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368943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 在我国的初中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物理学知识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知识的难度、严谨性和逻辑性都更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常识性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3培养学生重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热机的效率 难点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教具 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 新课引入: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

2、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 新课内容。 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 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 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 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 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酸雨), (2)噪声污染。 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1)改

3、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 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 (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 6.分层练习评析。 7.小结。 8.布置作业:阅读P40热机的发展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

4、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61页图8。41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

5、、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62页图8。4-2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

6、后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技术。 二、重、难点:了解科学技术,培养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电话、广播、电视、无线电话,着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还会越来越多。 (二)、进行新课: 1、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

7、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讨论: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 结论:不行,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 2、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 同步卫星: 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3颗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 3、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导纤维: 阅读“科学世界”“STS”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 优点:快捷 电子邮件:e-mail 因特网: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小 结:根

8、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学考精练的本节内容。 教学后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

9、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

10、由物质组成的 1.宇宙有多大? (1)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

11、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3、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

12、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几十纳米)。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三)原子结构

13、 我们知道了物质由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非常小,全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约1015个微小的原子。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也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夸克。(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和中子(夸克)和电子 夸克是最小的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更深入地认识世界。 (四)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

14、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水除外),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水:1700倍;乙醚:250倍)。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

15、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流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巨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五)科学世界纳米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是纳米尺度内(0.1nm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纳米技术的应用:电子与通信,医疗,制造业,分子人 三、小结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

16、成的。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运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有各种形态,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构成了多彩的物质世界。 四、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相应练习。 五、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课堂教案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

17、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 小 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