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4395312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感染控制管理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为了更好的落实 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卫生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广泛开展合理、科学输血,提高输血风险意识、安全意识,有效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疾病,特制定控制输血感染方案一、组织构成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是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的最高组织形式,具体领导并督查各临床科室开展输血感染控制工作。输血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各临床科室输血管理小组负责督促执行临床输血工作的输血指征把关、输血前检查、 血液交接核对、血液质量检查、输血前查对、无菌操作、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等环节管理。二、工作目标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力争输血感染率控制为零;严密观察输血过程,输血不良反应

2、发生率控制在3% 以内;严格执行芜湖市卫计委规定,确保市中心血站为临床用血唯一来源地,坚决打击自采自供血液的非法行为,严格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感染的发生。三、实施措施(一)加强培训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全员输血安全意识及输血医学理论水平。医务科及血库、各科室加强临床输血技术管理,开展临床输血技术训练,提高临床输血管理水平和输血技术操作能力。(二)加强血液来源、保存、出库及输血器材、贮血设备的管理医院临床用血严格加强血液来源管理,坚决打击自采自供非法采血行为,接受县卫生局监督,保血液来源合法,血液质量合格。临床用血全部由芜湖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保存是保证血液质

3、量,控制输血感染的重要环节,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血液入库、保存、发放及储血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出库血液合格。确1、血液入库管理:输血科在血液产品接收过程中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血液质量,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核查内容如下:( 1 )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2 )血型;( 3 )血液品种;( 4 )采血日期及时间;( 5 )有效期及时间;( 6 )血袋编号(或条形码) ;( 7 )储存条件。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2、血液保存管理:)分型保存应分类按序摆放,各型血液存放有明显的标示;1 (2 )储血冰箱温度记录,贮血冰箱按规范有温度记录,每日4 次,出现故障后,有检

4、修、恢复记录及血液保存处理的记录;( 3 )严格血液保管交接班制度,( 4 )贮血冰箱内严禁保存杂物及私人物品。3、血液出库管理:(1 )严格查对制度,发血时严格查对血型、数量、用血单位及各种报告单;( 2 )入出有序,血液的发放除临床医师因治疗原因特别要求外,严格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以保证有效贮血。(3 )严格执行送血回执制度,送(发)收(取)双方签名,以示血液产品合格收(取),并有可追踪性。( 4 )血液一旦出库原则上不得再入库,特殊情况下血液再入库必须遵守再入另存,记录另册,备忘明示的原则。在确保血液无损坏,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再发放。4、储血设备管理(1 )储血室、储血冰箱内定期消毒清洁。

5、储血室每周用紫外线消毒1 小时,储血冰箱内每月用戊二醛进行物体表面擦洗消毒,再清水清洁,( 2 )细菌指数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储血室内、储血冰箱内空气细菌指数监测。空气细菌指数监测不合格,应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方法,上报专案报告到医务科。( 3 )设备科专业维修保养人员定期对储血冰箱进行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过程,设备运行状态,对储血专用冰箱进行评估,若设备年久老化,及时提出更新设备报告,5、输血器材管理:设备科统一对一次性输血器材进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查验并备案经销许可证、药监局注册证、营业执照及产品卫生许可证等证件,严把质量关。 各科室不得自行购买一次性输血器材,更不得回收重

6、复使用。 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材(含血袋) 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定进行统一回收、消毒、处理。(三)加强临床输血管理1、临床医生严格执行医院“临床输血操作管理规定”、“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传播性疾病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开展成分输血、推广自身输血。输血相关临床科室和医师应认真做到安全、科学、合理、节约用血:1)能不输血的,尽量不要输;能少输血的,就不多输;能输自体血的,就不输异体血。2)能不输全血的,尽量不输全血。3)能不输新鲜血的,尽量不输新鲜血。4)大力开展成分输血等输血新技术,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血。5)正确运用成熟的临床医疗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

7、和自体输血等。6)纠正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和“新鲜血”。在临床输血操作过程中,输血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做到:1)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打开血袋,以避免污染。2)从专用储血冰箱或保存箱内取出并发往临床的血液,根据血液种类的不同,应在相应的规定时间内尽快输注完毕,临床科室不得擅自储存。3)从专用储血冰箱内取出的血液,可以回温后再输,必要时还可用专用加温仪器进行加温,但加温的温度不得超过37 。4)除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外,禁止将其它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一同输注。5)输血前查对是控制输血感染的最后环节,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严禁将不合格

8、血液用于患者。输血前, 护理人员应仔细核查血液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血液物理外并严格合法的采供血机构,血液是否来自于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观和血袋包装是否合格、执行双核双签制度,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血液,应坚决拒绝签收和执行输血操作。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给患者输注: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破损、渗血、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有溶血;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6)输注血液时,应使用三证齐全的、合格的一次性输血器材进行输血。7)严格遵照输血相关制度做好输血过程观察、输血相关记录和不良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

9、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并妥善保存相关记录。8)严格遵照输血相关制度做好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免疫标志物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乙肝五项指标、抗-HCV 、抗 -HIV 、梅毒等。9)血液输注完毕后,严格遵照院感管理要求,做好血袋的统一回收、保存和报废处理工作。严禁私自报废处理血袋或留作它用。(四)常见输血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1. 输血后肝炎病毒性肝炎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是目前世界和我国流行最广泛且十分严重的传染病,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约占输血后肝炎的90 以上)。作为用血的医疗机构,预防输血后肝炎的措施主要如下:1)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制度。2

10、)严禁非法采供血,严禁从除黄山市中心血站之外的非指定采供血机构取血。3)在决定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权衡利弊, 谨慎决定,非必要时不要给患者输血。4)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进行异体输血时,应选择来自卫生主管部门唯一指定的合格血站(即黄山市中心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使用三证齐全的、合格的一次性输血器材进行输血。6)保护受血者,必要时可在输血后24 小时内和输血后1 个月时各肌注乙肝抗体1 次,对经常输血的患者最好注射乙肝疫苗。5.8.2. 艾滋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

11、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静脉注射毒品;输用HIV 污染的血液或制品,移植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母婴传播。输血引起的艾滋病,其临床表现同一般艾滋病一样复杂而严重,病毒累及所有器官, 死亡率极高;其潜伏期短者为6 个月,长则达10 年以上;其感染早期有50 70 的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成为 HIV 携带者,危害更大。作为用血的医疗机构,防止输血传播艾滋病的措施主要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使公民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和经血传播的危险性,使艾滋病高危人群、感染者和可疑感染者能主动退出献血行列。2)禁止使用进口血液制品。3)严禁非法采供血,严禁从除黄山市中心血站之外

12、的非指定采供血机构取血。4)在决定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权衡利弊, 谨慎决定,非必要时不要给患者输血。5)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进行异体输血时,应选择来自卫生主管部门唯一指定的合格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6)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使用三证齐全的、合格的一次性输血器材进行输血。5.8.3. 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献血者患有梅毒,并处于梅毒螺旋体血症阶段,其献出的血液被输用后可以传播梅毒。输血传播梅毒的潜伏期为4 周到 5 个月,平均为9 10 周。感染者常见的症状是典型的二期梅毒丘疹。虽然我们使用的血液对献血者进行了梅毒

13、检测试验,但由于(1)第一期梅毒的早期(此时螺旋体血症十分明显)血清学试验常是阴性;( 2 )与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的敏感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仍存在输血后传播梅毒危险。作为用血的医疗机构,预防梅毒传播的措施主要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使有性病或性滥交者及其伙伴主动退出献血行列。2)严禁非法采供血,严禁从除黄山市中心血站之外的非指定采供血机构取血。3)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进行异体输血时,应选择来自卫生主管部门唯一指定的合格血站(即黄山市中心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4)梅毒螺旋体在4条件下保存72 小时便失去活性,因此, 临床医师应尽量给患者输用4冷藏保存 3 天以上的血液,避免

14、使用4 冷藏保存3 天以内的所谓“新鲜血液”。5.8.4. 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以输血最为多见,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免疫缺陷、肾移植和骨髓移植者,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多和输血量的增大而使感染率增大; 库存血液中, CMV的存活时间不长,因此,输用库血感染CMV 的几率比新鲜血的小,也更安全。作为用血的医疗机构,预防输血感染CMV的措施主要如下:1)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对确需输异体血的患者,应优先输用去白细胞(较好方法是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血液、洗涤红细胞。2)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抗CMV阴性时,应输用CMV 抗体阴性血液。3)尽

15、量输用储存血液,可减少CMV感染机会。4)对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尽量减少血液标本采集数量和次数,以避免因缺血过多而增加输血机会,从而减少感染机会。5)静注 CMV 免疫球蛋白,对易感者有预防作用。5.8.5. 疟疾疟原虫可存在于各种血细胞、血浆和冷沉淀中。患过疟疾的人,体内或血中可能仍带有疟原虫,其血液仍可能传播疟疾。经输血传播的疟疾通常约在输血后1 周至 1 个月内发病,也可短至1日长至 60 日。作为用血的医疗机构,预防输血传播疟疾的措施主要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使有疟疾病史者在病愈3 年内主动暂缓献血(须在病愈3 年后方能献血) ;使在疫区暂住或作短期逗留,且离开后既未服抗疟药又无症状者

16、,6 个月后方可献血。2)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都应服用抗疟剂预防。或在疟疾流行区的受血者,对输入疑有症原虫污染血液的受血者、) 3 输血前 24 小时,受血者可口服氯喹1500毫克,或输血后立即口服氯喹至少300毫克,连续 5 7 天。5.8.6. 其他输血相关疾病成人嗜 T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发生于成人T 淋巴细胞中的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由嗜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型引起, 可通过输血传播。目前主要流行区有日本南部的九州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的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我国福建省沿海、粤东地区有小流行区, 其他地区也有散在小区域发病病例。弓形体病是由于弓形体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人畜共患

17、的流行性传染病,多为隐性感染, 但能引起多系统损害,易通过皮肤黏膜和胃肠道感染,但也能通过输血、器官移植、胎盘传播。加强输血感染疾病的控制,是对患者负责, 也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临床输血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输血法律法规文件执行,坚持能不输则不输, 能少输则不多输的原则,切实从患者利益出发,确保输血患者安全。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开展成分输血、推广自身输血。纠正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 、“营养血”和“新鲜血” 。临床输血要执行用血登记和用血报批手续,不得发出未标明供血者信息、 血型、数量、采血日期、有效期、采供血机构许可证号的血液制品严格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

18、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应详细记录, 及时调查处理, 如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应及时与之联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自体输血、采血样、输血时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这些器材必须使用具有生产单位名称、批准生产号、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生产的产品,每批产品必须有检验合格证以及该批产品出厂日期,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并要通过医院细菌培养和热源试验,合格者方可应用。采血、输血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血袋、血标本用后必须一对一回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毁形焚烧处理。受血液污染的敷料、纱布、棉球、棉签、纸片等应单独收集按特种垃圾处理办法处理。凡接触血液的物品,在消毒处理前,不得随地乱扔,污染环境。参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严格洗手和更换手套,以免造成成交叉感染, 若医务人员有皮肤破损、化脓等,则应暂时停止从事输血工作。按我国现行规定, 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体检,必须的化验项目有ALT、HBsAg 、抗 -HCV 、 )等 RPR 、梅毒血清血试验( -HIV 抗采血、输血必须使用一次性刺针,注射器及输血器。发现可疑感染者,应及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以便及时调查处理。废弃的刺针、注射器、输血器、血袋、血标本等应单独收集,按特种垃圾处理办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