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4416860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课程导学一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和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以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定组织中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科学管理要越来越强,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工作效率,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管理心理学是卫生、行政、路政管理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及心理现象

2、,从而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是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课程,其后续课程是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学等课程。三特殊说明1教学媒体设置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媒体设置有文字主教材、文字辅教材、录音带。要求通过文字主教材进行预习、学习,通过文字辅教材进行复习,通过做练习帮助理解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方法。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在教学要求上分为四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重点掌握。了解:对知识的涵义有感性的初步认识,能够说出所学知识的具体内容,在有关的问题中再认、识别它。理解:对概念和原理达到理性认识,即不仅能说出概念和原理是什么,而且能知识它是怎样得

3、出的,它与其它概念和原理之间的联系,有何作用与意义。掌握:通过练习,获得一定的技能,能够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重点掌握:通过练习,必须获得一定的技能,能够熟练地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2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体系结构。3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理解管理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工业心理学的兴起。2掌握“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产生。3了解群体动力理论、社会测量学对管理心理学形成的作用。4重点掌握人性假设理论

4、对管理心理学形成的作用。5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第三章 心理学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的涵义,明确心理的实质;2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与特征,了解错觉的产生与类型,重点掌握社会知觉的错觉内容;3掌握思维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的因素,了解想象的概念、类型;4了解记忆的要领、类型、过程及其与遗忘的关系,掌握注意的要领、类型;5。掌握情感的要领、特征、类型,重点掌握情感理论在管理中的初中意义,了解意志的要领、品质。第四章 个性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个性的概念、特征、重点掌握个性心理结构;了解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气质的概念、类型、重点掌握气质在

5、管理中的初中意义; 3掌握能力的概念、类型、了解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的测量,了解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重点掌握能力的培养与应用。第五章 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态度的概念、构成及其作用;2 重点掌握价值观的概念、分类,了解价值观的作用;3 了解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条件,掌握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掌握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第六章 需要与动机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需要的涵义、分类、作用,重点掌握需要的理论;2 掌握动机的要领,了解动机的分类;3 重点掌握两种社会性动机;4 重点掌握动机的作用,明确需要与动机在管理中的作用。第七章 群体心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群体的涵义、类型,

6、了解群体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群体的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掌握群体规范和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1 掌握人际交往的概念与类型,了解人际交往的特点,重点掌握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影响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如何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与沟通网络,明确人际交往的作用;2 掌握人际关系的涵义与作用,重点掌握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明确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分析。第八章 领导心理与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领导的概念,明确领导基础是权威,掌握领导的职能;2 掌握领导素质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观点,掌握领导环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观点。第九章 组织心理与行为 教

7、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组织的涵义、特点与功能,了解组织和几种理论;2 重点掌握组织的要素与结构,掌握组织设计的涵义、原则,了解组织设计的作用,明确提高组织效率的方法;3 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变革的含义及其关系,掌握组织变革的条件及组织开发的涵义、方法。 第十章 工作物理环境与工作效率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劳动姿势立位、坐位与工作空间的关系,以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2 掌握照明对工作的影响,色彩对工作的影响;3 了解噪音对听力的影响,了解噪音对机体其他方面的影响,重点掌握噪音对工作业绩的影响,理解噪音的控制与保护;4 明确热应激的生理效应及对业绩的影响,明确寒冷的生理效应及对业绩的影响,掌握气温问

8、题的处理方法,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的影响。第十一章 劳动者疲劳与工作再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疲劳状态,掌握引起疲劳的原因及分类; 2 了解生产,曲线以及如何安排休息,掌握工作日安排和动作节约原则;1 掌握单调厌烦、持续工作对效率的影响,掌握消除厌烦的方法,了解如何防止工作中断。第十二章 创造力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创造的涵义、特点,了解创造力与能力、知识的关系,掌握创造力的要领,职工创造力与企业活动的关系;2 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了解创造心理的类型,明确创造行为过程; 3 掌握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概念,重点掌握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第十三章 激励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激励

9、的涵义、特点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掌握激励的方式,明确激励的作用,了解激励的基本模式;2 重点掌握成就激励理论,掌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了解ERG论;1 重点掌握期望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掌握公平理论;2 明确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强化类型与方式;3 掌握归因理论,了解综合激励模式理论。第十四章 挫折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挫折的涵义,了解挫折的性质和作用,掌握产生挫折的原因;2 了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明确挫折后的防卫反应,掌握挫折后的行为反应;3 了解如何预防挫折,掌握如何正确对待受挫折的人。第十五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心理健康的涵义,掌握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10、了解心理健康水平差异;2 了解心理卫生的涵义,明确心理卫生的内容,掌握心理卫生的意义;3 了解心理咨询的内容,掌握心理的形式,明确心理咨询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应用。第十六章 心理测量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能力测量的涵义与类型,掌握心理测量的概念和智力测量的常用方法,了解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2 了解气质测量的观察法、实验法,掌握气质测量的问卷法;3 了解性格测量的类型与方式,了解性格测量的自然实验法,掌握性格测量的问卷法、投射测验;4 掌握态度测量的方法,了解人际关系测量。 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一 学时和学分1学时分配:章序号内 容面授课习题与讨论课内学时1绪 论2管理

11、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4153心理学基础理论664个性与管理5275态度与价值观4266需要与动机5167群体心理5278领导心理与行为5279组织心理与行为52710工作空间与环境5511劳动者心理41512创造力4413激励62814挫折42615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41516心理测量44总 复 习2合 计721890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达到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促进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组

12、织既定的目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是因为:(1)人是组织的主体,要靠人才能达到组织的目标。在现代化生产中,虽然机器可以代替人工,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功能,但设计和使用机器包括电脑的仍然是人。因此,现代化的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是人的管理。(2)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现代化生产中,不管经营管理,还是生产操作,脑力劳动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据有关研究表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的对比,在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下,一般为91;在中等的机械化水平下,是64;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为19。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里,发达国家已进入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时代,尤其要求职工进行

13、更高级的脑力劳动。但是,目前对脑力劳动是难以用计量的方法来监督的,主要应靠发挥脑力劳动者的主动精神和自觉的积极性。(3)人是组织的首要资源。传统的管理是以物为中心,强调人对劳动工具、战斗武器、各种物质以及劳动过程的管理。现代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在组织人、财、物资源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有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在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就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一般来说可分为最高管理层(决策层)、中级管理层、基础管理层及被管理层这样四

14、个层次。既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管理体制中呈现出的一种复杂的多边的关系,包括管理者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同级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实体,即个体、群体、组织、领导。因此,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心理的研究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个体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态度、价值观、需要与动机等人性的形成及其作用;激励、组织个人积极性的发挥的方法与途径,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个人的创造力的开发。2群体心理的研究群体心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的结构、功能、规范与压力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及群体心理的形成等。3组织心理的研究组织心理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内外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及组织结构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最优化组织结构的心理学依据,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以及组织变革与组织效能的关系;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以及个人和群体方面的组织发展。4领导心理的研究领导心理的研究内容包括:领导的过程和领导权威的心理基础,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领导艺术和实施有效领导的心理学依据。除以上四个方面以外,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心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心理测量。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