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43775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6.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论 文 题 目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以建设银行为例 学 院 : 财经学院 专 业(方 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班 级 : 国际金融1201 学 生 学 号 : 1210912051 学 生 姓 名 : 万斌 指 导 老 师 : 王欣 2015年 月 日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所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三亚学院所有。本人保证:发表或使用与本论文

2、相关的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三亚学院,无论何时何地,未经学院许可,决不转移或扩散与之相关的任何技术或成果。学院有权保留本人所提交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院可以公布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复制保存本论文。加密学位论文解密之前后,以上声明同样适用。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第 页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Abstract1绪论1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2文献综述11.3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31.3.1研究内容31.3.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31.4创新点和不足31.4.1创新点31.4.2不足32相关理论概述42.1互联网金融概述42.2互联网金融种类和

3、发展特征42.2.1第三方支付42.2.2 P2P模式42.2.3信息化金融机构53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的影响现状63.1自建电商公司平台现状63.2与电商合作模式现状63.3金融工具创新现状6第 页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3.4商业模式创新现状74 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出现的问题84.1互联网金融使建设银行地位下降84.2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活期存款影响深远94.3互联网金融使得资金成本提高104.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冲击105完善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具体措施125.1以客户为中心125.2提高活期存款价值125.3打造建设银行联合电商平台135.4提高基金代销和理财

4、产品的服务效益13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6第 页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摘要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子信息技术也逐步完善,因此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变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阿里余额宝的成功,无疑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的一次巨大的冲击,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步伐,同时也改变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理财机构的地位,对金融领域的战略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建设银行为例,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首先从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入手,其次阐述相关理论概述,再次从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的影响进行现状,接着分析建设银行

5、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出现的问题,冉寿提出完善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希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第 页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banking on Commercial Banks -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a

6、dually improved, so the Internet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contact. Internet bank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by all walks of life. Ali balance treasure success, is undoubtedly a hug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restru

7、cturing of the Internet on the financial markets, but also changed the position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compani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financial secto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rategic pattern.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In

8、ternet banking on commercial banks, first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followed by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then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ba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nks in the Internet.Key words: Internet banking, commercial bank

9、s, Construction Bank第 15 页三亚学院毕业论文 1绪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络迅速的发展及广泛使用,上网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金融服务业中,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促进了金融业各组织机构和服务形式的更新,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广也是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我国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做出了相应的准备,继建行跨界设立“善融商务”这一电子商务平台之后,其所在行也拟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并已成立筹备组。目前建行、交行分别跨界推出“善融商

10、务”、“交博汇”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即表明目前传统银行已普遍认识到互联网及至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创新给金融业的未来带来了广阔前景。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金融各个子领域,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以及券商等,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网上支付、手机银行和P2P融资模式。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研究选题,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一方面,关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如何能降低到最小以及商业银行如何与互联网金融形成共生和竞合的生态。另一方面阐述互

11、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巨大影响,由点到面的介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态势以及互联网金融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成长与发展。1.2文献综述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方面主要有以下进展。首先是央行给三大移动运营商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其次是兴起了一批人人贷公司,比如红岭创投、宜信网、拍拍贷等。最后是一些机构借鉴人人贷模式或社交网络信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如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阿里小贷公司。截至2012年2月末,阿里小贷已累计为10.30万户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累计放贷超过260万笔170亿元。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人人贷方面,银监会2011年发布通知(银监办

12、发2011254号),向商业银行提示人人贷的潜在风险。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李丹(2014)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风险大等特征,再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类介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社会以及商业银行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影响,说明了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业务应该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之余也要积极创新自己的互联网业务,两者相互合作,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张国柱(2011)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为利差盈利模式、产品细分盈利模式和客户细分盈利模式。其中利差盈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之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

13、。乔桂明和吴刘杰(2013)在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一文中指出,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改变盈利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李青川、徐毛毛(2010)国外网上银行发展经验及借鉴中调查显示,网络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耿培军(201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力量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正标(2014)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网

14、络技术不断发展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其既是我国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也是推动金融效益提升、交易结构及金融架构的变革。赵越(2014)互联网金融兴起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对建行产生的现实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出建行在当前形势下该如何应对的策略,进而更好地推动建行各项业务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势头良好,但是从实际发展来看,需要按照银行的现实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划分,以网络银行的发展为例,john Simpson(2014)观察了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网络银行的问题,发现了美国网络银行同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差别,美国的网络银行的收益很客观,不会花费太多的成本,而且它比发展中国家的预期风险要低很多。白金枝

15、(2014)通过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几种发展业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别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也为我国银行业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指明方向。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是与日俱增的,所以商业银行在此冲击下和推动下应该尽力去实现自身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的转变和发展,以更好适应技术、信息时代的特点,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同时也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1.3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1.3.1研究内容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

16、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讨了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分析当今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金融运作情况,探讨如何使得其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推动下实现自身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的转变和发展,以更好适应技术、信息时代的特点,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同时也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1.3.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搜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和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2)对比分析和归纳方法:通过计

17、算机网络检索和相关书籍和报告等渠道,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和资料,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发展研究现状、发展战略及实际背景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1.4创新点和不足1.4.1创新点选题结合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现状,紧扣时代主题,选题新颖。同时,在综合其他理论基础上,更深一步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并能发现困难提出对策,视角独特。1.4.2不足论文主要单一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没有统领全局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非银行业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采取的监管措施。相信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更加深刻全面的去考虑问题,多角度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

18、究。2相关理论概述2.1互联网金融概述目前,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没有绝对的标准。互联网金融是由不同的参与方和研究机构从以它们自身为出发点的角度来界定的。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等一系列与金融有关的业务。互联网金融的侧重点是金融而非互联网,金融只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个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工具来实现自身的高速进步。从网上银行到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与其说是互联网和金融的契合度越来越高,不如说是金融业越来越擅长利用互联网。2.2互联网金融种类和发展特征2.2.1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相对安全的有网上银行和电子信用卡,安全系数

19、较高,除此以外就只有目前发展迅速的利用第三方机构的支付模式。很高的诚信度是这个第三方机构所必备的。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第三方机构可以是不同的角色。首先它可以是发行信用卡的银行本身,也可以是非银行的良好信誉金融机构,在付款的时候,第三方机构为银行时发行信用卡卡号密码流转在用户和银行之间,从而能够确保不会外泄。第三方机构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时,卡号和密码就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流转在客户和银行之间。用户首先在第三方机构申请账号和密码,将自己的银行卡与账户进行绑定,避免了用户将银行卡信息透露给商家。使用时就直接以第三方机构的软件为主,不必再涉及银行和银行卡。保证交易成功完成的前提是第三方机构和银行之间签订了有

20、关协议,使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建立起某种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的渠道。这样第三方就能够做到一个媒介的功能完成用户的每一笔消费转账。2.2.2 P2P模式P2P(Peer to Peer,简称p2p)金融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金额较小的借贷行为,一般都需要一个第三机构来实现,可以是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当然也是需要相当高的信用度,然后来帮助来确立借贷双方的关系和完成一系列的手续。借款者一般都是自己发布信息,大致是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然后等待借出者来进行交易。借出者可以自行挑选借款者发布的信息,实现自助式借贷。2.2.3信息化金融机构信息化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金融信息化和信息化金融机构,

21、前者是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后者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信息化金融机构需要高端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在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不同。信息化金融机构有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保险等。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在金融行业内首屈一指,不但有在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平台,完成了一套多元化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数据集中工程是银行在金融业内的得意之作,耗资巨大。3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的影响现状3.1自建电商公司平台现状目前,大部分全国性银行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网上商城,其中建行的善融商务效仿了淘宝、阿里巴巴等的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互联网金融的部分要素。建设银行2013年1月18日正式推出试运行了半年的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

22、”,作为该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统一品牌。该平台分为企业商城、4个人商城和房e通三大板块,除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社区服务、在线财务管理、在线客服等基础服务外,还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的全方位金融服务。2013年中,工商银行提出打造支付加融资模式的,集网上购物、贷款等为一体的综合融资平台。中国银行提出了“双轮驱动”的战略,一方面继续维持现有的技术架构,做好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建立以“中银易商”为主要品牌的电子商务平台。3.2与电商合作模式现状目前,建设银行都与阿里巴巴、腾讯等旗下的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支付业务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借此获得

23、了大量检核银行客户的核心数据。为避免数据共享,第三方支付公司选择eBay这样规模相对较小的平台,和建设银行双方分别将平台获客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外包给对方,实现合作共赢,是一个合理而现实的选择。通过收购和外包,建设银行一方面可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从而进入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支付业务领域;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更着眼于支付业务与建设银行金融相结合,在业务上进行打通。3.3金融工具创新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上的创新主要包括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微信银行、远程理财、iTM等。其中,建行退出的空中理财业务和交通银行退出的iTM业务目前市场关注度不是不高,但在另一方面

24、也已经具备了改变金融业务模式的潜能。根据2014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7家银行在电子银行交易替代传统方式的替代率已经超过了70%,其中建设银行最高,其替代率已经超过了90%,排在第三位的是中信银行的85.87%。随着网络技术的一直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也越来越全面,现代化的银行业正一步一步的由固定物理性质网点方面的竞争,向网络化的电子银行方面的竞争进行着转变。3.4商业模式创新现状随着我国网络的进步,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建设银行创新商业模式的措施也在一步步的改变。其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信用卡商城。由于商业银行法规定的银行业务范围不包括经营互联网业务,商业银行大多通过信用卡商

25、城的形式进入,提供各类商品的分期付款销售,如建行的善融商务龙卡商城等。二是独立性质的电商平台。由于在“信用卡商城”定位下,建设银行电商平台的业务拓展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建行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也存在一定差异,电商平台的经营存在一定问题。2013年建行电商的成立是一个突破性创新,建行电商与建行之间没有股权关系,解决了合规性问题,同时又依托于建行的资源和市场背景,这样能够脱离建行管理模式按照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展开经营,是目前最具优势的电商模式。三是与现有平台合作。与规模偏小的平台合作将是建设银行一个重要的获得平台资源的方式,建行与eB ay的合作就是典型。4 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出现的问题4.1互联

26、网金融使建设银行地位下降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政策支持,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地位,垄断了大量的金融业务和渠道。长时间的垄断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对金融领域进行了深化改革,商业银行不再像过去一样有着优厚的政策条件,在金融业务的垄断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互联网金融机构掌握着高端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从而能够逐步的在金融业崭露头角,引发了国家必须对金融业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也是对建设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建设银行地位受到挑战所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原本支付业务是建设银行的垄断业务,而如今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相当迅速

27、。互联网金融的成功无疑会让一大批互联网金融机构眼红,互联网金融引发的聚集效应和蝴蝶效应相当的迅猛,“活期宝”、“现金宝”和“新浪微银行”等等纷纷上线。尽管互联网金融有着违反政策的嫌疑,受到了很多争议,但是证监会只是点名互联网金融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并没有叫停互联网金融,表明证监会对互联网金融是认可的,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基金销售模式的一个创新并且给予支持,从侧面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金融业进行改革的决心。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扶持让建设银行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让建设银行弥补自身诸多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促进双发共同竞争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继原本互联网

28、金融对建设银行产生巨大影响之后的又一冲击,建设银行原本就受到威胁的金融市场霸主地位愈加不稳定,采取改革迫在眉睫。 4.2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活期存款影响深远图4.1 2011年到2014互联网住户存款增加统计图(单位:亿万元)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根据2014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中国住户存款增加了8967亿元。这的确是相当庞大的一笔金额,但是根据图4.1可以发现,从2011年到2014年,几乎每年的4、7和10月的住户存款相比前一个月都是增加,所以这次住户存款增加可能为季节性增加而并非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行而导致的。单单从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来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从

29、美国市场的经验来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活期存款占有比例为60%,但是到了90年代,活期存款占有比例大幅度下降到仅仅为10%,这说明对银行活期存款短期内影响微小,但是长期来说是无比巨大的。众所周知支付宝的用户肯定大部分都是80后的用户占60%以上,经济基础相当薄弱,拥有的小额资金一般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理财,因此尽管知道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理财模式具有相当的风险,但是由于用户对支付宝有着根深蒂固的认同感,默认的将互联网金融和稳定安全高收益同化了,所以大部分用户都将支付宝可用资金转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行初衷一定会划分建设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润,在长期来看必定会使建设银行的活期存款减少。在互联网

30、金融的冲击下,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活期存款影响的节奏不仅会跟随美国建设银行当年的步伐,而且会来的更加快速更加猛烈。4.3互联网金融使得资金成本提高图4.2 2009-2014年定期存款统计图(单位:亿万元)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互联网金融的快捷拥有的大量用户,迅速的为互联网金融募集到资金。而互联网金融这种货币基金大部分都是投资于协议存款,这样较为稳定风险较小。通俗的说就是互联网金融将钱拉过来以后再存给银行,但是当互联网金融能拉到的钱的数目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有了和银行谈判的地位,可以获取更高的定期存款利息。从图4-2可知,从互联网金融发行的2009年起到2014年,单位定期存款大体呈上升趋

31、势,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已经突破1600亿元,从表面上看,1600亿对我国14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103.44万亿只是九牛一毛,大约只有0.3%的比例。但是我国银行的大量存款是直接转化为大量的贷款的。建设银行除了要上交给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外,还要留存备付金。首先银行的资金是相当紧张的,所以互联网金融有相当大的谈判价码可以和建设银行进行谈判。建设银行为了资金周转顺畅必须接受互联网金融开出的条件,互联网金融的收益时大大提高了,相对的建设银行获得备付金的成本也是大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这是在赚建设银行的钱,建设银行经营成本扩大但是建设银行必然不肯自己负担损失,只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将损失转嫁给贷款者。

32、4.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冲击表4-1 余额宝与建设银行期限为1天的理财产品产品项目产品代码日年化收益率申购资金要求申购和赎回时间余额宝增利宝4.3%-4.5%1元起随时申购和赎回建行日鑫月溢ZH072011003000Y012.25%5万元起8:45-15:30(工作日)注:数据来源天弘基金公司与建设银行官方网站互联网金融定义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理财和消费两大类。消费就是可以直接转账和支付网购,至于理财则是按天结算收益,属于是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具体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结构,和建设银行的一天周期超短理财产品性质是最为相似的,自从互联网金融上线到现在,增利宝的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这

33、个收益率是远远超过大部分建设银行的1天周期理财产品的。如图4-1所示,互联网金融与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相比,无论是在收益率,最低资金要求和交易时间限制方面,都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的,所以毫无疑问将会有大部分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客户会放弃原有的建设银行理财产品而去购买互联网金融,这将会使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受到相当大的冲击,销量方面应该会下降不少。5完善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具体措施5.1以客户为中心此次的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正是因为迎合了喜欢网购的新一代的需求。对建设银行最大的启示就是在业务发展中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即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积极开发各种的

34、产品。建设银行需要通过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智能银行、移动银行、等多种电子渠道布局,来不断提升客户方便度和满意度。以此同时,建设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切实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大限度的方便客户的需求。在强化“以客户为中心”意识,应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畅销除了由于迎合了客户需求之外,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由此建设银行应该做到:一、运用最新的IT信息技术,使复杂的业务流程变简单:银行开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填写资料开户,购买风险较小的货币基金可以实现一键购买等等;二、

35、各种复杂的手续时间缩短,需要T+5、T+3的业务缩短到T+0,极大方便客户。比如B2B的支付环节,收款单位一般是政府部门、具有较强信誉的企事业单位,商业欺诈等行为几乎不存在,一般不需要支付平台提供延迟支付,支付者和商户更关心的是支付的便捷性、时效性、安全性及现金管理等增值服务。5.2提高活期存款价值作为唯一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建设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存贷利润差是建设银行获取利润的一大来源,而活期存款则又是建设银行存款业务的重要部分,那就意味着活期存款也就是建设银行获取利润的一大来源。可是建设银行对活期存款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活期客户的管理也很少。所有小的市场加起来就会

36、超过主流市场是“长尾效应”的概念,而建设银行没有珍惜活期客户给它创造的巨大利润,有着政策的支持,所以只是给予活期存款客户很低的活期利息回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政策的转变,建设银行的垄断被逐渐打破,互联网金融以及看准了建设银行活期存款的巨大利益。建设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须在经营方式上进行变革,开始注重对活期存款的服务,适当提高客户的活期存款收益,甚至可以为客户提供活期理财业务。尽量开展第三方机构无法开展的专属业务。建设银行需要挽留现存的活期存款客户,保持“长尾”市场份额,继而挽回已损失的客户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5.3打造建设银行联合电商平台阿里小贷和余额宝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标杆,

37、成功不是必然的,阿里巴巴有着庞大的用户积累,同时也就有了相当丰富的数据库从而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获得相当可靠的预测,同时把握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金融需求,从而可以实现风险控制。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上的投入已经相当多,但是在大数据分析上还是相当不足,缺乏了对客户信用判断的大数据,所以在互联网金融过程中难以前进。不少建设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享大数据库,但是在预期上的分歧导致了合作的失败。电子商务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业已经先入为主,凭单个建设银行无法与之抗衡,建设银行之间应该利用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资金优势,共同建设一个联盟电子商务平台,吸引大批用户聚集交易,从而进行数据的积累,在同第三方金

38、融机构竞争中慢慢获得优势。现代科学技术是保证建设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稳健发展的助力。5.4提高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的服务效益互联网在发展金融业务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做到服务多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从而吸引用户。余额宝的成功归功于在基金销售渠道和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了互联网销售渠道。第三方金融机构对建设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两项业务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建设银行在金融行业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建设银行具有丰厚的资金,国家信用等优势,应该将传统优势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对于理财产品则可以从客户的利益角度出发,提高收益率,降低最低购买金额等,并且允许客户转让未到期的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39、。建设银行可以建立一个社区化的基金代销平台,引导客户在平台交流购买基金的体会、经验和建议。结论以前,商业银行是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竞争环境中,行业相对垄断,业务模式比较单一,服务水平比较初级,使得整个银行业的业务结构高度趋同,效率低下,客户得不到应有的服务,第三产业的特征不能充分体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到来,竞争将会变得激烈,商业银行通过传统业务获得的利润日趋减少,原有的服务模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危机。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危险中蕴含着机遇,谁能抓住机会,抢得先机,就能赢得起跑线上的胜利。商业银行应该以自身发展为主,瞄准新的业务领域和目标,挖掘业务深度,找准市场定位,创新产品设计,

40、打造立体式、全方位的服务渠道,并着力培养既懂得信息网络技术,又具备银行业从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地服务和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同时,竞争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促使商业银行进行服务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传统的服务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所以商业银行需要时刻做好服务转型的准备,只有通过服务转型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发展。参考文献1袁博,李永刚,张逸龙.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2:66-70.2郝身永,陈辉.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期冲击与深远影响J. 上海

41、行政学院学报,2015,02:96-104.3郑志来.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 财经科学,2015,05:34-43.4刘勤福,孟志芳.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 新金融,2014,03:14-18.5陆岷峰,刘凤.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 南方金融,2014,01:5-9+15.6陈煌生,嘉兴银行. 互联网金融倒逼商业银行改革转型N. 中国经济时报,2014-08-270047邱勋.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共生共荣N. 上海金融报,2014-06-17A07.8梁旭.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创新之道N. 金融时

42、报,2015-08-10011.9广东银监局局长 王占峰. 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思考N. 金融时报,2015-01-05005.10四川银监局课题组,王筠权,王国成,金强.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 西南金融,2015,12:3-5.11吕瑶,徐冲. 浅议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12甄小娇. 从阿里的跨界金融窥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A. 中国银行法学研

43、究会.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C.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4:10.13Mirabi1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and challenge of Internet banking on commercial banks J. Jilin financial research,2015,08:44-50.14defense. How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et banking model J. new financial,2015,07:

44、47-51.15DeeHalley.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on strategy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banking J. modern finance,2015,04:14-16.16john Simpso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ial banks J. macroeconomic research,2014,05:19-28.致谢转眼间,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而入学仿佛

45、还是昨天的事情,初来乍到时的场景犹历历在目。回忆起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感慨不己,欣慰之余而又庆幸无比。值得欣慰的是,我这几年的时间是在汗水和拼搏中度过的,学到了许多受益无穷的东西;庆幸的是我来到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给我了很多的指引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再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首先感谢我最敬爱的导师。从开始的论文选题、文献的甄选、提纲的设计到最后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敬爱的导师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我敬爱的导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我才能顺利的完成这篇毕业论文。同时,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感谢爱我的每一个人,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知道我永远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爱,所以我希望顺利地完成学业,争取更大的成功,给他们一点欣慰。本论文的完成并非终点,前路漫漫,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必将继续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注过和关注着我的人,祝愿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