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67536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二)建筑图片布局类建筑凝固历史,见证历史的变迁。在高考历史中通过建筑图片考查历史屡见不鲜,这一节就对“建筑图片布局型”试题进行练习。典例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答题思路解析:一看文字: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二抓不同:从外形上看,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从

2、布局上看,太和殿和白汉金宫都是独立的建筑。三找本质: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与政治上的关系就是象征皇权至上,体现君主专制政体;晚清由于列强的入侵,体现被殖民的政局;最后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汉金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体现民主政治风格;随着历史的变迁,英国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信息一:从建筑的样式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3、(12分)信息二: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看:中英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动荡;但太和殿体现了专制体制的延续和被殖民的政局。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的是体制的创新。(12分)信息三: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看: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治国理政的场所,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12分)方法总结:建筑布局题解题方法建筑布局有技巧,一看、二抓、找本质。一看文字。看文字:不仅要看材料文字,还要看图片文字、标注文字。二抓不同。抓不同:从外形、布局、方位等方面抓住变化。三找本质。找本质:从政体、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抓住建筑反映的本质(2

4、016届湖北省八市高三第二学期三月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破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首先,明确答题要求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其次,解读图片,提炼信息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唐朝城市格局方整,北宋则不规则;唐朝坊与市严格分开,北宋则坊与市空间界限被打破。最后,对信息进行说明,角度则结合材料文字信息“古代都城是国家

5、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回答。【参考答案】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2分)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4分)示例二: 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4分)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

6、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2分)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4分)示例四: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或呈现“纵街长巷”的格局)。(2分)说明: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加强。(4分)(说明:任答两项即可)【思维拓展】唐代坊市制度是中国历代坊里(市)制度发展的高峰,也是城市封闭结构发展的高峰。与中国古代其他城市制度一样,坊市制也表现出较大的政治属性。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坊市制度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唐中期坊市制度一旦破坏,城市经济便全面发展并导致了唐宋城市革命的发生。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固然有受政治影响

7、的一面,但更多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唐中期以前的历史条件下,唐代坊市制度的存在仍具有合理性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明代北京城平面图 图二 德国诺林根城市平面图图二说明:该城建于9世纪,约1217年成为德意志自由城市。图中1处为教堂及教堂广场;2处为市政厅;7处为制革作坊;24处为盐、酒仓及粮仓;29处为玉米贸易点。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说明。(12分)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

8、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参考答案】不同一: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主要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城防规格严整,街道呈棋盘式分布;诺林根城平面形态呈椭圆形,轮廓自由,道路系统不规则,弯弯曲曲,多为蛛网状的放射环状系统。(4分)前者与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天圆地方”的朴素人地观有关,后者则体现的是城市随地形变化有机形成。(2分)不同二:北京城紫禁城(宫城)居中,处在皇城、内外城的层层拱卫之中,多坛相围;诺林根城则以神庙、教堂、市政厅和具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意义的广场为中心。(4分)前者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后者则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和以神学为中心的世界

9、观的体现。(2分)不同三:北京城政治色彩浓厚,建筑以宫殿、官署为主,仅有粮仓、灯市等极少的经济场所;诺林根城经济功能突出,表现为手工作坊和贸易点遍布全城,沿街都是居民点和工商业铺面。(4分)前者体现的是以农立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后者体现的是重商主义,以工商业者为主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封建政治的力量比较薄弱。(2分)(考生回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比较两幅图并依据所学可知在城市布局上: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街道呈棋盘式分布;诺林根城平面形态呈椭圆形,轮廓自由,呈放射环状系统。原因前者

10、可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后者可从遵从自然地形变化角度分析。在城市的功能上:北京城政治色彩浓厚,建筑以宫殿、官署为主;诺林根城经济功能突出,表现为手工作坊和贸易点遍布全城。原因从政治(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2【参考答案】信息一 整齐划一。(2分)说明:长安城和北京城都体现了这一特点。(4分)信息二 中轴线纵贯全城。(2分)说明:中轴线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4分)信息三 宫殿为主体结构。(2分)说明: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

11、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4分)信息四 宫殿建筑高台化。(2分)说明:中国都城的宫殿无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为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高于一切。(4分)信息五 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2分)说明:汉代的都城,有东市和西市;明代的则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城自身也在发展。其政治性、军事性不断减弱,商业性不断增强。(4分)(以上五个信息及其说明中,只要完整回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12分。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本答案,且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信息说明类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符合题干要求即可,审题是关键环节。提取的信息是“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观察图片,从汉代和明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可以看出,汉代都城有西市和东市,而明代都城则没有市的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可提取出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的增强来说明即可;还可以看出皇宫都位于都城的中心位置,宫殿建筑高台化,可以从专制主义的发展,皇权至上的角度来分析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