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4429797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小车教案小车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 A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 引导学生认识“重力”及重力产生拉力。 B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C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果。3 、科学知识: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给它一个力,而且这个力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图片、记录本。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 运动和力单元中的第一课,有 “安装一个小缆车和拉力 ”与 “小缆车的运动 ”两个活动 ,通过

2、活动想让学生体会到: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给它一个力,而且这个力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一)课前玩遥控小车(二)引入师: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小车。老师带了两辆小车,小车上有两个人。把它放在平面上,它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生:静止的。师:我要给大家介绍古代的车。幻灯出示马车。这辆车靠什么来运动?说说你所知道的车, 并告诉大家它是靠什么运动的?生:火车、汽车。电缆车生:赛车。(三)安装小车,认识重力1、师:再回到这辆小车。有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生上台试。生:凳子斜过来生:水倒下去生:风力师演示吹2、师:小车拴上绳子。出示铁钩和铁圈,怎么用铁钩和铁圈使带绳子的小车动起来。

3、3、小组讨论4、汇报:5、师:小车运动的,可掉下去会怎么样?师演示如何用夹子不让小车掉下来。6、小组合作安装小车。生:铁钩有一定的重量生:地球有一定有吸引力师:地球对谁有重力?生:铁圈的重量大于小车的重量,赛车会因为它的7、师:我们来感受一下重力生提椅子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感受过重力?生:提水、背书包、提水桶(四)研究小车快慢运动与拉力的关系1、师:有的小组小车运动得很快, 很慢 ,这是为什么?生:铁圈的多少生:小车的重量和铁圈的重量的关系2、师:你们认为铁圈放得越多,拉力就越大,速度越快 ,反之越慢,是这样认为的吗?生:是的。3、师:我必须要加上问号,这只是你们的猜测。请你们设计一个实验证

4、明讨论: 1 、实验步骤2、为了前后几次实验能公平地比较,要注意什么?师:第二个问题比较难 ,但我相信你们集体的智慧。4、小组讨论生:先把小车安装好,然后在铁钩上挂铁圈 ,第一次先挂两个。有意见吗?生:两个太少。可以挂五个。生:挂一个。生:挂四个。两个铁圈抵一个螺丝。生:挂一个。拉得动的话可以再挂两个,观察起来更清楚。生:挂一个观察好了 ,再观察挂二个, 能够更明确地知道师:小车的运动速度你怎么记录。生:快到边缘的时候看它用了多少时间。师:你用什么计时?生:计时器。师:如果没有计时器,怎么办?生:两辆车同时进行,看哪辆车的快慢生:可以用目测,挂一个铁圈如果不动用零,动一点 1 表示。师:用数字

5、大小来表示快慢。生:如果很快很快就用大的数字来比较。生:我反对。目测不准确师:还要注意什么?生:起点和终点。师:为什么?生:距离一样。师:怎么表示起点和终点?生:放在某一地方,终点就是师:还要注意什么?生:高度一样。生比划师:说明要保持光滑程度是一样的。师:怎么保持光滑程度一样?生:每次实验放在同一个地方。生:小车的重量要一样。生:跑道的路线要一样。师:这个方法老师也考虑到了。用夹子就能保证它的路线是一样的。5、师:边实验,边观察 ,边记录。注意安安静静地实验。6、小组汇报组一:用一个铁圈不动的 , 用两个铁圈微微动一点。用 7 个铁圈非常快。我们发现铁圈数量越多,拉力越大。组一: 1 个 0

6、 2 稍微快一点 3 个,动快一点 ,4 个动得快起来 ,5个越来越快。组一:不动、有一点点动,我们发现7、师:比较数据,为什么一开始都是零?生:铁圈越多 ,拉力越快。师:除了这个发现还有什么发现?生:两个铁圈加上地球的吸引力,铁圈就动起来。师:为什么一个铁圈不动呢。它也有重力啊?生:一个铁圈重量不够。生:地球的重力是相同的。师:一开始不动,是说明它的拉力不够。8、师:是不是所有静上状态的物体只要给它的力,它就能动起来?这句话怎么说?生:力一定要垂直。如果平拉就拉不动。师:我没有平拉它也不动呀。生:加上差不多的力。生:一定要给它加上适当的力生:要有足够的力量师: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好。给这位同

7、学鼓掌。通过这节课的玩小车,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生: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给它一个力,而且这个力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11 / 11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1经历摩擦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 进一步体验通过控制实验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2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 运动状况 , 小车重量有关。3会做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4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尊重实验数据、进行重复验证实验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会做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运动状况、小车的重量有关。【教学难点】1进一步体验通过控制实验变量进行

8、对比实验的方法。2养成尊重实验数据、进行重复验证实验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橡皮手套、橡皮擦、破袜子、两个一样的塑料瓶。2教师准备:一端涂有油的木棒, 新旧鞋底、新旧黑板擦, 带钩子和长绳的小缆车, 铁棍 , 小垫圈。【教学过程】师:(出示一根较光滑的木棒 , 一端涂有油。)今天我们先来举行一个比赛, 请一位我们班中最高大的男同学和一位最瘦小的女同学。(同学们纷纷推荐班内公认的最高大的男同学和最瘦小的女同学)今天 , 我们举行的是夺棒比赛, 请同学们预测一下, 谁会赢 , 谁会输。生:肯定是男同学赢(大部分同学赞同应和)。(两同学上台进行比赛)生:我这段老师涂了油。(比赛效果很明显

9、, 女同学获得了胜利。)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比赛的结果和你们刚才设想的相反吗?生:男同学一端涂了油 , 很滑。生:涂了油就用不上力!(老师出示新旧鞋底和新旧黑板擦)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两种物体 ,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生:新的鞋底很厚实 , 而旧的很薄。生:新的鞋底有许多印痕 , 比较粗糙 , 而旧的变薄变光滑了。师:知道为什么吗?生:旧鞋和旧黑板擦是被磨光的!师:是啊!这其实就是由于摩擦而引起的!鞋底与地面摩擦变光滑了 , 黑板擦与黑板摩擦也变光滑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摩擦现象, 你能举例说说吗?生:新的轮胎有很深的齿痕 , 而旧的变光滑了 , 这也是摩擦的原因。生:汽车刹车后地

10、面上留的黑色痕迹也是摩擦。生:我们的桌面比以前光滑了。生:我衣服的袖口被磨破, 那也是摩擦!师:是啊!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可以观察到摩擦现象!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吧!(教师出示橡胶手套、橡皮、黑板擦等, 分发“摩擦现象及摩擦力记录卡”)(学生体验汇报)师:请小组汇报你们的感受。生:光用手在桌子上移动, 感觉比较轻松 , 而戴上橡胶手套在桌子上摩擦比较吃力 , 还有“吱吱”的响声。生:橡皮在纸上用力摩擦, 出现了一根“粉条” , 纸也变薄了。生:用力摩擦纸还会破。生: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擦比较吃力。师:我们有亲身的感受 , 也有了自己的发现, 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生:是摩擦的缘故。生:摩擦让我

11、做事很吃力。生:我觉得要是没了摩擦也不行的 , 那样的话东西也拿不牢了。师:由于摩擦物体运动时常会受到阻碍, 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师:通过刚才的实验, 我们认识了摩擦力 , 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用的力越大, 感觉越吃力。师:也就是说 ,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和你的用力程度有关。生:摩擦力的大小还与表面有关。师:什么表面?生:物体的表面。师:与表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生:光滑的摩擦力小 , 粗糙的摩擦力大。生:不对 , 和面积的大小也有关。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生:面积越大, 摩擦力越大, 面积越小 , 摩擦力越小。师:哦!你说的是物体之间的表面积的大小和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生:还与物体的轻

12、重有关!轻的摩擦力小 , 重的摩擦力大。生:我还觉得与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有关, 快的摩擦力大, 慢的摩擦力小。生:滚动的摩擦力小 , 滑动的摩擦力大。师:今天我们先选择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物体运动方式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来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我们放到课外去研究。(教师投影出示两个问题: 1.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2.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师:每个小组讨论一下, 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呢?(小组讨论)师:我们来交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 谁先来试试?生:我们研究的是第一个问题 , 我准备把塑料瓶套上破袜子, 另一个不套 , 分别在斜板上面滑动, 看它们的快慢就知

13、道摩擦力的大小了。师:你准备怎么判断呢?生:滑得快摩擦力小 , 滑得慢摩擦力大。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 , 我们准备让瓶子在桌子和毛巾上来滑一滑, 看它们的快慢。师:那你判断的方法和前面一组同学一样吗?生:是的。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我们小组打算在斜面上抹油 , 让它光滑些, 然后和不抹油的斜面去比。生:我们是研究滑动、滚动的。师:打算怎样研究?生:用同样大小的力 , 一个滚垫圈一个滑垫圈 , 看哪个跑得路远?师:哦 , 那你怎样做到用两个同样大小的力呢?生:手有感觉的。生:不好 , 这样控制不精确, 我们仍旧可以用斜板, 一个侧平放在上面让它滑下来, 另一个立在上面让它滚下来 , 看谁的速

14、度快?生:我觉得放的高度也应该一样。生:我们仍旧用瓶子来做这个实验。师:能具体说说吗?生:一个瓶子竖着放在斜板上, 另一个横着放在斜板上。师:也就是说生:竖着放的是滑动, 横着放的是滚动, 然后来比较。生:它们的高度要一样。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 下面我们按照你们自己的设计来体验一下吧!(学生实验, 记录)师:同学们实验都做完了 ,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我们做出来的结果跟我们的猜测是一样的, 光滑的摩擦力小, 粗糙的动也不会动。生:套上袜子的瓶子比不套袜子的瓶子滑得慢, 因为袜子使得摩擦力变大了。生:我们小组发现, 横着的瓶子很快滚下来了 , 竖着的瓶子一动也不动。师:那你们从这现象

15、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生:竖放的摩擦力很大。师:也就是说生:滚动比滑动的摩擦力要小 , 所以它很快滚下来了。师:刚才我们从物体下滑的实验中发现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 接下来 , 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测出一些数据来更科学地说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其他因素, 我们可以利用咱们自己做的小车进行实验。师:那我们如何测得摩擦力大小呢?(无生回答)师:其实我们可以用重力来拉小车, 让小车刚好运动起来 , 这时测得拉力的数据, 其实就是物体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师:你们觉得我们研究小车载重量大小与摩擦力大小这一实验时需要控制哪些因素呢?生:车上放的重物要一样。生:挂的垫圈大小也要一样。生:还有运动的距离也要一样

16、。生:车放的起跑线也要一样。生:和车的方向也有关系。师:为什么?生:斜着拉费力 , 直着拉省力。师:那我们应该改变哪些因素呢?生:车上放的重物的个数。师:实验的方法我们同学都清楚了 , 那我们怎么来记录这些实验数据呢?生:我们可以画个数。师:什么个数?生:重物的个数。生:还有垫圈的个数。师:哪个个数代表摩擦力的大小呢?生:应该是垫圈的个数, 越多表示摩擦力越大, 越少表示摩擦力越小。师:你准备做几次实验?生:我们打算, 一个重量做一次, 然后不断地加重量, 再做。生:我们打算同样的载重量多做几次, 然后求平均数。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因为有的时候 , 小车很容易动, 而有时要轻轻拍一下桌子

17、才能动。师:对啊!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 , 只有多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才更精确, 好!现在开始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师:都做完了吗?生:好了!师:组内先交流一下, 根据实验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发现, 车越重摩擦力越大。师:你们怎么发现的?生:空车的时候 , 我只放了 1 个垫圈 , 小车就移动了 , 在小车上放两块同样大小的橡皮, 要放 6 个垫圈小车才开始动。生:我还发现一块橡皮刚好等于3 个垫圈。师:是吗?你怎么发现的?生:因为我们放一块橡皮的时候 3 个垫圈就能控制小车, 放 2 块橡皮的时候, 6 个垫圈就能动了。生:不对 , 按你这么

18、说 , 不放橡皮也不用垫圈小车就会动了 , 你的小车动了吗?(学生无法解释)师: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同学们可以到课后再去研究研究。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摩擦力无处不在, 课后我们去关心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 ,找找哪些是增大了摩擦力 , 哪些是减小了摩擦力。好!今天我们的课上到这儿,下课!夜间的计时器教学目标:1、经历制作蜡烛钟的过程, 反思蜡烛钟的影响因素, 并改进自己的设计。2、经历设计和制作蜡烛报时器的活动过程。3、意识到科学成果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学准备:每小组两支蜡烛 , 一把尺 , 一支黑色的记号笔、一张白纸、一个木垫、一个铁架、一根棉线、一个螺帽、一盒火柴。

19、每组一张实验方案设计表。一、导入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古时侯因为没有钟表, 古人白天就用太阳来计时, 那晚上呢 , 晚上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 课 , 夜间的计时器。(板书课题)二、做个蜡烛钟师:同学们,古时侯有电灯吗?生:没有。师:古人晚上用什么照明?生:古人晚上用蜡烛照明。师:既然用蜡烛照明 ,那能不能用燃烧的蜡烛做成夜间的计时器呢?生:(很有把握地)能。师:蜡烛为什么可以作为计时的工具?生:因为蜡烛可以照明。师:可以照明就可以计时吗?生 1 :因为太阳可以计时,蜡烛有点像太阳,所以也可以计时。生 2 :因为太阳是慢慢移动的,可以计时,而蜡烛是慢慢燃烧的,所以也可以计时。生 3 :因

20、为时间是缓缓流逝的,而蜡烛也是缓缓燃烧的,很相似,所以蜡烛可以计时。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的祖先很聪明 , 很早就认识到了蜡烛的燃烧和时间的流逝十分相似, 因此用燃烧的蜡烛作为计时的工具。师:今天我们就做一回古人,一起来做个可以计时10分钟的蜡烛钟。可蜡烛钟怎么做呢?师:小组讨论制作蜡烛钟的方法。(学生兴致勃勃地热烈讨论)师:现在请同学们交流制作方法。生 1 :我先量出蜡烛的长度, 再看蜡烛 10 分钟烧掉多少。生 2 : 10分钟时间太长了 ,一节课才 40 分钟就烧掉了 10分钟,太浪费时间了。生 3 :我的方法是先试试1 分钟烧掉多少,再推算10 分钟烧掉多少。师: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更

21、好一些呢?(学生一致同意生3 的方法)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制作蜡烛钟了。在制作之前,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安全,同学之间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师:开始制作蜡烛钟。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蜡烛钟做的好。(学生兴致极高,跃跃欲试,不甘落后)师:蜡烛钟都制作完成了,要检验我们做的蜡烛钟是否准确,用什么办法?(面对做好的蜡烛钟,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生:把蜡烛钟和手表对照。师:选择几分钟对照比较好呢?(学生讨论)生:选择 2 分钟比较好。师:好!各小组选择 2 分钟 ,把蜡烛钟与手表对照。计时开始!师:有的组蜡烛钟快了 ,而有的组慢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我

22、认为主要是风造成的。师:风我们能控制吗?生:(很自信地)风可以控制。师:下面小组讨论怎样控制风,改进蜡烛钟。师:怎么改进呢?生:我们可以给蜡烛钟做个钟罩,挡住风。师:请各小组改进制作好蜡烛钟。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代夜间计时的工具?生 1 :还有水钟。生 2 :还有沙钟。三、设计一个报时闹钟师:同学们,如果要你们明天早上六点起床,而你们又不能准时起床,怎么办?生:可以让闹钟叫醒我。师:古人能设置闹钟吗?用蜡烛、棉线、铁丝、螺帽 ,我们能做一个报时闹钟吗?生:能。师:请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并画出设计的闹钟简图。师:刚才各小组不是制作了一个蜡烛钟吗?这个蜡烛钟能为我们下面制作闹钟计时吗?生:(高兴地)

23、能。师:好,现在就让蜡烛钟来为我们计时。师:听老师的口令,点燃蜡烛,计时开始。请各小组同学开始制作闹钟。师:闹钟已经制作好了,请各小组汇报制作时间。生:(自豪地)我们用了 5分钟,我们用了 6分钟,师:同学们很聪明,制作的蜡烛钟已经成功地为我们计时了。现在制作的这个闹钟能为我们报时吗?生:(学生很兴奋)能。师:假如还有1 分钟下课 ,请各小组设置好闹钟 ,让它在 1 分钟后报时下课。(学生兴致极高地设置闹钟)师:现在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闹钟报时。(教室异常安静 ,学生满脸期待)(铛一一铛一一,各小组闹钟相继报时,学生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师:同学们今天成功地做了一回古人,你们说古代的蜡烛钟和

24、报时闹钟能和现代的钟表比美吗?生 1 :不能。生 2 :古代的蜡烛钟和报时闹钟没有我们现代的钟表准确,也没有现代的钟表美观。师:虽然古代的钟远比不上现代的钟 ,但是 ,如果没有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对计时工具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改进 ,就不会有我们现代美观精确,方便实用的闹钟和手表。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 , 发扬先辈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好科学 , 用好科学 , 将来制造出更加先进的科技产品 , 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四、学生小结(此时下课铃声响)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道古代几种常见的水钟,以及每种水钟的制作原理;2 .经历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

25、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3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是否能带动时间的快慢。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杯子、一个量筒、手表或者时钟。(一) 引入1、师:现在几点了?生:2、出示水钟。你知道它是什么?生:水钟师:你知道得很多。有什么问题吗?生:怎么计时?生:水很多流下来怎么办?生:盘子满了怎么办?师:看来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节课我们学学古人是怎么用水钟测量时间。(二)研究水钟如何测量1、装100毫长的水 流下来估计要用多少时间?生:100秒。生:1000称。师: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师:为了计时精确,小组一定要配合好。2、小组实验。3

26、、师:碰到什么问题了?生:流到一半不流了。师:你观察到的?生:一开始流得很快,后来就一滴滴很慢了。师:我们要研究的是100毫升的水。小组讨论 100毫升的水如何让它流得快。小组讨论生:这个一次性杯子里再加上 10毫升的水。生:还是那个办法,把水加上去,让水产生压力。生:杯子的底下拧一下。师;拧不动呢?生:洞大一点生:抹布蒙在上面,空气就没地方流了。生:再加上100毫升的水。生:给这里的水加压师:能不能给上面的杯子里多加一点水,当加到这个刻度时停。4、自己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完成的小组上台写出数据5、能不能推测10毫升的水用多少时间?出示幻灯:要过多少时间,量筒里的水积聚到10毫升?到50

27、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呢?生:10毫升需要9秒。师:你怎么推测出来的?生:我们100毫升需要90秒。师:那这个组师:水滴就是按同样的时间滴下来,有不同意见吗?生:一开始滴要快,所以要少于平均数。师:有两种不同意见,到底哪一种正确呢?请做实验时数据要记录正确。实验结束后讨论我们发现了什么 把结果写到黑板上。师:我们开始交流汇报,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三)课后研究怎样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 60滴水的滴漏?寻找时间的痕迹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通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多媒体影像等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有效整合,让学生

28、的认识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自然展开。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3 科学知识:知道年轮的基础知识,了解周围事物与时间的关系。课前准备:1 教师:构建“寻找时间的痕迹”专题网、制作一棵小树及两个小朋友成长过程的动画片。2 学生准备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衣服鞋袜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流星划过天空会留下美丽的痕迹,骆驼走过沙漠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你们听“滴答滴答” ,时间在流逝,流逝的时间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寻找时间的痕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1 来看一段动画片。(播放一棵小树及两个小朋友成长过程的

29、动画片)问:看了动画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都是时间老人给我们留下的痕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2 时间在我们身上有没有留下痕迹呀?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成长的痕迹?(学生展示:(1)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讲述自己的过去现在并推测自己的将来。(2)量出自己出生时脚印的长度及现在的脚印长)3 在生活中 ,到处都有时间留下的痕迹,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交流,学生口答)(二 )记录时间留下的痕迹刚才我们找到的时间的痕迹,都是自然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自己留下来的 ,像一些动植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记录成长的过程。就像这棵大树,你们知道大树爷爷的脸藏在哪里

30、吗?(展示动画)这张布满皱纹的脸,其实就是大树的年轮。你们知道年轮的秘密吗?仔细观察年轮,你想知道什么?(板书)请人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测,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呢? (板书 )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想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老师今天向你们推荐哲商小学的校园网, 网址是。在校园网内部链接下面有关于时间痕迹的专题网页,让我们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除了寻找证据验证猜想之外,你还知道了哪信息?(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这个网页上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栏目去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吧。 (学生浏览 ,老师巡视指导) 时间记录了自然界的变化 ,我们人类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时间留下的

31、痕迹。1 我们面前的电脑可以在上面写文章, 听音乐玩游戏, 时间啊悄悄记录下我们使用电脑的痕迹, 你们信不信。老师前不久写了一篇文章,想知道我什么时候写的吗?谁有办法?(指定一人操作)2 你们也想试试吗?看录像片断:一位同学保存在电脑中的日记找不到了, 但知道是哪一天写的。这个小马虎的日记哪天写的?放在哪个盘里了?这个忙你们能帮吗?(学生操作 )打开看看日记的内容,(一人大概说日记的内容)小马虎让我谢谢你们了。(三)穿越时间的隧道。三千万年前,地球上有一群庞然大物,那就是恐龙。可是后来,恐龙在地球上灭绝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谈谈自已的看法。)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认同小行星撞击说,其他的同学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现在我们就分成两方, 小行星撞击说的请这边坐, 其他不同说法的那边坐, 等会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现在就请你们到网上恐龙专栏下面寻找资料写下来,作为你们辩论的证据。(正反两方辩论 )大家的辩论很精彩,课后我们可以将辩论进行下去。三、课堂总结:今天 ,我们在寻找时间留下痕迹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但叉产生新的疑问。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相信我们就定能开启科学探究的大门 ,去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