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22009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7白居易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朱绂()(2)紫绶()(3)樽罍() (4)衢州()(5)京畿() (6)蠲免()(7)醅酒()【答案】(1)f(2)shu(3)li(4)q(5)j (6)jun(7)pi2词语释义(1)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_(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3)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_(4)帝心恻隐知人弊:_(5)晚来天欲雪:_【答案】(1)切细的肉(2)新酿的米酒,表面上浮着细小如蚁的酒渣,微呈绿色,故称“绿蚁”(3)对官员考评定级,以定升降(4)困顿(5)下雪3名句背诵(1)食饱心自若,_。(2)_,虚受吾君蠲免恩。(3)_,紫绶或将军。

2、(4)虐人害物即豺狼,_!(5)晚来天欲雪,_?【答案】(1)酒酣气益振(2)十家租税九家毕 (3)朱绂皆大夫(4)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5)能饮一杯无作者名片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门,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

3、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疾,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探究精研文本轻肥背景介绍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朋比为奸,操纵朝政,甚至

4、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文脉梳理文本深读1本诗是如何从正面描写宦官的? _【答案】开头八句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首四句先写宦官们令人惊异的骄横情形: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些宦官居然都穿着朱绂和紫绶,做了高官,大权在握,怎能不骄?“军中宴”的“军”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宦官们掌握了神策军的军权,盛气凌人, “夸赴”,写出耀武扬威之态;“走马去如云”,写出旁若无人的骄横。“满”“照”“皆”“夸”“如云”等字

5、眼,告知人们宦官是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这里语含讽刺,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 _【答案】“樽罍溢九酝”这六句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罗”“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3秦中吟共十首,“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权贵们的骄横奢侈及其对劳苦民众的多重欺压,请结合本诗分析此特点。_【答案】前文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

6、人” 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揭露了悲惨的社会现实。4结尾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效果。 _【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宦官的奢华糜烂、灯红酒绿的生活与江南百姓人食人的悲惨绝望生活相对比,其用意不言而喻。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名句鉴赏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鉴赏】这两句诗由内臣奢侈写到骄横。“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花非

7、花背景介绍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它被白居易自编于集中“感伤”部分。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文脉梳理花非花博喻文本深读1“夜半来,天明去”是否指“梦”?“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答案】“夜半来,天明去”不是指“梦”。 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看,“梦”是诗人在作比,用“春梦”比喻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2“来”“去”二字在诗中有何作用?_【答案】“夜半来,天明去”,这里“来”“去”二字,在诗情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生发出“来如”“去似”两个新鲜比喻。3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感伤”之情?_【答案】“夜半来”者如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

8、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似朝云也,朝云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这样,通过如花、似雾,如春梦、似朝霞的比喻,诗歌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名句鉴赏花非花,雾非雾。【鉴赏】这句诗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杜陵

9、叟背景介绍此诗是新乐府五十首的第三十首,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据资治通鉴唐纪宪宗纪载:“(元和四年)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宪宗虽然颁布免税的命令,但具体执行政策的官吏们照旧谄上欺下,横征暴敛,农民们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实惠。这首诗即是通过杜陵叟在大旱之年的不幸遭遇,严加痛斥了贪官污吏们的可耻行径,替被剥削压迫者发出了不平之鸣。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处,故称杜陵。 文脉梳理

10、杜陵叟 文本深读1诗的开头“杜陵叟”七句主要写了什么?特别点明“三月”“九月”两个时间有什么作用?_【答案】诗的开头 “杜陵叟”七句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2如何理解“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两句诗的感情?_【答案】这两句诗既是那些深受灾难的平民百姓在发出愤怒的呼喊,也是深刻了解人民痛苦的诗人对那些残暴官吏的强烈斥责。3诗的开头一直采用第三人称,为什么“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突然使用了第一人称“我”?_【答案】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改用“杜陵叟”的口气,直接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发财而

11、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同时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更能打动读者。4如何看待诗的最后“不知何人奏皇帝”八句中皇帝的“下诏免税”做法?试结合背景探究。_【答案】最后八句诗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无论是官员们的“求考课”,还是“里胥”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都是统治者们惯演的把戏而已:“帝心恻隐”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5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_【答案】白居易的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无华,浅显易懂,平易近人。三言、五言、七言句式交错使用,而韵脚转换自然,读之朗朗上口。名师讲坛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语言特

12、色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解题方法: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13、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名句鉴赏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鉴赏】当那些受灾的农民们典桑卖地,勉强凑够赋税以后,里胥们方才到门贴出了免税的公文。农民们受了皇帝的口头恩惠,并未得到任何实际好处。但皇帝的“恩典”毕竟还是要领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问刘十九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因遭权贵诬陷,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从此诗人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消沉起来,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

14、有人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弟间的排行。文脉梳理问刘十九文本深读1“红泥小火炉”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试分析。_【答案】这句诗中的两个事物“红泥”“火炉”,构成了一个温馨场景,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2诗的最后一句有什么妙处?试赏析。_【答案】最后以“能饮一杯无” 问句结尾,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3这首诗表情达意主要靠哪几个意象的组合来完成的?这些意象组合有什么效果?_【答案】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家

15、酒”“小火炉”“暮雪”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来完成。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融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情境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名句鉴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鉴赏】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可以想见,彼时森森的寒意阵阵向人袭来,自然免不了引起人们对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有闲可乘,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结句虽为问句,但给人盛情难却之感。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