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33345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3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资源描述:

《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10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及五个实施意见二一年七月目 录1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2品牌发展上水平实施意见()3原料保障上水平实施意见()4技术创新上水平实施意见()5市场营销上水平实施意见()6基础管理上水平实施意见()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卷烟上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卷烟上水平”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一、新世纪以来中

2、国烟草发展概况新世纪头十年,是烟草行业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烟草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努力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把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提升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在坚持完善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以实施省级烟草机构工商管理体制分开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构建适度竞争的体制机制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

3、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积极促进信息化与烟草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扎实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传统工业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变,提高行业现代化水平;坚持把“严格规范”作为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认真解决专卖体制下“提高效率”、“注重自律”两个课题,切实加强专卖管理监督,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不断提高卷烟市场净化率,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努力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通过努力,烟草行业进一步完善了烟草专卖体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和适度竞争的体制机制,有力促进了

4、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00-2009年,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由1112.1亿元增加到5248.05亿元,年均增长18.5%;烟叶生产连续12年保持稳定发展,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取得明显进步;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由146家减少到30家,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由32.1%提高到62.2%;卷烟品牌由1181个减少到138个,前10个品牌集中度由15.0%提高到41.8%;省际间卷烟交易量由900万箱增加到2221.8万箱,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重由26.5%提高到49.2%;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由16.1毫克/支降低到12.2毫克/支;工业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由145.5箱提高到435.5箱;单箱卷烟耗用烟

5、叶由39公斤降低到35.5公斤,单箱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由43%降低到30%,单箱制造费用由215元降低到158元,卷烟流通企业人均销量由127.2箱提高到284.3箱。总体来看,烟草行业比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局党组提出的新世纪头十年重要调整时期的目标任务,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行业改革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烟草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卷烟牌号仍然较多,重点骨干品牌规模不大,卷烟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原料保障仍不稳定,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尚未取得重

6、大突破,重点骨干品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非市场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适应市场、引导消费、培育品牌、服务客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仍较薄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基础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行业部分同志对新形势下面临的各种挑战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深化改革的动力减弱,行业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在理性认识行业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保持行业战略部署的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把行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卷烟上水平”上来。二、“卷烟上水平”的重大意义“卷烟上水平”涉及行业工作各个方面,贯穿烟草产业链各个环节,关系行业改革发展全局,

7、核心是品牌发展上水平,主要支撑是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基础管理上水平。(一)“卷烟上水平”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局党组明确提出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积极推进“卷烟上水平”,促进行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

8、长向依靠质量提高、价值提升、技术进步和成本节约的内生增长转变,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向依靠发挥品牌效应、突出产品特色和增强竞争实力转变,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由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和资源向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拓展发展的空间。(二)“卷烟上水平”是行业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实施省级工商管理体制分开改革,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烟草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较好实现了一省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力促进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品牌发展上水平为核心,以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是烟草行业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将对全行业

9、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产生全方位的重大影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三)“卷烟上水平”是主动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发展时期,烟草行业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进一步推进减害降焦,提高卷烟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切实增强品牌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品牌和企业做强做大;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降低成本费用,实现集约发展,全面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0、积极构建行业内部、行业与烟农、零售户及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的关系,树立行业负责任形象。三、“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为目标,以培育“532”和“461”知名品牌为重点,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统筹的方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做强做大知名品牌,不断促进产品优化升级;着力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抓好综合配套,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通过五年时间努力,全面实现卷烟上水平,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卷烟上

11、水平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在专卖体制下继续深化行业内部改革,充分发挥行业体制性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强大动力。继续推动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继续推动卷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通过竞争促进水平提升;继续推进卷烟计划管理、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完善经济运行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继续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为卷烟上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客观规律,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构建适度竞争体制机制。尊重消费者选择,满足市场真实需求。充分发挥卷烟工业企业市场竞争

12、主体、地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作用,把卷烟上水平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市场基础之上。坚持科技进步。用科技的力量推动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效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突破更多关键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烟草行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行业。坚持共同发展。统筹不同企业和不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知名品牌的定向加工、合作生产,努力做到合作双赢,确保企业税利合理增长;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烟草经济发展,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实现行业共同发展。四、“卷烟上水平”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重点围绕品牌发展、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基础管理五个方面,制订主要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一)品牌发展上水平。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全行业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做大品牌规模、降低产品危害、提升品牌价值,逐步形成以“532”品牌(产销规模超过500万箱、300万箱和200万箱的品牌)和“461”品牌(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400亿元、600亿元和1000亿元的品牌)为主导的中国卷烟知名品牌新格局,打造一批以“市场影响大、商业价值高、产品质量好、风格特色明显、核心技术突出、文化内涵丰富、满

14、足消费者需要”为主要特征的中式卷烟知名品牌。在抓好知名品牌发展的同时,力争在混合型卷烟、雪茄烟、无烟气烟草的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大品牌规模。2009年全国生产卷烟品牌138个,共有12个品牌的产销量超过100万箱,其中5个品牌产销量超过200万箱。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全行业要培育出2个产销规模超过500万箱、3个超过300万箱和5个超过200万箱的卷烟知名品牌,前10个品牌集中度超过60%,并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降低产品危害。2009年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为12.2毫克/支,一氧化碳量为13.7毫克/支。全行业要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加快培育一批“低焦油、低危害、高香

15、气、高品质”卷烟产品,到2015年,全国卷烟盒标焦油量降至10毫克/支以下,盒标焦油量8毫克/支以下的卷烟产量超过800万箱,盒标焦油量5毫克/支以下的卷烟产量超过200万箱;全国卷烟危害性指数降至9.0以下,卷烟危害性指数8.0以下的卷烟产量超过800万箱;每个知名品牌都要拥有3个以上盒标焦油量在6毫克/支以下的规格,同时储备盒标焦油量在3毫克/支以下的规格。提升品牌价值。2009年全国有14个卷烟品牌的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200亿元,其中7个超过300亿元,1个超过500亿元。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全行业要培育出5个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400亿元、6个超过600亿元和1个超过10

16、00亿元的卷烟知名品牌,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前10个品牌占全国比重超过65%,税利贡献度超过70%。(二)原料保障上水平。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到2015年,基本实现烟叶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形成“供求平衡、质量优良、特色突出、结构合理、配置高效”的原料体系,为品牌发展提供坚实的优质原料保障。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收购量4800万担左右,片烟进口量300万担左右,出口备货量400万担左右。原料供应基地化。2009年全国共设立以5万担为一个单元的烟叶基地单元74个。今后每年推进100个左右高标准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品

17、牌导向明确、工商协同密切、质量明显提高、供应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化;建成烟叶基地单元600个以上,基地烟叶收购数量超过3000万担,占烟叶收购总量的比重在65%左右;知名品牌主要原料基本实现基地化供应。烟叶品质特色化。2009年全国特色优质烟叶生产规模331万担。到2015年,基本形成“风格表现突出、品质特征明显、配方作用独特、资源优势巩固”的烟叶品质特色化,清香型烟叶进一步彰显特色,浓香型烟叶实现新的提高,中间香型烟叶进一步挖掘特色,新区开发烟叶的风格特征更加鲜明,各类香型风格烟叶协调发展。全国特色优质烟叶产量达到1000万担以上,占烟叶收购总量的比重超过20%,特色优质烟叶等级合格率达

18、到80%以上,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基本达到100%。生产方式现代化。20052009年,全国累计投入资金294.2亿元,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236万个,受益基本烟田2505万亩;全国专业化育苗面积达94%,机械化整地比例58%,密集式烤房烘烤比例52%;户均种植10.1亩,烟叶平均亩产304斤,户均收入2.19万元。到2015年,按照“一基四化”总体要求,基本实现以“设施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为基本形态,以“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产技术装备精良,专业服务体系完备,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烟草科技全面进步,信息化管理全程覆盖”为主要特征,以整县推进、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烟草农

19、业。全面完成4800万亩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烟水、机耕路、密集烤房、育苗工场等设施综合配套,标准化基层站1000个以上,专业化育苗达到100%,专业化服务达到80%以上;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种烟比例达到80%以上;信息化全流程、全覆盖。烟叶平均亩产稳定在300斤左右,户均种植14亩左右,亩均劳动用工控制在20个以内,烟农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三)技术创新上水平。技术创新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动力源泉。到2015年,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显著成效,拥有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在

20、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上取得明显进步,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充分激发。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全行业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积极进展。到2015年,紧紧围绕良种培育、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课题,力争在烟草基因组计划、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高香气低危害烟草新品种、无公害烟叶工程、基本烟田治理工程、卷烟减害技术、卷烟增香保润、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超高速卷接包机组、造纸法再造烟叶十个重大专项上取得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技术成果,拥有一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标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商业企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国产烟机制造水平全

21、面提升。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全行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至2009年底,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255人,拥有高技能人才44850人,拥有高级技师114人。到2015年,逐步形成80名左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20名左右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3500人左右,高技能人才87000人左右。完善行业创新体系。近年来全行业以完善创新体系为重点,积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到2015年,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技术中心非法人实体化运作,拥有知名品牌的卷烟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国际一

22、流水平;年产30万担以上烟叶的地市级公司建立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并形成7家行业级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年产100万担以上的烟叶主产省建立烟草科研所;以科研院所为主导、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的知识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奖励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四)市场营销上水平。市场营销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关键。到2015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本形成,品牌培育能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的卷烟销售网络全面建设,中国烟草物联网初步建立。营造公平市场环境。近年来全行业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2009年,全国

23、省际间卷烟交易比重达到49.2%,零售客户平均订单满足率达到80%,卷烟市场净化率达到96%,消费者满意度达到85%,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初步形成。到2015年,全国省际间卷烟交易比重超过55%,零售客户平均订单满足率达到85%以上,卷烟市场净化率达到96%以上,消费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公开、规范、诚信的市场秩序,供求稍紧平衡的市场状态,公平、有序、适度的竞争环境。着力培育知名品牌。近年来全行业围绕培育重点品牌推进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开展工商协同营销。2009年批发销量排名前10位品牌集中度达到41.8%,批发销售收入(含税)排名前12位品牌集中度达到53.3%,批发销量排名前10位和批

24、发销售收入(含税)排名前12位品牌平均市场覆盖率达到64.7%,平均零售上柜率达到26.7%。到2015年,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培育机制基本建立,把握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营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引导消费、适应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工商协同深入推进,精准营销取得重大成效。知名品牌平均市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平均零售上柜率达到40%以上。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全行业坚持把提供优质服务贯穿于营销工作全过程。2009年零售平均毛利率达到8.9%,零售客户满意度达到85%,零售客户利益得到较好维护。到2015年,立足合作共赢,客我关系更加融洽,客户分类更加合理,货源需求基本满足,卷烟价格保持稳定。

25、零售平均毛利率达到10%以上,零售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建设一流网络。近年来全国卷烟流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2009年全国入网卷烟零售客户495.3万户,电话订货率达到98.4%,电子结算率达到84.3%。到2015年,在“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基础上,积极推进“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卷烟销售网络;全面建设面向未来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现代物流体系,率先打造完整统一、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国烟草物联网。零售客户入网数量达到530万户以上,批零网上订货率达到50%以上,网上配货率和网上

26、结算率达到10%以上,基本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五)基础管理上水平。基础管理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到2015年,全面实现信息化与烟草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多数工商企业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制造业和流通业一流水平,部分工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加强预算管理。近年来全行业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核心,完善管理办法和规程,强化资金管理和监督,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系统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形成行业统一的预算编制、审核、控制、考核体系;工商企业全面建立预算定额(定率)标准体系,指标覆盖率达100%,预

27、算执行率达95%以上。扎实推进贯标工作。全行业高度重视贯标工作,至2009年底,行业8家省级局、公司开展了本部质量体系贯标工作,384个商业企业推进贯标工作,大部分工业企业分别实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贯标运行。到2015年,工商企业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工商企业(含打叶复烤企业)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多标一体”运行,建成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基础管理平台,文件执行率达到100%,管理体系信息化实现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对标工作。近年来工商企业以管理创新和提升水平为主线,以“对比标杆、改进短板、总体提升、争创一流”为

28、目标全面开展对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5年,形成完善的对标工作指标体系、运行体系和考核体系,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主要指标水平全面提升,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到475箱,总资产贡献率达到77%以上,三项费用率控制在9%以内,销售收入成本率降低到30%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到30千克左右,万支卷烟能耗降低到3.4千克左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到8100吨左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到5500吨左右;商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达到49%以上,三项费用率控制在8%以内,人均卷烟实物销量增加到320箱,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在1%以内。全面推进创建优秀基层单位

29、活动。全行业以“打牢基础、强化功能、提升素质、增强活力”为着力点开展创建优秀基层单位活动,推动了基层建设和基层管理水平的提升。到2015年,基层单位达标率达到95%,其中优秀基层单位达到15%,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五、“卷烟上水平”的政策措施为实现“卷烟上水平”目标任务,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加强烟叶基础地位,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今后5年每年继续投入10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明晰产权,完善体制,创新机制,通过成立专业服务合作社等形式,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理,帮助和引导烟农建立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持续

30、发挥作用和烟农受益。坚持工业主导,推进品牌导向的烟叶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卷烟品牌发展规划,全面制订烟叶基地建设规划,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分步组织实施;卷烟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基地建设全过程,建立工商企业共同建设烟叶基地的互动机制。注重好中选优,加大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支持力度。加强特色烟叶基础研究,建立品质特色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重点扶持、集中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品质特色鲜明、风格类型多样、生产水平较高的特色优质烟叶产区;充分发挥特色品种的关键作用,丰富特色品种资源;集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加强实用技术推广,提高栽培技术措施到位率;在产前投入、价格政策等方面对特色优

31、质烟叶给予重点支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积极推进烟叶生产方式转变。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发展种植专业户(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种植,形成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坚持以全过程管控、全覆盖服务为目标,加强烟叶基层站建设,完善烟叶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烟叶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二)积极推进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调整卷烟计划管理方式。新增卷烟生产计划主要用于知名品牌生产,戴帽下达,定向加工;新增卷烟生产计划指标的企业,要

32、在存量指标中配套相应的生产计划用于知名品牌生产;调减的低档卷烟生产计划指标,主要用于知名品牌生产。在保持销量计划按市场需求稍紧平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工业调出计划,增大企业间竞争力度。改革烟叶资源配置方式。以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保障知名品牌原料供应为重点,改革烟叶资源配置方式。工业企业提出分烟叶产区的数量、品种、结构需求,国家局、总公司按照品牌发展规划综合平衡,安排工业企业烟叶调入计划以及各产区烟叶种植和收购计划,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对现有种植计划和种植区域优化调整。建立完善烟叶资源余缺调剂机制和信息支持平台,逐步实现烟叶余缺调剂;改变烟叶生产采收方式,通过生产环节改善烟叶供应结构。深

33、入推进品牌合作生产和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制定品牌合作生产规划,建立长期稳定的品牌合作生产机制,努力形成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品牌合作生产关系;制定品牌合作生产管理办法,规范合作生产行为。品牌输出的卷烟工业企业,进一步聚集目标,确定输出品牌和合作对象;品牌输入的省级工业公司,明确专门工厂,集中生产合作品牌。在国家局、总公司统一规划下,以市场为基础、以知名品牌为支撑构建资产纽带关系,着力推动企业由品牌合作生产向企业联合重组过渡。积极探索跨省联合重组的新模式,已经实施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的重点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联合重组对象,为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完善跨省联合重组企业的董事会,

34、调整董事会职能,积极发挥董事会在跨省联合重组中的决策作用。加快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按照专业分工、技术进步、规模经营、统筹兼顾的原则,将省内打叶复烤企业进行重组整合,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增资扩股、深度参与烟叶复烤加工,改善打叶复烤企业股权结构,形成一个法人实体多点加工生产的烟叶复烤组织模式。优化打叶复烤资源配置,推动卷烟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地组织烟叶复烤加工,逐步推行多地区、多等级烟叶混打和模块配打、配方打叶,加大复烤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创新能力。(三)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环境一流、手段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培育知名品

35、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借鉴国内外经验,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烟叶主产区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建设。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以郑州烟草研究院为龙头的行业研究机构建设,大力支持大专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开展烟草科学研究,切实加强国家烟草基因研究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完善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世界烟草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研究,占领烟草科技制高点,在烟草不同学科形成明显比较优势。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完善科技传导机制,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紧密衔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努力

3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鼓励和支持烟叶主产区建立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地市级公司技术中心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功能,加强基层技术推广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烟叶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研究多元化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健全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定一批控制性指标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推进重要标准的关键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质检机构建设,健全完善行业质检体系,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严格添加剂、烟用材料的行业市场准入质量和标准条件,提高烟用材料保障能力和质量水平。精心组织重大专项实施。建立健全

37、重大项目责任制,整合行业内外科研力量,利用国内国际科技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健全重大项目运行机制,推进课题制、首席专家制、客座专家制和项目招标制。完善重大专项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绩效评估。以项目为纽带,推进行业不同实体、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技术创新合力。加大对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加强对关键技术突破情况、重大专项完成情况的考核,加大对重大专项和做出特殊贡献科技创新人员的奖励。(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升培育知名品牌能力。完善营销规则。进一步完善行业层面的价格管理、品牌管理等规则,完善市场交易层面的市场预测、品牌

38、准入、订单采集、宣传促销、品牌培育等规则,完善工商企业层面的营销职能定位、工商协同、终端促销等规则。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规则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履行服务职责。商业企业进一步强化作为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履行作为唯一分销机构的职责,把提供优质服务、培育知名品牌作为主要任务。规范大户,扶持中小户,加强对网络布局的优化和零售客户经营指导,保证零售客户合理利益,建立和巩固“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批零关系。由国家局、总公司统一组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卷烟零售户货源供应满意度调查,并作为考核商业企业重要依据。健全营销机制。深化按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完善需求预测、货源

39、组织、货源供应等工作流程,提高需求预测准确率。认真解决核定销量与市场真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克服货源分配的主观随意性。深入开展工商协同营销,工业企业以品牌形象塑造、订单响应、品质改进等工作为重点,商业企业以品牌需求把握、市场推广、跟踪维护、信息反馈、保持价格稳定等工作为重点,工商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品牌营销。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营销对知名品牌的基础和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市场分析,深刻认识卷烟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加强低焦油、混合型卷烟消费趋势研究。全面提高把握市场能力,把保持价格稳定和批零差率稳定作为突出任务。积极推进精准营销,建立行业知名品牌精准营销运行体系和规范,

40、对信息深入分析挖掘,努力做到精确信息、精准投放、精细管理。研究制定雪茄烟销售管理办法,建立雪茄烟销售管理新的机制和模式。建设现代流通。在精心组织试点基础上,加快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新的网络运行模式建设步伐,构建现代营销模式,完善营销体系。提高营销队伍素质,全面加强以服务为灵魂的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建设“软实力”。把现代物流作为行业核心业务,全面提升以地市级公司为主体的物流建设水平,开展工商企业跨区域物流建设试点,按照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要求,以打造完善的中国烟草物联网为目标,全面建设不可替代的现代烟草物流。(五)推进信息化与烟草产业相融合,全面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41、坚持信息化与行业发展战略相融合,推进信息化向战略层面提升。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行业信息化目标方向、主要任务和技术架构,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坚持信息化与生产经营相融合,推进信息化向业务层面深化。加快推进行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行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汇通”,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加快推进行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协同、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网上监管,打造中国烟草政务网;加快推进集成整合,逐步实现行业运行指挥的可视化、实时化和集成化,打造集数据、图像、语音于一体的行业运行指挥系统;打造国内领先,具备行业特色的ERP系统,实现ERP为主

42、要手段的企业管理模式。坚持信息化与决策管理相融合,推进信息化向服务层面延伸。加快推进以行业调控信息支持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烟叶管理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提升行业管控能力;加快推进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体现信息资产价值,提升信息化建设服务行业决策、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公众需求的能力。(六)全面加强管理工作,整体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专卖管理工作。始终把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作为行业的首要任务,加大专卖管理监督力度,保持卷烟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加强市场检查和监管,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认真研究专卖管理工作新情况、新特点,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提高专卖管理工

43、作水平。全面加强专卖基层建设,提升专卖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夯实专卖管理基础。加强行业管理工作。始终把严格规范作为保持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健全完善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基本格局,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建立有效管用的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始终坚持“控制总量、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严肃计划管理,加强总量控制,保持价格稳定,为卷烟上水平营造良好环境。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组织生产经营,加强法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水平。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明确管理主要任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主要任务,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全面

44、加强过程控制,继续治理过度包装,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安全,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以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支撑,以贯标、对标、全面预算、创建优秀基层单位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和完善“四大中心”建设。按照“卷烟上水平”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管理整合、资源整合,优化企业组织构架,建立高效顺畅的企业运行机制,切实克服大企业病,全面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加强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健全物流管理机构,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烟草国际竞争力。加快建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体制机制。卷烟国际市场开拓以卷烟工业为主体、中烟国际为主导

45、,烟叶进口采购以中烟国际为主体、卷烟工业为主导,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有利于“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快拓展卷烟国际市场。充分发挥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卷烟境外实体化运作的统一规划,加大对境外办厂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境外销售网络建设,聚集目标市场,突出重点品牌,积极推进和深化与外国烟草公司的合作,努力实现在国际市场的新突破。加快推进境外烟叶采购实体化运作。改革烟叶进口采购模式,鼓励卷烟工业企业参股境外烟叶采购企业,参与实体化运作,为知名品牌提供进口原料保障;加大出口烟叶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优化出口烟叶结构。(八)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促

46、进不同企业各类品牌之间协调发展。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和潜力,指导企业制订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鼓励具有知名品牌较好发展基础的企业进一步聚集目标,明确定位,发挥优势,集中资源,加快实现知名品牌做强做大。支持具有一定市场基础、较好发展前景、较强竞争力品牌的发展,鼓励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支持每个工业公司发展一个自有品牌,同时做好品牌定向整合工作,支持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全面分析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发展变化,以尊重市场选择为出发点,认真克服片面调高结构倾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货源,合理安排各类卷烟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要,保持各类卷烟协调发展。(九)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

47、导向作用。修改完善现有生产经营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突出品牌培育、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基础管理等主要经济指标考核,促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在保持对现有重点骨干品牌考核的同时,国家局、总公司定期公布、评价和分析销量及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分别排在前15位的品牌情况,制订相应考核办法,促进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十)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地市局(公司)和卷烟工业“四大中心”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行业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

48、行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标准,改进考核办法,用好考核结果,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快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不拘一格的人才选用机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开放的心态面向国内外引进顶尖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推广项目负责制、科研合作制,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体系和培训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首席专家的培养,全面推行首席专家制,落实首席专家待遇,营

49、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的设置,高度重视烟叶、卷烟生产、营销一线专业技术、技能岗位设置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技能职务聘任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基层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服务品牌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以“两个至上”为主旨、以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为目标的服务品牌建设,提升行业软实力。积极倡导“潜心做事、低调做人”行为信条,弘扬“宽容开放、改革创新、敬业奉献、自律自强”行业精神,培养“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良好作风,引导干部职工切实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

50、、讲大局、能吃苦、乐奉献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六、“卷烟上水平”的组织领导(一)切实加强领导。卷烟上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局、总公司的决策部署,从行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级领导班子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集中精力常抓不懈。(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指导,搞好宣传发动,深入开展讨论,营造推动卷烟上水平的良好氛围。工商企业都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谋得深一点,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订本单位、本部门的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实施。(三)加强检查监督

51、。国家局、总公司要建立卷烟上水平落实情况检查督导机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实施奖惩。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推动卷烟上水平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指标,对工作进展加强检查监督,形成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强大合力,确保国家局、总公司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四)抓好工作落实。卷烟上水平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全行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力发扬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良好作风,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确保“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品牌发展上水平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

52、平的集中体现。根据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的要求,为推进品牌发展上水平工作有效开展,加快培育“532”和“461”品牌(以下简称知名品牌),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卷烟品牌发展的基本情况新世纪以来,烟草行业在坚持完善专卖体制前提下,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实现了卷烟品牌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品牌集中度明显提高,行业卷烟品牌数量由1181个减少到138个,前10个品牌集中度由15.0%提高到了41.8%;品牌规模迅速扩张,产销量超过100万箱的品牌达到12个,其中超过200万箱的品牌有5个;资源配置效率明显增强,品牌效益不断提升,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

53、200亿元的品牌达到14个,其中超过300亿元的品牌有7个,超过500亿元的品牌有1个;品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省际间卷烟交易比重由26.5%提高到49.2%,年均增长2.52个百分点。行业卷烟品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品牌数量仍然偏多,品牌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品牌结构不合理,定位不够清晰,品牌风格特色不突出;部分品牌技术含量还不够高,品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品牌价值有待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强。二、品牌发展上水平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总体目标。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力争培育出2个产销规模超过500万箱、3个超过300万箱和5个超过200万

54、箱的知名品牌,商业销量前10位品牌的集中度超过60%;力争培育出5个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400亿元、6个超过600亿元和1个超过1000亿元的知名品牌,批发销售收入前10位品牌占全国比重超过65%,税利贡献度超过70%。通过实施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减害降焦战略、提质增效战略,形成以知名品牌为主导、以区域性品牌为补充,高度重视混合型卷烟、雪茄烟、无烟气烟草发展,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的品牌发展格局。(二)主要指标。20102015年,知名品牌产销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商业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品牌规模和价值稳步提升。到2015年,行业卷烟品牌合作生产(指采

55、取定向整合、定点生产等方式共同生产行业卷烟品牌)总量达到1200万箱左右;全国卷烟平均盒标焦油量降至10毫克/支以下,一氧化碳量降至10毫克/支以下,卷烟危害性指数降至9.0以下。(三)主要任务。积极实施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继续深化烟草专卖体制下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行业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知名品牌扩张;积极推进由品牌合作生产向企业联合重组过渡,实现品牌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共享和集约,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加强对世界烟

56、草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跟踪国际烟草发展前沿技术;继续围绕烟草良种培育、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性课题,力求在减害降焦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减害降焦的综合手段,强化集成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加快实现技术跨越,努力形成中式卷烟在低焦低害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实施提质增效战略。以重点骨干品牌为基础,以知名品牌为核心,强化管理与创新,探索品牌扩张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和途径,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强化产品均质化生产,改善工艺流程,完善工艺标准,建立品控体系,保障产品品质;强化价值提升,合理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形成

57、品牌独特的风格特色;强化品类构建,充分运用已有的技术成果,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强品牌发展后劲。三、品牌发展上水平的工作措施(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品牌竞争力。明确企业发展定位,突出品牌发展重点。在品牌规模和价值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科学制定知名品牌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实施计划,进一步聚集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积极主动寻求生产合作伙伴,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布局,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促进知名品牌扩张。具备知名品牌发展潜力的企业,积极响应知名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清晰品牌定位,突出主导品牌,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力争实现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品牌输入的企业,解放思想,积极融入知名品牌发展战略,在

58、维护发展好本企业一个重点骨干品牌的同时,积极寻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关系,主动参与,及时调整,加大合作生产知名品牌的力度,为实现知名品牌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完善品控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科学的知名品牌品控体系,充分体现“系统化设计、精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系统和质检系统的过程控制能力;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使产品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不断提高产品加工控制精度和质量的稳定性。在卷烟品牌合作生产过程中,研究和完善多点生产的通用标准、检测标准、环境标准。品牌输出企业根据加工点的地理条件、加工设备等不同因素,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卷烟配方和工艺参数;品牌输

59、入企业按照品牌输出企业确定的工艺标准和要求,保障同一品牌合作生产质量的均质化。加强减害降焦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减害降焦、增香保润等重大专项对中式卷烟技术的引领作用,掌握卷烟减害降焦相关规律和机理,在提高物理降焦技术水平的同时,从原料抓起,改进配方,提高工艺加工水平,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大力推广造纸法再造烟叶;加强低害低焦产品研发,每个知名品牌都要有3个以上焦油量在6毫克/支以下规格,同时储备焦油量在3毫克/支以下的规格。建立和完善中式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推广应用集成技术体系,加快实现技术跨越。加强品类构建,突出品牌风格特色。具备知名品牌发展基础的企业要加强

60、品类构建,突出风格特色创新,进一步细分市场,通过品牌核心技术的运用和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彰显品牌个性和特色,维护品牌信誉,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有效促进混合型卷烟和雪茄烟的发展,形成品牌差异化优势,提升品牌引导和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能力。发挥主体作用,探索品牌国际化发展。继续发挥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与外国烟草公司合作的途径和方式。高度重视境外市场开拓工作,聚集目标市场,突出重点品牌,促进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二)加强品牌整合,促进知名品牌扩张。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支持知名品牌发展。调整卷烟计划管理方式。新增卷烟生产计划主要用于知名品牌生产,戴帽下达,定向加工;新

61、增卷烟生产计划指标的企业,要在存量指标中配套相应的生产计划用于知名品牌生产;调减的低档卷烟生产计划指标,主要用于知名品牌生产;在保持销量计划按市场需求稍紧平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工业调出计划,增大企业间竞争力度。完善月度生产计划安排方式。月度生产计划(码段)的下达充分考虑品牌运行状态,根据品牌的存销比、结构、价格等信息下达月度生产计划(码段);对于存销比偏高、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牌调控生产进度,相应增加具有市场潜力的知名品牌生产。加大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力度,促进知名品牌做强做大。加强对卷烟品牌合作生产的指导和协调。制订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工作指导意见,按照合理布局、技术进步、规范运作、持续发展的

62、原则,积极推进卷烟品牌合作生产企业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合作生产有序推进,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卷烟品牌合作生产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实现定向整合向定点生产、定牌加工转变。品牌输入企业明确专门工厂进行定点生产、定牌加工;品牌输出企业协助并支持工厂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条件、质量保证能力、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造和提升,确保知名品牌多点生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规范卷烟品牌合作生产的运作。合作生产的品牌原则上要求是知名品牌;减少品牌多点小规模的定向加工,逐步提高定点工厂合作生产量,品牌输出企业逐步减少合作生产的品牌规格,提高加工企业的规模效益;统一制定卷烟品牌合作生产不同时期的单箱税利

63、标准,妥善处理合作双方利益关系;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合同,按质、按量、按期交货;加强对品牌许可生产质量保障通则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公布结果,督促整改。加强卷烟品牌合作生产的年度和季度跟踪管理。合作生产的计划码段按批准的合同单独下达,单独管理,确保知名品牌合作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三)加强品牌管理,促进知名品牌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品牌运行监控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品牌信息资源,定期分析知名品牌市场表现、品牌成长性、品牌价值、品牌结构等综合信息,形成分析报告;定期公布商业销量和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前15位品牌的排序,引导工商企业加快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压缩牌

64、号数量。引导工业企业将资源进一步向知名品牌、重点骨干品牌聚集,主动精减规模小、结构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品牌。建立科学合理的品牌准入退出机制。新产品准产方面,非重点骨干品牌采取“进一退一”原则;四、五类卷烟原则上不再开发新产品。开展品牌对标活动。转变品牌发展方式,将品牌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节约成本、提升品牌价值上来。围绕品牌销量、销售收入、市场覆盖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技术含量、国际化程度等关键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品牌对标指标体系,引导企业科学培育品牌。进一步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修改完善现有生产经营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突出品牌培育、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65、、基础管理等主要经济指标考核,促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在保持对现有重点骨干品牌考核的同时,国家局定期公布、评价和分析销量及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分别排在前15位的品牌情况,制订相应考核办法,促进知名品牌加快发展。附表:2010-2015年品牌发展上水平分年度实施计划1032010-2015年品牌发展上水平分年度实施计划主要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产销规模500万箱以上品牌数量(个)0000002产销规模300500万箱品牌数量(个)0022223产销规模200300万箱品牌数量(个)5655675产销规模前10个品牌合计(万箱)1888209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