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08462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修订物理学史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原子物理及物理学史选择题1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1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B ) 显示玻璃瓶受力形变显示桌面受力形变测定引力常数 图1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观察桌面微小形变螺旋测微器测长度A B C D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AD ) 3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 D )A加速度a= B磁感应强度

2、BC电场强度 D电阻R=4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哪些物理量的确定是由比值法定义的( CD )A加速度a= B感应电动势 C电阻R= D磁感应强度B=5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 )A法拉第 B楞次 C安培 D麦克斯韦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B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卡文迪诗通过扭秤实验,测出

3、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牛顿、米和秒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不变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B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B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

4、动的速度和路程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电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B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声电传感器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能将受到的压力大小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D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度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经典力学对处理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具有相当高的正确性 B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C相对论时空观认为长度、质量、时间都是绝对不变的 D爱因斯

5、坦认为光就是以光速C运动着的光子流1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3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B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B实验时

6、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14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15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A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C氢气球

7、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上升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B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C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牛顿、米和秒17电磁学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哪些电器件在工作时,主要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BCD )A质谱仪 B日光灯 C动圈式话筒 D磁带录音机18下列有关对物理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由公式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t决定B由公式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决定C由公式可

8、知,电场强度E由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和电荷的带电量q决定D由公式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由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决定19.分子太小,不能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在下面所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最相似的是( C )。A. 利用磁感线去研究磁场。B. 把电流类比为水流进行研究。C. 通过电路中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D. 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间的关系时,先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然后再在合外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

9、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CD )A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C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D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2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B )A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进程只起到阻碍作用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为实现当今电气化奠定基础D.“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所指的巨人是: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22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

10、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C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23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

11、说法正确的有( AC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D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了:静止状态才是 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

12、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25.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应用了许多科学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D )A. 卡文迪许在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用到了“放大法”B. 伽利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推理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法拉第从大量的实验中归纳得出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D. 库仑用类比的方法发现了库仑定律26、下列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BCD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B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并引入了电场线、磁感线的概念描述电场。C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稀薄气全放电的实验中,证明

13、了电子的存在。D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27.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D )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28、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B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

14、有引力常量;D胡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29、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胡克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3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AC )A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精确测出了引力常量GC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3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

15、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B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32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 ( AC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71014 z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 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33以下关于单位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BC )A1V=1Wb/s B1T=1N/Am C1N/C=1V/m D1eV=1.610-19V34下列各组

16、物理量单位中,全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B ) AN、A、s Bkg、A、s Ckg、T、N Dkg、V、ms35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J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36. 如图所示是发现中子的实验过程,关于“不可见射线”的性质和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的名称,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粒子PoBe不可见粒子 石蜡质子A.这种“不可见射线”是质子流,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中子B.这种“不可见射线”是中子流,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质子C.这种“不

17、可见射线”是射线,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中子D.这种“不可见射线”是射线,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质子37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最多只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等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38、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 n = 3、4、5、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 C ) A. 红色光

18、谱是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 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 = 6能级或 n = 5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 若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则能够产生紫外线D. 若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39、月球土壤里大量存在着一种叫做“氦3()”的化学元素,是热核聚变重要原料。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上至少有100万吨氦3,如果相关技术开发成功,将可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关于“氦3()”与氘核聚变,下列说

19、法中正确的是( AD )A核反应方程为 B核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将大于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 C氨3()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大于氦4()一个核子的结合能 D氦3()的原子核与一个氘核发生聚变将放出能量40“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

20、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H+HeHe+X,其中X是中子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3元素41已建成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 C )A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放出的能量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4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B

21、氢原子的能量减少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43、这里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D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44某原子核中有k个中子,经3次衰变和2次衰变后,产生的新原子核内具有的中子子数为( A )Ak-8 Bk-6 Ck-5 Dk-42529.6632.4281.1158.1101.2012345nE/eV45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

22、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1、2、3、4、5、和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C )Ah(31 ) Bh(56) Ch3 Dh4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B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C 大量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可以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 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4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 其中( D )A.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

23、质子D.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48、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核反应方程是H+nH+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1+m2-m1C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光子的波长4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粒子散射实验正确解释了玻尔原子模型 B.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合力 C.原子从某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只能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 D.放射性元素同其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不改变它的衰变快慢50.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

24、的中微子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吨四氯乙烯溶液的巨桶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核的质量为,核质量为36.9569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AD ) A.中微子不带电 B.中微子就是中子C.是同位素 D.参与上述反应的中微子的最小能量约为51利用氦-3()和氘进行的聚变安全无污染,容易控 制。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

25、方程是:2HHen3.26 MeV ,若有2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A、0.53.26 MeV B、3.26 MeV C、0.5NA3.26 MeV D、NA3.26 MeV52.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的原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 )A在人体内衰变的方程式是:B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是:C在PET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D在PET中,的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53、按

26、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当一个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B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C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D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abcd原子核54.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两条线表示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 )A.轨迹a B. 轨迹b C. 轨迹c D. 轨迹d55.太阳的

27、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已知粒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质量为mp,电子的质量为me,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用c表示光速,则太阳上2kg的氢核聚变成粒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为( C )A.125(4mpm2me) NAc2B.250(4mpm2me) NAc2C.500(4mpm2me) NAc2D.1000(4mpm2me) NAc2 56、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有5个发生了衰变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原子核中任一个核

28、子只与相邻核子间有很强的核力作用5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粒子散射实验正确解释了玻尔原子模型 B.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合力 C.原子从某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只能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 D.放射性元素同其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不改变它的衰变快慢58.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Ca (钙48)轰击Cf (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A ) A. 中子 B.

29、质子 C. 电子 D. 粒子59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CD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就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产生的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少160一个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的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D.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123413.63.4

30、1.510.850E/eVn61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最多只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等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 62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H +H He + n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U +n B

31、aKr + 3n 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 mc2 D“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mc2 图163如图1所示,1、2、3、4为玻尔理论中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用以下能量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时,能使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的是( BD )A3.4eV B10.2eVC10.3eV D12.09eV64铝箔被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Al+He X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A括号中的未知粒子是质子 B括号中的未知粒子是中子CX 是P的同位素DX 是Si的同位素E4E3E2E1图165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为E1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

32、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66. 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Ca (钙48)轰击Cf (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A ) A. 中子 B. 质子 C. 电子 D. 粒子67、已知可见光的光子

33、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 一eV00.54eV0.85eV1.51eV3.4eV13.6eV54321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则关于这些氢原子可能产生的光谱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一共可能产生6条光谱线 B一共可能产生4条光谱线 C. 一共可能产生8条光谱线 D. 可以产生二条在可见光区的光谱线68氢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 BC )若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增大,轨道半径变小若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大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增大,轨道半径变小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大69利用氦

34、-3()和氘进行的聚变安全无污染,容易控制。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2HHen3.26 MeV. 若有2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 A0.53.26 MeV B3.26 MeVC0.5NA3.26 MeV DNA3.26 MeV70一个铍原子核()从最靠近核的K层电子轨道上俘获一个电子后发生衰变,生成一个锂核(),并放出一个不带电的质量接近零的中微子,人们把这种衰变叫“K俘获

35、”。核反应方程为:,则衰变后的锂核与衰变前的铍核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减少1 B质量数增加1,电荷数不变C质子数不变,中子数不变 D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增加1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72. 2006年2月4日,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进入抽真空降温试验阶段.其目的是建成一个受控核聚变反

36、应堆,届时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小太阳,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据专家介绍,今年七、八月份如能按期完成首次放电实验,合肥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此类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能实际运行的地方.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的质量为3.0150u, 1u=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A.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释放的核能为3.26MeVB.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释放的核能为3.16MeVC.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释放的核能为4.26MeVD.与这种受控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

37、射性73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一反物质。1997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也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对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D )A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C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74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子的电磁场的影响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

38、射发生受激辐射时。原子的总能量En、电子的电势能Ep、电子的动能Ek的变化是( BC )AEp增大,Ek减小 BEp减小,Ek增大 CEp减小,En减小 DEp增大,En增大75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生产的装置,放射源能放射出a、b、g 三种射线。根据设计要求,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在三种射线中哪种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 B )Aa射线 Bb 射线 Cg 射线 Da、b 和g 射线都行76已知氦离子He+能级En与量子数n的关系和氢原子能级公式类似,处于基态的氦离子He+的电离能为E54.4eV。为使处于基态的氦离子He+处于激发态,入射光子所需的最小能量为

39、( B ) A13.6 eV B40.8 eV C48.4 eV D54.4 Ev77、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ABCD78、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程B、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C、UThHe,其中只是高能光子流,说明衰变过程中无质量亏损D、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79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射线

40、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B氡的半衰期为3.8天, 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80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23290Th衰变成。20082Pb要经过8次衰变和4次衰变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C放射性元素发生口衰变时所释放的电于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射线和y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就穿透本领而言B射线远比y射线弱 81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波

41、(场)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到3.81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核聚变可以在常温下进行B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与太阳内部的这种核反应原理相同C由于这种辐射,则太阳每秒钟减少物质的数量级最接近于109 kg D在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时,聚变比裂变释放的能量少82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83.如图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C ). 若将滑动触头移到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若将滑动触头逐渐由图示位置移向端时,电流表示数 一定增大. 若用紫外线照射阴极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