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4383138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命年的回想课文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词汇,正确、笔述文中所写的过年的习俗,口述文章的线索。2、能力目标:陈述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陈述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陈述今昔过年的异同,陈述自己对过年习俗的新认识和新理解。3、情感目标:表情朗诵课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进入新课(背景音乐喜洋洋)(学生播放投影)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播放投影的同学问:首诗描写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春节)也就是我们说

2、的过年,诗中写到了过年时人们有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那么远在北京郊区的运河那儿,在几十年前是人们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二、解释课题1、谁能告诉老师“本命年”是什么意思?(见书下注释)渗透读书方法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12岁,60岁,最后一段。)3、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作者的一些情况了吗?(投影作者头像,发言后出示,请学生朗读)【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4年入北京大学

3、中文系。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大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代优秀小说奖。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三、研读课文(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热闹的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四段,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那些

4、习俗?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归纳前播放影片片段)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炒年货 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糕点 送灶王 换门神 除夕守岁 拜新年2、同学们看,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文章却显得多而不乱,过渡自然,同学们能告诉我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吗?(时间顺序)用文中的四个词语形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预热-增温-红火-发烧)(二)品味语言。课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写得富有乡土气息,饶有情趣。你认为哪些语句很有情趣?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理由。请把你把欣赏的语段,无论是在语句的推敲上,语言风格上,还是在这风俗所蕴含的意味上,只要是你所欣赏的,与大家共享。(学生畅

5、所欲言)1、分析p 语句:1、如:炒完了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为什么用“捅”?“土炕烫得能烙饼。”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2、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师略作小结。(1)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如“捅”。(2)自然易懂的民间俗语。如“腊月初一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得病。”“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3)幽默风趣的词。如“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1、展示年画: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中反映的习俗(能力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

6、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2、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果实外,在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着哪些期盼?举例:吃饺子、包制钱盼望生活美好。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归纳:A、劳动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B、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C、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村庄的人际关系(四)、体验反思:1、今昔对比说说看: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失,哪些习俗是新增的?(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

7、出旅游)2、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教师小结,旧时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旧时过年习俗里面包含着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正是这些却反映了普通劳动人民纯朴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质朴与可爱。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过年风俗的变化,向着更加文明,更加简约的方向发展。但是不管习俗如何变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3、质疑课文解决十个问题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

8、同学们对文章本身有没有可有质疑的地方?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题目却不很切题,你是如何看待的?写过年,可文章却没把年写完整,农历的新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呢。四、结束语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合家享受着过去一年的劳动成果;人们合家期盼来年的美满兴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共奔前程。所以春节这种风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的文化。家今天我们既了解了作者笔下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过年情景,也畅谈了如今大家热热闹闹过年的场面,看来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呀,这样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成为美好生活的拥有者和创造者。五、布置作业1、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年呢?课后写一篇畅想2053年新年,想像未来的过年。2、请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风情,课后在板报栏里与同学交流。候补环节:明天我们即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传统节日,皓月当空,请你分别用四字短语对祖国、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朋友、老师表示不同的祝福。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