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7732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总分: 62.00 ,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 总题数: 17 ,分数: 34.00)1.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 2.00 )解析: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分数: 2.00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V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贯穿到自然领域,而且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所以只有马克思哲

2、学创立后才形成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3.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分数: 2.00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不能为人们所认识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VD. 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列宁将物质的根本属性定义为“客观实在性” ,这就把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具体属性分开,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

3、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4. 建筑单位或者建筑师总是先设计图纸再施工,最终盖成大楼。这说明(分数: 2.00 )A. 意识决定物质B. 意识创造物质C. 意识离不开物质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正确的意识对物质起到促进或积极的作用;其二,错误的意识对物质起到阻碍或消极的作用。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但考生需注意,设计图纸作为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仍然是来源于实践,而非头脑中本来就存在的。所

4、以选 D项。AB两项表述不正确,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表达不符。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里的规律是(分数: 2.00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V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定义。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根本特性是客观性。所以,选项 C正确。6.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2.00 (分数:A. 方向和道路B. 源泉和动力C. 结构和功能D.形式和状态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质

5、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A 项错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项错误;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 项正确。7.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其中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从哲学范畴角度,矛盾的含义是(分数: 2.00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V8.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9.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10.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

6、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所以,选项A 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8.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这是(分数: 2.00 )A. 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 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V解析:解析: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决定论又分辩证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前者承认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后者

7、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题干引用的是机械决定论者拉普斯的一句话,它承认客观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C,非决定论的观点否定了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是错误的。选项 AB明显与题干不符,不选。9.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分数: 2.00 )A. 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B. 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 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D.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人那里(包括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 V解析:解析:我们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

8、他人或者书本中得到的经验,故选项D 正确。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选项 AB错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来源都是实践,选项 C错误。10.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分数: 2.00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V解析:解析: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领域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有待于扩展; 其二 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

9、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明显表述错误;选项C表述错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11.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 ,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分数: 2.00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V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

10、社会意识形态解析:解析: 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马克思在这部书中既着重分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骨骼系统的生产关系,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人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派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血肉系统,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就是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内部结

11、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巨大,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和运动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考查对社会有机体内部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明确什么是社会形态的骨骼系统,正确区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故正确选项是B。 A 项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社会意识相对应。C项和D项分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12.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

12、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分数: 2.00 )A. 是否符合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V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选项 C正确。13.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分数: 2.00 )A.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VB.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具有相对独立性D. 具

13、有历史继承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 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选项A 符合题意。14. 商品的一大特性就是交换。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是(分数:2.00 )A.价值VB. 商品的有用性C. 价格D. 使用价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 项正确。A 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5.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

14、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分数: 2.00 )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V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解析:解析: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在工人将剩余价值生产出来的同时,货币也随之转化为资本了。16.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分数: 2.00 )A.生产价格VB. 成本价格C. 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D. 同一部门商品的

15、平均成本价格解析:解析:社会生产价格是指 K (成本)+m (平均利润)。各生产者都按照此价格出售商品,投入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市场价格会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之所以上下波动是因为在市场中还存在供求关系。因此,选项A 正确。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分数: 2.00 )A. 从根本上解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 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

16、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因此,D项正确。二、 多项选择题 ( 总题数: 14 ,分数: 28.00)18. 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 2.00 )解析:19.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分数: 2.00 )A. 世界统一于存在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V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VE. 物是感觉的复合白马只有颜色而没有形状,所以白马不是马。很明显,公孙龙

17、这句话在哲学上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联系。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故选ABD颜。解析: 解析: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决定物质, 在形态上常表现为理念、 绝对观念、 宇宙精神、 神、上帝等。因此,选项CD正确。选项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项 BE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0. 恩格斯指出: “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这说明(分数: 2.00 )A.运动和变化都离不开物质V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仅仅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C.D.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动

18、和变化的关系。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因此哲学上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运动和变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在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运动和变化都离不开物质,都包括事物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运动并非物体位置的变化这一种形式,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形式,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内容和基础而并非是运动的形式,因此选项 B和选项C都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19、。21.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分数: 2.00 )A.直接现实性VB.自觉能动性VC. 群众性D.社会历史性V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BDE项正确。22. 在实际工作中搞“一刀切” ,不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种做法违背了(分数: 2.00 )

20、A.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V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VC.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V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 “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应遵循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3. 下列说法中正确揭示事物本质的有(分数: 2.00 )A. 日出于东而落于西B.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VD.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

21、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选项AB描述的是客观现象,而非本质。2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分数: 2.00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V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VC.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V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5.2006 年7 月 12 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 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

22、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科林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纪录时,”“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他说:我感到非常兴奋。正相反, “我一点也不失望,没有一丝沮丧: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分数: 2.00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V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V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就要在历史上灭亡V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V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旧事物的灭亡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前进和发展是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由于世界是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要留恋旧事物,要满腔热情地扶植新事物。本题通过体育比赛中记录不断被打破的事例来考

23、查考生对事物发展过程论观点的掌握。本题四个选项都体现了恩格斯关于事物发展过程论的观点。所以,正确答案是ABC顷。26.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 的美名。 ”这段话的观点说明(分数: 2.00 )A. 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B.有用的就是真理VC. 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D.能为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把真理的作用与真理为之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27. 以下正确表达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是(分数: 2.00 )A.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同

24、社会形态内的部分质变VB.改革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VC.革命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VD.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动力。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 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 完善社会制度、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改革是一种 “制 度创新” ,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28. 近代中国

25、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历史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又要求杰出人物产生,毛泽东适应了历史的发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见,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分数: 2.00 )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V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VC.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D.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V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指的是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代表人物,他们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

26、影响作用,但是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ABD。29. 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分数: 2.00 )A. 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 万元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VD. 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 万元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V。BCE是流通手段。因此,正确选项为D是支付手段,BC即是价值尺度,A解析:解析:本题中30.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分数: 2.00 )A. 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VC. 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V解析:解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要以单个资本

27、的增大为前提,实现单个(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因此,选项BD正确。31.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分数: 2.00 )A. 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V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VD.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信息的联网,加速了资本周转,是通过缩短资本的流通时间,即采购和销售时间。减少原材料的储备时间,但不能节省劳动加工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白时间。因此,A项错误,BC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