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4394493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随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学院建设的基础单元, 本专业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重点抓好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硬件条件建设和课程、教研教改、实践教学体系等软件建设,下面具体总结如下:一、硬件条件建设1、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在双师型团队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基本情况:计算机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21 名,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博士 1 人,在读博士 1 人, 85%以上人具有硕士学位;省级教坛新秀 1 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 名,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 名,专职

2、教师具有“双师型”证书的教师 11 人,每年聘请数名具有较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训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习。 目前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交叉结构合理,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教学和科研团队。(2)通过学院人力资源部的人才引进,本专业新入职博士1 名;培养在读博士 2 名;( 2)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师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是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实践素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利用寒、 暑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和把握 IT 企业发展的现

3、状和趋势;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根据所承担课程的性质做好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方面的专业教师, 又是实践教学方面的兼职实验师。专业教师积极利用假期去企业学习相关专业实践知识, 现有专业教师中 90%以上获校“双师型“师资证书。2、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随着本专业被确立为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也加大了本专业实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力度。 计算机软件综合实验室现有计算机 200 余台,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环节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有 40 台套设备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的教学,微机原理实验室现有 40 台套设备用

4、于微机原理课的教学,另还有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均能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近三年来的实验室建设:( 1)重新扩充网络技术实验室;( 2)更新软件技术实验室配备;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进一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计算机系从 2011 年开始与上海尚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灵感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凡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IT 企业就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这四家企业签定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

5、书(协议书见附件 , 校企合作从2008 年已开始),已在 2009 级、 2010级计算机专业实施。 2011-2012-2 学期 09 级计算机专业的操作系统实践课程、 JAVA程序设计实践课程、 10 级计算机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均由合作的IT 企业选派的工程师和我系老师共同实施的。二、软件条件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教学文件的修订本专业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3、课程建设本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体系,调整设

6、计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4、完善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评估等五个方面的系统化内容。5、教学情况与成果计算机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计算机系教师积极工作, 任劳任怨,勇于承担教学任务,近 5 年教研室年平均工作量为500 多学时,同时,我系教师积极学习,其中有11 人获校“双师型”证书。近五年来,我系教师共主持科研项目20 多项,校级教改项目5 项,其中校级重点 2 项。另发表了二类以上,或国家级以上文章20 多篇,其中 SC

7、I一篇, EI 四篇,计算机系2012.8.20.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

8、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