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49641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活齐拾趣,合作享快乐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于科目的这一特点,我们将生活资源应用于教学中,组织小学生合作的方式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及当地的农村资源都是特有的。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会起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合作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于科目的这一特点,我们将生活资源应用于教学中,组织小学生合作的方式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及当地的农村资源都是特有的。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小学

2、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会起到理想的课堂效果。【Abstract】Primary school moral character and life classroom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ir lif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we will be living resource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carry out moral life and teaching students cooperative way. For the rural student

3、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and local rural resources are unique. Making full use of rur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will play the ideal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character and life in the classroom.【Keyword】Primary school;Morality and life classroom;Cooperative teaching 我国著名

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唯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够真正发挥教育的目的。本文就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新构建一种新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合作教学的背景(1) 合作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素质的提高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要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另外,合作教学能够强化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2) 当前品德与社会课堂合作教学现

5、状 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堂现状来看,课堂方式大都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农村生活资源的引入强化课堂的合作教学很有必要。(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标准提出: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迎合了标准的要求,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合作教学的方式 趣味是学习中最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因素,在小学品德与

6、社会课堂合作教学方式的开展中,我就从“趣”出发,让合作教学方式真正能够激发小学生内在的兴趣,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趣味所在。(1) 巧用生活资源,丰富合作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事物及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强化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他们随处可见的生活资源开展教学,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形象感知力,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我所在的学校是所农村学校,周边的资源非常丰富,水稻等庄稼,柑橘、桃子、葡萄、草莓、杨梅等水果,甚至还有马、牛、羊等动物。将这些农村特有的资源应用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不仅会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性,更是能够让小学生感觉到课文中的知识就在身边,强化了知识

7、的应用能力。 基于当地现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同参与到资源的挖掘和应用上,将其与品德与社会教材知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一步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一课的时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用图片或者图画的方式拍摄或者画出当前他们所在农村的环境情况;第二个小组则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看到的农村环境情况。在这两个大组的区分下,每个大组的小组成员又各自分工,比如,有的同学观察河水,有的同学观察树木,有的同学则观察庄稼和水果。这样,小组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各自都有明确的分工,既节约了时间,又确保了小学生观察或

8、者记录的效果。在这堂课上,我鼓励小学生们将他们搜集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有的小学生说:听妈妈说,以前村里的那条小河有很多很多小鱼、小虾还有小螃蟹,可是我们去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水上还漂着垃圾。有的小学生说:城市雾霾了,我们村里还是没有的,为了美好的环境,要从我们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的。当他们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时,我引导他们思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前期积累下,小学生的参与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效果很好。听着小学生的讨论与发言,我觉得这趟课很成功,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在农村特有的生活和资源中去观察、去反思,通过合作寻找资料、探讨的方式对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进行总结,他们的表现都很棒。

9、假想一下,如果这堂课,单纯地我来告诉小学生们:孩子们,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爱护生存环境。单纯这样告诉小学生,我们仅仅是告诉,而小学生则仅仅是记住,并不会真正思考为什么要爱护环境。(2) 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合作兴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科目,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实践应用性较强,虽然有理论性知识,理论性知识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基于此,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通过主题性活动开展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合作兴趣,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活动的选择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生活资源和现实情况合作活动。如果主题性活动脱离了小学生

10、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兴趣,甚至还会让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堂产生厌倦,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主题活动的开展一般要遵循生活化原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民风、民俗知多少的时候,就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开展了“民风、民俗展”,鼓励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寻找能够体现民风民俗的物质载体。“民风、民俗展”看似简单,实际上,所有的组织工作和操作工作都需要小学生自己去做,比如展台的选择与布置、展览主持人的选择、展览产品的收集,以一个展览的要求让小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活动组织的魅力所在。有的小学生甚至将南枣带到了课堂来展示,有的小学生说:这不是民风民俗展。这个把南

11、枣带到课堂的小学生就说:这属于民风物产,你看,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都算的。在就义乌地区的民风、民俗进行介绍之后,将范围扩大到金华地区、浙江地区,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效果甚好。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将全国范围内的民俗向小学生介绍,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就以陕西西安的一种面食入手,告诉小学生们,西安有一种面叫biangbiang面。“biang”字是中国笔画最多的字,“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钩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将谜语与

12、美食结合,让小学生对具有民俗特色的美食有了兴趣,培养了小学生的美感。(3) 搭建趣味舞台,创新合作形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趣味,搭建舞台,能够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氛围得以活跃。需要注意的是,品德与社会舞台的搭建要以小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开展,不能够脱离生活。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让小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舞台搭建和表演中,这一创新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亲情树下我成长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提前让小学生们自己准备情景剧,以“亲情树下我成长”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剧本。这种区别于传统的讲述类课堂,当真正让他们以主角的

13、形式在课堂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小学生都乐坏了。他们利用课下的时间积极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充当一个观众的角色。小学生将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关心都表现出来,将妈妈起来为他们做早饭、爸爸辛苦工作、爷爷奶奶买他们爱吃的零食等等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应用到情景剧中,相对真实。坦白地说,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他们的表演水平并不高,表演得很稚嫩。但是,他们的真实让我震撼。当表演结束后,在来看亲情树下我成长这课,小学生会以他们搜集的素材和表演过中的感受来对待内容,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理解内容效果都会很好。实际上,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搜集素材和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父母爱。

14、这种全新的情景剧表演方式更是需要强化他们的沟通,淡薄他们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趋势之下,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执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4) 拟定动态评价,追踪合作效果在传统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对小学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实际上,这种每学期一次或者两次的考试成绩在评估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效果方面有很大的片面性。我们拟定动态的评价,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种动态的评价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动态评价方式上,我们也打破了传统老师对学生评估的方式,鼓励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互评。而互评的考核标准就是让小学生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去

15、拟定,在考核标准拟定过程中,小学生会与其他同学探究,当他们的意见被采纳之后,在课堂表现上会额外注意。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合作教学的效果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合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起到了相对理想的效果。(1) 学生参与兴趣得以提高通过上述合作教学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开展,小学生的参与教学的兴趣显著提高。在传统课堂上,很多知识离小学生都很遥远,比如文明古国的荣辱等,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很低,部分小学生的思想还会开小差。从创新合作教学方式之后,小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且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同学之间你提出问题,我给你回答,不仅强化了小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是

16、让小学生能够从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妙处所在。(2) 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得以构建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参与兴趣提高,参与能动性提升,那么就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另外,在上述合作教学方式开展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参与的实践或者活动,强化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对于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时,有的小学生往往答不上来。在合作教学方式在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应用之后,小学生不仅能够回答出问题,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够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观点,让品德与社会知识灵活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3)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17、 在品德与社会合作教学开展中,小学生通过活动的组织、参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相对于传统课堂单纯背诵品德与社会科目中的知识点来说,这种实际参与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就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在引用农村资源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中的合作教学进行阐述。在教学中,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主要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关键,合理组织活动,构建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参考文献】1崔锡孝. 初探小学

18、品德与社会教学新途径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12) 2 高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 学周刊. 2011(31) 3 田玉华.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6) 4 朱实远. 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4) 5 杨今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7(Z1) 6 陈汉云.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策略浅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9) 7 李黎红.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