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冲泡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09026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0.6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叶的冲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茶叶的冲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茶叶的冲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茶叶的冲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的冲泡方法(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讲第三讲 茶叶的冲泡方法茶叶的冲泡方法一、泡茶要素A、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要求:清、轻、甘、冽B、现代茶人对饮茶用水的要求:清、轻、甘、冽、活C、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毒理指标、细菌指标1、泡茶用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2、茶水比例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2)云南普洱(1)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200毫升的杯(壶)需放茶叶58克(3)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4

2、)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 (1)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冲泡时水温为8085; (2)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3)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 3、泡茶水温 A、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 4、冲泡时间(1)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C、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B、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

3、、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 (2)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 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5、冲泡次数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 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二、泡茶的用具1、高级名优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一般名优绿茶也可以采用白瓷杯子2、乌龙茶最适合用紫砂壶3、中高档花茶宜选用盖碗或白瓷盖杯

4、,特别细嫩的花茶最好选用有盖的玻璃茶具4、红茶选用白瓷茶具 茶具又称茶器、茶器具,是泛指完成泡茶、饮茶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器具、用品及茶室用品。 狭义而言,仅指泡茶和饮茶的用具。二、茶具的选用1、漆器茶具竹木茶具茶道组(六君子)玻璃茶具2、12123实用型选壶原则:1、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三平”,应稳重2、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以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三4 泡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第二阶段是操作,第三阶段是结束。 三、泡茶的程序1、温具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烫淋茶杯。随即将茶壶、茶杯沥干。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

5、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2、赏干茶 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用茶则置一定数量的茶叶入壶(杯)。如果用盖碗泡茶,那么,泡好后可直接饮用,也可将茶汤倒入杯中饮用。3、置茶 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注重欣赏的细嫩名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冲水时,在民间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其意一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二是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3、冲泡4、奉茶 奉茶时,主人要面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放置客人处,手指并

6、拢伸出,以示敬意。 从客人侧面奉茶,若左侧奉茶,则用左手端杯,右手做请茶用茶姿势;若右侧奉茶,则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请茶姿势。 这时,客人可右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或微微点头,以表谢意。5、赏品茶 如果饮的是高级名茶,那么,茶叶一经冲泡后,不可急于饮茶,应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赏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二三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一般当已饮去 2/3(杯)的茶汤时,就应续水入壶(杯)。一到茶水全部饮尽时再续水,那么,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续水通常二三次就足够了。如果还想继续饮茶,那么,应该重新冲泡。 6、续水1、品茶要义(1)观茶(2)察色:茶色、汤色、底色(3)赏姿(4)闻香(5)尝味四、茶的品饮(1)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2)乌龙茶的品饮(3)红茶品饮(4)花茶的品饮(5)细嫩白茶和黄茶的品饮2、各类茶的品饮1、取用器物法捧取法 端取法五、泡茶基本手法2、提壶法闻香杯 品茗杯 盖碗3、握杯手法 温壶法4、温具手法 温杯法 大茶杯、小茶杯5、置茶手法6、冲泡手法7、茶巾折合法作业: 请阐述六大茶类的五大泡茶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