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27083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篇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菌形态结构与细菌生理考纲要求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三大微生物及其特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肽聚糖的结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根据对氧需要进行细菌分类。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

2、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概念,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复习要点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1微生物的定义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医学微生物学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一门科学。2三大微生物及其特点 (1)三大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三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

3、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大小以nm为测量单位大小以m为测量单位大小不等细胞器无典型细胞结构,无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无细胞核,核酸仅为传染性蛋白粒子无核膜,无核仁胞核高度分化,有细胞核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能同时存在DNA和RNA同时存在DNA和RNA同时存在生存繁殖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易在体外生长繁殖举例病毒、朊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2)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分布广。 【例1】 2003A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

4、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衣原体D真菌E立克次体 【例2】 2006A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 B病毒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 【例3】 2001A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A酵母菌、淋病奈瑟菌B放线菌、破伤风梭菌C链球菌、念珠菌D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E小孢子菌、大肠埃希菌A衣原体B病毒C支原体D螺旋体E真菌【例4】2001B只有一种核酸类型的微生物是【例5】2001B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测量单位 一般以微米(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三种形态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分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种。球菌杆菌螺形菌大小直径在1m左右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有的长

5、23m,有的36m外形呈圆球形,近似球形多数呈直杆状,有的稍弯曲菌体弯曲举例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弧菌(霍乱弧菌)鼠咬热螺菌、幽门螺杆菌3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结构分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为各种细菌所共有的结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等,仅有些细菌所特有。(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结构特点功能细胞壁为包绕细胞膜周围的膜状结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保持菌体固有形态,维持菌体内外的渗透压细胞膜为包绕细胞质的结构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不含胆固醇物质转运,

6、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参与细菌分裂细胞质为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含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等结构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质粒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胞质颗粒多为贮藏的营养物质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称核质(拟核)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故也称细菌的染色体(2)肽聚糖的结构 肽聚糖也称粘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排列,经-1,4糖苷键联结而成。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聚糖骨架均相同。【例6】 2000A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

7、B外膜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3)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厚度细胞壁较厚(2080nm)细胞壁较薄(1015nm)强度较坚韧较疏松肽聚糖层数多(1550层)少(12层)肽聚糖的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五肽交联桥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无,二维空间(平面结构)肽聚糖含量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少(占细胞壁干重5%20%)糖类含量多(约45%)少(15%20%)脂类含量少(1%4%)多(11%22%)磷壁酸+外膜+由于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者的抗原性、致病性、免

8、疫原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相同。(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及意义 特点临床意义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菌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链霉素与30S亚基结合,红霉素与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杀死细菌质粒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遗传性状。质粒能独立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质粒编码的细菌性状有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的产生等,赋予细菌致病性和 耐药性的特征胞质颗粒又称内含物,大多为贮藏的营养物质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为 异染颗粒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有助于鉴定【例7】 2002

9、A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例8】 2006A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结构是A性菌毛B细菌染色体C质粒D鞭毛E异染颗粒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例9】2000B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例10】2000B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例11】2000B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4细菌的特殊结构 (1)细菌的特殊结构及与医学的关系 特点临床意义荚膜是指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厚度0.2m,其化学成分多数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抗吞噬作用(荚膜能增强细菌的侵袭力)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鞭毛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半数的

10、杆菌和个别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且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可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逃离有害物质,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菌毛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细菌的 毒力、耐药性等性状可通过性菌毛的接合作用传递;性菌毛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菌细胞的受体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芽孢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芽孢是否被杀灭可作为灭菌效果的指标注意: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是荚膜;使细菌具有抵抗力的结构成分是芽孢。使细菌具有耐药性的结构成分是质粒;与细菌致病

11、性有关的结构成分是菌毛、质粒。【例12】 2001A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是 A芽孢B肽聚糖(粘肽)C荚膜D核糖体E异染颗粒【例13】 2000A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C-反应蛋白B自溶酶C荚膜D外毒素E内毒素(2)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孢细菌 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如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等。芽孢的结构成熟的芽孢均有多层膜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核心、内膜、芽孢壁、皮质、外膜、芽孢壳和芽孢外衣。芽孢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芽孢 不是 细菌的繁殖方式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发芽只生成一个菌体。芽孢形成后,若在机械力、

12、热、pH改变等刺激作用下,破坏其芽孢壳,并供给水分和营养,芽孢壳发芽,形成新的菌体。芽孢的特性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芽孢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卵圆形,比菌体小,位于菌体中央。破伤风梭菌的芽孢正圆形,比菌体大,位于顶端。肉毒梭菌的芽孢比菌体大,位于次极端。芽孢的抵抗力 芽孢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例14】 2002A细菌芽孢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粘附性E侵袭性5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1)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 细菌玻片涂片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复红复染。凡未被95%乙醇脱色

13、,菌体被结晶紫和复红染成紫色者,为G+菌。经乙醇脱色后,被复红染成红色者,称为G菌。(2)革兰染色的医学意义 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用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及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三、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为细菌的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最适pH大多数病原菌为7.27.6(嗜酸性细菌低至3.0,嗜中性细菌为6.88.9,嗜碱性细菌高至10.5)最适温度嗜温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气体细菌生长代谢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如O2、CO2等渗透压一般培养基的盐浓度和渗透压对大多数细菌是安全的

14、,嗜盐菌需要在高浓度NaCl中才能生长良好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分裂数量被增所需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为2030分钟。结核分枝杆菌的代时为1820小时。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即生长曲线,是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为纵坐标,绘制出来的。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4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例15】 2000A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A有性繁殖B菌丝断裂C细胞出芽D无性二分裂E核酸复制(3)根据对氧需要进行细菌分类 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生长条件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在低氧压

15、(5%6%)环境中生长最好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只能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特点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氧呼吸氧浓度10%可抑制细菌生长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例举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大多数病原菌均属此类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例16】 2007A幽门螺杆菌是A无鞭毛 B革兰染色阳性C营养要求低D微需氧 E呈球形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产物也就不同。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其分解产物,以鉴别

16、细菌种类的试验方法称为细菌生化反应。常用的生化反应为IMViC试验即吲哚(I)、甲基红(M)、VP(Vi)、枸橼酸盐(C)及糖发酵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等。(2)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代谢物特点热原质也称致热源,为细胞壁的脂多糖,大多是革兰阴性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毒素细菌可产生内、外毒素,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内毒素由G菌产生,外毒素由多数G+菌和少数G菌产生侵袭性酶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色素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如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绿色色素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

17、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与抗生素的不同是作用范围狭窄细菌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已不被重视,但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大肠埃希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等【例17】 A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可作为细菌分型依据的代谢产物是A抗生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毒素E色素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培养基的pH一般为7.27.6,少数细菌按生长要求调整pH偏酸或偏碱

18、。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 分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 根据培养基物理形态不同 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三类。(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状态,少数链状细菌呈沉淀生长,枯草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专性需氧菌呈表面生长,常形成菌膜。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分离培养1824小时后,单个细菌一般可分裂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各种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其大小、形态、颜色、气味、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及溶血情况等均不相同,有助于鉴别菌落。菌落计数

19、法常用于检测自来水、饮料、污水和临床标本的活菌含量。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黏液型菌落别称S型菌落(Smooth colony)R型菌落(Rough colony)M型菌落(Mucoid colony)形态特点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菌落表面粗糙,干燥呈皱纹或颗粒状,边缘不整齐粘稠,有光泽,似水珠样多见于有厚荚膜或丰富黏液层的细菌细菌大多数新分离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半固体培养基粘度低,有鞭毛的细菌可在其中自由游动,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细菌只能沿穿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细菌培养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科研都具有重要价值。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如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细菌学的研究 可用于细菌生理、遗传变异、致病性、耐药性等的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 可用于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供诊断用的菌液、抗血清等。常考点 微生物分类;细胞壁和细胞质的结构;荚膜和芽孢。参考答案1D 2B 3B 4B 5C 6A 7C 8C 9A 10E 11B 12C 13C 14C 15D 16D 17B 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78136513 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