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49308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论文题目: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构建姓名: 学号:010109139905年级:08行政管理(2)班指导教师:王洪江完成时间:2010 年 8 月 19 日- 2 -浙江工业大学2010届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作者声明本毕业小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小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小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特此声明。作者学号:0101091399

2、05作者签名:(手写有效)20 年 月 日(手填时间)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优劣势柯琼茜2010年8月19日摘要第三方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各大企业为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去,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原因,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成为企业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在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发展,其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本文将从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情况开始,逐步分析其优劣势,并对一些关键点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也为部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提供一些依据。关键词:物流;第三方物

3、流;优劣势目 录引 论- 1 -一、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 1 -(一)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 1 -(二)邻里关系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1 -(三)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 2 -(四)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2 -(五)传统邻里关系还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 2 -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 3 -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 4 -结 语- 5 -主要参考文献- 6 -引 论由于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第三方物流概念应运而生。近几年,随着

4、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泉”。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和用户间的接口,起着联系和协调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好第三方物流,必会为我国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一、传统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特点邻里关系,是一种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我国古代邻里关系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传统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手段,形成了下述道德文化传统的观念和规

5、范:以亲仁善邻为道德态度;以乡邻和睦为价值目标;以相容相让为基本道德;以相扶相助为伦理义务。传统邻里关系具有如下特点:(一)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由于传统中国人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邻里关系主要发生在乡村社会,虽然不能说,传统社会就没有城市邻里关系,但当时大部分人生活在乡村,从而也才有守望相助的需要,而生活在城邑中的达官贵人及商人,其安全保护则会有政府的力量而不需要借助民间的力量。(二)邻里关系大多与家族关系密切相联,并受到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由于传统中国社会具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因此,某些村落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如赵家湾、钱家坡、孙家沟、李家村等等。尽管也有一些杂姓村落,但由于中

6、国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邻里关系的文化精神则是天下一家、视邻若亲。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邻里之间并非仅仅呈现为空间位置上的彼此并存,作为一种社会联系的形式,邻里关系乃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外在延伸。由于当时人们的交往关系首先是血缘和姻缘,当时地缘关系的空间范围都很小,这是因为血缘关系不是同族居于一村,也是相距不远,族亲姻亲也是相距不远,如直到二、三十年前,我们还都知道陕西有一句民谣号称为陕西的十八怪,其中有一条叫作“陕西的姑娘不对外”,也就是说陕西人过去嫁姑娘一般在空间距离上是不出乡、县、省的。(三)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和熟人社会这是因为不仅同宗同

7、族本身就是亲人自然是熟人,既是不同宗族,由于当时人们的观念是安土重迁,迁徒意识很弱,联系较为稳固,在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由于社会的闭塞,再加之官府的户籍管制,人们往往世代居住一方,很多都是宗族聚居,即便是杂居,也多世代为邻。这种长期稳定的交往关系成为仅次于血缘关系的人际交往关系。这更加强化了这种熟人社会的邻里关系,人们就更加有修好邻里关系的强烈愿望和内在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亲不亲,故乡人”,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同宗同族的人,仅凭是邻里乡亲,这已经够亲了,已经具有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充分价值理由了。(四)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由于传统邻里关系不仅是百姓因居住在一起而产生的日常

8、交往关系,而且还是传统社会政治治理的基层组织,因此,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社会作用。这种社会功能按隋唐政府推行的乡里制或邻里制,其乡里的重要功能在于组织亲邻纳税应役及维持社会治安。唐代以乡里为单位的邻里,在发生抢劫、侵犯等治安事件时,负有互相救助的法律义务。而且邻里之间对于发生治安、违法事件负有连带责任,对于国家财政而言,乡里组织更重要的功能在于组织和帮助亲邻履行纳税应役的义务。唐代法令规定,“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赃重入己者,以枉法论。”唐律疏议名例,长孙无忌,中华书局,1983在隋唐五代时期,亲邻的经济互助也是家族邻里关系的重要社会功能。这种经济互助,主要是养老、待

9、寡、抚孤、济贫、让财、散财、担保等方面,尤其是提倡和表彰财力较强者履行经济互助义务。(五)传统邻里关系还受到地方性的、宗族性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由于传统社会邻里关系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居住关系,而且还承担着诸多政治、法律、经济功能,因此,一个村落和地区的邻里关系是否良好,这关系到该地区的民众教化,也就是说传统邻里关系是不是良好,是不是敦厚美善、和睦稳定,这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历代治理者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员,甚至一些大思想家兼官僚都非常关心乡规民约的制定和落实,如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当然也有很多家训和族规都把睦邻作为重要的道德要求。这些体

10、现当时乡村地方治理和道德教化的乡规民约文本,是我们今天研究传统邻里关系的重要文献和宝贵财富。如果人们都能具有相恕相敬相让之心,“能和其心以待人,则不和者自化尔;尔能平其情以接物,则不平者亦孚。一人倡之,众人从之;一家行之,一里效之。由近以及于远;由勉以至于安。”“里仁为美,比户可封。讼息人安,延及世世。协和遍于万邦。”只要搞好邻里乡亲关系,不仅能社会和谐,而且还会遍于万邦。早在儒家经典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中就有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作是国家之宝,这从政治治理的角度把善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政治治理要达到一个良序和谐社会,自然离不开百姓居住生活共同体的和睦相处。春秋左传僖公十三年:“

11、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这又把恤邻即守望相助看作是人间正道,而行道之人必有厚福,这种认识也是有相当高度的。二、新型网络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已经过时,认为现在的邻里关系淡漠如水,彼此之间相见都未必相识。然而,一种以网络为平台、以小区为单位的新型邻里沟通方式业主论坛已经在生活中悄然普及,并开始在邻里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原本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们通过在网络空间里交流心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而随着业主论坛不断衍生出新的交流形式和功能,人们也逐渐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得到了最为时尚的诠释。功能:信息“仓库”也是情感沟通平

12、台若说起业主论坛的功能,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又是一个宽阔的情感沟通平台,业主们通过论坛可以完成或实现的事情,如今已是越来越多。房子也可以团购在很多小区的论坛上,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组织业主团购装修建材等物品。在焦点网的业主论坛上,还专门开通了“装修大学”版块,业主们可以在网上和商家直接“砍价儿”。团购房子如今也日益流行。据搜房网负责人介绍,有时候,一些想买同个楼盘房子的人会在网上结成联盟,然后再集体找开发商谈团购价。据介绍,2004年底,就曾经有一个业主联盟通过搜房网论坛达成共识,团购了价值1.04亿元的83套房子。小区业主共同维权业主维权也是论坛上讨论最为频繁的问题之一。

13、业主们会把对开发商的不满在网上发泄,然后会组织在一起共同维权。记者在富力城小区业主论坛上看到,一期部分业主对阳台窗户等处的装修不太满意,在版主的组织下,他们与开发商进行了交涉。网名“大漠”的富力城小区业主论坛版主告诉记者,人多力量大,在进行了几次交涉后,开发商及时采取了修缮房屋装修并减免了1个多月物业费的措施,达到了业主们共同维权的目的。搞活动网上“攒局儿” 在各小区论坛,羽毛球、篮球、足球、滑雪、自驾游等各种活动的组织贴随处可见,有的小区还会把每次活动的照片帖到网上和大家分享。像搜房网就会定期组织各种社区比赛,太阳城的“足球队”、第六大道的“羽毛球队”,都已成为战绩辉煌的明星队伍。邻里关怀轻

14、松表达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业主论坛已成为邻里之间表达问候和相互关怀的温馨港湾。在水晶城业主论坛里看到,网名为“蓝色缨络”的业主发帖子说自己感冒了,立即有几十位业主跟帖告诉他治疗感冒的偏方,有人说煮酸梨水,有人说喝鸡汤,还有人提供了中药配方。在很多小区的论坛里,都能见到业主之间相互提醒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之类的帖子,还有的人会发帖告诉别人自己的保健心得、营养食谱以及提醒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现状:业主论坛覆盖1000个新建小区“业主论坛”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一种新生事物,简单地理解,就是以小区为单位在网络上开辟的公共平台,让同一个小区的

15、业主可以聚在固定空间里发帖回帖、沟通交流。目前,本市的小区业主论坛主要集中在搜房和焦点两大房地产网站上。这两大网站拥有的业主论坛数量分别达到了1000个左右,基本覆盖了本市市内六区及环城区县的所有新建物业小区。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新楼盘只要案名一确定,两大网站就立即会为它开通业主论坛,等待业主的加入。这就意味着在业主们还没正式成为邻居的时候,业主论坛就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培养感情的条件,使这些“准邻居”通过网上“预热”,可以更快地熟悉、融合。模式: 版块丰富人性化一个小区一个“家” 记者在两大网站的业主论坛上看到,这里的网络功能设置完善,且颇具人性化,使每一个小区业主论坛看上去都像一个温馨的家。首先

16、,论坛有总站长,也就是管理所有论坛的大“家长”,同时还有在线管理员,业主们在上网、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站长热线”、“在线帮助”等模块随时找到他们。记者还看到,业主论坛的版块设置十分多元化,除了固定的发帖区外,还设有楼盘点评、装修装饰、业主维权、休闲娱乐、旅游顾问、居家美食、文学创作、体育沙龙、热门话题、跳蚤市场、生活提示、聚会专栏等版块,并配有论坛意见箱、业主博客、通讯录、相册、投票站以及精华帖推荐、论坛排行榜、帖子查询等功能性版块。这些版块的设置可以让有相同爱好的业主在相应的版块里切磋、交流。三、如何构建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模式一是组织文体活动,动员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为

17、了改变以前那种常年住对门,见面不认人的尴尬状态,社区居委会从组织秧歌队搞起,开展大家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家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沟通思想,加深了解。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拓宽居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渠道。社区居委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了以“保持先进性,服务在社区,共建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居民包楼活动,成立小分队,为社区居民办理事情。为了畅通诉求渠道,社区居委会还开办了“社区恳谈室”,搭起了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三是提升自主意识,携手共建社区大家庭。当居民与居民、居委会干部与居民纷纷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以后,开展社区建设各项活动便有了坚实的基础。举办文艺演出,居民不但自己积极参与,还

18、带动家人、邻居一起帮居委会组织节目、布置场地、维持秩序。在“双创建”工作中,居委会干部带头清理楼道堆积物,拆除私搭乱建设施,维护社区环境的舒适整洁。正是有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才迎来了更加美好的前景。结 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俗话说:“行要好伴,住要好邻。”“隔邻居,不隔心。”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接触十分频繁,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大家过得愉快,有利于各家的生活幸福,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邻里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俗话说:“行要好伴,住要好邻。”“隔邻居,不隔心。”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

19、头见,接触十分频繁,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大家过得愉快,有利于各家的生活幸福,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6 -主要参考文献1 许敏亚,积极构建新型的社区邻里关系,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05期。2 邢晓明,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12期。3 毛晓燕,论社区网络文化建设-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商场现代化, 2005年第27期。4 蔡海飞,城市社区现代邻里关系的构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01期。5 应云云,俞文玉,以邻里文化为载体努力构建生活品质社区,中国民政,2007年第07期。6 胡盛仪,陈小京,构建和谐社区的若干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7 黎甫,浅谈邻里关系与社区建设,现代物业,2007年第08期。8 胡秀萍,浅析现代住区邻里关系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