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65731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检测(1) 李仕才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B毕竟东流去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C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D众里寻他千百度度:遍【解析】毕竟:终归。【答案】B*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 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 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 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 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 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 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洁白

2、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答案】C2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解析】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答案】C3下列诗句,不属于田园诗的一项是()(3分)A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解析】诗句出自虞世南蝉,属于咏物诗。【答案】A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如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

4、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BC D【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是对的具体阐释,是总分结构。【答案】C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唐诗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体现了诗歌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特点。B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唐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C在盛唐诗坛

5、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巨星。杜甫称赞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自己却爱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仁爱和忧患情感,因而被称为“诗史”。【解析】应为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答案】C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憎恶而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的一句诗是:_,_!(2)月下独酌诗人用“_,_”,真诚和“月”、“影”相约,充分体现了作者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的性格。(3)杜甫旅夜书怀中“_

6、,_”,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阅读理解(55分)(一)诗歌阅读(36分)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导学号:75302036】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

7、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解析】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答案】C(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诗后四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诗

8、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答案】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导学号:75302037】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

9、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

10、人眼前一亮。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赏析。A项对三、四句诗意思的解释,正确无误。B项“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C项对诗歌意境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相符。D项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正确无误。【答案】B(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及作用分析。先分析三幅图画,结合相关意象分析图画特点,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

11、万里边塞图。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案】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

12、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拳毛:蜷曲的马毛。雕:猛禽。眄(min):斜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的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

13、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解析】C项,“雕畏惧秋风” 错误,颈联是为了表现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并无畏惧秋风之意。【答案】C (2) 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解析】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与君别”“我却回”“颜状”“拳毛动”“睡眼开”分析。【答案】首联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又情韵浓郁

14、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惆怅。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导学号:75302038】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832)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且诗友元稹已经谢世。瓶:烤火用的烘瓶。(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

15、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的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C尾联的“寒”字写出了深秋气候的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生活上的闲散。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解析】C项,“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生活上的闲散”错,应该是

16、写出了诗人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在政治上的心灰意懒和生活上的孤寂闲散。【答案】C(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诗人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6分)【答案】颔联写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颈联写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尾联写晓晴时老翁仍未起,而是悠然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和生活的闲散。(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导学号:75302039】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柳宗元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王有明

17、德,世绍显懿。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注】。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光州,夫人之父也。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讳某。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夫人生二子:长曰彝伦,早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先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公居禁中,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于堂,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

18、二十日也。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呜呼!夫人之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十有三年,而教戒无阙。年七十有九,而户部之道闻于天下,为大僚,垂紫绶,以就奉养。公卿侯王,咸造于门。既寿而昌,世用羡慕。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有司稽于论次,终以不及,时有痛焉。是年八月某日,于兵曹君之墓。(选自全唐文,有删改)【注】二千石:汉代郡守一年俸禄为二千石。唐代刺史相当于汉代郡守,故有二千石之称。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

19、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B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C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D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解析】“待诏禁中”是一个省略句,即“待诏(于)禁中”,结构完整,所以在“中”后停顿,据此排除B、D两项;“有匡弼调护之勤”是一个动宾结构,所以在“有”后不能停顿,据此排除A项。【答案】C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人既笄五年”中的“笄”也叫“及笄”,指女子二十岁成年。B“为起居舍人”中的“起居舍人”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

20、,属内史省。C“加户部侍郎”中的“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掌管财用及户籍。D“赐紫金鱼袋”中的“紫金鱼袋”是古代一种官员的服色制度。从唐代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解析】“指女子二十岁成年”错,“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成年。【答案】A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夫人的祖先是汉代的河间王,河间王有美德,他的子孙继承了这种美德,刘夫人也不例外。B刘夫人的父亲也继承了先辈的传统,他曾担任过仙居令、光州长史、绵州刺史,并被称为好郡守。C刘夫人的儿子王叔文不仅帮助皇帝决定大计,对皇帝有扶持辅位的功绩,在自己的职位上也从不懈怠。D刘夫人在娘家奉养

21、孝敬父母,在婆家侍奉丈夫、教育儿子,她教育王叔文五十三年,始终没有什么欠缺。【解析】曾担任绵州刺史,并被称为好郡守的是刘夫人的祖父刘文昭,而非其父亲刘慎言。【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5分)译文:(2)公卿侯王,咸造于门。既寿而昌,世用羡慕。(5分)译文:【解析】第(1)句的关键词:会(恰逢),克(能够),卒(最后,最终)。第(2)句的关键词:造(到),寿(长寿),用(因此)。【答案】(1)恰逢世间多难,王先生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隐居终老。(2)朝廷里的高官王侯,都来登门拜访。夫人寿龄已经很高,家业又很兴旺,世人因此十分羡

22、慕她。【参考译文】夫人姓刘,她的祖先是汉代的河间王。河间王有美德,他的子孙继承了这种美德。到了唐代,有个后代叫刘文昭,担任绵州刺史,被称为好郡守。刘文昭的儿子刘慎言,担任过仙居令、光州长史,能继承先辈的传统。光州长史刘慎言是夫人的父亲。夫人成年后又过了五年,嫁给北海王先生。王先生考中了明经科,被授官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他研究经学儒术,以探求圣人的理论;又研究了古今历史,以推知一代王朝的治国之法。(可是,)恰逢世间多难,王先生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隐居终老。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彝伦,年少时就夭折了;小儿子叫王叔文,意志坚定,光明磊落,正直无私,通达事理,有文武之才。在唐德宗贞元年间,(

23、王叔文)在宫中等待诏命,因为与皇太子志同道合,(辅佐皇太子)共计十八年,向太子进谏,劝善规过,有辅助护卫的功劳。唐德宗死后,皇太子即位做皇帝。王叔文在皇宫里,帮助皇帝决定大计,发布命令,对皇帝有扶持辅位的功绩。他从原来苏州司功参军的职衔,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后担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袍、金鱼袋。他在内廷帮助皇帝谋划改革措施,在自己的职位上从不懈怠,共掌管政事一百四十六天。正当利国安民的措施即将在百姓中广泛推行的时候,夫人却在家中去世了,时间是贞元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懂得治国之道的人,都替百姓感到惋惜。皇帝派官员到王叔文家中慰问,并赐给(他)布匹绸缎。唉!夫人在娘家时,为人端庄和顺,奉养父母

24、孝顺谨慎;到婆家后,侍奉长辈恭敬有礼,教养晚辈严肃认真。侍奉丈夫四十九年,一直勤劳不懈怠;从生下王叔文到去世共五十三年,对他的教育告诫始终没有什么欠缺。夫人七十九岁的时候,王叔文的治国之道闻达于天下,他做了大官,悬挂紫绶,用厚禄奉养母亲。朝廷里的高官王侯,都来登门拜访。夫人寿龄已经很高,家业又很兴旺,世人因此十分羡慕她。皇帝下令议定夫人的封邑,但是由于主管官吏论定编次而耽误了时间,最终没来得及给她加封,当时许多人为这件事感到痛惜。这年的八月某日,夫人被合葬在王兵曹的坟墓里。三、语言表达(14分)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3分)【导学号:7530

25、2040】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不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协调性与对称性。作答时注意句式协调,分析词句的对称,本语段中“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答题时要注意考虑这两个因素,另外要保持“无论是,还是”句式不变。【答案】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

26、。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3分)【导学号:75302041】沧浪诗话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之道,不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_。真情所至,方有高格。钱穆谈中国诗歌,认为贵在自抒己情,以待知者知,是把人生写进了诗歌里。唐朝以后,写诗总不乏人,_,落入如沧浪诗话所批评的“以议论为诗”的歧途,_ ,却淡漠了生命情怀。也许,这正是唐之后诗歌渐衰的原因之一。【答案】其实就落在一个“情”字上 却时常脱离了性情诗中常可见哲理议论。17(2018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

27、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4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解析】解答此题的步骤:分析示例特点。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巧分材料词句。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

28、子。【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18下面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4分)【导学号:75302042】【答案】(1)构图要素:一轮明月;一位对月吟咏的诗人;一卷长长的卷轴。(2)寓意:明月,是中国古诗词中重要的意象,象征了中国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对月吟咏的诗人,体现了对中国诗词的吟咏和赏析。长长的卷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中国诗词文化。四、

29、写作(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属于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从六则名句中选取两三个语句来确定立意,写作空间更大,更易激发考生的个性思

30、维。分析材料,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六则名句的含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人要靠自己,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的是深切的思乡之情。“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桂花,即使没有鲜艳的颜色(外在),桂花仍是花中最美的,因为桂花色淡香浓,以内在美取胜,所以可理解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也可以解读为从容和自信。说的是接受的光照越微小视野就会越狭隘,接受的光照越高远视野就会越开阔,由此可以理解为越能广泛接受教诲或听取意见,眼界就越开阔,也可以理解为“开眼看世界”,要有开放意识。强调人要敢于正视现状(不足)。强调个人的自信和担当意识。据此,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关

31、键词:自强进取;思乡;内在美,从容,自信;听取意见,开放意识;正视自我;自信,担当。从中选取两到三句,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来行文即可。比如,选,可写自信;选,可写人生当自信自强;选,可写心系故乡,志在远方;选,可写既要有超凡的自信,又须广泛听取他人意见;选,可写青年人既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豪情,也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选,可写奋发图强,开放进取。具体写作时,可参考以下立意角度:(1)自信与担当;(2)人生当自信自强;(3)心系故乡,志在远方;(4)既要有超凡的自信,又须广泛听取他人意见;(5)青年人既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豪情,也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6)自强奋发,开放进取。【佳作展台】心系故

32、乡,志在远方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以“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赍志离家,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志在远方,风雨兼程;白露湿衣,他乡一轮明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内心充盈的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我心系故乡,却志在远方,两者兼二为一,构成我人生的主旋律。远方有我一生不变的梦。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我说,我来人间一趟,我要看看我生活的眼前之外的远方又是什么样的风景。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固定在一个逼仄的角落,一生无虑却又平淡无奇,我希望自己能一路看更多更美的风景,遇到更好的人,做更多的事。而想要做到这些,我只能靠自己。人言君子当自强

33、,孟子也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我向往远方,我渴望用我自己的力量“暴霜露,斩荆棘”,以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故乡则是我一生不改的羁绊。远离故乡的我就像一只飘忽在半空中的风筝,我在这一头,家乡在另一头,离家那条长长的路是连接我和故乡的那根线。故乡也是我拼搏不竭的动力。我的故乡就像是在落后的土窑里精心烧制出来的瓷器,烧窑人已经尽了力,瓷器却不够精美。我们相信每一个离家闯荡的人哪怕在外有那么一点成就,都意味着能够在家乡这个粗糙的瓷器上留下一抹釉色,给家乡带来一丝美好。我心系故乡,才选择志在远方。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既心系故乡,又志在远方。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

34、苦刑,也是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欣赏雨果“志在远方”以苦为乐的自强果敢,也喜欢林徽因在内心深处保留一方净土的宁静祥和。于我而言,故乡,就是我在搏击风雨心力交瘁之后心灵栖息的港湾。我不会因一心追梦而忘却了故乡的美好,也不会因贪恋故乡的温暖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君子自强,追求远方之志,不正是“有方”之游吗?猛虎与蔷薇,远方与故乡。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我心系故乡,志在远方。此生当自强,追求远方之志;此生不忘乡,让故乡因我更美。【名师点评】作者巧妙地将材料中的两则名句融为一体,开头引用西格夫里萨松的诗句,嵌入“猛虎”与“蔷薇”的意象,在此基础上,道出自己的观点,即“猛虎”“蔷薇”兼二为一,远方与故乡兼得。然后作者分别论述远方和故乡对于自己存在的意义,再借雨果和林徽因的名言将两者结合,分而后总,落笔于孔子“游必有方”,最后再次强调“心系故乡,志在远方”,文章诗意盎然,情感充沛。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