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49684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 XX 学院毕业论文 我国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 学号: 年 月 日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对于我国大多数销售企业而言,物流是商业活动的最终实现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商业迅速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但壮大了我国的商业企业,也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目前国际零售巨头的80%都已进入我国,并加快了进入步伐。到现在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里,商业物流是最有条件与外国资本竞争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商业物流产业。关键词:商务物流;第三方物流;连

2、锁零售业;企业Abstract:As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fies,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商业物流将如何斗转星移探寻中国商业物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O年代。新中国刚成立时,尽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购买力很低,商业并不景气,但当时在各大地区和一些省市的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系统还是建立了一些仓储公司或储运公司,从事商品的运输、储存。现在各省市比较大型的商业储运公司有许多便是那时创建的。后来,随着我国城乡物资交流的日益兴旺,社会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商业物流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在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又相继建立了一些

3、储运公司、仓储公司,并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批发站成立了一些储运部、中转站、仓库等。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互相联系、覆盖全国的商业物流网络,多年来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商业尤其是连锁零售业更是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19782004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46,2010年已达到15W亿元,又比上年增长了184。商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以连锁经营为主导的业态多元化(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格局正在形成,规模扩张

4、和跨区域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市场销售份额进一步向大型零售企业集中,2010年我国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已达1W亿元,比2009年增长42左右,连锁百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11.1,由上年的93提升到105。2010年已有37家连锁企业的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其中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连锁部分)以7207亿元雄据榜首。据商务部的估计,到2012年我国的连锁商业零售将达到25万亿元,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将出现超过l 000亿元的大型企业。与此同时,我国商品批发市场体系也已初步形成,成为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全国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骨干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众

5、多跨国公司的眼球。目前国际零售巨头的80都已进入我国,并加快了进入的步伐。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和欧尚、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荷兰的万客隆等。物流是商业活动最终实现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商业的不断发展,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多种流通业态并存和连锁零售企业特有的产品经营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配送频率、多配送点、快速配送的特点,使得整个物流活动异常复杂。因此我国传统的只提供单一的运输、仓储功能的商业储运公司、仓储公司已无法满足对商业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更高要求。此时我国的商业物流配送中心便应运而生。总体而言,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河北省“三定一送”(

6、定时、定点、定量、送货上门)物流系统开始启动,随后各地不同实验性的物流中心开始逐渐产生,这是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最初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中大型商业企业基于连锁经营的需要,已经陆续建成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开展了商业连锁企业自营商品的综合性配送,各种百货公司、综合性超级市场、专业性卖场(例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等)自建、共建的物流配送中心都在迅速发展,具有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商业物流中心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实施。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4年中国大部分的连锁零售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连锁百强企业中,更是有80的企业

7、拥有自建的配送中心。这中间,还不断涌现出了一些高水平,高标准建造的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为例,其建造的吴家山常温物流配送中心便坚持了高标准、高起点,采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设备和手段,实现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存储立体化、装卸机械化、分拣电子化、管理信息化。除各商业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外,我国专门从事商业物流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成长,各地传统的商业储运公司也开始纷纷朝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已经涉足商业物流。它们相互努力,共同推进了我国商业物流近几年的较快发展。2. 问题多多。中国商业物流仍处较低层次发展水平

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商业物流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商业相比,中国商业物流发展的步子还是小了一点。可以说,中国的商业物流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已成了制约中国商业进一步大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1)物流设施设备整体水平落后、老化,服务功能单一,布局不尽合理。我国的许多大型商业物流设施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代久远,亟待更新改造。而物流企业一般效益较低,难以拿出大笔资金用于支付设施改造费用,致使相当数量的设施设备只能长期带病运作,透支自身的使用价值。据2005年第六届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我国商贸企业“拥有高架库或立体库”、“拥有机械化的装卸设施”的比例

9、分别只有2和35,远低于生产制造企业21和73的比例。此外,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影响,造成商业物流系统零散分布于我国的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商业企业中,商业物流的各环节被人为割离,造成商业物流的功能单一化,长期只能低水平地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商业物流设施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物流设施布局比较分散,致使物流作业时设施间的转换成本高;二是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等许多存在着选址偏远、作业环境较差等问题,而有些物流设施的位置还会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失去原来的优势;三是新建设施的布局缺乏通盘考虑和统一规划,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影响了商业物流的整体发展。(2)物流运营成本偏高

10、。在商业经营中,物流费用占据了整个流通费用的很大比重。以连锁经营为例,美日欧发达国家连锁超市公司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销售额的46。而我国由于超市连锁水平低,很多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造成物流活动分散,采购批量小,库存积压与断货现象并存,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一般占到销售额的10甚至更高。(3)专业化分工薄弱,商业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着商业物流的发展。不少商业企业,甚至一些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业企业均自己买地皮,建仓库,不愿将物流和商流分离,交由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经营。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是造成了企业物流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整个社

11、会商业物流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造成商业企业不能将全部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于建立营销网络、营销队伍等方面,削弱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4)商业物流信息化与管理水平低。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较为落后,由于企业间不能及时交换数据,致使发货和订货方均无法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在途状况。此外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也发展缓慢,超市与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也未能广泛应用。(5)集中采购率和统一配送率偏低。目前,我国有些商业业态,如大多数百货企业仍以单店经营为主,没有集中采购优势,连锁企业也并非实行完全地集中统一采购,从而使规模效益无法充分显现,不仅提高了商品采购成本,同时也为商品物流配送

12、效率地提高设置了障碍。当前我国商业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对分店经营的所有商品进行统一配送的比率也只有60左右,而国外一般为80以上。我国连锁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60的人员、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平均一个配送中心只负责配送20个店铺,每辆车只承担23个店铺的送货,而日本的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要负责配送70个分店,且只需45辆车。商业物流外包: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不同,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以下4类商业物流运作模式:(1)自营物流模式:商业企业自筹资金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完全自己承担物流配送任务模式。(2)第三方物流模式:商业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社会上专业的物流企业运营的

13、一种运作模式。(3)供应商配送模式: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商业企业向供应商发出订单,供应商便直接将其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指定的地点。(4)共同配送模式,即多家商业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并由出资企业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物流模式。根据2005年第六届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目前我国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17为第三方,与第五次调查结果相比有较大比例地下降;5的企业由供货方承担;78的企业由公司自理,与第五次调查结果相比有较大上升。而且商贸企业未来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也只有46,远低于生产制造企业74的

14、比例。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商业物流大部分都以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为主(78),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例较低(17),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物流外包在我国商业行业遭遇到了发展的寒流。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相当数量的商业连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粮店以及其它配套网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传统企业均有丰富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建立配送中心的基础,具有从事自营物流的资源和条件,这种资源性特征和策略选择使得我国的商业连锁企业更倾向于自营物流,尽管有时候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费用。其次,基于竞争策略的需要,商业连锁企业也应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自营物流配送。因为物流

15、配送是商业连锁企业的核心业务,从市场竞争来看,市场的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都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它是一个战略性工具,是一个决定成功的因素。全世界零售市场的领导者沃尔玛在美国便建立了3O0多个配送中心,能够24小时响应门店的补货需要。确保各店不缺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购物的满意度。再次,我国商业物流外包的总体环境不成熟是导致我国商业物流外包比例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整体规模不够大,如许多连锁便利店只有几家,而且店面规模也很小,一般只有几十平方米,需要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十分有限,外包物流带来的规模效应便不明显,因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吸引力不大。而且,规模缺陷也使得利

16、润率本来就不高的连锁零售企业不太愿意外包物流而使一部分利润被第三方物流公司瓜分。另一方面,商业连锁零售物流的特点是多品种、小订单、多批次、服务比较琐碎、组织难度很大,对物流企业的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还十分有限,很少有专业的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公司懂得商业零售配送的特点,熟悉商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信息工具及专业的运作团队来胜任我国商业物流的外包工作。此外,我国现阶段商业经营和物流服务方面的标准化程度低下也是阻碍商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障碍之一。在门店的经营规范方面,我国很多连锁零售企业的店面面积、环境布置以及货架商品的陈列都没有实现标准化,给物流配送作业带来了许多

17、麻烦,也相应地增加了物流成本。如有的店上万平方米,有的则只有几十平方米,它们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便大不一样。大店上货的品种多,小店上货的品种少,大店根本就不用拆箱,小店却必须要拆零,这些差异,使配送中心,在订单处理以及拣货效率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凡此种种,导致许多物流企业对商业零售物流望而却步。市场信用机制的不足,更进一步地制约了我国商业物流外包的开展。由于国内现代物流公司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素质参差不齐,孰优孰劣难以考证,也缺乏成功合作案例的典范,使商业连锁企业对物流外包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现供需双方“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而在合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只有参与商业连锁企业的销售预测、政策制订、采购计划、

18、库存管理、客户管理,并结合自身的物流规划能力、信息技术及运作能力等,才能充分体现作为专业物流公司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交易成本。站在商业连锁企业角度,这些都是企业的核心机密,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或彼此开放,将使商业连锁企业在物流企业面前暴露无遗。在法制尚不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还比较薄弱的今天,商业连锁企业也不得不谨慎从事。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商业物流外包要想短期内在我国全面推行的确还存在重重障碍,所以许多商业连锁企业只好采用自营物流方式,然而按照竞争优势原理,商业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如何选址开设门店、供应商选择与采购商品、拓展销售网络、商品布置与促销、客户分析与管理,而在物流配送

19、方面没有优势,商业连锁零售经营要求高效率、低成本的配送服务,恰好适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因此物流外包将是今后商业连锁零售经营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物流外包,商业零售企业才能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去,同时,避免了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风险。此外,在我国商业连锁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推行共同化物流配送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尽管目前国内采用此种模式的商业企业少之又少,但是可以肯定共同配送也将是我国商业物流配送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以不同方式影响着我国的制造业。但各地经营户也纷纷转向内销市场,这对于我国的物流产业特别是与之直接相关的商业物流行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将最为适合商业物流的服务领域的经营环境。面对如此空白巨大的市场,中国民营的第三方商业物流有很大成长空间,很有可能培育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物流品牌。文献综述: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北洋钢铁资讯中心中国人民日报中国商业物流发展研究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