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419582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探21 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 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的教学方法,建立新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 创设激趣情境,变“厌学怕学”为“

2、乐学善学”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汉语的语言结构、组合和运用变化万千,妙趣无穷,有规则而无规则,有定法而无定法。如果教师只是从教材内容中一成不变地解词、 串讲等, 而不是带领学生去探求它的变化,研究它的异同,琢磨它的法则,并从中发现它的丰富、它的美妙、它的趣味,必定刺激不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形不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情”和“境”为依托,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兴趣为前提, 以培养创造力为关键, 以情感潜能为媒体, 以思维训练为手段,去挖掘教学中的有趣因素。1、创设情景。小学

3、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探索的倾向性大,而小学语文教材又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富有艺术魅力。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和儿童心理方面的特点, 以超高的教学艺术, 第一步骤是解诗题,简介诗人。 在以讲小故事的形式介绍诗人时,可选择古筝春江花月夜作为语言描述情境时的配乐曲。课堂上,随着音乐的变化, 气氛发生了急剧转变, 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住了, 整个个体,整个思维, 仿佛都回到了那远古时代, 仿佛看见诗人袁牧正在自家的茅屋里吟诗作画一派古香古色的情调,这样的气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2、巧设问题。如果探求“是什么”体现了儿童的好奇心

4、,那么,寻求“为什么”则更多地体现了儿童的求知欲。因而,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教师的问题应富有创新意识, 要千方百计地去考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二自然段时, 学生从树 “抽” 新枝, 枝“长” 嫩叶, 积雪 “融化” ,汇成“小溪” ,小鹿出来“散步” ,这些春天特有的景象,知道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特点。 此时, 一些学生认为对这段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了, 没什么可想的时候, 设计问题: 文中为什么说雪水 “汇成小溪”?将“汇成”改为“流入”可以吗?这一追问,学生的兴致来了再认真读书,从第一自然段的“几百里连成一片” ,体会出春天到来,满山

5、遍野的积雪融化,才“汇成”小溪,这一问,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不仅体会出作者用词的巧妙,还进一步理解了作品的意境、情感。3、模仿表演。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模仿表演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 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后, 当堂模仿表演。如唐打虎中的老头大虎一段, 将相和中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诚意, 见机行事一段。 先让学生懂得课文的描写是为了突出老头是打虎能手,突出蔺相如急中生智、镇定自若,智勇双全的品质,教师努力发挥教材本身所独具的魅力,把表演带进课堂,设置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交换,学生情绪高涨,自编自演,课堂上笑声、掌声不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在不知不

6、觉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不知不觉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不再成为负担。二、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地木林斯基曾说过: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 而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为学生的学服务,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

7、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1、引导生疑。运用质疑问难这种方法教学,在开始阶段教师应多加诱导、 启发、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使之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逐步形成“生疑”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晏子使楚一课,晏子出使楚国,连续碰到三大难题, 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智慧, 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 没有把晏子的争辩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开课后,教师问学生: “你个子不

8、高,因此引来过什么麻烦吗?” , “没有! ”学生答。教师话锋一转,说: “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麻烦。 ” “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 齐国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特意作了布置。晏子到来,见城门紧闭,传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 “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请思考5 分钟,然后发表你的见解。 ”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着晏子那样回答难题, 然后再读课文, 这样就大大刺激了深读课文的兴趣,在深读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质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2、

9、探究质疑。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 仅停留在获取初步的探索的结果上, 当学生质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要因势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受佩服,然而也提出疑问:如果曹操向草船射“火”箭(箭头带头) ,诸葛亮岂不 “赔了夫人又折兵” ?看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到深层次探索阶段, 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抓住一些关键处来深思, 如抓住“雾气很大”等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诸葛亮考虑周全、料事如神。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 敢于发问, 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

10、造的火花。3、善导解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如草地夜行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无穷,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这段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思考,然后把有疑处提出来。学生阅读后纷纷提问,教师归纳后抓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课文开始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能“一步一挨” ,后来他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东西,怎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走呢?”这个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 教师通过点拔, 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联系,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学生通过思考,

11、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教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再深一层,这样的点拔,可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 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 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 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 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1、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 积极主动发展的基

12、础,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 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融洽一致,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活, 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式。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 我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我让学生当“黄盖” ,我则当“黄盖”手下的一员将领,让“黄盖”在火攻曹营的路上回答我的提问。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个问题向“黄盖”请教。由于学生担当的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手下”问住,于是他们相互补充, 争相回答我的问题

13、, 从而完全你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巧妙之处。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2、生生互动、相互合作。当今科学的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的创造取代了手工业式的个人创造。 因此, 当个人的创新置于创新的群体中时,群体的环境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人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相互补充、 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在揭示寓意时,我指着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的图画问: “看着这种田人田里长满了

14、野草还在那儿守株待兔,我们应该自办?”学生回答应该规劝、教育他。我借机问: “如果你是一位老农, 当你看到这位种田人在那守着树桩等兔子时,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 让愿意教育这位“种田人”的“老农”自己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老农纷纷相劝,共同教育“种田人”的情景,其间,我又让坐在下面的同学参与劝说,这就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局面。3、境人互动,人境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培育创新精神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样应该重视。因为,当学生和教师异同创设情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 在其中思考, 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佳创新

15、状态。在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好地弄清蛇、田鼠、庄稼三者间的关系,我以排为单位让学生分别担当蛇、田鼠、庄稼、老农等角色,让学生根据教师对故事的叙述自主表演该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这样,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而情境也因学生的加入变活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情境成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土壤。四、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 “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10 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 10 个人或许能讲出 20 中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 ”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 而忽视求异品质的塑造。

16、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 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 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1、再创想象,训练直觉思维。创造活动需要逻辑思维,但更多的是依靠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实质上是大脑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感觉” 。 它以极少量的本质想象为媒介, 直接预感和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它是创造力的起点, 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而再造想象则是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凭借。例如,教学秋天一课时,讲完课文中写的小鸟、小牛、小鹿分别把秋天说成

17、是蓝色、金色、红色的后,启发学生想象, 如果此时从棉田里走出一只小白羊, 它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如果从果园里飞出一只啄木鸟, 从花坛里飞来一只小蜜蜂, 从树林里跳出一只小松鼠, 它们也来参加这场讨论, 会怎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请你们当裁判, 说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你怎么说?这就为提高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捕捉关键因素的能力提供了训练机会。2、创造想象,培养发散思维。阅读中,学生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想象, 训

18、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独创性, 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我这样问: “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大家动动脑筋想想, 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 接着我演示自制幻灯片,屏幕上出现半瓶水, 不断摇晃, 一只头戴问号的乌鸦在瓶子上面不停地盘旋着。有趣的画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 “乌鸦可以找一根空心的草杆子,就可以像我们喝可乐一样喝到水了。 ”有的说:“乌鸦可以找来塑料袋,把瓶子里的水倒入袋子里,就可以喝到水”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想象,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其思维呈多元态势,还培养了不受制约、纵横

19、思考的习惯。3、遥远想象,拓展变通思维。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 “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 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 ”这种使两个本不想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的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 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空间。 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分析,拟出很多有创意的作文题目:烛光与妈妈、植物*动物*人遥远想象, 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有踊跃性。当然,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远远不够的。但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到那时, 语文教学不仅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切实发挥了作用, 而且能使学生爱学语文, 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10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和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也切实发挥着作用,让我们用不懈的努力,争取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作者:安徽省六安市叶集试验区第二小学 许嫄10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