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32101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PLC控制四位密码锁的程序。二、设计要求:1密码锁共有7个按钮,启动,更改,后台复位, 4个输入键,2系统启动后,在规定时间内开锁,累计3次输入错误将不能再输入,需后台复位,按照顺序和按压次数依次按下4个按钮完成输入,然后执行开锁动作,3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复位,可重新输入。目 录一PLC的简介-41PLC的发展历程-42PLC的构成-53.CPU的构成-64.I/O模块-75.电源模块-76.底板或机架-77.PLC系统的其它设备-78PLC的通信联网-8二.三菱FX系列PLC简介及型号说明-91.FX系列PLC型号的说明-102.控制说明-113.密码锁

2、的PLC控制输入/输出接线图-124.控制程序梯形图-135.工作原理-146.指令码-15参考文献-18一PLC的简介:一、PLC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Controller(PC)。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

3、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现在,仍常常将PLC简称PC。PLC的定义有许多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

4、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二、PLC的构成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

5、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三、CPU的构成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在

6、使用者看来,不必要详细分析CPU的内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四、I/O模块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

7、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开关量是指只有开和关(或1和0)两种状态的信号,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量。常用的I/O分类如下:开关量:按电压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离方式分,有继电器隔离和晶体管隔离。模拟量: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mA,0-20mA)、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除了上述通用IO外,还有特殊IO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脉冲等模块。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

8、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五、电源模块PLC电源用于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24V的工作电源。电源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AC)。六、底板或机架大多数模块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七、PLC系统的其它设备1、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程、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

9、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小编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2、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3、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八、PLC的通信联网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说法。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之间

10、、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LC具有RS-232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协议的接口。PLC的通信,还未实现互操作性,IEC规定了多种现场总线标准,PLC各厂家均有采用。对于一个自动化工程(特别是中大规模控制系统)来讲,选择网络非常重要的。首先,网络必须是开放的,以方便不同设备的集成及未来系统规模的扩展;其次,针对不同网络层次的传输性能要求,选择网络的形式,这必须在较深入地了解该网络标准的协议、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再次,综合考虑系统成本、设备兼容性、现场环境适用性等具体问题,确定不同层次所使用的网络标准。二三菱FX系列P

11、LC简介及型号说明FX系列PLC是由三菱公司近年来推出的高性能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以逐步替代三菱公司原F、F1、F2系列PLC产品。其中FX2是1991年推出的产品,FX0是在FX2之后推出的超小型PLC,近几年来又连续推出了将众多功能凝集在超小型机壳内的FX0S、FX1S、FX0N、FX1N、FX2N、FX2NC等系列PLC,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应用广泛。它们采用整体式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叠装式结构。1.FX系列PLC型号的说明 FX系列PLC型号的含义如下:其中系列名称:如0、2、0S、1S、ON、1N、2N、2NC等单元类型: M基本单元 E输入输出混合扩展单元 Ex扩展输入模块 EY扩展输

12、出模块输出方式:R继电器输出S晶闸管输出 T晶体管输出特殊品种:DDC电源,DC输出A1AC电源,AC(AC100120V)输入或AC输出模块H大电流输出扩展模块V立式端子排的扩展模块C接插口输入输出方式F输入滤波时间常数为1ms的扩展模块如果特殊品种一项无符号,为AC电源、DC输入、横式端子排、标准输出。例如FX2N32MTD表示FX2N系列,32个I/O点基本单位,晶体管输出,使用直流电源,24V直流输出型。2控制说明1)密码锁共有7个按钮,启动,停止, 4个输入键,后台复位,2)系统启动后,在规定时间内开锁,连续3次输入错误将不能再输入,需后台复位,按照顺序和按压次数依次按下4个按钮完成

13、输入,然后执行开锁动作,3)按下暂停按钮,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复位。3密码锁的PLC控制输入/输出接线图:4.控制程序梯形图:X000:启动按钮;X001,X002,X003,X004:输入按钮;X005:停止按钮;X006:后台复位按钮5工作原理:1).按下X000,Y006工作,Y006触点闭合,系统启动,可拨动输入键进行输入,拨动X001三次,C0 K3计数继电器计数3次,接通C0,C0计数器工作,也将接通在下一位的触点C0闭合。拨动X002一次,C1 K1计数器计数1次,接通C1,C1计数器工作,在下一位的触点C1闭合。拨动X003两次,C2 K2计数器计数2次,接通C2,C2计数器工作

14、,在下一位的控制中触点C2闭合。拨动X004四次,C3 K4计数器计数器4次,接通C3,C3计数器工作,在整个控制中和以上3位触点都已接通,2).在C4计数继电器中,设置了10次计数,表示3+1+2+4=10 按正确上面的每一位,而且刚好是10次计数 才能接通C4,这样C0,C1,C2,C3,C4,5个计数器的触点闭合,整个电路才接通,解锁才成功3).连续输错3次,计数器C6计数3次后进行工作,将断开整个电路,需按X006(后台复位)才能复位,没有达到3次,成功解锁后的电路将C6清零,系统恢复正常。4).在输入的过程中时间设置为10秒(T1 K100),按下开始按扭X000时就开始计时,超过时

15、间,T1触点闭合Y001工作,发出警报,C6计数器计数1次,输入过程中如果发现输入错误,可按X005(复位开关)更正。5).修改密码在CO,C1,C2,C3,C4,计数器的计数次数上修改,而且C0+C1+C2+C3=C4。6.指令码:0 LD X0 1 OR Y62 ANI X5 3 ANI C6 4 OUT Y6 5 LD X1 6 AND Y6 7 OUT C0 K38 LD X7 9 SET C0 10 LD X5 11 RST C0 12 LD X2 13 AND Y6 14 AND C015 OUT C1 K116 LD X717 SET C118 LD X519 RST C120

16、LD X321 AND Y622 AND C123 OUT C2 K224 LD X725 SET C226 RST C227 LD X428 AND Y629 AND C230 OUT C3 K431 LD X732 SET C333 RST C334 LD X135 OR X236 OR X337 OR X438 OUT C4 K1039 LD X740 SET C441 RST C442 LD XO43 OUT T144 LD X745 SET T146 LD X547 RST T148 LD C049 AND C150 AND C251 AND C352 AND C453 ANI T1

17、54 OUT Y055 LD C056 ORI C157 ORI C258 ORI C359 ORI C460 MPS61 AND T162 OUT Y163 OUT C6 K364 LD X665 OR Y00066 RST C667 END参考文献:电气控制与PLC丁学恭 陆长明 杨正川 楼晓春 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PLC操作实训王健 张宏 徐洪亮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设计心得可以说是很高兴完成这份作业, 因为这对我来说不仅是收获,而是有更多的感触,刚开始做这个作业的时候,我几乎是无从下手的.让人深感烦藻.幸好在同学的指导和自己不断的错误和摸索下找到了一定的方法.这可以是值得兴幸的。 在做这个

18、设计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机械设计的时候对蜗轮蜗杆的设计处理不当,使计算结果偏大等等。有计剪力和弯矩时,没有进行校核,又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只有用了我很长的时长的时间才做好,可能我要迟交作做了,深感抱歉!完成了这次作业,使自己对机电一体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对它里面的很多操作和命令还是不清楚。因而, 要学好它、撑握它还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由于我学的编程不是很好,好多程序无法动手,我只好借鉴别人的程序,而后根据自己的芯片来改动程序,不过由于环境和设计条件的限制,这些程序无法通过仿真来验证它的真确性。所以调试环节我们无法做了。我建议要是学校有这样的条件让我们可以上机调试,那样的话,我们的程序正确的概率要多一点。第一次搞这样大的系统设计,肯定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多指点。同时很多谢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 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