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75325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据此完成12题。1. 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

2、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2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C全球性 D区域性12.【解析】第1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第2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答案】1.A2.C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

3、联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34.【解析】第3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第4题,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答案】3.B4.A(2015无锡高二检测)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56题。5.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

4、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56.【解析】第5题,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反映出该生态问题主要在西北内陆地区,应是荒漠化。第6题,人为原因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减少对该区域植被的破坏。【答案】5.A6.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15年5月在日内瓦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警示,全球每年有高达90%的电子垃圾被非法交易或倾销。发展中国家是全球电子垃圾非法倾倒的主要地点,智能手机等废弃电子产品给环境和居

5、民都带来了严重危害。中国大陆在这一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受电子垃圾之害。据此回答79题。7全球电子垃圾转移的实质是()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资源短缺D任意排放废弃物8有关全球电子垃圾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9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

6、类需求的无限性79.【解析】第7题,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向几内亚比绍政府转移污染物是利用了该政府比较贫穷,急需资金改善国内的条件,其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第8题,美国和西欧同样具有几内亚比绍的自然环境条件,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严重污染的特性,同时少量的资金只能暂时缓解该国的困难,长期看帮助不大。第9题,只顾自身利益而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其他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属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答案】7.A8.D9.C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012题。环

7、境问题地区甲乙丙丁粤川新晋10.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寒潮、酸雨B酸雨、水土流失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寒潮11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1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A改革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1012.【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具体地理区域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种类及治理措施的理解。第10题,根据表格中的地区和危害程度可以判断甲为水土流失,丙为土地荒漠化。第11题,土地荒漠化现象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应是降水丰沛,人类活动虽然影响土地退化,但目前危害程度

8、不高。第12题,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产生的原因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酸性气体所致,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答案】10.C11.C12.B二、综合题13(2015豫北六校精英赛)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解析】本题考查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原

9、因、影响及防治措施。(1)沙尘强弱可以从地表植被、风力、沙源等方面分析。根据图例a为强沙尘暴地区,a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所以比b、c两地沙尘强。(2)沙尘天气能够毁坏农田设施,毁坏农作物,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壤肥力下降,引起土地荒漠化。(3)根据图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减轻沙尘危害可以从削弱风力和增加地表植被等方面考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的灌溉。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3)AC

10、1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展开,但伴随着20112012年亚欧等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千年寒冬”的说法又引发一场全球变暖是“阴谋论”的口水战。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2010年11月公布的基林曲线。(1)基林曲线显示的气温变化和CO2的体积浓度呈现出极为吻合的_相关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的变化趋势。(2)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第(1)题,首先阅读好基林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轴,方向和常见的数轴方向相反;纵坐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气温的变化,下半部分是CO2的体积浓度变化曲线。通过阅读两条曲线发现,二者总体的

11、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纵坐标的值都是越来越高,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全球变暖的含义需要正确理解。第(2)题,变暖后的影响应该是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分析,目前侧重分析的是不利影响。具体影响很多,只要分析得合理即可。【答案】(1)正(2)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迅速减少。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威胁沿岸地区的安全;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类的农业生产;气温和干湿度的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和分布范围的调整,例如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极端天气增多,将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对能源的消耗量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用电量增加;冬季取暖季节节省燃料。(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