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49284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汉体育学院本科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体育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体育经济 指导教师 2010年11月中文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攀岩运动引入我国的过程和有关高校开展攀岩运动以及赛事的历程。同时也详细分析了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就高校开设攀岩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本文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最后,对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个人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结论。关键词:高校;攀岩运动;开设课程;必要性;可行性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rock climbing and

2、rock climbing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urse of events. But als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rock climbing courses and necessity. Of setting up rock climbing courses for some of the problems faced, the paper also gives some solutions. Finally, the course of sett

3、ing up rock climbing, personal give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lusions.Key words: University;rock climbing courses;necessity;feasibility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3一、 攀岩运动的概述 3二、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现状3三、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7四、 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9五、对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建议和结论11致谢12参考文献13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体育休闲运动,

4、而体育休闲运动形式的多样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攀岩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冒险挑战和创新精神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高校大学生的喜爱。一方面,攀岩能够拓宽高校体育的内容和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攀岩运动在国际交流、体育竞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同时攀岩运动也因其自身的特点日益发展,已成为现代人们健身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攀岩运动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项运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所起到的推进作用, 开始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这项运动。 在这种热潮中,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

5、识到影响和和制约学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当前这一形势,部分高等学校率先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将攀岩运动引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来。一、 攀岩运动的概述攀岩运动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悬崖峭壁的绝顶上,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高山玫瑰。相传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于是,勇敢的小伙子便争相攀岩,摘取花朵献给心爱的人。攀岩是从登山活动中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登山者即使选择最容易的路线攀登几千米的高峰,在途中也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悬崖峭壁,所以说攀岩也是登山运动的一项基本技能。攀岩运动就是利用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

6、石所构成的峭壁、裂缝、海触崖、大圆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岩壁的运动。由于登高山对普通人来讲机会很少,而攀爬悬崖峭壁相对机会较多,且更富有刺激和挑战,所以攀岩作为一项独立的、被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迅速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二、国内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现状(一) 国内攀岩运动的引入攀岩作为“舶来品”,自2O世纪8O年代传人我国以来得到快速发展。1987年,中国登山运动协会派出8名教练员、运动员赴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技术,从而拉开了我国攀岩运动的序幕,同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吸引了众多的攀岩爱好者。虽然我国攀岩运动的开展比欧美国家晚近半个世纪,但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

7、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国民所得的提高、余暇时间增多、北京奥运会带来的体育热潮等因素促进了攀岩的推广。攀岩运动在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中逐渐开展起来,尤其是在许多高等学校经过十几年,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发展,攀岩运动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同时,攀岩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逐渐引起高校的关注。参加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加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的高校逐年增多,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二) 开展攀岩运动的高校分布攀岩运动早期的开展仅局限于原地矿系统的直属学校,但随着攀岩运动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认识到在学校开展攀岩运动对学校体育教学与改革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入到这一队列。

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展攀岩运动的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十几所高校发展到现在将近四十所高校。我国目前开展攀岩运动的主要高校:序号开展学校序号开展学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澳门大学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兢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9、武汉)浙江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厦门大学韶关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在以上三十八所开展攀岩运动的高校中,广东省有九所,位列首位;其次是吉林省八所;北京有四所位列第三。在全国仅有15省、市、行政区的高校开展攀岩运动,占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4412,且集中在广东、吉林两省,而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校集中的北京、上海两市开展的不尽人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尚不能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攀岩运动已被

10、教育部纳入重点发展项目,很多高校已把攀岩列入了高水平运动项目之一。然而,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学校的攀岩队活跃在全国各个稍有规模的攀岩赛事上。其中北京大学的飞鹰社、中国地质大学的攀岩队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成为高校攀岩队的领头羊。许多高校虽组建运动队参加比赛,但是目前仅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少数高校将攀岩作为体育专业主干课、公共体育课、公共选修课等来开展。多数高校还未真正将其引为高校体育教学项目。回顾中国攀岩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在过去的2O年中,中国大学生在这历程中一直担任主角,起着举足轻重作用。(三) 高校举办攀岩赛事的情况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成功地连

11、续举办了五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具体如下:赛事时间承办方地点参赛队数参赛人数2003年11月7日一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7872004年9月17日一19日北京大学303002005年9月17日一21日石家庄经济学院251522006年8月22日一24日长春理工大学301792007年8月25日一28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342452003年11月首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本次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共有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27支队伍参加。吸引了众多攀岩爱好者到场观看,还有华东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武汉各高校的学子前来助阵。这也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为推动攀岩在高校更

12、好的发展而首次举办的赛事,这不仅直接推动了攀岩运动在高校的发展,也为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高攀岩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04年9月第二届“波司登运动休闲杯”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北京大学举办,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主办,北京大学承办。本次比赛项目分难度赛和速度赛以及团体赛,运动员组别分专业组、俱乐部组和新人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所大学的3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赛。由于这次比赛是在北京举办,吸引了北京的众多高校参加比赛;本次赛事又设立了俱乐部组,引起了许多攀岩爱好者的兴趣,所以有一些俱乐部的攀岩爱好者也代表高校参加了比赛。到目前为止这次比赛的人数是历届参赛人数中最多的。2

13、005年9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在石家庄经济学院举办。这次赛事不仅邀请了国内总多高校,还邀请了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挪威四个国家的6支大学代表队参加。为了更好的推动攀岩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普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大攀协理事会决定,从此次锦标赛开始,扩大获奖面,本次赛事男子、女子分别比赛,开设甲组、乙组、新人组以及国际组,分速度赛、难度赛与团体赛三个项目,共计评出十六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历程项个人冠军。首次参赛的国外选手也收获颇丰,乌克兰文化大学的伊格尔.克萨克在男子国际组难度赛中获得冠军。这是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规格最高的一次赛事,促进了国际高校之间的

14、攀岩活动的交流,扩大了我国高校攀岩在国际上的影响。2006年8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本次赛事沿用上届大锦赛的分组与项目设置,只是没有国际组参赛。东道主长春理工大学队夺得了男子、女子甲组团体;男子、女子甲组速度赛;男子乙组难度、速度赛及团体;男子、女子新人组速度赛九个冠军。本次赛事中长春理工大学进行了多方面努力,不仅改造了岩壁,适应高水平比赛的需要,同时发动了长春9所高校开展攀岩运动,两次组织了吉林省大学生攀岩比赛,为攀岩运动在吉林地区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领导示范作用。2007年8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为了更好的举办这次攀岩比赛,四川烹饪

15、高等专科学校耗资160余万元专门修建了符合国际攀岩比赛要求的人工岩壁。岩壁高22米、宽18米,是国内人工岩壁中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攀岩场地之一。本届比赛设置男女个人难度、速度、攀石及团体赛4个项目,攀石赛是国际赛事中新增设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是今年首次加入到全国攀岩锦标赛中。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等34所高校的245名攀岩运动员,是历届参赛学校最多的一次。大学生在促进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提高了高校攀岩运动水平,加强了我国各高校对于攀岩运动的重视。从1987年我国正式开展攀岩运动,高校就作为攀岩运动发展的一块沃土,为其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此可见,

16、有需要对高校开设攀岩课程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 三、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传授知识技能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近年来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师主生辅”的教育方式并未改变。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1996年德洛尔报告认为:教育不只是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且首先应是“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和主要目的之一”。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它强调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应“像挖掘财富一样把埋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所有才能发

17、挥出来”,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攀岩课程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与其他传统体育课程不同的是;攀岩课程完全以为发掘学生潜力为主,崇尚“生主师辅”、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借由人类对大自然、对岩壁高度本能的敬畏,培养攀登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体力与毅力受到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团队意识。(一) 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攀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观赏性的运动项目,其本身所具有的惊险刺激的特点,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 生理正处于转折期:努力想摆脱家庭的影响,获得人格独立;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和形成,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增长

18、;渴望社会及其他人的认可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书本知识显得软弱无力,理论付诸于实践不能立竿见影;缺乏可以信任的倾诉对象;沟通渠道不通畅日积月累,必然会造成学生的自闭、冷漠、缺乏信任、责任和热情,从而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而具有开放性、平等性、惊险性、创造性、观赏性的攀岩运动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里每个人可以用自己夸张的动作宣扬自己的个性,磨练意志,获得大家的认可通过平等的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融洽的交流平台通过技巧的切磋,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攀上高峰,一览众山小,每个人可以用技巧和肢体语言秀出自己攀岩并不仅仅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它除了教给人们基本生存、休

19、闲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人的核心价值知识和技能是相对有限的,而精神和意志则是无限的,面对困难挫折,你能承受多久?你会如何应对?如何与他人沟通,取得他人的信任与帮助?你究竟是谁?这就是攀岩所要解决和给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攀岩全面提炼和补充了传统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凸显出攀岩课程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教育功能通过攀岩课程,学生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提升:1.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他人合作攀岩是一个协作的运动,有攀爬就必须有保护,攀爬者之所以敢于在岩壁上“翩翩起舞”,就在于对保护员的绝对信任;而保护员透过这种信任更能体会到自己对攀爬者的责任。在攀爬和保护的过程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有时保护员的一个善意

20、提醒可能让你免受伤害或超越一个难点,而同样的一个感激或赞许的手势会让保护员充满成就感,从而更加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保护中。在先锋攀登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更尤为重要,攀爬者的要绳,保护员的给绳如果恰到好处,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过多消耗攀爬者的体力,可能导致过早脱落,显而易见,通过攀岩课程可以建立起同学们的相互信任,明确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在其他领域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地与他人合作。2. 认识自我,增强信心攀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惊险刺激的运动项目,它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但更需要你顽强拼搏、知难而上。攀岩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而是战胜自我。初学攀岩的人往往对高高的岩壁充满畏惧,对自己的能

21、力持怀疑态度,而一旦战战兢兢上到岩壁,在同学们的激励和自己的心理暗示下,一步一步直到触摸到岩壁的上沿时,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终于认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当你今天攀到这个高度时,明天你就有想逾越的冲动,在攀岩中,你会体会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坚持和努力中达到成功。其实岩壁的每一个难点都是人生的坎,攀爬岩壁就是在经历挫折,考验意志。当代大学生都像是温室的花,没有经历过风雨,一旦遇到挫折,就像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精神失常,自杀等各种情况都屡有发生。通过攀岩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增强信心,从而以更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3.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攀岩不是简单

22、、机械的身体活动,在纵横交错的岩点之间蕴藏着无数条通向胜利彼岸的路线,如何选择与取舍,取决于你的想象和创造,真正的攀爬高手不是用手脚攀爬而是用大脑攀岩更像是一门艺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这也是它被称为“岩壁上的芭蕾”的魅力所在。一条难度赛的路线通常会被设置很多难点,主要是考察选手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解决不好,不但消耗体力,而且离脱落也就不远了。因此,经常练习攀岩,尤其是高难度路线,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育人,健康第一,发展终身体育,促进身体协调发展从攀岩运动的教育功能我们可以看出,攀岩是全面提

23、升人的核心价值,成功进行心理训练、团队训练的教育过程攀登者在攀爬过程中动用自己的眼力、脑力选择路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度过难点,借助身体的柔韧性实现大的跨越,利用强劲的爆发力窜上高点,整个过程全身协调用力登顶望底,成就感油然而生,整个身心也焕然一新,这也正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攀岩运动对于学生增强体能,提高生存技能,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从观念上极大地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取向,对推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但是攀

24、岩运动教学尚未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校方、有关学者给子关注,使攀岩运动在大学校园里不断成熟发展。攀岩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素质培养方法,通过对高校师资、管理、资源的分析,认为在高校开展攀岩课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开设攀岩课程既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为高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及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提供思路。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攀岩训练场地的资源,在课程模式基本成熟时,可接受社会各界的收费式攀岩体验活动;既服务了全民健身事业,又达到了以物养物的目的。四、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一)高校具有丰富的资源1. 师资条件攀岩是一项体育运动,它的运动原理与传统体育项目

25、相同;高校丰富的体育教师资源将是攀岩师资的一个基本保障。同时,中国登山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等组织,每年在全国范围举办教练员、定线员、裁判员等培训班,并颁发证书;这为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攀岩知识并胜任攀岩教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并且每年有许多优秀的攀岩运动员退役或大学毕业,若各高校采取灵活机制予以引进,将是一个增强师资力量的好办法。他们将会是未来攀岩运动推广的中坚力量,这也为高校开设攀岩课程带来了契机。同时,攀岩课程所涉及的心理、地质、管理等内容,可以由高校的相关系部予以支持。2. 场地条件大学拥有土地资源的优势,可以在学校兴建攀岩场地。攀岩场地分为自然岩壁场地和仿真岩壁场地。自然岩壁场

26、地是在现有的山体上面,开凿岩道的场地。这种场地是在野外天然生成的岩壁,自然岩壁的角度、石质的多样性使攀岩路线千变万化,因而吸引着众多登山和攀岩爱好者,此类场地能够使攀岩者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充分享受攀岩的乐趣。但自然岩壁岩场大都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在设计与开发建设上时间消耗资金花费都较大,在学校普及推广相对较难。仿真岩壁场地对初学者安全性较高,降低了野外攀爬天然岩场落石、坠落等各种危险,在没有外石危险的仿真状态下,体验攀登之美,挑战自我极限。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将攀岩运动列入了学生的体育课, 在可利用的地方, 人工岩壁随处可见。这种运动场地安全可靠,不受天气、时间影响,省时省力,不可预见因素

27、少,人员密集,便于交流切磋。3. 利于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有些综合院校有机械系、工程系、建筑系,机械系可以研制一些相关的攀岩器械,积累经验形成规模还可满足市场需求;工程系、建筑系可自行设计建设人工攀岩等;在解决攀岩需要的同时无形中还促进了其它相关专业的发展。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达到建成攀岩场地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挫败感以及成就感,让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影响高校开设攀岩课程可行性的的不利因素 (1)普通高校从事攀岩课程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体育教育、田径或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转为教攀岩课程的,所

28、以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薄弱。(2)目前还没有适合高校攀岩课程的统一的标准的教材,因此,绝大部分高校攀岩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学生没有统一的攀岩教材,教学的内容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创编,教材以本校攀岩教师自编教材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攀岩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兴的一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传统的体育课程,如:球类、田径等,普及率还很低,大众对其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部门对于攀岩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这对攀岩运动的发展速度有一定不利影响。(4)推动攀岩运动持续发展的因素太少,单一靠赛事活动来促进攀岩发展的动力不足,从长远角度来看要开发攀岩运动的文化内涵,增加攀岩的附加值,从多

29、方面促进攀岩运动的发展。(三)影响高校开设攀岩课程可行性的的不利因素之解决方法(1)创造条件对现有的攀岩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攀岩技能水平。有条件的院校应尽快引进攀岩高水平教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攀岩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2)建议各高校间积极协作,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尽快完成攀岩教学的教材编写工作,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3)运用体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加强对攀岩运动的研究,力求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攀岩运动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从而为攀岩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4) 建议各高校可适当地增加各种形式的攀岩比赛,以及成立各攀岩协会、俱乐部,组织各种攀岩活

30、动,这样更有利于攀岩活动的普及和提高。 五、对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建议和结论(一) 因地制宜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标准攀岩岩壁造价比较高,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岩壁。大部分学校体育设施比较落后,部分学校甚至还没有攀岩场地,大多由于相关的经费缺乏所致,相关部门对于攀岩运动的经费投入太少。各高校的体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攀岩运动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跟上时代步伐。在不影响攀岩教学的前提下,攀岩场地还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以物养物;回收投入的资金,为岩壁的扩建提供经费。(二) 安全要放在

31、第一位攀岩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运动项目,但这种安全必须是在建立在安全的设备、安全的专业操作、以及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所谓安全的设备是指所有设备包括岩壁、保护器械等都要符合UIAA或cE认证;攀爬和保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步骤严格执行(三) 重点做好高校管理攀岩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毕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高校规范化的管理刚好适合攀岩运动;高校的学工部、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在攀岩课程开设的过程中予以监督和管理。同时,各职能部门还可以通过成立攀岩学生社团的形式来对学生课余攀岩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四) 高校攀岩课程正确的定位高校攀岩课应归属于高校体育部,可设攀岩训练教研室。课程内容可作

32、为体育专业主干课、公共体育课、公共选修课。应在大学前两学年开设,最好放在新生军训后开设。这对于新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学生在攀岩中不仅身体得到的了锻炼,并从中有所领悟。攀岩运动凭借其惊险刺激的特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成为当前人们深受喜爱的运动项目而攀岩作为一项新兴的具有挑战和创新精神的时尚运动项目,又符合了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适应了高校体育改革的要求。本文就高校开展攀岩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具备条件,学生也有需求。攀岩运动能全方位的锻炼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包括心理,生理,人际关系等。

33、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改革飞速发展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经济与文化严重脱节的畸形的时代。在这个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时代,作为当代80后,90后的大学生急需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力求在这个高压的社会上立足生存。从某种层面来说,在高校开展攀岩运动对学生来说是一剂抗压良药,使学生可以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不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前行的方向。致谢本次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关于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通过这2个月的毕业论文,提高了我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对攀岩运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使我对大学四年来的所学知识又有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复习。而且在做毕业

34、论文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了认知世界的能力,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整个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一直陪伴着我,她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她丰富的经验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每一次的论文稿检查中,她总能及时发现我的错误并让我及时改正。我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这次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李娟,郑毅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82郝光安攀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黄静,熊昌进攀岩运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

35、54 Garth Hattingh著The Clillrs Hand bookM崔冰清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O045060.5马红宇登山、攀岩与野营入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25.6曹建民,张健.极限运动(一)J中国学校体育,2002,(1):48497曹建民,张 健极限运动(二)攀岩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2,(2):46478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9姜丽,吴秋娟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727510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张庆宝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院, 2005,20(2):818412龙亚军高校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所面临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11711813卢峰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十一条S.2002,815田麦久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