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65727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4.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6求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单元家国天下第六单元家国天下6求谏求谏文本文本精研精研一、多维探究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激活你的思维1 1求谏求谏中中“贞观元年贞观元年”部分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从部分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心情?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心情?_提示提示:“贞观元年贞观元年”一节,议论的中心是君臣关系。唐太宗提出了他君臣互一节,议论的中心是君臣关系。唐太宗提出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在他看来,君臣都有正邪两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在他看来,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类,正主和邪臣的组

2、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才能能“海内可安海内可安”,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这个,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这个“鱼水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的重要性的认识。由此,他对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的重要性的认识。由此,他对侍臣们做了一番勉励:侍臣们做了一番勉励:“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下太平。”这个这个“不明不明”

3、“”“幸幸”有谦虚的意思,不完全是客套话,里面也包有谦虚的意思,不完全是客套话,里面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直言鲠议”的渴求。的渴求。2 2从从求谏求谏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主?_提示:提示: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有着以下鲜明的品格: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有着以下鲜明的品格:勤于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此为心”。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虚

4、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也“不以为忤不以为忤”。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己的行为,唯恐出了

5、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他提出了更。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3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什么借鉴意义?_提示提示: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

6、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文本节选的段落对于纳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文本节选的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二、审美鉴赏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培养你的情趣

7、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系系“随事载录随事载录”而成,以君道、政体、任贤、而成,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及身边大臣如魏征、王珪、房玄龄等四十五人的政论、奏疏民及身边大臣如魏征、王珪、房玄龄等四十五人的政论、奏疏以及重大施政措施等,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以及重大施政措施等,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

8、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吴兢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君君道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

9、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在书中,吴兢还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书中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在书中,吴兢还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书中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事迹。唐太宗对用人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一再强调任、任人唯贤的事迹。唐太宗对用人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一再强调“为政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要,唯在得人。”(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崇儒崇儒) )对于人才,他提出了必须具有对于人才,他提出了必须具有高尚品德,能够克己恭俭,正直廉洁等要求。为此,他不但采取了一系列高尚品德,能够克己恭俭

10、,正直廉洁等要求。为此,他不但采取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和赏罚。通过唐太宗的努力,选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和赏罚。通过唐太宗的努力,一批人才集中于初唐政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批人才的一批人才集中于初唐政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批人才的出现,也在巩固封建政权,组织民众生产,安定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出现,也在巩固封建政权,组织民众生产,安定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吴兢在此似作用。正是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吴兢在此似乎同意魏征的观点:乎同意魏征的观点:“大厦

11、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大厦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略。”( (隋书隋书卷卷66“66“后论后论”)”)知贤用贤一直是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视的问知贤用贤一直是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唐太宗君臣相得的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佐证。题,唐太宗君臣相得的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佐证。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对此的记述,则把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了深入。对此的记述,则把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了深入。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

12、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诫、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臣鉴诫、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