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75316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考情分析考纲考点命题思路考情分析新航路的开辟(2014课标全国,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1.从考查方式看,新课标高考卷多以选择题为主,其中2014年课标全国卷以第41题形式呈现。2.从材料形式看,主要以文字材料和表格形式为主,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考查工业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3.从考查知识看,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直是命题的重点。复习时注意把工业革命放在欧洲多元化的宏观角度下进行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影响及评价也是重点复习的内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1.(2016课标全国,33)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2.(

2、2015课标全国,32)工业革命与世界贸易3.(2015课标全国,33)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4.(2014课标全国,33)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第19讲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课标提示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考点一新航路开辟考点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行纪奥斯曼土耳其美洲新大陆环球航行大西洋“价格革命”封建制度西欧考点二

3、西班牙“海上马车夫”商业殖民帝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无敌舰队”东印度公司航海条例新阿姆斯特丹世界殖民霸权“日不落”殖民掠夺黑奴贸易资本原始积累巧学妙用图解历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图解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构图解史“价格革命”形象记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图解历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知识拓展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人口的流动与种族的融合、资本的流通、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等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考法1新航路开辟的评价【考题1】 (2017安徽合肥模拟)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

4、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答案A 根据“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可知,材料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其使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2)“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

5、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3)“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登上历史舞台。(5)“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法2殖民争霸战争与大国兴衰【考题2】 (2016陕西师大附中检测)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D.西班牙失败,丢

6、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答案C 1588年,西班牙派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而材料中“宗教改革派西欧人”指英国人,“西班牙人伊比利亚人”指西班牙人。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更替(1)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强资本主义商业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3)法国:成为18世纪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4)英国: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成为“世界工厂”,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考法3早期殖

7、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订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荷兰政府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正式解散。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史料二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

8、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殷海光文集 (1)史料一论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职能。根据史料一,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及拥有的基本权力。提示性质: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权力: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和股票、与外国签订条约,亚洲殖民的垄断权。(2)史料二反映了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社会的深刻影响。概括上述史料的观点并阐述其所运用的史学方法。提示观点:欧洲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史学方法:近代化史观。 根据史料一中“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与外国签订条约”可以看出其具有国

9、家职能,但本质上是一个拥有贸易垄断权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史料二“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可知是站在近代化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强调殖民侵略的客观进步性。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2)影响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

10、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考法4新航路开辟与古代丝绸之路的比较史料 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2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发展。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提示示例一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示例二信息:

11、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主导。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示例三信息: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欧洲人的是劫掠、征服、殖民。 根据图片回答范围的扩展、说明各自集中在哪些区域;或者从大国主导角度回答,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

12、;再次,从航路的性质,回答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也可以回答贸易的性质。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随之东来,开始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既破坏了中国主权,又给中国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灾难。(2)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封建统治。一方面,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西方之间的正常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3)西方传教士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到中国传教,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科技,但因文化冲突和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而引发了“禁教”事件,进一步促使中国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4)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农作物,

13、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因人口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粮食压力,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1.(2015课标全国,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17世纪60年代,随着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与贸易的开展,东西方交流不断加强,东西方的贸易不断扩大,输出到欧洲的茶叶数量增多,所以盛产于东方的茶叶逐渐成为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故选D。等级观念与茶叶的消费无关,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

14、现,排除。答案D2.(2016课标全国,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材料一表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解析第(1)问,从人口迁移的数量、范围、自愿移民的目的地等角度回答可得出。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