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07435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缙云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缙云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缙云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缙云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城市总体规划(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规划总则一、总体思路从城市的区域地位分析,突出缙云在丽水地区的功能与作用,培育和提升现有产业,加快集聚,强化城市对县域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发展优势,培育城市新增长空间,根据缙云实际,在未来发展模式上采取产业诱导空间的发展道路,按照产业集聚区的产业类型、产业分布、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构筑中等城市框架。1、经济发展方向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中等城市框架”为目标,继续坚持和深入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开放经济、边界经济、集群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城市发展方向(1)功能提升,有机拓展。(2)四位一体,联动发展。(3)强化通道,

2、发挥优势。(4)山水相融,和谐城市。二、规划重点1、分析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金衢丽地区、丽水市经济的新动态, 研究省域、丽水发展新格局对缙云城市的影响;2、分析高速公路、铁路通道与城市经济主通道的拓展,研究区域重大项目布局和交通格局变化对县域产业与城市的影响;3、分析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情况,对上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实施评价研究;4、分析低丘缓坡地的开发利用能力,研究缙云低丘缓坡地利用模式;分析山水环境要素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研究缙云城市风貌;5、分析城市各分区组团功能与结构关系,研究城乡新增长空间的空间管理单元划分。三、技术线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现状近期面临的问题工业化、城

3、市化面临的目标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近期区划调整总体发展战略项目布局选址原则发展机遇与模式中、远期政策战略总则城市规划区划定依据与原则发展规模与方向城市分区密度控制问题分析资源与环境条件评价重大专题研究周边区域协调与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背景分析中、远期规划管理单元与重点管治区管治城市总体结构非建设区域控制发展备用地与机动用地实施措施建议深化规划近期城市近期建设目标城市近期增长区域与改造区域各类用地与设施布局近期建设项目其他总体规划范围城市性质及中远期目标城市远期增长区域与改造区域各类用地与设施布局远景框架集群经济生态经济边界经济开放经济产业诱导空间布局 四、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节约型城

4、市。2、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创造和谐社会。3、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近远期建设有序过渡。五、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6年2020年。近期:2006年2010年。重点做好近期实施项目的布局。远期:2010年2020年。作为城市的一个发展阶段,重点协调好城市功能、空间、基础设施等关系,预留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和通道。六、规划范围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缙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框架及中心城市圈发展影响范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将本次缙云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缙云县域行政范围,总面积1494.25平方千米,包括五云、壶镇等9个镇、城北乡等15个乡、1个林场。重点对缙云县域范

5、围城镇网络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由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作为缙云城市规划区范围。2城市规划控制范围,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本轮缙云城市规划控制范围为中心城市群发展涉及的五云镇、新碧镇、城北乡、七里乡和东渡镇、新建镇、东方镇,总面积511.86平方千米。对缙云中心城市群及城郊土地利用进行总体布局。与上一轮城市规划区相比,扩展了新碧镇及其工业区、新建镇、东方镇。3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考虑到缙云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发展需要,兼顾乡镇行政界线,对缙云中心城市划定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73平方千米,包括五云镇、新碧镇、城北乡、七里乡的东部和东渡镇北部、新建镇东部。规划范围图第二章 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评

6、价与认识一、上一轮规划的实施状况评价1、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在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缙云县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至2005年底,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已达607.21万平方米。缙云县这几年的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其他发达地区城市建设过热的现象,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重点开发新区,道路、市政、绿地等基础设施投入较大。 2、各类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区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得到提升根据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布局,各类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区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新区公共设施不断完善,新区的行政中心已经建设完善, 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建设也在加快进行。各类设施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市的规模,城市功能也

7、得到了提升,为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一定条件。3、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城市形象逐步体现在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缙云县实施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并举,以新区开发带动老区发展的城市建设策略,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城市绿地建设也有一定的规模,永宁公园建设基本完成,其他沿河、沿路的绿化改造工程也卓见成效,城市形象逐步体现。4、对下一层次规划编制的指导作用明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七里、东渡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加强了重点区块的详细规划的编制,这些规划的编制,深化和细化了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快速有序发展,也使总体规划的内容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二、上一轮规划存在的问题评析1、老

8、城区疏解缓慢建设、卫生、教育等城市主要公共设施依旧集中在老城区好溪两侧,除了城市行政功能以外,老城区仍在承担城市的主要生活服务中心功能。近年来,旧城改造工作进展缓慢,没有起到疏散旧城人口的目的。再加上老城区生活服务整体配套比较完善,进一步影响了老城人口向新区的转移。2、中心城市框架有待扩大,以便更好的协调缙云西部地区的城乡发展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仅包括“一心两翼”的中心城区和东渡、七里两片,对五云城镇群整体的关系处理不够完善。造成新碧工业区、仙都风景区及中心城区三片各自规划、各自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3、与区际对外交通主通道联系不便金丽温高速公路目前在缙云县内只有一个出入口,

9、与中心城区联系很不方便,中心城区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距离较远,超过了8千米,而且道路状况不是很顺畅。4、产业空间有待进一步整合原城市总体规划沿老330国道以七里、东渡为基础形成两片城市综合工业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工业没有形成规模。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结合高速公路出入口安排了新碧工业园区,地处两个镇,各自发展,导致恶性竞争与资源内耗。5、城市整体比较松散现状城市主要分为新区、老城区和东渡三片,用地沿好溪河谷呈狭长分布的反“L”型结构,轴向交通距离过长,“L” 型的轴长有8.6公里。根据对缙云城市现状的形态分析,缙云县中心城市现状发展比较松散,主要是受到山体的限制,城市建设用地

10、拓展余地不大,只能依据地形发展。 三、对本轮规划编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1、与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通过对城市用地规模的论证,充分分析了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的规模,提出解决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的途经及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使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现实分析、规划指标、统筹安排各项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方面协调一致,增强了城市规划管理和实际操作的有效性,有利于缙云城市化健康较快发展2、强调与周边城镇的协调规划。规划应缙云县的城市发展区域特点入手,充分考虑到缙云中心城市与其周边新碧、新建、东渡、七里、城北等城镇和仙都风景区在城市化发展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体协调,合理利用区内资源

11、与环境,协调各项设施建设及土地开发利用,统筹城市用地发展、生态绿地保护、农业发展空间,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以及仙都风景区的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城市远景发展留有余地,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对城市土地价值实行等级划分。规划通过对城市现状土地价值分析,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市整体效益出发,结合用地的区位,交通的通达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划分土地价值等级,合理配置各种用地功能,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与布局,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发展现实与策略选择一、相关规划对本规划的影响与要求1、上一层次规划上一层次规划主要包括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金衢

12、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浙江省金衢丽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丽水地域城镇群规划等规划,它们都对缙云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周边地区规划(1)丽水市(莲都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缙云的影响未来丽水市(莲都区)处于集聚发展时期,空间布局主要沿金丽温高速公路向温州方向布置。对于缙云县而言,现阶段丽水市(莲都区)的发展会对缙云的空间集聚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不论是从自身发展要求还是和丽水市(莲都区)空间布局相协调的要求,缙云都不适合向丽水方向拓展。 (2)永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对缙云的影响缙云要融入浙中城市群中,首先是要做好与永康的功能对接,依托永康市全国现代

13、五金产业中心的地位,积极发展五金产业,五金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向永康市靠拢,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团优势。 (3)青田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对缙云的影响由于山体的阻隔,青田县与缙云县之间没有高等级公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与丽水市(莲都区)、缙云县联系在一起,形成丽缙青城镇群协调发展的格局,青田县城市总体规划对缙云的影响表现在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上,主要是沿交通通道的产业空间协调布局。(4)武义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对缙云的影响武义县与青田县类似,现状没有高等级公路联系,主要是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与缙云县联系,主要使通过与永康市整合发展对缙云县的发展产生影响。3、缙云已编相关规划缙

14、云已编相关规划主要包括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域总体规划、各相关城镇总规以及重要地区控规等规划。通过对已有各类规划进行拼合,分析各规划存在的问题,研究未来缙云空间发展趋势。已有各类规划拼合评价图缙云县城南、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缙云县城东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原来总体规划的深化,基本上符合发展的要求。缙云县五东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未对总体规划作出大的调整,总体上没有改变原有总体规划的结构和功能布局。缙云县城七里综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原来总体规划作了适当调整,调整出了工业用地,形成了以居住和公共设施为主的城市新区,但是建设用地框架太大,突破了总体规划的限制,与中心城

15、市的联系也不够紧密,通道不畅。新碧镇和新建镇的总体规划用地已经连在一起,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相互之间道路等基础设施通道还存在错位,阻碍了区域的联合发展,而且两个镇的工业用地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城镇功能分区也没有协调考虑,不利于区域的整合发展。东方镇和舒洪镇在五云城镇群中是点状发展,相对比较独立,规划不应作为发展的重点。东方镇现有规划总体框架太大,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国家政策相违背,也与仙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相矛盾。而且工业用地分为两片发展,不符合小城镇工业集中发展的原则。舒洪镇的问题与东方镇类似,也是总体框架过大,而且工业用地过于分散,不利于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不会节约。工

16、业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应进一步考虑。二、缙云县域发展优势与劣势1、优势(1)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2)相关政策优势。(3)工业持续发展,块状经济基础扎实。(4)资源丰富,奠定特色产业基础。2、劣势(1)要素制约矛盾突出。(2)中心城市不突出,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普遍不强。(3)区域竞争激烈。三、对发展现实的认识1、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年来,缙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4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65元(约合1346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61亿元。居民收入快速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17、757元;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190万平方米。2、区域地位得到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缙云在丽水市域的地位稳步提高,从经济总量来看,在丽水九个县市区中,缙云的GDP总量位于第二位,仅次于丽水市区。从人均产出来看,在丽水市域中处于第五位,但是和领先的云和、遂昌、龙泉差距不大,在县域东北部地区也领先于青田。从地均产出来看,缙云仅次于丽水市区,领先其他县市的优势明显。3、发展阶段判断目前缙云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来看,尚处于依靠劳动密集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四、缙云城市发展的策略选择1、经济发展策略(1)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2)以旅游业为龙

18、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2、社会发展策略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缙云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的生态化改造,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4、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发挥边界效应,促进区域融合。(2)加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第四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引导一、城市发展战略1发展战略选择考虑因素(1)研究分析缙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必须把其置于县域发展战略中。(2)把缙云城市发展置于长三角、金衢丽城市群、丽缙青城镇带的发

19、展背景下。(3)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增强集聚功能,提高辐射能力。(4)城市发展必须依托现有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5)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形成缙云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2战略选择缙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应为“双市”战略,即“工业立市、旅游兴市”。二、城市发展目标1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构筑“效率城市、公平社会、宜居环境”。力争在规划期内把缙云建设为经济繁荣、富于创新、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格局基本形成,浙中休闲度假基地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在丽水率先基

20、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前列。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市场经济体系相对完善,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3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文明,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形成公平公正、运作规范的法律和政策环境。4建设发展目标从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现有新老城区和新碧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快与区域衔接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满足缙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并从基本适应

21、型向适度超前型转变。 三、城市性质确定缙云城市性质为:缙云县域中心,新兴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环境优美、以山水石城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概括而言,即县域中心、产业基地、山水石城、旅游名城。四、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1)缙云中心城市人口合理容量土地资源容量:土地可容纳人口约40万人左右。水资源容量:缙云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水资源将不会成为制约缙云中心城市规模的控制性因素。丽水城市总体规划对缙云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丽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缙云中心城市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2万人,如加上新碧城镇人口规模,则缙云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14万人。(2)现状城市人口规模根据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范围,本次规

22、划区人口包括五云镇、仙都农村管理处、城北乡、新建镇的13个行政村、新碧镇的镇区和21个行政村、东渡镇区和12个行政村,七里乡的8个行政村。缙云县中心城市现状人口预测基数构成表表4-1序号项目人口规模(万人)备注1现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6.53未包括新碧工业区块及新碧镇2新碧镇城市人口规模1.923中心城市现状人口预测基数8.45新碧纳入中心城市规划控制范围注:3中人口为1、2之和。(3)影响缙云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因素工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创造就业空间,推动城市人口增长。调整城镇布局,发展中心城市,推动人口增长。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3)缙云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确定2020年人口发展规模为:

23、中心城市22-25万。201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13万人(详见缙云中心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研究专题)。2城市用地规模(1)现状城市用地分析根据缙云中心城市建成区现状图,统计得出各类用地面积、构成、人均用地水平见下表。2005年缙云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构成一览表(不含新碧镇区)表4-2序号用地编号用地分类面积(hm)百分比(%)人均用地(m2/人)1R居住用地334.7955.1451.272C公共设施用地81.6613.4512.53M工业用地76.9112.6711.784G绿地21.043.473.225T对外交通用地9.451.561.456U市政设施用地7.741.271.197S道

24、路广场用地7412.1911.338W仓储用地0.88 0.140.139D特殊用地0.740.120.111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607.21100.0093.0注:现状城市人口6.53万人。根据本轮规划将新碧镇区纳入总体规划范围的发展规划思路,将现状新碧城镇用地统计得出各类用地面积、构成、人均用地水平见下表。2005年缙云新碧镇区建设用地构成一览表表4-3序号用地编号用地分类面积(hm2)百分比(%)人均用地(m2/人)1R居住用地118.2638.061.6其中中小学用地1.2三类居住用地117.062C公共设施用地17.315.69.0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2.05C2商业金融业用地6.49

25、C5医疗卫生用地2.18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2.6C/R商住用地3.993M工业用地145.0146.675.54W仓储用地2.370.81.235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740.20.396S道路广场用地27.248.814.28建设用地面积310.93100.0161.9注:新碧镇区城镇人口为1.92万人。表4-2和表4-3核算的现状中心城市和新碧镇区用地统计合计总面积为918.14公顷,人均用地108.7平方米(详见表4-4)。2005年缙云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构成一览表(含新碧镇区)表4-4序号用地编号用地分类面积(hm)百分比(%)人均用地(m2/人)1R居住用地453.0549.353.

26、62 C公共设施用地98.9710.811.73M工业用地221.9224.226.34G绿地21.042.32.55T对外交通用地9.451.01.16U市政设施用地8.480.91.07S道路广场用地101.2411.012.08W仓储用地3.250.40.49D特殊用地0.740.10.11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918.14100.0108.7注:现状中心城市人口为8.45万人(含新碧镇区)。中心城市现状建成区人均建设用地108.7平方米,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建议指标(中规院),人均用地为100140平方米。本次总体规划确定人均建设用地用

27、地水平在大幅度改善人居环境水平、完善城市用地结构、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条件下,适度提高到120平方米左右的水平。缙云中心城市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构成表表4-5 序号用地编号用地分类面积(hm)百分比(%)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人)1R居住用地900.2732.82 39.1 其中R1一类居住用地30.7R2二类居住用地784.36R22中小学用地85.212 C公共设施用地289.4610.55 12.6 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19.48C2商业用地157.95C3文化娱乐用地22.8C4体育用地37.98C5医疗卫生用地19.38C6教育科技用地28.75C9其它公共设施用地3.123

28、M工业用地626.522.84 27.2 4G绿地333.1312.15 14.5 其中G1公园绿地216.079.4 G2防护绿地117.065T对外交通用地11.870.43 0.5 其中T1铁路用地4.6T2公路及客运货运站用地7.276U市政设施用地55.712.03 2.4 其中U1供应设施用地15.03U2交通设施用地5.82U3邮电设施用地0.92U4环卫设施用地33.947S道路广场用地482.5317.59 21.0 其中S1道路用地445.89S2广场用地20.89S3停车场用地15.758W仓储用地33.491.22 1.5 9D特殊用地9.80.36 0.4 10城市建

29、设用地2742.76100.00 119.3 注:根据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缙云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23万人。第五章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与布局方案选择一、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增长空间选择1空间单元适宜性评价(1)空间单元划分空间单元划分是空间单元适宜性分析的首要步骤,空间单元划分要满足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全覆盖,即要覆盖整个中心城市圈,二是要有可比性,即各个空间单元大小一致。按照上述原则,将中心城市圈范围划分如图20个空间单元。空间单元划分图(2)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自然地理因素、交通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各单元的开发现状与开发前景,同时结合单元相邻性原则,进行单元组合。考

30、虑到14、15单元为现状城区及城市新区,东渡已与城市连成一片,所以各种组合中这三个单元必须选取,其他单元根据用地条件和交通等条件,同时综合考虑风景区保护,选取单元进行组合。单元组合方案评价表表5-1序号单元组合方案预计建设用地规模预计人口规模优势劣势110+11+14+15+1815Km215万人布局紧凑发展用地空间相对不足22+5+6+14+15+1825Km223万人用地空间充足,交通优势明显南北框架过长,且中间分割38+14+15+1813Km213万人用地条件较好中间隔风景区,且不靠近交通主通道414+15+16+1816Km216万人用地条件较好,用地结构较好中间隔风景区,且不靠近交

31、通主通道二、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已建区范围的划定与管治措施1、禁建区(1)缙云中心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2)禁止建设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活动,不同区域相应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限建区 (1)缙云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限建区包括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防治区、重要生态廊道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森林公园及主题旅游区、重要公园、绿带等。(2)限建区内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不宜安排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确有必要开发建设的项目应符合城镇建设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度进行开发建

32、设。3适建区(1)适建区包括城市工业园区、城市新住宅区、城边村及城市备用地。(2)适建区作为优先发展的地区,必须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4已建区(1)已建区包括缙云老城、新区和东渡镇区,其中包括已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城中村,其中城中村与老城区为改造区。(2)已建区的发展要求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机制。城镇建设以内涵挖潜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地实现从注重增量向注重存量土地的转变。三、城市建设强度管制分区为了防止开发商一味追求容积率,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先行提出土地使用

33、强度管制分区。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包括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缙云县城建设强度分区范围的确定,是以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方案为依据,并根据周边路网和用地规划情况,分为高强度建设地区、中强度建设地区和低强度建设地区三类。其中老城区好溪两岸沿线、城市新区永宁路沿线、新碧组团新华路与老330国道交叉口节点、七里站前大道沿线为高强度建设地区,七里组团大部分、新城区、东渡、兆岸组团、老城区北侧、新城区大部分区域、新壁组团大部分区域、外堰组团为中强度建设地区,仙都风景区、黄龙风景区、石城民俗风情园为低强度建设地区。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1中心城市圈策略总体策略为:提升

34、区位优势,构筑城市发展轴;整合城乡空间,培育中心城市圈;优化新老城区,延伸功能分区;保护沿江山水,打造旅游名城。2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缙云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可概括为12个字,即“北跃西扩、南延东进、中兴外联”。五、方案比较1、方案比较方案一(紧凑集聚模式):以新老城区构成的中心组团为基础外延扩张七里组团、完善东渡组团、密切仙都风景名胜区组团,采用集约紧凑布置方式,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与功能体系。 方案一模式图 方案二模式图方案二(带状组团模式):仍以中心组团为基础,但在产业功能上将空间载体拓展至新碧,以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体系,实现产业新跨越。从而在形态上呈现跳跃布局特点,必须强化南北通道

35、建设。从规划结构、功能布局、总体评价三大方面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比较,见下表。方案比较表表5-2方案名称内容方案一方案二规划结构新老融合、沿江组团、紧凑结构产业导向、分片集聚、轴向延伸功能布局功能导向强调紧凑布局,注重塑造好溪生态绿化走廊,重视居住用地的环境引导,强化老城区商业中心功能和新区行政中心功能,优化居住与工业的全组布局。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强化工业区建设,发挥风景旅游特色,预留开敞空间,注重居住环境,引导公共设施集聚和工业组团发展,形成高效化、生态化的城市功能区。公共设施以老城区商贸服务中心为基础,在新区建设城市新公共中心,形成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的公共设施布局。强化公共中心的核心集聚,

36、在各组团内形成各片区中心,发挥公共设施的集聚效应。工业强调工业用地布局的合理性,突出其功能转化和演进的要求,强调工业用地布局的效率与集约性。强调工业用地的完整性和规模性,以新壁工业区建设为基础,形成缙云北部门户。居住保留传统山城居住特色,同时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同时结合环境高标准建设新区居住小区,形成新老城区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形成新碧、东渡、老城区、新区四大居住组团。交通以现状路网为基础,结合山城的地形特点,适当梳理、调整,强调道路畅通性。同时改造滨江,从交通性功能改造为生活景观性功能。强调南北轴状联系,形成主次分明,交通组织流畅,组团间联系便捷的路网系统。绿化以好溪为依托,形成轴向生长的绿

37、化系统,保留新老城区中的山体,形成显山露水的良好景观。以大仙都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形成开放的绿化系统。总体评价可操作性延续总体功能布局和路网,依托道路框架进行整理和拓展,可操作性较强。整体框架大,生态性能好。总体评价结构紧凑用地集约,但发展空间不足,没有与考虑缙云工业园区的衔接。充分考虑了与缙云工业园区的联系,但是南北向距离大,基础设施成本高。2、空间发展策略(1)拉开框架,拓展空间。(2)分片集聚,集约发展。(3)网络结构、分步实施。3、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方案二为主进行综合深化,综合方案既考虑到城镇发展的空间需求,又满足缙云山城保护和特色挖掘的需要。规划缙云将形成“南

38、北联动、三横四纵,一区五组团”的城市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结构图4、重要入城口规划城市的入口是展现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标志。将壶新一级公路与绕城公路交界处作为东北向入口的标志点;将平黄公路与绕城公路交界处作为东南入口的标志点;将城市南侧330国道与绕城公路交界处作为城市南侧入口的标志点;将金丽温高速公路的两个出入口作为城市西部和北部的入口标志点。通过重点设计,展示缙云良好的城市形象。第六章 城市主要用地布局一、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为900.27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82%,人均39.1平方米,其中中小学用地为85.21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11%。规划形成5个居住片区:老城居住

39、片区、新区居住片区、七里住片区、东渡居住片区、新碧新城居住片区。1老城居住片区依托老城区发展,逐步更新改造原有的基础设施,增添开辟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并保持老城区功能适度交叉与复合的特色。规划老城居住用地161.4万平方米,安排人口3.8万人。2新区居住片区结合行政商贸中心公共设施的建设,发展标准住宅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配套完善的公寓小区。另在好溪东岸双龙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居住区,配置相关设施。规划居住用地 250.6万平方米,安排人口7.6万人。3七里居住片区依托组团内城市体育及文化设施的开发和片区中心建设,远期依托铁路站场建设集聚人流,带动组团发展。开发建设综合性居住社区,建立完善配套

40、的生活服务设施,利用环境优势,可开发部分一类居住用地,同时安排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规划居住用地154.3万平方米,安排人口4.0万人。4东渡居住片区在东渡镇原有基础上,好溪北岸,沿大桥南路在西部集中成片发展,依据合理的社区规模配置相应公建,形成以公建为中心的社区居住模式。规划居住用地26.8万平方米,安排人口0.6万人。5新碧新城居住片区改造原有新碧镇城镇居住用地,开辟新的居住用地,为工业新城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完善满足工业新城功能。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通过绿化带隔离,尽量避免工业对居住区的干扰,沿新建溪可安排部分居住环境好、密度较低的高档住宅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17.96万平方米,安排人

41、口7.0万人。二、公共设施布局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新区黄龙路和好溪路,老城区内现有的行政设施逐步迁出;新碧组团结合城镇建设设置一处行政办公区;根据工业新城行政中心选址情况,在4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规划建设新的、相对独立的工业区行政中心区,集中建设行政办公设施,其他组团不设集中行政办公区。商业金融用地:依托缙云现状城区的商业设施,形成“新老城区组团为核心,多点发展”的格局。1改造好溪北岸老城商业中心,形成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街区,结合自然与人文、超越历史与现状、整体外观和内在品味,以“市井繁华”为主体,成为缙云一个特色商贸业中心,推动缙云旅游业的发展。2新区完善商业设施布局,重点发展永宁商业步

42、行街,规划永宁路在鼎湖路以南部分布置缙云城市现代商业中心,以现代零售业为主,结合广场设置大型超市、专业卖场,形成风格鲜明、特色突出的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商业中心。完善沿仙都大道的现代商务办公带,并为仙都风景区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文化娱乐用地:现有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以保留、改造为主,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区鼎湖路东侧现状啤酒厂以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广场、数码影院、展览中心等,结合文化中心建设科技馆等;原啤酒厂用地结合原有厂房改造为旅游设施;在好溪南侧鼎湖路以北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包括少年宫、少年图书馆等。体育用地:在七里组团建设体育中心,包括400米跑道田

43、径场、游泳馆和室内体育馆;完成老城区北部体育训练馆的建设。医疗卫生用地:县人民医院规划迁至七里组团,按二类甲级标准设置,和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建形成县域医疗服务中心;在新区新建综合医院,按二类甲级标准设置;中医院规划迁至现状人民医院位置,达到二类乙级标准;妇幼保健站划迁至现状中医院位置,达到一级标准;缙云工业新城新碧组团组建区级综合医院,达到二类乙级标准,同时扩建现有钭氏伤科医院。教育科研用地: 组建浙江电视大学缙云分校,由电大缙云工作站、县技工学校、县仙都职高合并建设,位于七里组团;组建县教育科研中心,包括树人职业高中和中等专科学校,位于七里组团,和浙江电视大学缙云分校南北相对;保

44、留缙云职业中专,结合工艺美术学校建设缙云职业大学。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在杜山公园北部新建基督教堂;在七里组团高中的北侧建设缙云县老年人社会福利院。三、工业用地布局基本分布在两大工业区块,分别是位于北部新碧的缙云经济开发区和位于县城南部的五东工业园区。其他区块不安排工业用地,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逐步“退二进三”。缙云经济开发区:县域范围内主要的产业集聚区,依托新碧和新建形成哑铃状布局,集聚五金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五东工业园区:主要集聚灯管和摩配生产企业,是缙云工业发展的三大平台之一。四、工业用地布局规划仓储用地集中在四处,分别位于缙云县铁路站场的北侧、缙云工业新城新碧组团高速公路连接线与42省道

45、交叉口的东南、里组团黄龙路延伸段与320国道新线交叉口的东南和七里组团东部。五、绿地景观系统布局1绿地系统布局根据缙云城市形态,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骨架,形成“一心、两带、三廊”的城市绿地结构。“一心”:指利用位于缙云新老城区组团、七里组团与新碧工业区组团之间的大面积山林形成的生态绿心,包括黄龙风景区及石城民俗风情园,作为组团之间以原生态景观为特色的绿色空间,与仙都风景区贯通,是构成缙云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两带”:即依托好溪与新建溪形成的生态绿带,他们不仅串连了各组团内的绿化节点,与城市内外连绵的群山共同构筑缙云“山环水绕,绿心居中”的绿色框架。“三廊”:即位于各组团间沟通绿心与外围山体的主要

46、生态廊道,是城市显山露水的空间载体。分别是新老城区组团内以杜桥公园为主体的沟通好溪与绿心的廊道;新老城区组团与七里组团之间的山林通道;新碧工业园区组团与工业新城组团之间连通新建溪与绿心的廊道。2景观系统布局规划将严格保护城市中部的风景林地,以南北向的城市景观大道为轴线,城市由南往北跨越式生长,形成“一核居中,南北联动,轴线相连”的空间景观骨架。 六、旧区改造与更新规划从城市总体上把握缙云旧城空间形象本质特征,对其现状结构进行修补、整合和设计。在对现状的调研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空间结构的整合设计,确定缙云旧城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二轴、四区”,重塑和强化“山、水、城、商、绿”的特色,形成

47、旧城开发和保护的基本框架。第七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基本发展战略(1)规划充分重视区域交通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及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结合用地布局框架提出合理的交通发展模式及交通发展策略。(2)以区域性通道和快速道路为骨架或轴线引导城市功能区与新区开发,突出城市组团或功能区之间的联系。(3)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推进老城区路网的整理,提高道路网的密度和路网的规整性、系统性。2、发展目标建立一个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以快速交通为骨干的多类型、多层次、相互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二、交通发展模式针对缙云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交通发展模式采取非均

48、衡的网状结构模式,即依托区域交通优势引导城市各功能组团的发展,加强各组团间的交通联系,适当加密部分区域城市路网,适应城市空间发展与功能需求。三、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划期内,缙云中心城市城区对外交通主要通过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壶新一级公路、42省道进行沟通。(1)与区域高速公路的连接规划在新建镇区南侧增加一个金丽温高速公路互通口,通过连接线加强与七里组团、新老城组团和仙都风景区的联系。与台缙高速公路的联系,一可通过金丽温高速公路进行换向,加强与台州方向的联系;二通过42省道、壶新一级公路联系台缙高速公路,在壶镇西侧设互通立交;三42省道向东进入磐安,可上诸永高速公路,加强与绍兴、杭州的联系

49、。(2)与丽水中心城市的联系利用区域性通道,金丽温高速公路和330国道作为缙云与丽水中心城市联系的主通道。规划49省道、壶新一级公路向西延伸(壶新雅一级公路)作为缙云与丽水中心城市联系的次通道。(3)与永康、武义的联系永康、武义位于缙云北部,联系主要依托金丽温高速公路和330国道。规划在壶新一级公路的基础上新建夏嘉畈公路,加强与武义的联系。(4)城市外围交通组织330国道线位的调整。规划建议330国道外移至城市西侧,结合城市交通廊道设置,往南与原330国道相接。壶新一级公路建设,增加北部组团与县域东部区域的交通联系。平黄公路和42省道改建,规划对穿越仙都风景区的路段进行改建,从新区与仙都风景区

50、之间区域向北接壶新一级公路,再折往东与42省道相接。规划在330国道老线和42省道的基础上,依托330国道新线、兰舒公路、平黄公路,增加东方镇与舒洪镇的联系通道,形成城市的交通大环线,大环线串联主城区、七里、东渡、新建、新碧、东方、舒洪和仙都风景区。(5)对外交通设施公路长途客运中心:规划在七里新火车站场前设置城市新的长途客运中心,占地7.1万平方米,为缙云至杭州、丽水等地的中长途客运提供服务。现客运中心规划为缙云城乡公交客运中心,为城区公交与境内短途客运服务,占地3.8万平方米。四、城市道路广场针对缙云城市的发展形态和地理特征,规划重点考虑城区对外交通关系和各功能组团的交通联系,主次干路根据

51、城市结构和对外交通情况布置;城市道路通过主次干道路的组织,形成自然向外延伸,构成方格网加放射状的路网形态。道路结构分三级,分别为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1)规划形成“四横四纵”的道路主框架结构。“五横”为新华路、新碧高速互通口连接线、原规划壶新一级公路、新建高速互通口连接线、旭山路及延伸线,“四纵”为330国道新线、330国道老线调整线、大桥路及延伸线和42省道及延伸线。其中330国道新线、42省道及延伸线以承担城区过境交通为主,330国道老线调整线、大桥路及延伸线承担南北城市组团的交通主通道。(2)组团内部道路组织,规划重点要梳理老城区道路网,加强内部路网的整理,优化交通结构,确保旧城区内部

52、道路与对外联系道路的畅通,旧城中心的交通流能顺畅疏散到外围干路。第八章 基础设施规划一、水资源和给水规划1规划供水工程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沙坑水库2用水量预测确定缙云县城供水规模近期5万m3/日,远期13万m3/日。3水源选择由于好溪水利枢纽工程与好溪地表取水方向一致,近期可从好溪直接取水,当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直接从该工程取水。4净水厂规划(1)现状城东水厂,供水规模2万m3/日,需调整水源,以潜明水库为主要水源,丰水期可就近取好溪水。(2)双潭水厂,规模近期为5万m3/日,远期为15万m3/日,同时预留5万m3/日水厂建设用地,双潭水厂近期水源取自好溪,远期由好溪和潜明水库联合供

53、水。二、排水规划1污水量预测污水量预测成果表表8-1年限项目近期远期最大日供水量(万m3/日)513产污系数0.90.9截污系数0.80.9最大日污水量(万m3/日)3.610.53平均日污水量(万m3/日)2.578.10用水日变化系数1.41.32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厂规划一览表表8-2污水厂名称厂址规模(万M3/日) 排入水体主要服务区域备注近期远期缙云污水厂兰口村26好溪五云城区、仙都风景区现状2万M3/日新碧污水厂规划区北端,新建溪东岸15新建溪新碧镇区考虑远期新建镇污水排入合计311三、电力工程规划1电力电量及负荷预测根据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预测规划期内缙云县城市用电量和电力

54、负荷见下表。表8-3用电量(亿kWh)最高负荷(万kW)2010年高方案8.518中方案7.516低方案6.5142020年高方案2044中方案1840低方案16362电网规划供电电源规划仍以网供为主,小水电供应为辅。近期新建220kV仙都变、白峰变和东渡变,待该3座变电所建成投运后,增加该3座变电所为主供电源。规划期内缙云城市110kV变电所规划建设一览表表8-4序号年份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位置12005年至2010年黄龙变140MVA扩容新碧片2东山变250MVA新建及扩容新碧片3七里变150MVA新建七里片4城关变250MVA升压改造县城片52011年至2020年姓尚变250MVA新建及

55、扩容新碧片6兰口变240MVA新建及扩容东渡片7杜桥变250MVA升压改造县城片8城关变150MVA扩容县城片五、电信工程规划根据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和现状城区电信用户数,拟定规划期内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发展目标,如下表。规划期内缙云城市固定电话用户发展目标表表8-5普及率(部/百人)固话用户数(万户)数据用户数(万户)交换机容量(万门)2010年405.21.072020年5513.7418规划期内缙云城市移动电话用户发展目标表表8-6普及率(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2010年506.52020年6817六、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目标:规划期内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目标为

56、:2010年3.5万户,2020年8.4万户。广电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存储、播出、传输、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实现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第九章 环境保护规划一、环境保护目标实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其中城区大气质量达到级标准,地表水在好溪上游保持类标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工业污水经处理后由排水系统引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将缙云中心城市建成青山碧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底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二、环境功能区划分1、城镇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分为新碧工业园区、城市新区、老城区和仙都风景旅游区。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心城市

57、大气环境功能区可划分为两类功能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仙都风景区,西以好溪东岸为界、南以平黄公路为界,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是城市规划建设区和农村地区。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表9-1河段功能范围功能区好溪河段中心城市上游水厂拦水坝至仙都雅洋段水域二类水质功能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仙都雅洋至前湖拦水坝段水域二类水质功能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中心城市中段观音阁橡皮坝至现水厂拦水坝水域三类水质功能区;农灌养殖用水中心城市下游观音阁橡皮坝以下水域三类水质功能区;景观养殖用水新建溪姓姚至河宅水域三类水质功能区;景观养殖用水4、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城市现状和规划布局,将声环境功能

58、区划分为四类,其中城市新区、公园、风景区、文化教育、新建居住区为1类,老城区、综合生活区为2类,新碧工业区为3类,公路、铁路两侧为4类。三、环境综合区划缙云中心城市综合环境功能区分为四类。1、重点环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为城市中的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综合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区域。2、一般环境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为以居住、商业为主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区域。主要指老城区和新城区,为全县政治、文化中心和主要居住、商业中心。3、污染控制区污染控制区为需加强控制,防止污染的区域。具体包括:新碧工业园区、五东工业区、养殖控制区。规划区内具有渔业养殖功能的水库均为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区。4、重点治理区重点治理区主要指现状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