2ms,再进行切换。当模块从其他模式被切换到休眠模式时,如果有数据尚未处理完毕。模块会将这些数据(包括收和发)处理完毕后,才能进入到休眠,这个特征可以用于快速休眠,从而节省功耗。例如:模块工作在模式0,用户发起串口数据“12345”,然后不必等待AUX引脚空闲(高电平),可以直接切换到休眠模式,并将用户主MCU立即休眠,模块会自动将用户数据全部通过无线发出后,1ms内自动进入休眠。从而节省MCU的工作时间,降低功耗。同理,任何模式切换,都可以利用这个特征,模块处理完当前模式事件后,在1ms内,会

15、自动进入新的模式。从而省去了用户查询AUX的工作,且能达到快速切换的目的。例如从发射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用户MCU也可以在模式切换前提前进入休眠,使用外部中断功能来获取AUX变化,从而进行模式切换。E50-TTL-100模块的操作方式是非常灵活而高效的,完全按照用户MCU的操作方便性而设计,并可以尽可能降低整个系统的工作负荷,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功耗。4.2. 一般模式(模式0)当M1 = 0,M0 = 0时,模块工作在模式0。在模式0下:发射:模块接收来自串口的用户数据,模块发射无线数据包长度为58字节,当用户输入数据量达到58字节时,模块将启动无线发射,此时用户可以继续输入需要发射的数据。当

16、用户需要传输的字节小于58字节时,模块等待3字节时间,若无用户数据继续输入,则认为数据终止,此时模块将所有数据包经过无线发出。当模块收到第一个用户数据后,将AUX输出低电平,当模块把所有数据都放入到RF芯片后并启动发射后,输出高电平。此时,表明最后一包无线数据已经启动发射,用户可以继续输入长达256字节的数据。通过模式0发出的数据包,只能被处于模式0、模式1的接收模块收到。接收:模块永久打开无线接收功能,可以接收来自模式0,模式1发出的数据包。收到数据包后,模块AUX输出低电平,并延迟5ms后,开始将无线数据通过串口TXD引脚发出,所有无线数据都通过串口输出后,模块将AUX输出高电平。4.3.

17、 唤醒模式(模式1)当M1 = 0,M0 = 1时,模块工作在模式1,在模式1下:发射:模块启动数据包发射的条件、AUX功能等同于模式0,唯一不同的是:模块会在每个数据包自动添加唤醒码,添加的唤醒码长度取决于用户参数中设置的唤醒时间。唤醒码的目的是用于唤醒工作在模式2的接收模块。所以,模式1发射的数据,可以被模式0、1、2收到。接收:等同于模式0.4.4. 省电模式(模式2)当M1 = 1,M0 = 0时,模块工作在模式2,在模式2下:发射:单片机处于休眠状态,串口被关闭,无法接收串口数据,所以该模式不具有无线发射功能。接收:在模式2下,要求发射方必须工作在模式1。无线芯片定时唤醒并监听唤醒码

18、,一旦收到有效的唤醒码后,模块将持续处于接收模式,并等待整个有效数据包接收完毕。完毕后,模块打开串口,将AUX输出低电平,并延迟5ms后,将收到的无线数据通过串口发出,完毕后将AUX输出高电平。无线模块继续进行休眠 - 监听的工作状态(polling)。通过设置不同的唤醒时间,模块具有不同的接收响应延迟(最长2s)和平均功耗(最小20uA)。用户需要在时间和功耗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空中速率、不同响应时间下的均值电流(与串口波特率无关):模块出厂默认值为:1KBPS/250ms,注意:对应的发射模块必须设置相同的延迟,工作模式1。速率延迟250ms500ms750ms1000m

19、s1250ms1500ms1750ms2000ms1KBPS1.16mA0.580mA0.391mA0.295mA0.237mA0.198mA0.170mA0.120mA10KBPS179uA92uA63uA48uA39uA34uA30uA27uA20KBPS121uA63uA43uA34uA27uA24uA21uA19uA25KBPS121uA63uA43uA34uA27uA24uA21uA19uA4.5. 休眠及设置模式(模式3)当M1 = 1, M0 = 1时,模块工作在模式3,在模式3下:发射:无法发射无线数据。接收:无法接收无线数据。参数设置:休眠模式可以用于模块参数设置,使用串口9

20、600、8N1,通过特定指令格式,设置模块工作参数,具体详情请见命令列表。注意:当从休眠模式进入到其他模式,模块会重新配置参数,配置过程中,AUX保持低电平。完毕后输出高电平,所以建议用户检测AUX上升沿。5. 工作参数设置当M1 = 1,M0 = 1时,模块工作在模式3,在此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串口命令设置模块工作参数。注意:不论用户设置的波特率是多少,此模式下固定为:9600、8N1。5.1. 工作参数设置下图为设置示例。请注意红色方框内的设置。串口序号不一定是COM3, 请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默认值(HEX格式):C0H 00H 00H 18H DCH 40H。如果将C0换成C2,参数不

21、会保存,适用于需要频繁改变参数的应用场合。序号名称描述备注0HEAD固定0xC0,表示此帧数据为控制命令必须为0xC01ADDH模块地址高字节(默认00H)00H-0FFH2ADDL模块地址低字节(默认00H)00H-0FFH3SPED速率参数,包括串口速率和空中速率7,6: 串口校验位 00:8N1(默认) 01:8O1 10:8E1 11:8N1(等同00)-5,4,3 TTL串口速率(BPS) 000:串口波特率为1200 001:串口波特率为2400 010:串口波特率为4800 011:串口波特率为9600(默认) 100:串口波特率为19200 101:串口波特率为38400 11

22、0:串口波特率为57600 111:串口波特率为115200 -2,1,0 无线空中速率(bps) 000:空中速率为1K(默认) 001:空中速率为2K 010:空中速率为5K 011:空中速率为8K 011:空中速率为10K 011:空中速率为15K 011:空中速率为20K 011:空中速率为25Kl 通信双方串口模式可以不同-l 通信双方波特率可以不同l 串口波特率和无线传输参数无关,不影响无线收发特性。-l 空中速率越低,距离越远,抗干扰性能越强,发送时间越长。l 通信双方空中无线传输速率必须相同。4CHAN通信频率(148M + CHAN * 0.1M)(默认FAH:170M)l

23、00H-FFH,对应148 - 173.5Mhz5OPTION7, 定点发送使能位(类MODBUS) 0: 透明传输模式 1:数据帧前三字节作为目标地址和信道-6 IO驱动方式(默认1) 1:TXD、AUX推挽输出,RXD上拉输入 0:TXD、AUX开路输出,RXD开路输入 -5,4,3 接收响应时间 000:250ms(默认) 001:500ms 010:750ms 011:1000ms 100:1250ms 101:1500ms 110:1750ms 111:2000ms -2, 1, 0 发射功率(大约值) 000: 20dBm(默认)峰值发射电流85mA 001: 17dBm 峰值发射

24、电流67mA 010: 14dBm 峰值发射电流41mA 011: 11dBm 峰值发射电流33mA 100: 8dBm 峰值发射电流24mA 101: 5dBm 峰值发射电流17mA 110: 2.5dBm 峰值发射电流12mA 111: 0dBm 峰值发射电流10mAl 为1时,每个用户数据帧的前两个字节作为高低地址第三字节作为信道。发射时,模块改变自身地址和信道,完毕后,恢复地址和信道。-l 该位用于使能模块内部上拉电阻。漏极开路方式电平适应能力更强,但是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外部上拉电阻-l 收发模块都工作在模式0下,该延迟时间无效,可以任意值。l 发射方工作在模式1,将发射相应时间的唤

25、醒码。l 接收方工作在模式2,数据只能来自模式1的发射方,此处设置的是接收延迟时间。l 发射方设置的延迟不能小于接收方,否则可能丢失数据,当双向通信时,双方可设置为一致。l 延迟越大,平均接收电流越低。-l 发射电流峰值是指数据发射瞬间的电流值,不发射时,所描述之电流值无意义。l 外部电源必须提供200mA以上电流输出能力。并保证电源纹波小于100mV。l 不推荐使用较小功率发送,其电源利用效率不高5.2. 工作参数读取在休眠模式下(M1=1,M0=1),用户向模块串口发出 C1H C1H C1H,模块会返回用户已经设置好的参数。比如: C0H 00H 00H 18H DCH 40H5.3.

26、指定发射模式当第7位为1时,用户数据的前3个字节将被作为要发射的目标地址、信道,而不是有效数据。例如:模块1地址为0001,信道为50,模块2地址为0002,信道为51。 在透明传输模式下,两个模块不能互通。模块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指定传输模式。当OPTION.7=1时(请见工作参数设置章节)可以实现两个模块的互通。具体办法是:将OPTION.7位写1,在发射的数据前,指定地址和信道。例如模块2需要向模块1发射数据 AA BB CC,其通信格式为: 00 01 50 AA BB CC。 其中0001为地址,50为信道,AA BB CC为数据。同理,如果模块1需要向模块2发射数据 AA BB C

27、C,其通信格式为:00 02 51 AA BB CC,则模块2可以收到AA BB CC .用途:1、 可以和不同信道,不同地址的模块进行指定通信。2、 由于信道不同,可以实现单点唤醒。不需要唤醒的模块不会收到数据,不会影响功耗。3、 当该模式使能(OPTION.7=1)时,单笔数据包有效字节长度不能大于55字节。数据发给模块后,等待AUX为高后,可以发起下一笔数据。5.4. 广播发送与数据监听将模块地址设置为0xFFFF, 可以监听相同信道上的任意数据传输,发送的数据,可以被相同信道上任意地址收到。从而起到广播和监听的作用。5.5. 版本号读取在休眠模式下(M1=1,M0=1),用户向模块串口

28、发出 C3H C3H C3H,模块会返回当前版本号:比如:C3H 50H xxH yyH。此处的50H代表模块型号(E50系列),xxH就是版本号,不可更改。yyH代指模块其他特性,用户无需关心。读取方式与上节类似。5.6. 复位指令在休眠模式下(M1= 1, M0= 1),用户向模块串口发起C4H C4H C4H,模块将产生一次复位。复位过程中,AUX输出低电平,复位完毕后,AUX输出高电平,模块开始正常工作。此时,可以进行模式切换,或发起下一条指令。5.7. 电压读取在休眠模式下(M1=1, M0=1),用户向模块串口发起C5H,C5H,C5H,模块将返回当前电压值。返回格式为:C5H V

29、H VL,其中VH和VL为电压数据。例如:模块返回C5H 0CH 1CH, 将0C1C转换为十进制得到3100, 表示当前电压为3.100V。6. 快速测试与设置6.1. 配套USB-TTL(型号E15-USB-T2)1、 下图为我司专用的USB-TTL转接板,可以将无线模块顺向插接,即:模块1-7脚,对应转接板1-7脚。 8、9、10、11引脚用于配置模块,分别将M1、M0接地或悬空,悬空视为高电平,从而使无线模块进入不同工作模式。2、 E50-TTL-100模块不能使用5V供电,所以应该选择3.3V电源,请将13、14脚用跳线帽短路。3、 15 - 19脚引出电源及其他引脚,可以作为USB

30、-TTL小板使用。图 7.1 USB-TTL转接板 接口定义图6.2. 驱动安装如果是首次使用CP2102接口转换模块,PC机将提示安装新设备驱动程序CP2102 USB to UART Bridge Controller,此驱动可向我司索取,详询客服,也可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驱动天空网下载链接:下面介绍我司提供的驱动安装步骤,可供参考。1、获取安装压缩包后,鼠标右键点击如图7.2所示图标进行解压。图 7.2 安装压缩包图标2、安装压缩包解压完成后,鼠标左键双击.exe程序文件,如图7.3所示图标,进入安装界面。图 7.3 驱动程序文件图标3、安装进入如图7.4所示界面,请单击“Next ”。

31、图 1 安装界面14、进入如图7.5所示界面,请选择“I accept the terms of the license agreement”,然后单击“Next ”。图 7.5 安装界面25、进入如图7.6所示界面,请单击“Next ”。图 7.6 安装界面36、进入如图7.7所示界面,请单击“Install”。图 7.7 安装界面47、进入如图7.8所示界面,请单击“Finish”。图 7.8 安装界面58、进入如图7.9所示界面,请单击“Install”。图 7.9 安装界面69、最后安装成功界面,如图7.10所示,单击“确定”结束。图 7.10 安装成功界面6.3. 模块通信测试安装好

32、驱动后,将两块E15-USB-T2转接板插到电脑USB口,并插接好模块,配置好工作模式。(请注意,不一定在每台电脑中都是下图中的COM8和COM6,请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此时,请将M1和M0均用跳线帽接地,将USB转接板(见图7.1)中8、9短路,10、11短路,使模块工作在模式0。请打开2个串口助手软件,并配置串口9600、8N1,使用其中一个发射字符串1234567890,另一个将收到所发送的内容。此时,证明模块工作正常。对于模式1、2、3,使用单片机控制将更加灵活。 6.4. 参数设置跳线选择请将8、9、10、11引脚的两个跳线帽去掉,模块的M1、M0悬空,此时,模块进入休眠模式,即设

33、置模式。 设置详情请见其他章节。7. 模块操作流程图注意:建议用户MCU使用以下流程操作无线模块。8. 模块电气参数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值明细1模块尺寸20 * 36mm(不含天线)2器件来源进口,产地:日本、美国、德国3生产工艺机贴,无线类产品必须机贴方能保证批量一致可靠性4接口方式1*7*2.54mm,可使用万能板和杜邦线5供电电压2.0 - 3.6VDC6通信电平最大5.2V。推荐与供电电压之差小于0.3V,以降低功耗。7实测距离1800m1K空中速率,3.3VDC测试条件:空旷可视,温度21度,天气晴朗。推荐用于留足够余量。此距离为我司实测,由于环境差异,此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保证。8最大功

34、率20dBm,约合100mW9空中速率8级可调10休眠电流1.7uA(M1 =1, M0 = 1)11功率等级8级可调(0-7),每一级增减约3dBm12发射电流89mA100mW输出13接收电流14.5mA模式0、模式1 | 最低约20uA模式2 + 2s唤醒14天线形式SMA天线(外螺内孔),可配套我司170M专用天线15通信接口UART串口,8N1、8E1、8O1,从1200 - 115200共8种波特率16发射长度256字节缓存,无线发射时,数据分包58字节17接收长度256字节缓存18RSSI支持内置智能化处理,用户无需关心19接收灵敏度-119dbm1Kbps空速, 接收灵敏度和串

35、口波特率、延迟时间无关20工作温度-30 +8521工作湿度10% - 90%相对湿度22储存温度-40 +12523工作频段148MHz - 173.5MHz,100KHz步进9. 无线组网应用9.1. 点对点传输9.2. 星形网络架构星形一主多从是非常常用的网络架构,用户可以给每个从机规定一个地址,并在主机发射的数据中,包含该地址。 收到数据的从机,判断地址是否与自身匹配,若不匹配则直接丢弃,若匹配,则做出相应的动作,地址可以为1个或多个字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下,只能由主机主动发起通信,由从机应答。必须保证同一时刻,通信半径内,只有一个模块在发射数据。否则容易导致混乱。9.3. 其他

36、组网传输E50-TTL-100无线模块采用透明传输,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数据中加上软件地址,并使用单片机进行过滤、转发等功能,可以实现非常优秀和简单的组网模式。可以使用成本极低的小单片机,唯一指定要求是能串口通信,大大降低用户产品成本,并节约复杂的无线开发周期。10. 常见问题l 接上TTL串口,模块输出乱码1、 可能是TTL电平不兼容,可以使用我司USB-TTL来对模块进行测试。2、 对于不可见字符,上位机串口助手可能显示为乱码,请使用HEX方式显示。l 通信双方串口波特率是否可以不同可以不同,但是空中无线速率必须相同。l USB-TTL正常收发,接单片机不正常a) 请检查单片机的RXD、TXD

37、需要和模块交叉连接。b) 在单片机的TXD和RXD引脚,加4.7K - 10K上拉电阻。c) 供电或其他原因。l 数据丢包的原因及办法1、 原因:a) 通信距离已经处于临界状态。b) 空中速率太高。c) 传输数据量太大,由于模块处理能力不足或空中传输速率不足,造成溢出丢失。d) 接收方设置的响应时间大于发射方。2、 办法:降低模块空中速率,减小单次通信数据量,选用更大功率的模块。3、 请用户记住一个宗旨:发送功率越大,距离越远;空中速率越低,距离越远;反之亦反。l 无法进行8E1、8O1通信出现此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使用串口助手软件,或者USB-TTL模块所致,多数串口助手软件或虚拟串口芯片对此

38、功能的支持并不好。请使用单片机正确编写8E1、8O1程序进行测试。l 无线传输延迟明显无线传输延迟略有增加或减少是正常现象,如果过于明显,那么很可能是目前信道堵塞,模块在努力寻求最佳发射时机。如果长时间处于堵塞状态,模块仍然会将数据强行发射出去,但是接收方由于信道可能存在干扰堵塞,有几率无法收到数据,视干扰程度而定。同一区域中的同频其他模块,也会造成这种堵塞。l 在正常通信区域内,丢包率高可能原因如下:1、 参数设置中,无线响应时间设置不匹配,即发射方设置的响应时间低于接收方的设置,则可能导致接收方无法收到数据。2、 存在无线干扰,建议切换信道和地址。l 某模块可以发射数据,但无法接收1、 该

39、模块设置的响应时间大于对方,导致可以发射数据到对方,但是无法收到对方返回的数据。2、 当前模块是否进入休眠模式(可发,不可收)。3、 双方模块空中速率必须一致。(串口波特率可以不一致)4、 注意外部UART电平问题,应尽可能接近模块工作电压。l 提高无线速率后距离降低这是正常现象,是所有无线通信应用的共同物理特性,通信速率提高,会导致接收灵敏度大大降低,抗干扰能力也会削弱。最终表现形式为有效通信距离缩短。建议用户在尽可能低的无线速率下工作。注意:串口波特率与无线特性无关。l 装机后可靠性降低,距离降低有部分用户反馈,在同等工作环境中,测试时模块工作良好,实际装机后性能下降,表现为可靠通信距离,丢包率高。电源、干扰、周边元器件、温湿度、屏蔽作用。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上述问题。必要时请联系我司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分析。l 双方完全无法通信1、 双方无线速率,或信道,或地址不一致。2、 接收方处于休眠模式。l 功耗出现异常功耗异常一般是由于电平匹配问题产生,例如模块采用3.3V供电,其串口电平为3.3V。若外部CPU的串口电平为3.0V,那么连接后存在一个微小的电压差,导致漏电流产生。所以,接到模块RXD、TXD、AUX脚的外部CPU电平,应该和模块供电电压一致,此时整机功耗是最小的。也可以将外部单片机串口电平设置为OD或OC门以降低功耗,但是在工控环境中可能会降低抗干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