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31788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历史备课的体会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 阮清暖 初中历史备课要做到五备一、备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内容以板块和主题的形式呈现,共六大板块44个主题。课标把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9)、中国近代史(7)、中国现代史(7)、世界古代史(5)、世界近代史(8)、世界现代史(8)六个板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主题(个板块后备注数字)。主题设置贯彻三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主题的确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必须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三是学生认知的特点内容要适应初中学

2、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这样建立的内容体系,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难、繁、偏、旧”现象基本消除。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面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标规定,学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其次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技能,以及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1)学生要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共分五类:A历史人物 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亚历山大大地、阿基米德、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盛

3、顿、拿破仑、罗斯福、列宁、斯大林等等B历史事件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C历史现象 人类的产生、文明的出现D历史概念 、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第三次科技革命E历史发展基本线索。2.过程与方法1)过程。历史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历史(信息)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本质)感知历史信息。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观察历史文物、参观历史遗址或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让学生对陌生的祖国历史和人类历史有一个感性的体验(对历史有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和体验),从而激发想了解自己的祖先是怎样一

4、步步走过来的强烈愿望。2)积累历史知识。就是通过历史学习活动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使历史感知与体验从零散逐步走向完整、从朦胧逐渐过渡到清楚、从不够准确逐渐变得准确、科学的清晰阶段,进而对过去(历史)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理解历史本质。就是通过运用基本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能对历史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初步找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做出较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2)方法。历史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法应该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特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5、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6、,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感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特殊任务和突出特点。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必然,强化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有专家归纳的六种意识:爱护文物、传承文明的责任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求实意识。设身处地、

7、移情入境的历史意识。社会进步、各族共创的发展意识。热爱祖国、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多元意识。二、备教材:首先,要用好教材的目录,建构知识体系。新的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取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即根据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围绕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的专题进行叙述。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又体现了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用优美、简约的语言直接切入主题。每篇课名本身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用好目录,就能向学生勾勒出历史的阶段概况用特征,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教材目录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科举制的创立”、第3课“贞观之治”、第4课“开元盛世”、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教科书目录紧扣“繁荣与开放”,体现了隋唐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文化成就等方面的辉煌。掌握了篇目,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其次,整合课本知识内容结构。教科书每课(除活动课外)按“导入框”“课文”“动脑筋”“ 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穿插相关的历史地图、黑白图片、表格、资料等来呈现教学内容,为了方便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内容。如中

9、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如果按照课本的内容先“契丹的兴起”、后“北宋的建立”的顺序来讲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于是,我调整了授课的顺序,从课文中的图“宋太祖”着手引入北宋的历史,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完成唐灭亡后的五代十国至北宋的对接。然后我提问:“北宋为什么没能完成统一全国的事业呢?”答案就是因为遭到北方强大的契丹政权阻止。由此顺利引入“契丹的兴起”。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调整后的课堂效果明显好了很多。又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在讲到“大运河的开凿”时,提问学生:“导入框中说隋炀帝开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南下看琼花,对不对?”之后把

10、导入框的内容放在此上,课堂教学流程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根据教材的内容,住重点,突破难点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基础性,就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知识上的“难、繁、偏、旧”现象,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选择国家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基本线索。时代性,就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三、备方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

11、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教师要具有“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课程目标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结论、问题设置、教学活动、课型选择、社会实践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四、备学生:要从不同的

12、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教学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激励性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你所上的课面对的学生是农村还是城市?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班级是活跃还是沉闷?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有可能让学生表达的知识有哪些?例如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教学准备。五、备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例子:九年级上册美国的独立一、备课标:独

13、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1.知识与能力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原则、以美英双方作战的目的来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正义战争是“得道多助”,必将得到国际援助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

14、,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北美是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等地移来的劳动人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人奴隶共同开发的。(2)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取得了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3)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二、备教材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诞生的过程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三、备方法:1、传统的上课方式:粉笔+黑板 2、现

15、代的上课方式:多媒体教学如何导入,何种方法好,有什么可以联系实际的?如何设问?四、备学生:所上的四个班,基础较好,对美国有一定的理解,传统方式上课,让学生谈谈美国引入新课。对于革命,因为在11课已讲过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可以提问相关的问题。(先预习后提问)。讨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联系现实说明美国的宪法中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五、备板书:一、背景:1、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英国压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3、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情绪高涨 4、英国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二、经过 1、战争开始时间及标志: 2、指挥机关: 3、领导人: 4、美国诞生时间及标志: 5、转折点: 6、结束:三、结果:四、影响:1、2、3、4五、1787年宪法内容与评价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