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43219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48.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当电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申报单位: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河南省某某市工业路508号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编制单位: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报日期:二九年四月 目 录一、中心名称1二、依托单位1三、主管部门1四、申报日期1五、组建背景和意义2(一)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2(二)重要性31、“中心”所在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32、“中心”所处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三)必要性9(四)可行性111、组建“中心”的时机和条件成熟112、已组建的同类省部级中心的情况17(五)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

2、进步的带动作用191、预期经济效益192、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20六、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状21(一)技术发展趋势21(二)国外情况;23(三)国内情况及与国外的差距;25(四)相关知识产权情况;27(五)市场需求及效益分析29七、依托单位情况36(一)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科研带头人情况)36(二)相关机构设置39(三)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基础设施和设备40(四)研究开发活动状况及效益41(五)科研成果、专利发明及获奖42(六)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45(七)国家、部门、省市地方的具体支持方式等外部环境状况46(八)已组建的省部级同领域中心运行情况47八、组

3、建内容及实施方案概述49(一)组建目标491、总体目标492、近期目标503、远期目标54(二)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内容56(三)中心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571、组织建设572、研发机制583、财务运作机制594、管理制度595、人员配备情况60(四)组建经费预算(经费来源及使用)62(五)年度计划内容63九、结论64十、附件66一、中心名称光学薄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依托单位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三、主管部门河南省科技厅四、申报日期二九年四月五、组建背景和意义(一)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薄膜科学与技术涉及的范围极广,它包括以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为代表的成膜技术,以离子束刻蚀为代表的微细加工

4、技术,成膜、刻蚀过程的监控技术、薄膜分析、评价与检测技术,薄膜材料的应用、开发及科学研究等。薄膜技术既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又涉及到许多跨学科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正日益发展成门类齐全的薄膜产业。光学薄膜技术是以Maxwell电磁理论为基础,利用光的干涉现象,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把材料(金属、非金属等)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的成膜技术。它是一种基于超精密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对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而言,正如数学对于其他诸多学科,是一种对其他诸多行业起支持作用的、基础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它涵盖成膜技术、成膜装备技术、成膜材料技术、检测技术四大技术领域。能源、材料、信息科学是新技术革命的先导和支柱。作为特殊形态

5、材料的薄膜,已成为微电子、信息、传感器、光学、太阳能利用等技术的基础,并广泛渗透到当代科技的各个领域,而且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光学薄膜材料的开发本身就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材料发展最活跃的一些领域,如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材料表面与界面的研究,低维材料的开发等无一不和光学薄膜技术有关。由于真空技术、薄膜材料与技术和表面物理相结合,促进了光学薄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光学薄膜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当今世界光学薄膜产业飞速崛起。一些发达国家在卷镀光学薄膜产品、建筑玻璃镀膜制品、集成电路薄膜、太阳能用薄膜、液晶显示膜等都已具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这充分表明国际上光学薄膜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光明。(二)

6、重要性1、“中心”所在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可以提升国家光学薄膜行业整体水平,突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通过对光学薄膜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以及成果的推广和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的整体水平,打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对带动光电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光学工业、光学薄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深远。(2)把光学薄膜提升到产业的高度,开拓一个全新的技术行业领域,能极大地提高其它行业发展所需的高精度光电仪器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对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会提高全行业的工程化技术研究水平,形成系统、规范的

7、工程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验证环境,使光学薄膜成为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基础性支持的产业,突破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光电产业、信息产业等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3)有利于加快光学薄膜领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通过产业化推广,迅速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何一种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是:实验室试制工业化研究大规模生产。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系统集成的工业化生产。国家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在工业化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上形成优势,迅速形成光学薄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光学薄膜产品的整体质量,而且可以全面降低成本,用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的成本优势参与国

8、际市场竞争。(4)“中心”将会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国产光电产品,如大功率激光器、液晶投影机、投影电视、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提高其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零部件国产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使整机产品成本下降,从而降低进入日常生活的门槛;在先进制造领域,可以发展激光加工设备,提高激光加工设备的性能;在光纤通讯领域,可以改善通讯效果;在科学研究领域,可以改善检测仪器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增强探测仪器的探测能力;在能源建设领域,可以为激光核聚变研究以及核聚变电站的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5)“中心”建成后,可以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防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高科技是今日国防所

9、急需,而光学薄膜是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抗反射膜、滤光膜、抗强激光薄膜、光网等在军事上的运用,可以极大增强武器的性能,特别是在探测、观察、精确制导、揭露伪装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2、“中心”所处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超精密加工的光学薄膜技术是对诸多行业(如光显示、光存储、光输出入、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光触媒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起支持作用的、基础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其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光电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光学薄膜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技术、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航空航天、国防军用和人民生活中所有要用到光学系

10、统的领域,而光学系统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学薄膜。日本科学家曾挑选31项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做了预测报告。其中属于光电子技术,或者直接取决于光电子技术进步的有16个领域:半导体器件、光技术、平板显示、智能计算机、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家电、存储技术、微机械、机器人技术、生产系统加工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光触媒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宇宙技术。光电子技术在其它15个领域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光学薄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源近年来,光学薄膜在能源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在国家战略性能源工程惯性约束核聚变工程中,大功率激光系统是整个装置的核心,

11、其光学系统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整套装置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高精度无损耗抗高强度激光的硬膜(多层介质膜)则是光学元件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但由于目前光学薄膜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已经影响了核心光学零部件性能,进而制约了系统和整机的性能和水平。先进制造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及测控装置的精密光学系统、精密高效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中激光系统的光学零部件、半导体制造领域光刻及检测设备的光学系统都与光学薄膜密切相关。通讯网络或电信应用方面,薄膜用作滤光膜、反射镜薄膜或减反射透镜薄膜。应用于光源、放大器、有线电视分布网、互联网络、光学调制器、转换开关、光纤、波分复用器、连接器、发送和接收模块等光通讯、光开关技术领域。电子及

12、仪器在光显示领域,应用于所有面板和显示屏的表面,如:计算机,手机,掌上电脑(PDAs)和其它日常电子仪器。防炫膜(减反射或AR膜)使屏幕更加明亮、更易读取,保护膜使屏幕寿命延长、不易被划伤。在光存储领域,应用于DVD、CD-ROM光读取头等。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卫星空间探测器,遥感遥测仪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分光棱镜等关键元件;成像光谱仪中的光学元件;家用电子方面如:数码相机、背投电视、视频照相机、CD、VCD、DVD机、显示屏、报警器等。背投影电视和液晶投影仪等高档图像处理设备中的二向色性分光板和合色棱镜(X-CUBE)等光学薄膜器件;商业用电子方面如:投影机、复印机、传真等信息光学设备。交通光学薄

13、膜在交通方面的应用主要在高级汽车光学感应器方面。如:车窗膜、反射镜膜、仪表板膜、反射膜、电致变色膜。车窗和反射镜同时镀有减反射膜和反射膜;镀膜平板显示器等仪表板膜;自动调光镜的电致变色膜;检测路障的热成像系统,摄像机镜头系统,防撞监测器的红外光学元件、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驾驶舱显示系统、激光雷达测干扰系统等。医疗目前,医用光学薄膜包括透镜薄膜(如眼镜、内窥镜),激光系统的光学元件薄膜。光学薄膜的用途大多数是大型传感系统的组成部分。微创伤外科手术医疗器件也离不开光学薄膜。建筑薄膜在建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控制光线。例如:镀了防辐射膜的玻璃可以消除紫外线的辐射;变色膜玻璃,如电致变色膜可

14、用来节约能源;建筑玻璃用的光触媒自净技术,也是光学薄膜的作用。国防光学薄膜首先是由于它在军事上的急切需要才被发展起来的,已经深入到战场监视,观察,定位和导弹制导、红外光谱的热成像等诸多方面。据美国高级军事专家调查,以光子技术(包括光电混合技术)为支撑的高技术武器系统,在美国关键军事技术计划中的比例约占91,在常规武器系统中约占50。统计数字表明,用光子技术(包括光电技术)实现制导和探测功能的高技术武器,将在现代战争中占主导地位。美国商务部预言:谁在光子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优势,谁就将在21世纪的尖端技术较量中夺魁。而光学薄膜则是实现其功能和提高其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总之,光学薄膜的载体是光电子元器

15、件,集中表现形式为光电子产业。表:光电子工业主要分类组成种 类代表产品光纤通信、器件、光开关光源、放大器、有线电视分布网、光学调制器、转换开关、光纤、波分复用器、连接器、发送和接收模块等信息光学设备光学处理装置、记忆存储器件、条码机、打印机、图像处理、 互联网、传真、显示器等工业/医疗设备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激光加工、非激光医疗设备、 激光器等非军用交通设备自动内部显示元件、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驾驶舱显示系统、激光雷达测干扰系统军用设备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航天航空侦察系统、激光雷达系统、光学陀螺仪、前视红外元件、夜视仪、军用导航系统、激光武器家用设备电视、视频照相机、CD、V

16、CD、DVD机、显示屏、报警器等子系统和组件光电探测器、半导体光源、混合光学器件(数据来源:美国光电子工业发展协会(OIDA)光学薄膜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光电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涉及光学薄膜的领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主要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广播电视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交通技术等;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中的医疗仪器技术、设备医学检验技术等;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中的卫星通信应用系统;新材料技术领域中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功能玻璃制造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高新技

17、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领域中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全部需要光学薄膜技术的支撑。除此之外,光学薄膜正在突破传统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从空间探测器、集成电路、生物芯片、液晶显示到集成光学等各学科领域中。(三)必要性为了使我国光学薄膜理论研究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水平与先进国家同步,满足国内外高新技术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对光学薄膜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系统研究和开发,要有较大的投入,建立起光学薄膜科技成果的研究、转化平台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使强势企业和优势科研单位有机结合,形成产、学、研开发基地。因此,建设一个以光学薄膜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8、,以膜系开发、镀膜装备、镀膜材料等系统集成、工程化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主要目标的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非常必要的。1、可以提升国家光学薄膜行业整体水平,突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光学薄膜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后,通过对光学薄膜的工程化研究以及成果的推广和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的整体水平,打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对带动光电子行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光学工业、光学薄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深远。2、把光学薄膜提升到产业的高度,开拓一个全新的技术行业领域,能极大地提高其它行业发展所需的高精度光电仪器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对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会提高全行业的工程化

19、研究水平,形成系统、规范的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验证环境,使光学薄膜成为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基础性支持的产业,突破我国光电产业、信息产业等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3、有利于加快光学薄膜领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通过产业化推广,迅速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何一种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是:实验室试制工业化研究大规模生产。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系统集成的工业化生产。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在工业化研究和系统集成上形成优势,迅速形成光学薄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光学薄膜产品的整体质量,而且可以全面降低成本,用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市场

20、竞争。4、“中心”将会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国产光电产品,如液晶投影机、投影电视、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等提高其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零部件国产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使整机产品成本下降,从而降低进入日常生活的门槛;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发展激光治疗设备,提高激光治疗设备的性能;在光纤通讯领域,可以改善通讯效果;在科学研究领域,可以改善检测仪器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增强探测仪器的探测能力。5、“中心”建成后,可以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防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高科技是今日国防所急需,而光学薄膜是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抗反射膜、滤光膜、光网等在军事上的运用,可以极大增强武器的性能,特别是在探

21、测、观察、精确制导、揭露伪装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四)可行性1、组建“中心”的时机和条件成熟光学薄膜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可以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已大规模从事现代光电技术制造并成功的进入国际市场的光学研产企业,作为工程中心的企业主体,以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北京理工大学为技术依托,组建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以下可行性:(1)研发实力、人员条件以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开发研究局面,组建单位参与工程中心的主要专家有:长春光机所:宣明研究员、宋志义研究员等北京理工

22、大学:安连生教授、林永昌教授等某某光电:张建国、李智超、夏兆华工程中心各技术支撑单位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对光学薄膜领域各方面进行工程化系统研究,有效解决光学薄膜领域在系统研究和产业化推广上的不足。(2)企业主体现有研产优势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研发、产业化、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已走在国内光学薄膜产业前列。绿色企业、与时俱进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础设施完善,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水、电、暖、气、消防等设施满足现有研发的要求,并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多年的军民品生产经营使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光电产品生产经验,在光学零部件加工和光学镀膜工艺技术研究方面成绩尤

23、为突出。在80年代初即利用普通的光学镀膜设备攻克了防霜透明导电膜、介质膜、介质分光膜等难度较大的军用和民用光学薄膜;90年代初又在全国率先用真空镀膜全部淘汰了化学镀膜;近年来,在完成高精度截止滤光片等特殊膜系的设计和镀制的基础上,又在图像信息处理设备中高精度光学薄膜产品的研发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先后研制成功合色棱镜(X-CUBE)、楔形膜二向色性板、UV-IR CUT滤光片、色轮(COLOUR WHEEL)、TIR空气隙棱镜、DVD系统中的无偏振分束棱镜、恒定相位差双波段高反射板和分光板、光纤通讯用自聚焦透镜低插入损耗光学薄膜等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学薄膜产品,特别是合色棱镜的

24、膜系设计和镀制工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公司组织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利用大口径宽束高能量离子源低温蒸镀无漂移光学薄膜工艺技术与产业化研究、光触媒TIO2纳米薄膜、CIGS薄膜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研究以及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系统光学薄膜研究等课题正在实施,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规模国内最大,装备水平国际一流,检测设施国际领先公司拥有以多腔溅射镀膜设备和CNC非球面加工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学加工、镀膜设备和检测仪器等1480余台,拥有光学元件生产线8条,工模具、光学辅料生产线各一条,形成年产各类高精度光学元件5000万件的生产能力。其中,进口、国产真空镀膜及检测设备仪器6

25、0余台套,包括溅射式镀膜机在内的国际一流的高真空镀膜机及检测设备占三分之一,每年可产膜面9500万面,多层膜面占60%左右。八槽、十二槽超声波清洗机14台,年清洗各类零件5500万件。引自日本的全自动化柔性磨边生产线,可实现无人化操作。公司拥有美国PEKIN900、日本HITACHI U-4100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可测量波长分辨精度0.1nm,760倍数码显微镜在线检测精度为0.1m。根据市场对光学薄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借鉴发达国家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道路,公司在国内率首先提出了将光学薄膜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和发展的思路。自2000年以来,公司不仅在光学薄膜产品的研发、工艺研究、生产装备等方面

26、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且,为了更加适应光学薄膜的产业化发展,公司整合了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引进高精尖设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引入新的管理机制,于2007年组建了河南省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得到省科技厅的批准(证明见附件),极大的促进了光学薄膜事业的发展,在新产品开发、工艺研究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成果显著,经济运行质量良好。目前在镀膜工艺、设备研制和膜料研发方面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余人,从业人员近500人,并积极寻求国内外的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具有基础公司认识到,要振兴我国的光学薄膜工业,决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光学薄膜产品的研发上,而应该具备对与光学镀膜相关的膜系设计、生产工艺、成膜装备、检测仪器

27、、成膜材料等技术进行综合性研究、对各种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为光学薄膜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提供先进的系统配套的解决方案和各方面技术支持的能力。近年来,公司下力气致力于光学薄膜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膜系设计、工艺研究、成膜装备、成膜材料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配套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某某光电借助于自己熟悉光学薄膜工艺,认真消化、吸收国外成膜装备设计制造的先进技术,借鉴国内设备的教训,根据薄膜技术的需要,与美国TELEMARK公司合作,已成功的开发了800和1000两个型号的镀膜机,并已批量化生产,整机性能优于其它国产设备,尤其是1000型镀膜机设备性能已经超过韩国同类设备,而价格不足韩国同类设备的三分

28、之二。在装备研发的同时,加强了对成膜材料的开发力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对TiO2、ZrO2 、MgF2、LaTiO3、Ta2O5等多个品种的成膜材料及溅射靶材进行了研究和试制,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较强的产业化能力,快速的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以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实干精神,在光电产品的研究开发、市场开拓、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壮大。2000以后,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快速稳步增长。进入新的世纪,企业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了在光学零件冷加工、光学薄膜的膜系设计和镀制以及与光学产品有关的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力度,光学及其相关产品的规模和质量均据国内领先水平。

29、拥有国际一流的客户,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公司在日本光电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包括日本佐野富士、索尼、夏普、佳能、NEC 、PENTAX、智能泰克和韩国三洋等在内的多家知名公司已成为其固定客户。光学零件70%出口到日本,并逐步打入欧美市场。广泛的国际交流,密切的国际合作从2000年至今,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港台地区知名公司的客人到中光学集团参观、访问、交流、工作和洽谈业务每年超过1000人次。通过技贸合作,公司与日本著名的专业光学薄膜公司佐野富士、GMT、CHINOTEC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得到其专业技术人员在光学薄膜研

30、发生产方面的帮助;聘请若干名国内外专家作为公司的科技委委员。公司已经具备了增透膜、反光膜、导电膜、滤光膜、PBS偏振膜、强激光膜、自净薄膜等复杂膜系的设计开发和一定的生产能力。持续的员工培训光学薄膜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近年来公司注重引进和培养各方面高层次人才。每年招聘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近百名;开办了MBA工商管理硕士研修班、光电工程硕士班、光电工程全日制本科班等各层次各专业培训班。从2000年至今,到国外著名公司访问、学习、培训超过100人次。还聘请了十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业内专家为专职或兼职科技委委员,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鼓励成才和合理使用人才

31、的用人机制,使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更趋合理、人员综合素质日益提高,为工程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环境。具有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公司曾与国内外知名占企业、大学、研究院所展开过多方面的合作。单位项目Philpis Lcos Microdisplay systems合作开发美国Lightel Technologies光纤通讯薄膜器件美国TELEMARK镀膜机监控技术合作开发美国VEM溅镀靶制造技术合作开发长春光机学院人员培训一个班/年浙江大学光学薄膜光纤陀螺合作开发清华大学某项目软件合作开发北理工投影镜头合作开发华中理工大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合作开发东北大学超高纯铝溅射镀膜靶材晶粒细化技术可喜的研发成果公司近

32、年来引进先进的成膜装备、检测仪器和设计软件,在膜系设计和大批量生产工艺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高难度的合色棱镜、二向色性板、DLP色轮、空心导光管、TIR棱镜、DVD分光棱镜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指标已得到日本富士光机、夏普、NEC、佳能、先锋等国际一流企业认可,其中,合色棱镜和高精度无漂移楔形膜二向色性板、空心导光管、TIR棱镜等均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认为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参与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工程,对该工程光学系统零部件,特别是对强激光膜、功能性薄膜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证明文件见附件)公司目前具备建立光学薄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条件

33、,一旦光学薄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里建成,以上这些综合研发和系统集成的能力将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工程中心成为光学薄膜行业名符其实的研发、集成、配套和推广中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光学薄膜在光电子产业战略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光学薄膜产业化的步伐,提升我国光学薄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使我国光学薄膜产业形成自主开发、能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规模产业,从而推动光电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已组建的同类省部级中心的情况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省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7年6月经省科技厅验收组建成立,目前“中心”总体运行良好,各项工作正按河南省工程技术

34、研究中心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书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中心”以某某光电股份有限为发展依托,根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研发项目,提升产品档次,推进技术创新,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础,采取市场化运作,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中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产品的研发能力、工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实验设备、仪器和检测手段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已逐步成为国内投影显示领域光学元件光学薄膜研发配套最齐全的中心,在国际光学薄膜研发占有一席之地,是国内工程技术中心的佼佼者。工程中心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工程中心制定的预期成果研发方案,已对光触媒(TiO2)纳米薄膜、超硬薄膜、强激光薄膜等实施技术攻关,并掌握了其核心技术

35、;正对已经研制的、小批量生产的LCD、LCoS、DLP数字高清晰度投影机和背投电视用合色棱镜、TIR空气隙棱镜、UV-IR滤光片、二向色性板、色轮、导光管等光学薄膜元件的工程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工程中心充分利用验证生产线的能力,首先选择了视频用光学薄膜元件和激光薄膜产品为主要产业化目标,形成了产业化能力。“中心”组建两年来一共开发新产品9项,科技成果6项,授权专利9项,对外技术服务10项,收入达1100万元;两年总收入19856万元,利税757万元。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国家政策上支持、并以某某光电企业为依托、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院校合作,加之省级光学薄膜工程技术中心为基础

36、,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五)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1、预期经济效益工程中心开发研究、工程化的产品方向主要是光学薄膜零部件、镀膜设备、镀膜材料等,其最终产品是各种高精度光学零部件、成套的镀膜设备以及高质量的镀膜材料。近期可以规模化生产已具备进入日本、美国、台湾市场条件的合色棱镜、色轮、TIR空气隙棱镜、UV-IR滤光片、色轮等光学薄膜产品,并批量生产激光薄膜系列产品、ZS系列镀膜机和镀膜材料。首批拟产业化产品见下表:产业化产品明细表产品名称生产纲领预计单价销售收入(万元)合色棱镜50万件/年150元7500TIR空气隙棱镜20万件/年120元2400二向色性板100万件/年3

37、5元3500色轮10万件/年140元1400激光薄膜产品1000ZS系列镀膜机30台/年180万元/台5400系列镀膜材料18000公斤/年800元/公斤1440系列溅射靶材1360片/年4万元/片5440合计28080项目主要数据见下表:财务评价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值1设计规模1.1合色棱镜万件501.2TIR空气隙棱镜万件201.3二向色性板万件1001.4色轮万件101.5激光薄膜产品万件1.6ZS系列镀膜机台301.7系列镀膜材料KG1.81.8系列溅射靶材片13602项目总投资万元19000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8113其中:外汇万美元11202.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8

38、873销售收入万元280804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275总成本费用万元22881经营成本万元208616利润总额万元59727所得税万元19718净利润万元40019投资利润率%22.65%10投资利税率%23.51% 上述盈利能力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财务收益较好。因此,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2、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将会使光学薄膜领域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带动国家光学薄膜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突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使我国光学薄膜产业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我国高科技光电产品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从而推动我国高

39、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国家光学薄膜行业整体水平,突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光学薄膜工程中心建成后,通过对光学薄膜的工程化研究以及成果的推广和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的整体水平,打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壁垒,对带动光电子行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光学工业、光学薄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深远。把光学薄膜提升到产业的高度,开拓一个全新的技术行业领域,能极大地提高其它行业发展所需的高精度光电仪器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对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会提高全行业的工程化研究水平,形成系统、规范的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验证环境,使光学薄膜成为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基础性支持的产业,突破

40、我国光电产业、信息产业等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有利于加快光学薄膜领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通过产业化推广,迅速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何一种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是:实验室试制工业化研究大规模生产。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系统集成的工业化生产。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在工业化研究和系统集成上形成优势,迅速形成光学薄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光学薄膜产品的整体质量,而且可以全面降低成本,用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六、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状(一)技术发展趋势光学薄膜技术发展至今,约有200年的历史

41、。1817年,德国人首先发明了化学镀膜,夫琅和费制成了第一批减反射膜,推动了薄膜光学的早期发展;1873年,麦克斯韦论电与磁的问世,奠定了光学薄膜的理论基础;1950年以后,由于真空镀膜技术的出现,跨越性地推动了光学薄膜的应用和发展。光学薄膜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镀膜技术方面:从最初的化学沉积法到真空蒸镀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适应激光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子束蒸发法镀膜工艺应运而生。用电子束蒸发氧化物材料,即得到所谓的“硬膜”,其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都要稳定得多,抗激光破坏的阈值得到显著改善。随后又出现了离子辅助蒸发法(IAD),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离子束溅射法(IBS)和等离子体辅助沉积

42、法已进入工业化实用阶段,用新方法沉积的光学薄膜具有高的堆积密度和极致密的微观结构,折射率接近块状材料,因此光学薄膜具有高的光学稳定性、低的散射损耗和吸收损耗,这为制造高强度、高功率阈值、无漂移的光学薄膜开辟了新的路径。2、膜系设计方面:随着光学薄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和镀膜技术的发展,使任意膜系设计成为可能,光学薄膜也从单层膜逐渐发展到多层膜,目前广泛采用的多层薄膜已达到几十层甚至几百层;3、光学薄膜波段范围:从一般的可见光延伸到紫外光和红外光,并迅速扩大到极紫外、X光、远红外、甚至于亚微米波段;4、镀制对象方面:从不同牌号的光学玻璃发展到晶体和半导体材料。同时随着塑料光学和金属光学的

43、发展又扩大到了塑料光学薄膜和金属光学薄膜;5、镀膜监控技术:从目视法到光电极值法到石英晶体测厚,又发展到光谱分析仪(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使薄膜的控制精度得到极大的提高;6、光学薄膜材料方面:新型不断涌现,从早期仅ZnS、MgF2和Na3AlF6等有限的几种,发展到ZrO2、TiO2、Ta2O5、SiO2等熔点高、耐磨擦的氧化物材料,随着光学薄膜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又出现了性能更加优良的类金刚石薄膜和金刚石薄膜;7、光学薄膜应用领域:从简单的光学仪器发展到光通讯、光电显示器件、空间卫星、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等多方面,并且正在与电学薄膜相结合,形成光电子薄膜,使其在薄膜发光、光存储、光计算

44、、光信息处理及集成光学等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依靠新技术和新材料,光学薄膜正向着高强度、高稳定、高性能方面发展,研究这些膜系的物理过程及其技术已构成现代高科技的一个分支薄膜光学。光学薄膜正在突破传统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学科,尤其是高技术含量产品领域中,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光学薄膜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它必将推动与其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二)国外情况;七十年代以前,国际上光学薄膜技术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70年代以后光学薄膜技术才实现大规模、高水平工业化的生产,其标志性的技术进步有:大抽速、高稳定性能的箱式镀膜机的出现;电子枪

45、、离子束辅助成膜技术和等离子体低温蒸镀技术的广泛应用;膜系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自动设计软件的开发,使设计任意的复杂膜系成为可能;高精度的膜厚监控技术,使膜厚的控制误差可达到万分之三;全自动镀膜机的出现,使复杂的镀膜工艺大大简化;多种先进成膜技术的出现,如溅射技术等,为高效率、高质量、大规模生产光学薄膜提供了技术保障。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与精密光学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光电信息产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通讯、显示和存储三大类产品都离不开光学薄膜,如投影机、背投影电视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DVD,以及光通讯中的DWDM、GFF滤光片等,光学薄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产品的最终性能。据专家预测,世界

46、光电子技术的硬件(材料、元件、设备等)生产将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正在以不低于10的年增长率递增。在光电信息产品市场需求高增长的强烈刺激下,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元件生产厂商正在趋向于将大批量光学薄膜元件生产和小批量特殊薄膜生产都进行专业化。近年来,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韩国、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年产值超过千万美元的专门从事光学薄膜研发和生产的大型企业,如美国的OCLI、日本的GMT和CHINOTEC、德国的ZISS等。美国国家光学薄膜实验室公司(OCLI)是光学薄膜行业的代表和佼佼者,他是目前世界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研发和竞争实力最强的企业,光学薄膜产品年产值超过十几亿美元,

47、而在鼎盛时期的2002年,产值曾超过百亿美元,基本控制着光学薄膜的高端市场。在日本,仅GMT一家专业的光学薄膜公司就拥有高性能真空镀膜机110余台,年营业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在国外,光学薄膜已经从实验室和光学加工厂的一道工序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产业,成果转化速度、专业化程度、生产效率、竞争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成果的转化又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三)国内情况及与国外的差距;我国的光学薄膜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长春光机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开始研究光学薄膜;到了80年代,国内开始学习外国技术,引进国外设备,在膜系设计理论、镀制技术、镀膜设备和镀

48、膜材料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不仅能试制并能小批量生产出各类高难度膜系,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光学薄膜技术骨干。例如我国的科研人员根据国家需要,从80年代就开始了对溅射镀膜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实验室,自行设计研制了溅射式镀膜设备、检测仪器,并成功制造出软X射线薄膜器件,水平和时间与国外同类技术发展基本同步。应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光学薄膜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理论研究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落后并不多,主要的差距在于研究成果的转化慢,技术与市场不能得到有机的结合。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和人才。目前我国涉及光学薄膜的企业由于人才和资金匮乏,自主开发意识不强,技

49、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差,片面追求近期利润,所以只能生产低端产品。而大量拥有人才、设备、仪器,资金相对宽余的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还停留在满足于实验室研究成果阶段,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完成各类科研任务,成果的转化十分困难,常讲的“两张皮”的问题在光学薄膜行业体现得非常突出。我国光电子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也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还不足5左右,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据台湾光电工业发展协会(PIDA)从科技背景(政策、经费和人力资源)、产业环境(世界市场占有率、企业规模、产业结构、行销能力)和科技实力(专利件数、产品开发、关键零组件、量产能力)3个大的方面对光电子产品

50、的主要生产地区作出的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远低于日本、美国,甚至台湾、韩国。特别在行销能力、关键零组件生产、专利件数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差距更大。而在光电子领域起到关键作用的光学薄膜技术,由于缺乏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手段,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光学薄膜研究人才、装备、检测手段分散在少数院所和部分光学企业之中,从业人员仅1000余人,缺乏规模和高集中度。如世界滤光片市场年需求量上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滤光片生产企业年产值仅为100万美元,占世界市场的总份额不足百分之一。究其原由,主要在于国内的光学薄膜还未形成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速度缓慢,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组织

51、松散,技术水平低,只能生产低端产品,难以应对飞速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市场对光学薄膜产业要求,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然而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光学薄膜产业化正在出露端倪,如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沈阳仪器仪表工业研究所等少数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在原有光学薄膜生产和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学镀膜专业公司或省级研发中心,专门从事光学薄膜及相关产品(设备、材料、检测等)的研发和生产。在成果转化、专业化程度、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水平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基础较差、起步较晚,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力量分散、成果转化慢、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水平低等

52、问题,规模最大的专业镀膜公司预计产值也不超过300万美元,光学薄膜产业的实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还很弱。(四)相关知识产权情况;国内的光学薄膜研究成果、人才、装备、检测手段分散在少数院所和部分光学企业之中,如某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沈阳仪器仪表工业研究所等少数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在原有光学薄膜生产和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学镀膜专业公司或研发中心,专门从事光学薄膜及相关产品(设备、材料、检测等)的研发和生产。浙江大学光学与光电子薄膜研究所历经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在光学薄膜设计理论、薄膜制备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都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批国家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主

53、动式光电子薄膜与器件、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各一项,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遍布世界各地,是国际上知名的光学薄膜研究所与人才培养的基地。目前,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以光学干涉薄膜理论与技术为基础,拓展各种光电功能薄膜与器件,同时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与器件,同时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与器件的研究,以及光电子材料和先进成像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复杂膜系的全局优化技术、薄膜CAD、CAM技术的研究;2、光电导、有机发光(OEL)等光电子薄膜及器件的研究;3、光通讯中超高精度光学薄膜器件与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薄膜原理的interlenver的研究和各种微机构MEM

54、S复合光学薄膜器件以及新型显示器件的研究;4、投影型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包括新型人机界面显示技术,三维空间显示技术的研究,开拓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5、铁电和量子点薄膜的光电特性研究;6、先进光学技术及共生物医学和裁量学中的应用研究。长春光机所是中科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也是中科院规模较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还是中科院系统唯一通过军工质量保证体系考评和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20世纪50年代,王大珩等老一辈光学、机械学专家高擎科技兴国大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多臂投影仪、大型光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

55、光电测距仪等8种具有代表性的精密仪器和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从而开创我国自行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60年代,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时间仅比国外晚十个月,开创了我国激光技术新领域。在此期间,长光所建立并发展了工程光学、大气光学、红外光学、光电子学以及激光技术、光谱技术、自动控制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精密圆分度刻划技术,并具备了研制大型光电工程设备和中小批量生产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和技术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薄膜技术和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着雄厚的基础,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精干的研究

56、队伍,承担了多项国家、科学院、各部委及大型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多项在国际和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其中的部分成果已经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获得了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光学薄膜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日本新科隆公司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科隆联合实验室”,拥有包括离子束溅射镀膜机、激光分子束外延镀膜设备、激光CVD薄膜系统、多靶超高真空溅射仪等先进的薄膜制备设备,其中新科隆公司最新开发的产品:ASC-800溅射镀膜机是非常先进的光学薄膜设备,可制备高质量的光学薄膜。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还具备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镜、低温超高真空扫

57、描隧道显微镜、精密X射线衍射仪、电子能谱仪、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喇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热分析仪等先进的大型成分和结构分析仪器设备,总价值在一千万美元以上,在薄膜与镀膜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分析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五)市场需求及效益分析光学薄膜是镀制在各种基板上的材料薄层。通常,光学薄膜是各种光电子元器件和光电仪器部件的附加值部分。光学薄膜只有被镀在光学部件表面时才是有用的。如滤光片利用的是滤光膜,但是滤光膜必须镀在基板上,客户购买的也是滤光片而不是滤光膜。因此,光学薄膜产业的市场,应该包括它所带动产业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几乎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仅分析光学薄膜本身的

58、市场份额及带动的光电市场、代表性产品的市场份额。第一,光学薄膜本身(即不包括基板)的市场是稳步增长的。A、基于应用的光学薄膜全球市场的分类,到2007年(单位:亿美元)200520062007AAGR(20052007)建筑3.13.02.9-1电信5.04.89.113.6电子和仪器37.136.745.24.3交通5.55.67.04.7医疗9.19.08.5-1.2国防0.40.40.67.9总计60.259.573.34.3B、不同类型薄膜的收入额,至2010 (单位:亿美元) 200520062007AAGR 2005-2007减反射膜(AR)34.032.2038.03.37滤光膜

59、5.05.59.411.3反射膜6.06.16.10电致变色膜1.11.32.715.7透明电极膜13.014.016.02.71红外膜0.40.40.40总计60.059.572.64.06(数据来源:Future for Optical Coatings,美国Business Commun ications Co., Inc.)第二,光学薄膜带动的光电产业的市场规模是飞速增长的。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与精密光学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带动了光电产业飞速增长。据台湾光电协进会(PIDA)统计,2007年,世界光电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4%,2008年预计为4200

60、亿美元,而2006至2010年之间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0%。表:光学薄膜带动的全球光电产业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领域/年20062007200820092010精密光学元件与镜头1452216513185262131323696平面显示器120993149067167804179422186862光输出入6830069063691236911569011光存储4218944633457644630247513光通讯3357638801450035235061123(资料来源:PIDA)全球光电市场分析(资料来源:PIDA)第三,从该项目拟首先产业化的数字投影系统核心光学零部件、激光产品及镀膜

61、设备的市场分析看商业光学薄膜产品市场发展。 数字投影机(正投、背投)市场数字投影成像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有三种,即透射式液晶投影(LCD,三片式)、反射式微镜光处理机(DLP,单片式)和反射式液晶投影机(LCOS,分单片和三片两种),这几种形式的投影机中分别需要几种不同性能的、高精度光学薄膜元器件,如合色棱镜(X-Cube)、二向色性板、色轮(Color Wheel)、UV-IR滤光片、TIR空气隙棱镜等。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MEMS00530120250600LCOS5152412223246889331,279DLP3,8923,6333,9054,6255,2686,2927,393LTPS01234563LCD3,7363,5584,0524,7504,9455,5335,72120062007 e2008 e2009 e2010 e2011 e2012 e上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全球投影机市场将增长到1530万台。中国投影机市场预测2008年中国市场总量在96万台以上,到2012年达到124万台。据T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