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09388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0.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同步练习1.如图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DN舟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T T AA03A.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 庄口 A之间B.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的两个不同DN阳子形成的片段可被 DN蛭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C.要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缝合”起来,需用到基因工程的另一个工具一一DN麋合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份子时,破坏的是同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不是两条链上互补配对的碱基之间的氢键解析:由图示可知,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口足间;要获得重组DN份子,必须

2、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两个不同DN份子,得到相同粘性末端的DNA段;将其“缝合”起来的工具酶是DNA1接酶,而不是DN麋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是同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答案:C2 .下图为DN份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不正确描述是()A.的名称是胞喀咤脱氧核甘酸B.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C.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选择处作为切点D.DNA1接酶可连接处断裂的化学键解析:DNA勺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甘酸,而 4种脱氧核甘酸是根据碱基类型来命名的。图中DNA1接酶为氢键,为磷酸二酯键,而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答案:C3 .人们常选用的

3、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作标记基因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解析:基因工程中使用细菌质粒作载体,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作标记基因。答案:B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DNA1接酶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DNA勺位点不同质粒是单链DNAA. B.C.D.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1接酶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核甘酸序列不同,切割的位点也有区别;质粒是双链环状DN份子。答案:C5 .两个核酸片段

4、在适宜的条件下,经X酶的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 X酶是()A A T T olc CIGIICIG AIT ffiAITAIT Gc1A Gc CIG TfA TIAA.DNA1接酶B.RN臊合酶C.DN朦合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析:将末端碱基互补配对的两个DNAt段连接起来的是DNA1接酶。答案:A6.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供体男力针线载体受体质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I接酶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大肠杆菌等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DNA1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质粒大肠杆菌等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I接酶质粒大肠杆菌等大肠杆菌等DNA1限制性核

5、酸提供目的基质粒接酶内切酶因的生物答案:C7 .在基因工程中用来完成基因的剪接的工具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水解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载体D.连接酶和载体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剪接”二字,是既剪又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剪切基因的 “剪刀”,DNA1接酶是将DN*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的“基因的针线”。所以,剪 接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答案:A8.下列关于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1接酶能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DNAt段的粘性末端间碱基连接8 .RN朦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翻译的过程C.各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

6、序列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尤其在细菌细胞中分布最多解析:DNA!接酶能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 DNAt段的粘性末端间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之间 连接;RN原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的过程;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 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序列,但是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不同。答案:D9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操作工具。下图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后 的粘性末端。据图分析,这是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的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 的核甘酸序列由几个核甘酸组成 ( )用力GCA9m AATTQm皿仃meTTAA ACGTC 皿 A.1 ,5B.2 , 5C

7、.1 , 6D.2 , 6解析: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粘性末端是相同的,图中四个粘性末端两两互 补,据此可判断四个粘性末端是 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的结果;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能识别特定的切点及核甘酸序列,将互补的粘性末端配对后,发现核甘酸序列都由6个核昔酸组成,而不是5个。答案:D10.现有一长度为1 000碱基对(bp)的DN份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 I酶切后得 到的DN舟子仍是1 000 bp ,用Kpnl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份子,用EcoR I、Kpni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份子。该DN份子的酶切图谱

8、正确的是()AKpri FtoRl 中11L 咆 秋 |200i解析:该DN舟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I酶切后长度不变,数量不变,说明其为环状结构,进一步根据题目所给实验数据可推断该DN阳子酶切图谱如D项所示。答案:D11.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份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TOCA %AA哦暇TGCA以上DN射段是由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2)以上DN射段中,粘性末端是找出能连接的对应片段并写出连接后形成的DN份子片段。解析:(1) 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上进 行切割。题中的粘性末端相同,是由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

9、酶切割形成的,其他三种片段的末端都不相同,所以这些片段是由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2)粘性末题中和是由同一端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题中是粘性末端,是平末端。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形成,在 DNAE接酶的作用下可连接为相应 DN的段。连接时,将其中一个旋转180与另一个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即可。答案:(1)4(2)或12.下图是四种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DN射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htCTGCA陶嘀啮I 皿rACGTCM磔I的弋口能连接形成(2)能连接形成(3) 和 能连接形成。(4) 和 能连接形成。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碱

10、基序 列,并在特定的部位切开。答案:bg nd h :(32一二”(4)a e皿腿脚1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小组经过 5年研究,成功将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的基因 导入土豆中。利用这种土豆可生产出大量乙肝抗原蛋白,人们因此可通过口服这种蛋白制 成的胶囊而接种乙肝疫苗,从而免去定期去医院注射的麻烦。我国科学家这一极具市场前 景的科研成果不久将实现产业化,而且已开始了人的临床应用的研究工作。(1)这种通过口服乙肝抗原蛋白而获得的免疫,属于后天获得的 免疫。乙肝抗原 蛋白刺激人体内免疫系统产生 或 从而获得免疫。(2)在培育转基因土豆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其 化学本质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是 ,通常 利用载体的 基因是否表达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3)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具有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等特点。另外,与杂交育种 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解析:特异性免疫通过抗体或效应细胞消灭抗原。疫苗(抗原蛋白)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所以人体可以经过预防接种后获得免疫能力。基因工程育种区别于传统 育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1)特异性抗体记忆细胞(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蛋白质 DN雄接酶质粒标记(抗性)(3)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