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43959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辽 宁 科 技 学 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专题:专 业:档案学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论文共 32 页,其中:专题 页,译文 5 页 辽宁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33页关于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摘 要城市记忆工程是档案馆在新的历史时期服务社会的一种新的形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建设和改造给城市历史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因此保存和挽救城市记忆至关重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围绕该目的运用调查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城市记忆工程进行论证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档

2、案管理机构的城市记忆工程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工作内容,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论证,发现其中的不足。但档案馆作为独立的机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阻碍。因此文章继续探究制约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发展的瓶颈,论证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一般方法进行论证总结,制定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合理性措施,并对档案馆的城市记忆工程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思考Reflection on Carrying out urban Memory Project of ArchivesAbstract Urban memor

3、y project, archive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service is a new form of society.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and retrofit for city history and culture caused serious damag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acing a huge crisis,

4、 so save and save the city memory is very importa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by conducting urban memory engineering protection and spreading the culture of the city. Around the purpose using the method such as investigation method,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ison method demonstration analysis

5、 was conducted to treat urban memory project. Archives management of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of urban memory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rchives of city memory project work content,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ad of the find. But the archives as an indepe

6、ndent agency,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ame time also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So the paper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bottleneck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archives of city memory, demonstrate the necessity and archives of urban memory engineering challenges

7、.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archives of urban memory argument summarized the general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archives of the urban memory.Keywords: Archives, Urban memory project, Reflection一、绪论对于档案馆来说,城市记忆工程就是以城市历史发展为脉络,抢救性地收集反映城市发展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字、照片、录像和实物等档案资料,整合馆藏以及相关部门已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信

8、息化、数字化手段,分门别类建立系统化的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构建一个全面反映城市记忆的多媒体档案信息资源系统。2002 年,青岛市率先提出构建城市记忆工程,随后各城市也相继开展。2007 年底,中国档案杂志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组织了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沈阳、杭州、武汉、广州、福州、威海、南通、苏州、柳州等14个开展城市的档案局(馆)同志及档案学者参与其中。调查结果显示丹东、济南、南昌、成都、重庆等更多的城市也开始重视城市记忆工程。虽然各个城市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时间和进度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来说各个城市已经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绩,且各有特色。例如,20

9、06 年,青岛完成了1752 个项目的录像档案和照片档案整理,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反映城市面貌的档案库;天津市租界由于档案史料的缺失问题,组织档案征集人员分赴英、意、法、日、奥等国负责境外档案的征集,其中征集到纸质档案资料约7万页、照片档案 2000余张,还包括缩微胶卷和声像档案,上海著名街区变迁图片专题目录汇总了上海市、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关于上海 “十大名街”、“十二大街区”共 2862 张图片的检索条目。城市记忆是对过去城市整体形象的认知和重构,其物化的载体就是体现着城市记忆的历史记录,即在城市建设、管理、变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城市记忆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是档案的

10、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种特有的属性便使得与图书、文物、资料等相比,档案更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且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势,所以档案必然成为城市记忆中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档案馆工作之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对当前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论证分析,揭示和强调档案馆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体现出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及档案馆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解决途径,并且展望了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前景。 当前,我国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可分为两类:城市级和地区级。2002年,青岛市档案部门首次提出的城市记忆工程,主要通过摄像、照相等技术手段,

11、从而全面记录21世纪初期青岛的城市面貌。此后,武汉、柳州、大连、上海等城市也相继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据2007 年上海档案与城市记忆研讨会报道和网络检索情况显示,目前我国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长沙等,并且这一活动正逐步向地(县)级市(区)推开,呈现出逐层推进的趋势。 此外,台湾、香港等地区也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的地区级项目,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周婷在兰台世界2007年第7期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中,从档案馆和城市记忆工程关系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合理性意见,丰富了档案馆管理的理论。但是针对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具体工

12、作内容没有详细的论证。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存在着地区差异,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了城市记忆工程分布差异的存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金雄厚,为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使得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更加顺利。相反,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没有资金的保证,使得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如表1.1所示,城市记忆工程的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表1.1 2010年城市记忆工程地区分布调查表 地区年份东部中部西部200220020031002004430200541120064002007510200893220093302010120总计33103近年来,许多国外的

13、学者对城市记忆工程的模式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由于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国外城市记忆工程比国内开展的起步早,开展更为深入。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都相继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建设活动,以美国采用建立数字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方式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最为突出。通过对美国城市级“记忆工程”进行调查后发现,美国“记忆工程”建设全部采用建立数字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方式进行。美国的“记忆工程”的开展形式较为统一,多由当地历史协会、图书馆、档案馆发起,首先确定相关技术标准,其次收集加工资源,最终建立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开放的数字资源库。 总体而言,国内城市记忆工程发展仍在起步探索阶段,需要档案部门等各个机构共

14、同努力,借鉴国外优秀建设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模式,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我国的城市记忆工程体系,为“中国记忆”乃至“世界记忆”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现今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调查研究为基础,利用学术界既有的研究资料,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万方数据库、档案知网等查找各方面有关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老师进行交流。对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开展情况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总结多年来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探究制约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对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一般方法进行论证总结,制定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合理性措施,并对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促使

15、档案馆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不足,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为档案馆服务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二、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必要性 城市记忆工程事关城市文化保护的大局,是档案管理开拓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存城市记忆的时代呼唤,因此档案馆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对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事关城市文化保护的大局1.档案馆文化职能的发挥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是其文化职能的体现,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过程中,对城市记忆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等环节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其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每个城市有其特有的精神特质,城市特有的历史经历、特有的风俗习惯、独

16、特的自然景观无不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特质。2.保护城市文化的历史使命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和历史文化。它们无不凝结着城市不同时空阶段的社会文化特征,蕴含着世代先民的智慧与成就,也寄托着当代人们对过往时光的追溯和遐想,在社会文化方面具有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心理归属的重要意义。城市的更新发展是其生命活力的体现,所谓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应该是特指那些在城市文明进程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质积淀,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物质环境的具体情况,它可以是严格保护的文物建筑、风貌和历史街区等。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有效保护了城市文化,该工程的实施事关城市文化

17、保护的大局。(二)开拓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地保存了城市记忆与城市文化,拓展了档案馆的工作内容,其中包括征集工作的新局面、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新局面。1.拓展征集工作内容 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必然涉及到档案的征集工作,档案的征集工作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因而档案的征集工作迎来了新局面,传统意义上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档案馆内档案的利用率并不高,导致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不足,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一现状要求档案馆必须拓展其工作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开展城市记

18、忆工程对档案馆的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拓展。城市记忆工程中征集的档案需要多样化的形式,多元化的内容,并且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城市文化。多样化的征集方式体现在除了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站外,还应主动对城市基本面貌、历史建筑、重大活动等进行拍摄保存,或记录口述档案。多元化的征集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关注城市面貌变迁,也关注市民社会生活变化,如“开封城建档案馆可以向社会征集龙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档案,从龙亭的历史变迁反映开封的沧桑巨变。”1丁华东:“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1期,第14-16页。1第二,以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为突破口,通过照片、声像档案或

19、口述档案记录家族史、民谣、民风、民俗、礼仪、民间艺术等。2.实现数字化的资源管理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初期以征集和建立档案为重点,随着城市记忆工程的不断深入工作重点逐渐转为资源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构建城市记忆的档案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成为资源管理的新局面。实践表明各个城市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处于模式探索阶段,但其过程大体如下: 一是对各种相关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文字数据库,数字化图片、数字照片数据库及各种专题数据库;二是建立集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档案信息数据库;三是构建一个统一规划、分布式管理、共建共享的“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在网络上向不同层次用

20、户提供智能化的城市记忆知识管理与知识发展服务。通过区域内城市记忆资源整合,能有效改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孤岛式存储与服务资源整合,能有效改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孤岛式存储与服务现状,使利用者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3.丰富开发利用工作方式城市记忆工程给档案馆的开发利用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以新的思路、新的亮点去吸引群众,服务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档案展览服务。通过举办城市记忆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讲述有关城市记忆的故事。新的思路,如北京的一系列胡同展,就是从小胡同这个新的视角去回顾历史上在北京的名人和发生在这里的重大事件,去挖掘时代变迁中的北京历史文化。新的内容,如天津城市记忆大型

21、档案图片展引起全市的普遍关注,该展览如此吸引公众是因为展出的照片和实物中,70是首次展出的,50是近两年从境外征集来的。 二是档案网站服务。城市记忆工程深受市民的关注和支持,所以重视和完善城市记忆这一特色栏目既能给档案网站增添新的亮点,也能使档案网站更贴近百姓的需求,更受关注。参加了“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的14个城市的档案信息网上基本都有体现城市记忆的栏目,但差异很大,青岛、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有较多关于城市记忆的内容,如城市风貌、城市变迁、风俗等,而有的城市则较少,或仅仅是把城市记忆内容放上网,离构建城市数字记忆工程还差很远。 三是档案编研工作。编研工作是档案馆的基本任务之一,开展保护城市记忆

22、背景下的档案编研工作,资源更为丰富,选题更为广泛,内容更具吸引力,通过与相关部门开展更多的合作,发掘、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共同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档案文化产品,发挥其潜在价值,为社会发展服务。(三)保存城市记忆的时代呼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老街区也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不见了往日的独特景观,然而少数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市古街坊区也因城市规划不科学而变得面目全非。近20年来,我国很多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区改造,采用的几乎都是“拆除重建”的单一模

23、式,单一的模式对城市建设的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冲击。其中,不少城市甚至发生大规模拆除历史保护街区和优秀保护建筑的严重情况。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被一拆而光;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和近代民族工商和外贸史上名扬海内外的宁波商帮发祥地孕育和记载着昔日光荣的定海古城,近年却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大规模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丧失,特色在消亡。正像北京宪章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城市中的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城市记忆正在消失。” 1周婷: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

24、战及对策,兰台世界,2010年第5期,第17页。1因此保存和挽救城市记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档案是体现城市记忆的历史记录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表形式,于是,征集保护、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传承城市记忆,成为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冯骥才先生非常关注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他曾经有这样的感慨:“面对具有六个世纪历史的天津老城面临被彻底拆除的命运,我痛心疾首。” 2葛新月:“城市记忆工程”:档案与文物部门应合作推进,浙江档案,2011年第12期,第22-24页。2 冯骥才先生的呐喊代表了社情民意,他是众多关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人士的杰出代表。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25、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为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提供了扎实的社会基础。但社会对城市记忆的保存和传承缺乏延续性,缺少一个有力的、权威的实施主体,这也为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老街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老街的破坏关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存和挽救老街需要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档案馆义不容辞担负起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创成历史文化的职责。更多人体会到了消失的城市记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同时这种社会呼声为档案部门的城市记忆工程的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新要求1.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26、工作中,其中反映城市记忆的档案,如旧照片,影像资料,口述资料等内容丰富了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从过去的抢救性拍摄城市旧貌变为收集城市公众的典型档案,从被动宣传变为主动服务,处处体现着档案馆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对象范围的扩大,对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有一定的丰富作用。目前,城市记忆档案的内容,从来源看,更注重城市的社区、社团、普通民众等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经济社会变革中形成的各种档案。从对象来看,更注重城市历史文化面貌和人民生活变迁的情况,更注重城市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重大工程内容及背景,更注重承载城市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的档案。从载体来看,更注重文本之外的各种载体的收集和保存。档案馆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一方面

27、对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另一方面填补了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中的空白,其对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构建的完整、全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活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城市记忆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将沉睡在档案库中的档案信息资源激活,使其活化起来,成为“活”的城市记忆,并非简单的将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的一种做法,如此便失去了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意义,档案馆通过不同形式的档案服务,活化了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例如,有声有色的城市记忆主体展览、编撰图书资料、举办档案讲座等主体鲜明,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开始成为档案馆利用城市记忆工程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并且活化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

28、。此外,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的开发模式同样丰富了开发利用的途径,档案部门应主动发扬风格,积极投身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工作中去,协调和配合各个本门之间的工作。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应以公众服务为突破口,把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满足公众的利用需求,坚持以公众的需要为政策取向和衡量成效的标准。以服务公众为切入点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是一种新思维,更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丰富。(五)加强档案馆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城市记忆工程需要档案馆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中去,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实现有效的联动。近年来,浙江省非常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极力实现文化大省建设,并且做了

29、很多努力,将文化建设的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相继颁布实施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10)、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2005年)、“浙江省文明素质工程”等八项工程(2005年)、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浙江省为了实现向文化大省的转变,不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文化见者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城市记忆工程已经上升为政府行为,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项目。城市记忆工程是档案馆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城市记忆工程为档案馆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提高了机遇,档案馆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过程中与档案馆的合作不断加深,联系不断

30、密切。并且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很多工作内容与档案馆的工作产生联系,因此档案馆为了与政府重点工作相衔接,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是一种有效途径。三、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局限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档案馆一项工作的城市记忆工程同样面临着挑战,城市记忆工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是档案馆工作的重点,只有有效的克服这些挑战城市记忆工程才能顺利开展和进行。(一)民众的认识不足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面临着社会民众对其合理性的质疑,具体表现为对城市记忆工程的不理解,对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数人认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满足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鲜事物与便利,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被人们津津乐道

31、。人们一味追求新鲜事物,导致了对城市记忆的忽视,同时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也面临着大众舆论对这项工程实施合理性的质疑。2004年l1月26日,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城市从此定格,也从此死去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对武汉市武昌区启动的“城市记忆工程名录”工程进行了批判,作者称“这(城市记忆工程)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原来拆城的时候还总担心被人批评为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有些缩手缩脚。现在历史文化风貌既然已经被定格到档案里了,也就再无所顾忌,尽可以放开手脚,大拆大建了。” 1黎妍晖:关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档案工作思考,湖北档案,2010年第5期,第47页。.1另一方面,有人认为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可能导致

32、对当前城市记忆的忽略,社会上一旦产生这种念旧的风气势必对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二)传统档案馆资源建设不完善1.资源建设范围相对狭窄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要求扩大传统档案资源的建设范围,传统档案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时主要注重对当前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例如现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现时资料。城市记忆工程的工作内容是过去形成的城市记忆档案和正在形成的有关城市记忆的档案。城市记忆工程侧重过去形成的城市记忆档案兼顾正在形成的城市记忆工程,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其范围更加广泛。城市记忆工程的提出,要求档案资源建设加以扩张。因此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是对传统档案资源建设范围的挑战。城市记

33、忆的组成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有形的,另一个是无形的,有形的城市记忆包括:地形地貌、森林、水力、公共建筑、住宅等。无形的城市记忆指无形的文脉,特指在历史上和文化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特色文化、历史传统以及人文精神的总和。显然,由于城市记忆的丰富内涵,目前档案馆的馆藏不能满足城市记忆工程的构建。因此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馆藏资源建设需要重新部署。收集时除了注重文本、照片、影像资料、声音资料的收集,还应包括口述档案。2.资源建设方式单一 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同时对传统的档案馆资源建设方式造成挑战,传统的档案馆对馆藏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等主要针对本馆馆藏,资源的建设方

34、式单一,仅局限于与本馆有业务联系的部门产生的档案,涉及城市记忆的档案由于形成者的不同会分布相对广泛,如摄影爱好者、照相馆、私营企业等。因此,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必然会改变档案馆资源建设的方式,摄影爱好者所形成的档案可采用购买的方式,一改以往的接收的收集方式。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档案所涉及的领域也在加速扩大。档案馆的职能也在由静到动变迁,综上所述,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对传统档案馆资源建设造成挑战。(三)档案馆公共服务职能低下 现阶段我国各级档案馆都朝着将本馆建设成为公共档案馆而不断努力,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档案馆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过程中,不仅要将关于本城市

35、的城市记忆档案收集齐全,重点在于将收集到的有关城市的记忆档案怎样成为可以为社会服务的城市记忆库,通过这个城市记忆库市民可以轻松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概貌和发展变迁的全过程,满足公众认知城市历史文化的强烈需求。建立公众城市记忆库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因而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职能面临着挑战,档案馆在履行自身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职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城市记忆工程服务于政府决策机构,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为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这就需要档案馆对公共服务的职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解读,使其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好的发挥。(四)档案工作人员观念陈旧 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档案馆的工作面临着

36、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城市记忆工程,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求得工作上更大的突破。档案法规定档案馆直接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移交的档案。档案馆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对接收的档案进行整理和鉴定,整理后的档案提供社会利用。由于城市记忆工程的提出,为了达到宣传城市记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对该项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档案,更主要是一种城市记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的整理方式关系到城市记忆的构建问题,例如,档案工作者在鉴定档案时选择了何种的档案,人们利用时就是何种档案,不同的记忆档案会产生不同

37、的社会记忆,档案人员自身的价值取向会影响到社会记忆的选择,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承担起重任是一种挑战。四、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措施 2002年开始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可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质疑在所难免,如何有效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关键。(一) 建立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料库从当前我国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情况来看,大多是通过对照片、音频、实物等档案资料进行收集、鉴定。在接下来的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部门更应该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整合工作,做好档案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为了更加全面地保存城市历史文化,应加强档案馆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建

38、立城市以及档案信息资料库。对现有的档案馆藏资料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整理,建立名人数据库、数字记忆库等专题资料库。将有保存价值的,并有个性特色的老街道、老房屋、文物古迹以及一些有历史纪念价值的企业、学校等资料进行收集,建立一个多媒体的城市记忆工程目录数据库。再次,建立城市记忆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城市记忆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公众提供城市记忆知识开放式服务,实现城市记忆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共享。(二)挖掘和抢救民间的原始城市记忆资料城市记忆档案范围较广,不但包括了有形的文化资源,如城市建筑、山川、河流等,也包括了无形的文化资源,如风俗人情等。因此开展城市记忆工程,需要加大民情民俗文化

39、记忆的收集工作。比如地方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间工艺等的收集。由于这些文化资源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果不加强收集力度,可能会导致这些具有独特记忆的文化资源流失。丰富馆藏要求拓宽视野,严格筛选,既不能一味将所有档案收集进馆,也不能遗漏有价值的档案,从而造成严重记忆缺损。拓宽收集范围,加强对不同载体、不同领域城市记忆档案的收集。收集过程中同时不局限于本城市的记忆档案,因为会有一些关于本城市的记忆档案散落在其他城市,加强馆际间合作对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至关重要。馆藏资源整合需要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历史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实现馆藏资源的合理整合,包括资源组织、资源集成、资源共享服务、资源应用系统等,

40、使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格式的城市记忆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再有,需加强对民间文书、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民间文书、口述档案主要依靠民间世世代代相传才能得以保存。总之,开展城市记忆工程,需要去挖掘和抢救这些潜藏在民间的原始资料,让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保留下来。(三)强化档案馆职能建设启动城市记忆工程的目的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保存,更是要对这些记忆档案进行充分利用。此时必先进行档案馆的职能建设,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1.强化网络服务职能建立起完善的城市记忆数据库和网站,畅通网络服务职能。城市记忆数据库的建立使得数据的存储、读取都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最大程度的为用户服务

41、。同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在城市记忆数字化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的信息平台,方便民众的利用,扩大城市记忆的宣传和利用。2.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过程中,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和开展档案展览活动等。结合本馆实际对馆藏进行开发利用,对城市记忆档案进行开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适时开展档案编研和档案展览活动,促进档案馆的职能建设,加深民众对城市记忆工程的了解,提高大众对城市记忆的认知度,促使公民认识并参与到城市记忆工程的建设中。3.提高档案开放利用率 档案馆保存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为了做好利用工作,首先要做好档案的开放工作,为了城市记忆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档案开

42、放利用率成为当务之急,档案馆致力于向公共档案馆转型。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更多的还应该为他们提供归属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提高档案开放利用率才能更好的开展城市记忆工程。4.树立公众服务观念树立公众服务观念,改变传统档案馆主要为政府服务的功能定位,未来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就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档案资源服务,即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性的公共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构建,正是顺应了公民对档案馆的要求,在收集记忆的同时,还要将记忆和公民连接起来,实现的要素就是提高档案的开放利用率,充分满足公众的需要,根据公众的具体需要提供相应的档案服务,让档案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发

43、挥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四)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档案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其次促使其观念的转变,近年来,由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网络信息的畅通,档案工作者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密切关注形势的变化,把具体情况与档案工作相结合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对策,以此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城市记忆工程是档案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的机遇,同时也是档案工作者观念转变的鲜明实例。1.促使档案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一是档案收集的能力。注重档案人员收集能力的培养,档案人员应广泛征集一些有价值、实用性强的档案资料。其能力体现在根据民间文化、民间风俗风情

44、收集有地方特色档案资料。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馆藏资料收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注重收集一些有较高价值和史料意义的照片、字画等特殊载体档案资料,使馆藏资源丰富多样。二是档案鉴定的能力。传统的档案工作要求档案人员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将有价值的档案进行有效的保管,鉴定的过程与方法如果不合理,导致档案的不完整。传统的工作方式对于城市记忆工程的都建势必造成影响,导致记忆缺损现象的发生。因此,作为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档案工作人员慎重鉴定档案的价值,合理选择档案至关重要。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大局意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的选择记忆档案,从而避免个人主观主义对城市

45、记忆档案形成的严重危害。三是提供档案服务的能力。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特点,档案人员需加强其服务工作的能力,如提供档案借阅服务、档案展览服务、史料编研服务等。档案工作者做好档案工作必先做好服务工作,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生服务工作,也就决定了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性。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需要提高档案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各部门的联系不断增加促使档案工作者服务能力的提高。档案工作者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统筹考虑,主动融人,通过分析研究档案资料,发现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档案反映大局和服务大局的作用。2.促使档案人员观念的转变档案人员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改变,一改以往的

46、陈旧观念,以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利用需求。而观念的转变,需要个人素质的提升作为基础,因此,档案人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理论不断更新的现实下,全方面地对自己进行知识武装,多领域的摄取知识。保护抢救城市记忆,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档案工作者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变“坐等待客”为“主动出击”,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由于城市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被淡漠,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和改进工作方式,主动应对及时记录有价值的城市记忆。档案工作者要把解放思想贯彻到实际档案工作中,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丰富馆藏,完善结构,建设特色的思想,不断完善馆藏档案资料。还要与时俱进,敢于实

47、践、勇于探索,打破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敢为人先、不辱使命担当起保护城市记忆的责任。(五)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指导1.健全城市记忆工程的管理体制 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其中档案的来源一部分来自群众的捐赠,但是如果要公开这些档案,将涉及到权限问题,而城市记忆工程的实施缺乏法律的保障。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障,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启动城市记忆工程应该有科学理性的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需进一步完善实施城市记忆工程管理法规,健全城市记忆工程的管理体制,使城市记忆工程的实施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不仅有利于指导各地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同时

48、也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记忆成果的交流、开发和共享提供统一的平台。2.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督指导工作 监督工作的优劣是一项工作完成好坏的关键因素,各省市启动的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馆应与城市规划部门有效结合,加强合作与沟通,加大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指导工作的力度。规定拆迁单位及开发商必须收集整理好被开发区域各类档案资料的同时,档案部门要提前介入进行指导,甚至主动参与一些抢救性翻拍或摄录活动。最后,通过档案部门接收验收合格,方能对城市片区原貌进行拆除。在城市规划局与档案馆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城市记忆规划,明确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在城市记忆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同时相互约束,共同进步,

49、促进城市记忆工程的最终完成。(六)多方互助实现合作共赢1.加强档案领域外的合作 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合作,城市记忆工程的完成同样需要各部门的合作,此处的合作涉及到档案馆与档案部门领域外的合作,如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遗产的保留地,也是传承文化遗产的基地。保留城市记忆是这三馆的职责和义务。这三馆的联合与互相合作对于完整保存城市记忆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档案馆应该主动与图书馆和博物馆将强沟通和联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只有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城市记忆工程的顺利完成。第二,三馆之间的信息共

50、享,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加强三馆之间业务上的交流与联系,适时开展城市记忆交流会,总结城市记忆工程开展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项目开展的现状与具体实际,研究出可行的合理化改进意见。第三,通过网络加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之间的沟通与业务交流,冲破信息传递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各省市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一般都建立了各自的门户网站,更加便于信息共享。同时还应与民间组织、国外机构以及其他文化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以史为媒,广泛开展对外联系,交流业务经验,通过各种方式收回散落在国外的珍贵档案,能够更加完整的再现城市历史。2.加强档案领域内各部门的合作 城市记忆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另外一种合作形式就是内部部

51、门的合作,首先,加强城市中各类档案馆间的合作,市档案馆、专业档案馆以及区档案馆应保持业务上的交流与联系,就城市记忆工程,制定出统一的原则与标准,共同协商,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使城市记忆工程顺利开展。其次,还要加强城市间各档案部门的沟通合作。对于城市记忆工程,各城市的档案部门应该开展广泛的合作,并交流经验。同时,要加强城市间档案资源的共享。最后,还要加强档案机构内各个部门之问的沟通协调。因为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涉及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而这些工作又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为了保证城市记忆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

52、部门的工作进展的拖延。3.加强档案馆与民众的合作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是为整个城市保留记忆,是一种个人记忆转化成集体记忆的过程。为了得到人们的支持与帮助,档案馆应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抢救保留城市记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档案馆与民众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收集城市记忆档案时,档案馆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与城市民众多交流沟通,挖掘和抢救潜藏在民间的原始资料,并面向民间收集名人、名产、名胜、民风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等特色珍藏。档案馆要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征集入馆;另一方面档案馆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过举办城市记忆展览活动,向人们展示城市的发展变迁,让民众自觉提高档案意

53、识,增强人们保护城市记忆的意识,使市民能够积极向档案部门捐赠城市文献资料。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档案工作者在收集整理城市记忆时,要站在城市历史与发展的立场上,不加入个人感情色彩,要客观、全面的做好这项工作。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保留的城市记忆要来源于居民的生活中。五、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前景展望档案馆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便民利民的事业,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该项工程会更加的完善。(一)建立起先进的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即将具有保存价值的城市记忆档案进行数字化后,运用现在信息技术,实现在线访问与利用的组织,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1.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

54、的主要功能一是记忆档案整合功能,档案馆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城市记忆档案收集起来,并且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起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和有效的信息交流。二是城市记忆文化传承功能,档案馆作为城市信息资源的仓库,承担着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的使命,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检索平台,通过这个信息资源检索平台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与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更好的进行城市记忆文化的传承。同时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又是一个文化展示和传播平台,借此平台可以充分的实现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的功能。三是服务功能,档案馆借助城市记忆档

55、案数字中心可以实现服务功能的发挥,档案馆运用先进的网络提供远程登录访问服务。服务功能是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的辅助功能,其服务不仅局限于信息的服务,同时还提供多项目、多层次的文化服务。2.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的建设方案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建设的要求是实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其建设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包括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两部分,总体规划是一个总体的概念,需要对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考虑,并且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规划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出可供选择的若干方案。分析阶段建立在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要求明确具体的社会需求,选择最佳方

56、案。实施阶段。该工序主要是对选定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根据预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与有效的管理。要求对任务进行分解,制定个工序的工作计划,通过系统管理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试运行与评价阶段。主要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把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评估其是否达到预期标准,例如,该工程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按要求完成,评估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兴的运行状况,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且做出合理改正,对城市记忆档案数字中心进行完善。(二)建立起专业的档案工作者团队1.专业的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团队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

57、作,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城市记忆档案的收集工作逐渐呈现专业化的趋势。经过培训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团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专业素质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收集工作中不断增长技能,能够明确的划分城市记忆档案的收集范围、收集种类,收集时抓住工作重点,收集那些突出城市发展变迁的档案。专业的收集团队在工作中展现了专业水准。2.专业的城市记忆档案鉴定团队鉴定工作决定了城市记忆档案的优良与否,从而决定着城市记忆工程的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研究的城市记忆档案鉴定团队,在掌握了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工作技能。很好的克服了因主观失误而造成鉴定工作

58、错漏的困难,并且从大局出发客观的鉴定城市记忆档案的价值,为城市记忆工程选择最优、最合理的档案,从而为城市记忆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结 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它并非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给城市历史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风俗文化都受到破坏,致使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如果城市失去记忆,它将失去灵魂。令人可喜的是为了抢救保留城市记忆,全国各地的城市掀起了启动“城市记忆工程”的浪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留城市记忆是需要实体承载的,是需要一个载体来保

59、存的。档案馆作为人类记忆的殿堂,力求通过档案这一载体来保留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保护城市记忆的意识,还给档案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也有利于提高档案馆的公众形象。档案馆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是馆藏丰富,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城市记忆。另一方面档案具有传承性,可以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记忆需要档案这一载体来不断地积累丰富,档案工作又在城市记忆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施城市记忆工程的背景下,档案馆是大有可为的。只有把历史的精华留住,将历史的文化传承,才能既无愧于古人也无愧于来者,才能真正把一个城市建设好,为后人留下该城市的宝贵的精神与物质遗产。致 谢本

60、文是在尊敬的张立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论文的选题、大纲的拟定、初稿、修改直到最后的定稿,无不倾注了张老师大量的心血。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立红老师。四年学习中,张老师一直以其高尚的人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尤其是在论文的修改时,大到论文框架结构,小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张老师都能细心的不厌其烦的帮我修改,这让我深受感动。再次感谢张老师在四年来对我的每一次帮助,我会牢一记在心并将其转换成今后中的学习的动力。另外,要感谢所有档案专业的老师,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了我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并对论文的写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能够顺

61、利毕业离不开他们四年来的谆谆教诲,对他们给予我的教诲与培养,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最后,还要感谢档案专业的同学们,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刻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有了这些同学们的陪伴,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而且欢乐。参考文献1刘守华.“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综述J.中国档案.2008,1:1416。2杨来青.青岛市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档案.2008,1:1518。3王毅.探讨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内容的拓展J.山西档案.2008,1:1224。4张忠凤城市记忆建设中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J.兰台世界2006,11:1518。5陈梅,潘尚上城建档案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的作用J.城建档案2

62、011,7:2224。6刘瑞芬.城建档案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1,5:2226。7丁华东,崔明“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J.档案学通讯2010,1:1520。8丁华东“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档案管理2011,5:2224。9周婷.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0,5:410。10葛新月“城市记忆工程”:档案与文物部门应合作推进J.浙江档案2011,12:2224。11吴建华,戴晶晶.城市记忆工程背景下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9,6:1116。12黎妍晖.关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

63、档案工作思考J.湖北档案2010,5:2124。13Tailor Swift. The theory about archives of city memoryJ.The New York Times,2010,5:2224。附 录Creating a C4ultural Environment for Collective City Memory Abstract Personal memories as expressed through narrations, photos or drawings, published or confined texts, often describe

64、events that have occurred in cities in time these personal memories are melded into a collective memory attached to the physical space. Collective memory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 cit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cation, refers s to a time period and reflects the social interactions of people who share it. All these para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