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十单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41661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十单元(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1(2014北京)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2(2014北京)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 pH,其中呈碱性的是()A液体肥皂B西瓜汁C酱油D柠檬3(2014揭阳)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4. (2014常德)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H2CO3 B. NaHCO3 C. P2O5 D. KOH5(2014揭阳)下列

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蔗糖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6(2014河南)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D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7(2014河南)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8(2

3、014北京)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9(2014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10(2014厦门)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10.1)11(2014漳州)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值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醋酸苹果汁牙膏炉具清洁剂pH2.53.18.512.4A牙膏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苹果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12(2014常德)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4、,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 1.5 B胆汁7.1 7.3 C血浆7.357.45 D尿液4.78.413(2014郴州)一些食物近似ph值如下:牛奶6.4,苹果汁3.1,鸡蛋清7.8,葡萄汁4.0,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B鸡蛋清C牛奶D葡萄汁14(2014娄底)下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及其pH,其中显酸性的是( )A洗发精(pH=8) B厕所清洁剂(pH=1) C洗衣液(pH=10) D厨房清洁剂(pH=13)15(2014定西)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B用氢气作燃料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人工降雨16(2014揭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

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17、(2014荆州)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C、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D、图书、档案失火适用CO2灭火器灭火18(2014娄底)下列说法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B稀硫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19(2014定西)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

6、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21(2014兰州)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体液唾液胆汁胰液pH6.67.17.17.37.58.0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22(2014武威)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

7、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23. (2014哈尔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pH 6.5的雨水称为酸雨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24. (2014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亊 实解 释A4毫升水和4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8毫升分子不断运动BNaOH溶液、C

8、a(OH)2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离子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组成元素不同D装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水的注射器容易压缩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25(2014齐齐哈尔)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氧化钙放入水中,液体温度升高26(2014齐齐哈尔)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B

9、CD27(黑龙江龙东)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试液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28(黑龙江龙东)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29(2014湖北)酸奶肥皂水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10、 )ABCD30(2014揭阳)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CO2+2NaOHNa2CO3+H2ODFe+CuSO4Cu+FeSO431(2014广东省)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红墨水变五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 电解水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32(2014贺州)生活中的下列物质pH值大于7的是()A牙

11、膏B厕所清洁剂C生理盐水D苹果33(2014大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述均正确的是()A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雾:NH3+HClNH4Cl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C实验室制备CO2:CaCO3+2HClCaCl2+CO2+H2OD甲醇不充分燃烧:2CH3OH+3O22CO2+4H2O34(2014牡丹江)下列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A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CO+Fe2O3Fe+CO2B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D用氢氧化镁

12、治疗胃酸过多症:H2SO4+Mg(OH)2MgSO4+2H2O35. (2014哈尔滨)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 + 3CO 高温 2Fe+ 3CO2 置换反应B.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H2SO4 + Ca(OH)2 = CaSO4+ H2O 复分解反应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D.用红磷气中氧气含量4P + 50燃烧 2P2O5 氧化反应36(2014绥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3H2BCO+Fe2O32Fe+CO2CC+CO22

13、COD2NaOH+CuSO4Na2SO4+Cu(OH)237(2014大庆)“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ABCD全部38(2014黄冈)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

14、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39(2014河北)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40(2014鄂州)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

1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1(2014大庆)下列装置使用不恰当的是()A实验室收集氢气B用现有条件检查装置气密性C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D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42(2014鄂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CC、H2、CO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43(2014武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Al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碱C实现C CO的转化,都

16、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实现H2OO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44(2014贺州)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45(2014福州)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A铜丝做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46. (2014佛山)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

17、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A三次吃点心后 B早、午、晚餐前C早餐、午餐、晚睡前 D早、午、晚餐后 49(2014广州)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B9C12D1352.(2014哈尔滨)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B.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減度时,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53(2014广州)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

18、中加入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54(2014绥化)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

19、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55(2014绥化)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BNaOH溶液与KOH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56(2014湖北)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将一小块金属放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发生剧烈反应,溶液变成红色,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57(2014北京)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20、元素(2)元素周 期 表中 铝 元素 的 信 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 (填字母序号)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6)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金属(2)13(3)B (4)分解(5)导热(6)Al(OH)3+3HClAlCl3+3H2O58、(2014荆州)化学反应“H2SO

21、42NaOHNa2SO42H2O”的基本类型属于 ;铁制容器不能盛装CuSO4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 ;一定质量的KClO3与a g MnO2混合加热至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b 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反应后生成KCl的质量为 g。复分解反应 FeCuSO4FeSO4Cu (c-a) 或 149b/96 或 149(b+c-a)/245NaOH溶液的体积/mLbpH 7 a0 10 2059. (2014宜昌)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宜昌市的各个校园。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

22、液的体积 是 mL; 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OHHClNaClH2O 10 NaCl、NaOH(或氯化钠、氢氧化钠)第28题图60(黑龙江龙东)为绿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公路两侧种植了树木。园林工人常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一点即可)你还知道氢氧化钙的其它用途吗?(答两点即可)目的:防止冻伤或防止害虫生卵; 用途:改良酸性土壤,用作建筑材料61(2014铜仁)简述如何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值。(1)把PH试纸放到玻璃片(或白瓷板、表面皿等)上 (2)将稀硫酸(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3)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6

23、2(2014梅州)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甲烷、硫酸、碳酸钙等五种物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 (1)CaCO3;(2)CH4;(3)H2SO4;(4)N2;(5)H2O63(2014河南)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 CO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2A1+2NaOH+2

24、H2O2NaAlO2+3H264(2014绥化)有一气体混合物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四种气体,现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2)依次通过浓硫酸、炽热的氧化铁粉末,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填化学式)(1)CO2+2NaOHNa2CO3+H2O; (2)N2、CO265(2014龙岩)二氯异氰脲酸钠(C3O3N3Cl2Na)是一种预防H7N9禽流感 的有效消毒剂。右图为某工厂生产的二氯异氰脲酸钠产品的标签。(1)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2)25时,饱和二氯异氰脲酸

25、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已知:C3O3N3Cl2Na相对分子质量为220。请计算分析,标签中“有效氯(Cl%)60%”是否为C3O3N3Cl2Na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列出计算式即可):_。结论:“有效氯(Cl%)”_(填“是”或“不是”)指C3O3N3Cl2Na中氯元素质量分数。()酸 ()20 % () 不是66.(2014安徽)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1)甲装置: 仪器a的名称为_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2)乙装置: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若生成H2使气球

26、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1)长颈漏斗;良好;(2)二氧化锰; Zn+H2SO4=ZnSO4+H2;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空气受热膨胀; (3)NaOH溶液69(2014北京)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CO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 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图1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Si

27、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 C8H8O3)(如图2)香兰素由 3 种元素组成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1)CH4 + 2O2 点燃 CO2+ 2H2O(2)+4;17.7%(3)C,H,O;物理;CO2,无水乙醇70(2014龙岩)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2CO、Ca2+、2H、O2。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28、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 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Mg(OH)2起抗酸作用

29、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 ()BE ()OH OH、CO371(2014广州)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SO2易溶于水(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收集一瓶SO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试管中上升一段水柱;(2)长颈漏斗柄的下端水柱低于水面72(2014大庆)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

30、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2)反应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4);(5)Na2CO373(2014牡丹江)小明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后,根据探究活动的提示,在家中自制紫甘蓝汁酸碱指示剂小明在家中找到了如下用品:废塑料盒、捣蒜用的杵、筷子、纱布、白酒、紫甘蓝,并用这些用品完成了实验第一步:制紫甘蓝汁将紫甘蓝在

31、废塑料盒中捣烂,加入 浸泡一段时间;将中得到的不溶物与液体分离, (写具体做法),得到了自制的紫甘蓝汁第二步:小明欲用制得的紫甘蓝汁测出家中炉具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的酸碱性,先上网查得下列资料,如表所示: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红色黄色第三步:小明取少量厕所清洁剂放入废塑料盒中,加入紫甘蓝汁,发现溶液变为红色,得出厕所清洁剂显 性;小明又取少量炉具清洁剂放入废塑料盒中,加入紫甘蓝汁,发现溶液变为 色,得出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小明认为紫甘蓝汁可以替代实验室中的石蕊溶液做酸碱指示剂第一步: 白酒 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 第三步:酸 黄74(2014泉州)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

32、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右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通电老师提示:I.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II. 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

33、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2)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应从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 mL。【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取待测液称重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过滤出沉淀

34、物洗涤沉淀物干燥称重(4)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 。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步骤过滤出的沉淀物是 。(6)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1)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溶液变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2)NaOH + HCl = NaCl + H2O (3)9.8 (4)使NaOH完全反应 往上层澄清液体继续滴加氯化镁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所加氯化镁溶液已足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35、)(5)Mg(OH)2(或氢氧化镁) (6)偏大 75(2014南宁)在2014年南宁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1)试剂是 ,试剂是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 (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铜片 C碳酸氢钠粉末(1)酚酞溶液;稀盐酸;(2)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的颜色变化不明显;(3)B76(2014厦门)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1)若右侧管内

36、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 溶液77(2014汕尾)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

37、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你认为猜想_不合理,其理由是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猜想三成立【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进行改良实验一:溶液变红,HCl+NaOHNaCl+H2O;实验二:二,此时溶液呈无色,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猜想三成立拓展应用:碱性物质78(2014武

38、威)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

39、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

40、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H2SO4+2NaOHNa2SO4 +2H2O; 猜想四或四; NaOH或氢氧化钠;有气泡产生; pH试纸浸入溶液中;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79、(2014毕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固体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甲同学:是木炭 乙同学:是氧化铜 丙同学: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CuO、Fe2O3、MgO等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设计】向盛

41、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震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分析讨论】他们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 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乙 甲 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 CuO + H2SO4 CuSO4 + H2O80. (2014海南)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

42、想: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方法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要证明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可以采用质量分数大小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向浓、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分别向浓、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浓溶液中颜色先变红后无色稀溶液颜色为红色81(2014河南)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

43、酸中,右边图象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1)乙(2)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82

44、(2014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 。(2)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样, ,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3成立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1)该溶液部分变质 (2)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 (3)密封83、(2014荆州)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CO2,也含有一定

45、量的SO2,还可能含有CO 。小明同学进行环境调查时发现:荆开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已渐枯萎,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也可能含CO 。他将收集的废气样品用下图所示装置恰当组合后进行检验,已知其中的药品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叫 ;(2)你认为发电厂周围树木枯萎的原因可能是 ;(3)为确定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是否含CO ,请根据拟定的气体流向,确定并填写组合装置中各导管口(用代号表示)的连接顺序:废气( )( )( )( )( )( )尾气处理(4)实验结果证明该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 。则实验过程中与此相关的实验现象有 ,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依次为

46、 。(5)请说明你对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 。(1)酒精灯 (2)酸雨 (3)abefdc(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CuO CuCO2 CO2Ca(OH)2CaCO3H2O (5)用气球收集或点火燃烧掉84(2014十堰)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佳佳

47、认为溶质是Na2CO3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滴加适量 贝贝的猜想成立【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 探究一:有气泡冒出 【实验验证】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实验反思】排除因硫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因素的干扰 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