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399362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3两极地区(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专练83两极地区一、选择题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三模下图所示河流入海径流量占北冰洋入海径流总量的约60%。近年来,这些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据此完成13题。1图示河流()A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快B入海口渔业资源丰富C流域南部比北部气候湿润D流域内有苔原带分布2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A海水深度加大B海面结冰面积增大C海水盐度上升D海水垂直运动加快3近年来,图示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原因可能是各河流域()A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增大B积雪(冰)融化提前C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增大D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20

2、21安徽芜湖四校联考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它是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海水相遇的地方。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和60S之间的假想线。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5南极辐合带的存在()A使南极比北极地区更温暖B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C使辐合带以北冬季有海冰覆盖D使辐合带以南海水含盐量大6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的特征是()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C受温

3、暖西风影响为暖流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2021宁波联考电影南极之恋讲述了男主吴富春和女主荆如意坠机南极后,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冒险求生的故事。据此回答78题。7男主吴富春外出寻找科考站,几天后患了雪盲症(因紫外线过强引起的暂时性失明),其可能原因是()A下垫面反射率大B下垫面折射率大C大气散射作用强D大气吸收作用弱8寻找食物过程中,荆如意提出:“顶多吃点鱼吧,可怜这些鱼,一年只长几毫米。”此地寒水鱼一年只长几毫米的原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水温低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控制,降水少结冰期长,鱼类难以存活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ABCD二、综合题92021广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

4、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专练83两极地区1D图示地区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泥沙含量少,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慢,A错误。入海口纬度高、水温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较少,不是寒暖流交汇

5、处或上升补偿流处,因此渔业资源少,B错误。流域南部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比北部气候干,C错误。流域内北部纬度高,有苔原带分布,D正确。故选D。2B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泥沙含量少,且海底地壳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海水深度加大,A错误。入海径流汇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减低,易结冰,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海面结冰面积增大,B正确,C错误。海水垂直运动往往和离岸风有关,和入海径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3B图示地区河流源头以高原山地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最主要水源,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汛期。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积雪(冰)融化提前,季节性积雪基本在春季

6、融化完,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B正确。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且季节变化不大,水土流失不严重,A、C错误。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和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4C根据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与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相遇而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是从高纬度地区上空向低纬度地区上空运动的冷空气(极地东风)与从低纬度地区上空向高纬度地区上空运动的暖空气(西风)相遇形成的。故选C。5B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导致暖海水上升,把海底营养物质挟带到海洋

7、表层,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寒冷;南极辐合带以北冬季有海冰覆盖,与南极辐合带无太大关系;南极辐合带以南温度低、蒸发少,海水含盐量小。6D西风漂流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的,并没有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西风漂流由盛行西北风吹拂而成;由于受到极地冷海水等影响,西风漂流为寒流。7A南极地区地处高纬度,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率极大,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会引起暂时性失明,A项正确。8B生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南极地区纬度高,温度低,不适合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生物种类少,鱼类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鱼类生长的慢。故B项正确。9答案:(1)影响因素

8、:盛行风、海陆轮廓、洋流等;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向低纬运动;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形成环流。(2)从冰筏漂移方向可知,其与极地环流(洋流)方向一致,说明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3)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解析:(1)罗斯环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风带的影响,加上陆坡流、大陆形状和其他洋流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罗斯环流。(2)读图可知,冰筏移动方向与极地环流运动方向一致,分析动力机制,即分析洋流形成的原因。极地环流为风海流,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极地东风的形成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的气压差有关,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则是形成气压差的根本原因。(3)海冰融化加速可从海冰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海冰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速海冰融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